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1前门东站
2巧红
3蓝公馆
4燕京画报
5八月节
6蓝兰的舞会
7小跨院
8圆明园废墟
9夜店
10无觅处
11长城试枪
12一宇洋行
13火烧仓库
14卓府堂会
15羽田宅
16掌毙羽田
17“燕子李三”
18什刹海
19盗剑
20香槟鱼子酱
21冬至
22访客
23蓝氏兄妹
24卓十一
26查户口
26腊八
27东宫
28顺天府
29春节
30春饼
31卓府留帖
32断臂
33午夜的承诺
34绑架
35五月节
36事变卢沟桥
37围城
38东站送别
39第一件任务
40第二件任务
41血溅顺天府
42夕阳无语
后记
《侠隐》作者张北海答客问
编者说明
内容简介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原著小说。讲述一个民国初年的侠义故事,在文字中复活北平繁华顶点。
☆走过八千里路云和月,张北海回望老北京的工笔长卷。《侠隐》的写作历时六年,参考了好几百本有关老北京的中英文著作,因而,对三十年代北平的描写确凿、细致,一街一门,一草一木,都符合当时史实,宛如城市在张北海笔下复活。
☆阿城先生称赞《侠隐》具有“贴骨到肉的质感”、“果然好看”。张北海笔下的北京,是一个“有钱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传统和现代,市井和江湖,中国的和西洋的,平常的和传奇的,融为一炉,它透过今日开放社会的眼光去回望传统,发现其中的美好,并创造一个理想的城市。真正的老北京已经消失,而张北海却用文字使它复活,使它栩栩如生。
-----------------------
民国年间,北平。
时局暗潮涌动,日本人的势力蠢蠢欲动,抗日活动已自展开。
青年侠士李天然留美归来,为寻找五年前师门血案的元凶,深入古都的胡同巷陌。随着他调查的深入,京城各路人马的斗智斗狠浮出水面,日本特务、亲日分子、豪门旧户、黑帮老大、交际花、外国记者等轮番上阵,一起酝酿着山雨欲来的局势。
胡同深处,四合院里,老百姓的日子仍然优哉游哉地过着。从中秋到冬至,从春节到元宵,再到清明,到端午……直到卢沟桥的那一声枪响。
-----------------------
《侠隐》开篇而且通篇即在我很熟悉的北京,细节精确,我甚至可以为有兴趣的读者作导游……国际、国家、民间的复杂关系令人惊异,其中个人武功能力展现得又合理又不可思议,是那种贴骨到肉的质感,不涉此前武侠小说一目十行的陈词。果然好看。——阿城
张北海所依赖的,不是悼亡伤逝的情绪,而是文字的再现力量。他是在跨越时空的睽违,观看北京当年的回光返照。除了怀旧,他更要创造他的理想城市。——王德威
皮影戏般的飞侠、戏台上的爱情对白,乃至大型战争场景的动员及历史幻景,全在不忍删除的细微末节知识掌故中,边界模糊而让人相信“在1937年的北京城里,真的曾经存在过那样一座城市”。——骆以军
张北海的《侠隐》,就是写了一个人世间的侠士。——王安忆
《侠隐》以久违了的扎实的笔触与沉稳的心迹、干净的文字和严谨老道的叙事方式,特别是意在笔先,认真做足了功课,稔熟于心地融入了大量的老北京地理和民俗民风,真的是地道,写得那样韵味醇厚,精描细刻,逸笔氤氲,宛若一帧墨渍淋漓的水墨画。——肖复兴
读了《侠隐》,勾起乡愁。——高晓松
张北海的文字简约,笔法从容、潇洒,洋味十足,阿城谓之曰“风度”,并认为他的写作已经形成了个人独特的白话文“文体”。张北海写“侠”,他本身也是个“游侠”,游历于东西方之间,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从容摆渡。与这样一个作家相遇,遭遇久违的干净优雅的现代汉语,将是一件幸福的事。——北京青年报(2007)
(《一瓢纽约》里)张北海的奇思妙想和妙语连珠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内里像木心,笔触像董桥,情怀上多少有点钟阿城。忽然想起他唯一一部小说《侠隐》中的主人公李天然,也是个淡定从容、神乎其神的角色,真像他自己啊。——北京青年报(2015)
张北海希望在故事里再现的真实不拘于人、事,还要有老北京真实的原貌。动笔前两年,他整理了一份民国二十四年,也就是1935年的“北平街道图”,收集了几百本关于老北京的参考资料,其中一半是英文著作,里面甚至还有英国人在当时写的旅游攻略。依照这些文本,张北海在笔下用当时北平日常的衣食住行、街容巷貌构建出了当日的政治、经济、文化。——三联生活周刊(2015)
他身上确有一种吸引人的派头儿。很难说清是因为读了发生在北平的《侠隐》之后,又听他张嘴一口流利的京腔儿,让人感到的那种老北京的亲切从容,还是因为读了他笔下的纽约,又见他年近80岁依然棒球帽、牛仔裤配白色匡威球鞋的装扮,言语间还透出对反叛的欣赏及侠义的追求,而想到张艾嘉对他的形容,“中国最后一位老嬉皮”。总之,他自己的故事很可能比他写的故事还要好看。——南方周末(2015)
下载说明
1、侠隐是作者张北海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谢飞导演的评论花了三天功夫读完了这部25万字的小说,平实,精彩,值得一读!对比着刚改编出来的电影,更有一番乐趣。 改革开放之初,1986年我去洛杉矶南加大学校做访问学者时,经该校张错教授的介绍,曾到作者张北海先生纽约的家里住过几天,领教过他的热情好客与不凡学识;更在他那里见到也是路过居住的钢琴家傅聪和早我几年到纽约发展的年轻画家艾未未等艺术人士。几十年过去了,很遗憾一直未曾有机会当面感谢他的接待之情,今天读了他有着如此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首部小说作品,更是感慨万千。在此,在“无所不通”的互联网上,一并向张先生传送我迟到很久的感谢和祝贺,希望作者可以看到。
-
舒农的评论很难看是真的了。文笔故事没一样好的。老北京风俗吃食也不过是点到为止。想看从朝阳门内大街走到东直门南小街我也没有必要看这本书不是~
-
狮子青铜的评论旅美离休干部创作。一星都是给老北京饭馆儿的,除此之外没有阅读的必要。
-
萧秋水的评论老北平的细致描绘,写活了。最后的江湖在巨变中消失,有条不紊的复仇中,体现更多的是生活气息,大时代与小人物,被卷进历史车轮中的浩叹,感觉比电影好太多了。
-
twdtz的评论前半段略平,后半段甚好,干净利落,出手见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完邪不压正后不适感。
-
Laika的评论假如你年轻时有幸在北京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到哪里,他都与你同在。
-
姚斯道的评论作者不厌其烦的炫耀其对民国时期北平生态的熟稔程度,兴致所至有如开闸放水,津津乐道的令人偶感厌烦,与其将其定义为一部(武侠)小说,毋宁认为这是小说载体的北平风物志。小说铺陈其实很拙朴,不知道姜文怎么会拍的蹦蹦跳跳,可能他剧本是跳(动词)着读的?
-
沉睡的青春的评论北平风情是亮点,但故事写得差,反而是姜文改编后的剧情因为强烈的个人风格而有了点不一样的趣味。
-
57的评论难道是受了电影的影响,书也觉得好看,或者说我觉得两个文本没有那么不同,历史背景和核心明明都一样。无非是张北海的目光是一种回望,穿过那些硝烟和危险,感叹北平与侠的逝去,而且他的文字好,速度慢,一点一点在重建那种旧的味道,但姜文的眼睛是盯着未来的,他可能觉得或者希望这一切再次到来。
-
慕月的评论这本书最厉害的不是武侠的部分,而在于对老北平生活的再现。那种信手拈来的熟稔(尤其是对吃)和气定神闲的腔调,即使在下也只在新北京生活过七年,也引发不少回忆(涮羊肉啊啊啊),必须得说没有真实生活经历,很难写就。武侠部分其实没什么新鲜的,人物塑造也过于典型(但胜在真)。一个潜伏多年,终于按照江湖规矩为师父报仇的老套故事,只是恰逢时代巨变,即便李天然功夫过硬,最后也不得为官家卖命换回情报,放弃冷兵器用手枪报仇血恨。只不过同样的是“逝去的武林”内核,态度大不一样,老舍《断魂枪》更多的是伤感与落寞,徐皓峰的作品更倾向于荒诞与虚无,张北海倒是没这层危机感,一如里面写到的,日军兵临城下,老北京人日子照过,“八国联军那会儿都过来了,什么没见过?”他更多的是乡愁,对那口今天就算再吃已然变了味的涮羊肉的深深怀念。
-
大湖喵喵喵的评论最怕脸盲式作者了,出稿没有一点自己的笔力在里头,说是武侠小说,一点武的东西都不在
-
カオリ~KA.O的评论温馨提示:饿着肚子不能看。
-
少年戈多的评论阿城没说违心话。这文字是清淡简约,又活色生香。可惜人物太平面了。但这类菜,吃几口就够了。意思已经到了。不必全吃完。
-
Ms_underwater的评论真的就三星不能多了
-
袁牧的评论用西洋侦探小说的技法来创作武侠小说比较创新,主人公身负大恨,却闲适的钻胡同、穿小巷、吃烤白薯、喝羊杂汤,慢条斯理,一张一弛,不同凡响,老北平的风土、人情、掌故、美食跃然纸上,但看了一半,小说渐渐露出武侠味道后我就放弃了,实际上传统的武侠描写动作和声音的技法,比如当啷一声,嗖的一下,啪的一掌打过去之类,在影像时代只能是特殊群体的特别爱好了。这种脱胎于评书的技法对我来说毫无代入感,恰如金庸影视剧杀死了金庸小说。
-
井行的评论比起电影,小说更像是用文火煮的江湖
-
Das Ding的评论张北海的侠,野猫似的动静缓急隐在日渐消失的老北平之下,跟姜文小豹子式地急速狂奔完全是两个文本了。
-
气急败坏陳牙齿的评论“李天然浑身一热”、 “李天然一把搂过巧红”——李天然是真天然
-
馨的评论武侠世界是虚,爱憎分明有仇必报,一腔热血只为寻自个儿“解饥解渴”;现实世界是实,烽火连天国破家亡,一身功夫却不知报效。一虚一实两线交错,勾勒出那个乱世的现实。有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理直气壮,眼睛里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井上之天。但是,难道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要有一颗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心吗?难道小恨就不如国恨?我没有答案。可能作者也没有,只是希望能够让人理解李天然吧。另外觉得,作者笔下的李天然过于无脑,让人难以理解,空有一身武功却无半点谋略,单凭主角光环吊着一口仙气活到最后,真是强词夺理,这种人在电视剧里面活不过一集。
-
柒月的评论燕子穿云去,北平随风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