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北京往事

北京往事

作者:周大伟

分类:文学

ISBN:9787209044448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

标签: 随笔  北京 

内容简介

这本书收集了作者周大伟近两年来的随笔作品,它们是作者这些年里日积月累的思考记录。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文字,包括对那些人物和故事的叙述,可以帮助人们在传统文明和现代世界秩序的缝隙中,看到中国自身法律在价值、制度以及技术层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毛泽东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接见的第一批外宾是谁?尼克松对北京的访问如何打乱了一个普通的家庭的生活?王明居然担任过新中国的第一任“立法大臣”?王朔在当兵时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桩桩往事,由周大伟给你娓娓道来。相信,总有一些往事能把你打动。 1976:朱莉娅·尼克松的北京往事 走近中国:美国总统的奥德赛 皇帝的新衣:来自北京老胡同的吊诡 谁是佟柔? 乐观与悲观之间:陈凯歌、黄健中遭遇法门 1945~1950:新中国建国前后担任过“立法大臣”的王明 经济法:一道困扰中国法学界的难题 1985~1987:《技术合同法》制定中的悬念种种 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中的司法原则和判例——来自美国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践 从海滨公园里私家别墅想到的法律问题 我的战友王朔: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故事 学院、医院和法院:现代圣殿中的未竟之业 周君大伟,一个挺普通的名字,后来大概是为了在外国生活的方便,他又取了个谐音的英文名字——David(大卫),也挺普通的。不过,两个普通的名字能够自然地合为一体,这偶然中也就体现出几许特别。或许,这种特别就应该使他的名字颠倒——从“大伟”变成“伟大”?我想,现在还难下定论。不过,他在这本随笔集中确实谈及了一些堪称“伟大”的人物,而该书的书名也着实勾起我心底的一些“北京往事”。 大伟君是我读研究生时的同窗。那时的中国人民大学还没有法学院,只有法律系,研究生教育也远远不如现在的规模。我们那一届硕士研究生只有22人,而且几乎90%都是男生。在这班同学中,大伟君似乎从很多角度来看都属于“中间分子”。首先,他的年龄居中。我们班里有些学生已过而立之年且已为人父母,一入学就被同窗尊为“老”;有些学生则二十出头,刚开始涉足恋爱生活,自然被同窗称为“小”;大伟君既不适于称“老”也不适于称“小”,只能称“大”,因此倒保留了自身的名号。其次,他的身材居中。在我们班的同学中,他算不上人高马大,但也算不得身材矮小,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一类。再次,他的口才居中。我们班里有几位口才极佳语速极快的“侃爷”,也有几位不善言辞十分内秀的书生。大伟君平时的言语不是很多,语速也不是很快,但是决非沉默寡言之人,而且言谈中往往会流露出几分狡黠的幽默。他看上去有些文质彬彬,但骨子里并不是特別有书生气的人。最后,他的运动习性居中。由于研究生各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所以体育活动便成为联系大家生活的重要纽带。我们班很有几位热爱体育运动的人——包括本人,足球篮球排球样样“精通”,但是也有笃信“君子动口不动手”之原则而从不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大伟君既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偶尔也会在排球场或足球场上看到他的身影。总之,在我的印象中,他不是一个极端或偏激的人,而是一个可上可下能左能右的人。至于学业方面,虽然我们的研究领域不同,但是我感觉他很有才华很有思想,而且知识丰富见多识广,日后定能成为大有造诣的学者。 当时,我们班的男生都住在人大校园东南角的“东风楼”二层的东头。那是一个属于我们班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因此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在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里,这条走廊都是非常安静的。除上课与运动之外,多数同学会到图书馆或阅览室去看书,少数同学习惯在宿舍里自习。但是每到晚上11点钟的时候,走廊里便逐渐活跃起来。外出学习的人相继归来,留守自习的人也纷纷出屋。大家或举着一杯清茶,或端着一盆冒着热气的方便面,站在走廊里谈论着各种严肃或不严肃、专业或不专业的话题。有人给这项活动起了个十分雅致的名称一“午夜走廊沙龙”,尽管大家的穿着都很不雅——多数人只穿背心裤衩,有人甚至光着脊梁。“沙龙”结束之后,有的人便上床睡觉了,有的人还会利用夜深人静之际再苦读一段时间。 逢年过节的时候,或者遇到特别事件的时候,我们就会在这节走廊的西端挂上窗帘,再把各自房间里的书桌搬出来摆成一条长案,形成一个狭长的“餐厅”。然后用大家凑起来的“闲钱”买些菜食和装在暖水瓶中的散装啤酒,聚会共餐。当然,那三位稀罕的女生也是座上嘉宾。席间,我们会找出各种名目进行饮酒对抗赛或擂台赛,如“南北大战”(以走廊为界)、“三刑战两法”(刑法刑诉刑侦对抗法理和宪法)、“人大还是法大”(人大毕业的学生挑战法大毕业的学生)等,经常会战得人仰马翻天昏地暗。记得有一次过年,时任法律系主任的高铭暄教授还亲临我们的“酒宴”,坐在走廊里接受大家的敬酒并送给我们一些诚挚的教诲。顺便说一句,大伟君的酒量在我们班也属于中等水平。 毕业那年,因为法律系需要教师,所以我们班的绝大多数都留校任教了。虽然这些年“走失”了将近一半,但是留守至今的仍然不少,如法理的朱力宇和张曙光、宪法的胡锦光、刑法的黄京平、经济法的王欣新、诉讼法的陈卫东和刘刚,当然还有我。大伟君当时也留校了,但是没有留在法律系,而是留在法学所,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后来,我们相继去了美国。不过,我在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之后,就回国继续教书,而大伟君则留在了美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一直没有见到他,只听说他在美国经商,而且已经相当“发达”。我的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因为我觉得像他这样有才华的人不应该离开法律人的队伍,不应该放弃法学专业。再后来,他又回到了北京,准确地说是把主要的工作时间和空间定位在北京,于是我们又有了见面的机会,大多是在老同学聚会的餐桌旁。 大约是在2004年的冬天,由于我在为山东人民出版社主编《法学家茶座》,就约他在闲暇时写一些法学的杂文或随笔。我本以为他会忙于商务而无此闲情逸致,但是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了他给《法学家茶座》写的第一篇文章——《从海滨公园里私家别墅想到的法律问题》,发表在2005年7月出版的第8辑《法学家茶座》上。从那以后,我便不断地收到他写的文章,并相继发表在《法学家茶座》上。我渐渐发现,大伟君在步人商界这么多年之后,仍然在心底保留丁关于法律的思考,而且有心地积累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我觉得,他还是一个法律人——至少是半个! 为此,我诚挚地向读者推荐大伟君的这本既有情趣也有思想的随笔集。在这里,我也套用他的战友王朔的一句名言——在这本书里,一半是商界的海水,一半是法学的火焰!那么,最后究竟是海水熄灭了火焰还是火焰烧干了海水?请读者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何家弘 于北京世纪城痴醒斋

下载说明

1、北京往事是作者周大伟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格雷丝要萌萌哒的评论
    #好妹妹自在如风# 演唱会真是棒[doge]趁机见到一堆高中小伙伴[哆啦A梦微笑]反正经典曲目一个人的北京往事只能回味青城山下白素贞不说再见blabla听着还是爽/然而tfboys的宠爱也是出现的猝不及防[眼泪]//粒粒的易燃易爆炸和新歌小半都太!好!听!了!下次再来成都[喵喵]@秦昊Jeff @张小厚Terry @陈粒_
  • 电话抱井41436的评论
    【@一点资讯 分享】 如何在人山人海中一眼认出北京人?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 (分享自「一点资讯」App)新近播出的讲述北京往事的电视剧金水桥畔,一句“肉汤儿”一句“馄饨侯儿”,把两位男1男2号黄和李的外埠北飘身份暴露无遗。
  • 马铮马大闹腾的评论
    超级大ip项目《北京往事1》初导海报新鲜出炉……大家先尝个鲜儿[呲牙][呲牙][呲牙]介时六月份会与大家见面!《北京往事2》现已开启筹备模式[得意]北京八零后末代顽主在经历爱恨情仇的变迁后将何去何从?!敬请期待!天籁影业将带您重回九十年代的北京!诸位,准备好了吗! 北京·太阳宫(商圈)
  • 文化人李振斌的评论
    #北京生活#【红二代@蔡小心 回忆北京往事】 风波前一个月,穿中山服的老父带十三岁的我徒步到公主坟广场,我一路上亲目所谓“民主”的打砸烧;在广场听暴乱领袖竭力煽动演讲,老父问我看见没,我说看见了,父说你要记住!当时我没明白,后来父亲不在了,我才悟老父的心!
  • 快乐美好生活的王皮皮-的评论
    犹如一面镜子,想起镜子就会想起一枚耳钉;想起耳钉,就会想起一本书;想起一本书,就会想起一条街道。于是,她将会想起所有的黎明,所有清风徐来的瞬间,想起所有的午夜,所有骤雨出初歇的街道。所有记忆,终将在时间遥远的另一边汇集成对世人深深的感念。《北京往事》[向左]
  • 狴犴long的评论
    【手机拍摄】北京往事——水妞~水妞~先出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肉~
  • 就叫房旭Dream的评论
    【国安】北京国安首个主场比赛tifo码放 | 北京往事公益组织 【国安】北京国安首个...
  • 时空浩瀚的评论
    不必怀疑,现在地铁是抢占道德制高点,抢夺道德话语权的地方。去年11月,北京地铁上,有位妈妈在车厢哺乳的镜头被人晒在了网上。@北京往事网站将... 网页链接无聊的人和事。
  • 过节费免了吧的评论
    北京往事,希望彼此珍重,那段大学记忆里最美好的时光。@那布呓登 海口
  • 周耕毅的评论
    我公司官方还未启动后任何宣传,公司商务部已经接到美国好莱坞打来咨询《北京往事1》相关情况的电话,对方在我表示1已经拍完快要上线感到很可惜,特别想参投,随后询问可不可以配音一般英文版本用于海外发行,并对公司相关项目十分感兴趣,天籁影业蓄势待发[强壮][强壮][强壮]
  • 廖伟棠的评论
    收到理想國一批重量級新書,每本都將成為今年的話題,其中布達佩斯往事與最令人感概,因為我期待未來中國也會有一本北京往事。瘂弦詩集、西西飛氈,是台港文學的巔峰,必讀書。
  • 北京清粘的评论
    三年来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帮助,正因为有你们,才使我们有了孜孜不倦的动力。【爱北京[心]亲身行】始终是我们的座右铭!在2016年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去做我们坚信的事情——为北京,我们自己的家做实事!北京清粘,不止清粘,唯进步,不止步!北京往事公益组织祝各位志愿者和朋友们猴年大吉万事如意!
  • 西区电台的评论
    民间故事讲得好会十分好。《圣经》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民间故事。不久前读了篇《北京往事:小混蛋之死》,刚读了篇《守夜人的蛋》,都有个“蛋”在里面。文章的题材真好,可惜作者写得十分不好,连《三侠五义》什么的半根毫毛都不及。文笔差是表象,内在的原因还是作者急于用垃圾思维换掌声,不好好说事。
  • 单细胞de我的评论
    《北京往事》讲述令人难过的故事。或多或少有时候由于自己内心的恐惧造成了真正的悲剧。回顾时我们发现恐惧本身才是最恐惧。忠于自己的心,忠于我们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