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章 “科伦拜恩高中发生了枪击案”
第二章 玻璃的碎片
第三章 别人的生活
第四章 安息之所
第五章 不祥的先兆
第六章 少年时代
第七章 同是天下父母心
第八章 哀伤之地
第九章 与哀伤共存
第十章 终止否定
第十一章 绝望的深渊
第十二章 致命的组合
第十三章 自杀之路(迪伦的高二)
第十四章 暴力之路(迪伦的高中最后一年)
第十五章 间接伤害
第十六章 全新的认知
第十七章 审判
第十八章 错误的问题
结 语
致 谢
内容简介
● 一场令整个美国震惊和沉默的真实故事
●一个母亲在枪击案后的绝望、爱与勇气,亚马逊4.6高分推荐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年度重磅推荐
●成长是一件孤独的事,直面暴力背后的真相
● 一个母亲20年跨越生死的自白,在告别之后,她朝孩子隐秘的内心走去,学着真正了解与原谅
● 你可能根本不了解你的孩子,他对你隐藏了自己
● 利特尔顿的母亲们都在祈祷自己的孩 子安然无恙,我却在祈求我的孩子能够死掉……
…………………………………………
…………………………………………
这本书的每一页都透露出苏珊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证明了这起惨案的复杂性。她认为好人也会做坏事,我们每个人在道德上都会有迷失;并且即使做了坏事,也不能全盘否定他们的其他行为和动机。这本书的终极信息让人心生恐惧:你可能根本不了解你的孩子;更糟糕的是,你的孩子可能对你隐藏了自己。你所害怕的“陌生人”可能会是你的儿女。
——美国著名作家、心理学家 安德鲁·所罗门
这是一本所有青少年父母必读的书……是作者用直击灵魂的诚实、勇敢和智慧写就的书……其内容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力。
——《泰晤士报》
这本书读起来,苏珊仿佛是发了誓一样地严谨认真,且诚实而彻底地回答了一个迫切的问题:做父母的,为预防这场悲剧的发生,本来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对她赋予了怜悯,同情和钦佩。然而,这本书最终是一个警示,而不是用来推脱罪责的。
——《纽约时报》
有时,她的故事让你感到不寒而栗,恨不得掩面不看。但苏珊充满悲悯之心,真诚实在,她领悟到,父母和相关教育机构必须敏锐地发现孩子深藏的痛苦。这领悟牢牢地攫住你的心,使你读下去。
——《人物》
苏珊的这本书很诚实,如同她的痛苦之真实。她的经历可能读起来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但会提高我们对精神健康的认识,以及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青少年人群患有抑郁症,随之而来的可能会有自杀倾向……而这一切,即使是真正关爱他们的亲人朋友,也可能不曾注意到。如果读者仔细倾听苏珊所经历的一切,以及这些变故如何改变了她。那么,针对青少年的痛苦,至亲们可以更加迅捷地予以回应。
——美国精神心理健康研究者 保罗·奇昂菲利多
…………………………………………………………
…………………………………………………………
利特尔顿的母亲们都在祈祷自己的孩子安然无恙,我却在祈求我的孩子能够死掉……
“科伦拜恩枪击案”中13名师生被枪杀,并有24人受伤。随后,持枪者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饮弹自杀。案发后的20年里,迪伦的母亲苏珊一直生活在那一天所带来的难以言喻的哀伤和痛苦中。她深爱的、精心养育的儿子做出了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而作为母亲,她居然对儿子的不对劲儿毫无察觉。她错过了哪些本可以察觉的征兆?她本来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避免悲剧的发生?
案件发生后的每一天,苏珊都在苦苦追寻着这些问题的答案。书中,她毫不掩饰、开诚布公地记录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接受这不可思议的现实的。她将自己的日记、迪伦留下的录像和文字,以及无数与精神方面专家的面谈资料整理后,和盘托出,呈现于世。她希望个人的顿悟和诠释能够帮助更多的家庭在孩子遇到困境时予以识别和及时干预。
下载说明
1、谜一样的孩子是作者[美]苏珊·克莱伯德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Mignon的评论孩子的行为可以观察,但内心世界却藏了起来。迪兰的悲剧在于进入青春期后,如何对社会进行认知,他的引导者是个反社会人格障碍者。
-
arimura的评论他俩有点抱团取暖那意思。你和我受过一样的苦,你和我是一样的人,你和我都能体会到差不多的感受。这让他们在心灵上走的很近,这也是为什么sue说相较别的男孩,dylan和eric的友谊似乎更私密些。苦闷才能让人真正靠近,而永远不会是快乐。不过eric那个吞枪轰掉半个头的举动还是显得他更决绝一点。以及dylan日记里的那句I'm full of love,and nobody want it让人印象深刻,就很可怜
-
Daisy康康呀!的评论读这本书时,苏珊所经历的一切都如画面般呈现在我的眼前,当她写到:利特尔顿的母亲们都在祈祷自己的孩子安然无恙,我却在祈求我的孩子能够死掉……我似乎体会到了,她作为母亲的那种爱之深责之切。这确不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书,你会随着苏珊的文字走入她的家庭,她作为母亲、妻子、女儿等等角色对于这起震惊世界枪击案的自白和反思。每个人都值得一读!
-
让爱先行的评论已写书评.
-
安也闲的评论有价值
-
tentwosix的评论十分心痛,却仍然一无所知——不知道究竟从哪里改过,改变什么,能避免这灾难。
-
郑奉常论隋炀帝的评论小郑试译过后,这辈子再也不翻译女性作家的作品,原本磨铁是找我翻译这本书的。
-
阿特拉斯抠抠脚的评论很真实,也蕴藏了不少问题。上网搜了一下Sue和Tom在2014年还是离了婚……在这种大规模型屠杀中加害者家属也是受害人,Sue能够勇敢站出来真的很坚强
-
叶子zz的评论19019 属于纪实类作品,真实的残酷,没有华丽的语言,更注重写这部作品能达到的效果。这是一本需要莫大的勇气才能写就的书,苏珊直面伤痛和困惑,去探寻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变成了她不认识的"魔鬼",她从悲伤中走来,投入到心理健康的干预和治疗中,用自己不能触摸的悲伤去拥抱需要被关爱的人。关注大脑健康刻不容缓。
-
星空空的评论整体还不错,但是结构不太喜欢,总感觉绕来绕去。
-
lily227的评论1.我以为小时候受过父母虐待或伤害的孩子才会有可能得抑郁症。 2.正常家庭的孩子永远不可能去做校园枪击案的凶手。 读过这本书之后,才知道以上是我认识中的误区! 庆幸读了这本书,养育孩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悲催的是,我似乎已经犯了很多错了。加油!任重而道远!
-
杨殳的评论罪不等同恶,爱不等于了解。直面复杂。
-
关小白的评论看得很心疼,我们往往以为残缺和不健康的家庭才会出现暴力的孩子,其实通篇下来很多东西都是后知后觉,当父母的摸着良心说你做到苏珊夫妻对孩子的照顾程度了吗,可以说他们做的比很多当下中国父母都要到位。抑郁症真的是很可怕病症,更绝望的是迪伦遇到了一个反社会人格。
-
mOco的评论最重要的是能让人感觉到真诚,苏珊对孩子的爱、愧疚、反思。确实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的刻板印象(当悲剧发生时,人们质问为什么,拿着原生家庭的盾牌似乎就能说服自己,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样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够抵消恐惧)。
-
Chonsie的评论一个校园枪击案凶手母亲的回忆,在她的回忆里重新认识了自己抑郁症的儿子,发现青春期忽视的细节导致儿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孤立无援,以杀害他人和自杀终结生命。从惨案发生后的震惊和悲痛,到回忆的自责和愧疚,到最后从社区和教育中慢慢自我救赎。
-
鹤讠的评论养育男孩,谜一样的人性。
-
多米拉噶的评论这本书记录了母亲对他成长的回忆和内心的自责,以及对成因的分析,和不遗余力的呼吁。但回忆总有偏差,父母对孩子的认识和评价也有偏颇之处,而且最有可能的是孩子的表象只是精彩绝伦的戏码,内心的扭曲并不为人所知。从师十多年接触了一些特殊孩子,归结为内因和外因,家庭影响不在此赘述。就迪伦来说,外因之一就是遭受校园欺凌,把一个校园暴力受害者扭转成为施暴者。交友不慎和社会习染也是主要因素,另一名主犯埃里克就是典型的青春期暴动分子,沉湎于暴力文化,军事主义,种族歧视,极端主义。内因是个很复杂的情况,甚至还有遗传和基因的作祟,他们两人还有一种内因,就是罹患精神疾病,这也是最容易被外界忽视的,自身没有意识更别说求助心理机构。作者出书以求赎罪,更重要的是让为人父母看到如何去避免此类惨剧的发生,呼吁对子女的教育和关注
-
phoebe的评论绝对是个需要探讨的话题,佩服作者能写出来~
-
幼犬专用香波的评论一种视角。母亲笔下的孩子总是好的,所以这里的Dylan更像一个欲自毁而被利用的小孩。尽管Sue强调了他不是被动,或者胁从的,而是自愿的,但反观她对Eric的描述,更接近于一个彻头彻尾的,会使用精神控制的恶魔(这里忽略了Eric也是别人家的孩子的事实,他的父母对他又是怎样的看法呢?)。书名不如从《谜一样的孩子》改成《一个校园枪手的母亲的心路历程》比较好。呈现面还是太单薄了。 补充:靠才发现原著名叫a mother's reckoning,译者也太那个了吧!一个母亲的自白比谜一样的孩子真实多了…………
-
悠悠的评论读了这本书,我再次领略到抑郁症的危害之大!苏珊从痛苦中站起来,告诉我们:为了防止类似的事件,更为了防止任何孩子可能隐藏内心的痛苦,需要有更大范围的行动和广阔的视野来看待情势。希望有更多的父母、教育工作者、脑健康研究者看到这本书!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我们再努力一点、细心一点,还是有可能找到孩子内心谜题的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