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住在一座老城中
第二章 街道生活
第三章 房屋与住所
第四章 绘画与装饰
第五章 谋生:面包坊主、银行家与鱼露商
第六章 谁在管理城市?
第七章 肉体的欢愉:食物、葡萄酒、性爱与洗浴
第八章 娱乐与竞技
第九章 住满神明的城市
后记 亡者之城
参观庞贝
扩展阅读
致谢
出版后记
内容简介
2009 年沃尔夫森历史奖获奖作品
结合考古发现、文献史料、现代科技,完美还原庞贝古城面貌
融合考据、推理、叙事,书写如侦探小说般好读的罗马城市生活史
◎ 编辑推荐
☆ 完美融合学术成果与优美的叙事,荣获 2009 年沃尔夫森历史奖,将古代史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 以考古发现与文献材料为基础,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还原罗马帝国早期生活
☆《卫报》《泰晤士报》《纽约客》等多家媒体推荐
◎ 内容简介
自从 18 世纪得到发掘以来,庞贝是如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每年有 200 多万人参观。然而,从公元前 6 世纪到今天,它拥有一段令人困惑而又无比诱人的历史,长期吸引着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古典学家的关注。
本书作者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走上庞贝的街道,她像一位导游一样,带领我们参观了这座在罗马帝国早期被维苏威火山灰冻结在了时空中的城市。从房屋、职业、政府、食物和酒到性,以及洗浴、娱乐和宗教,由表及里、层次分明地再现了当时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比尔德时刻都在提醒我们注意,“对于那里的古代生活,我们同时既知之甚多又一无所知”;她用她掌握的确凿证据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鲜活的庞贝,同时也幽默地打破了许多围绕着庞贝生出的幻想和误解,此外还为一些假说打开了新的空间。
◎ 媒体推荐
如果你想知道在这座令人目瞪口呆的城市里最后几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比尔德的细致重建会告诉你很多信息,随着内容的深入,你的许多先入之见都会被抹去。
——《卫报》
她给庞贝研究的广阔领域带来了人性的触动……这部引人入胜的、好奇的、深情的对庞贝的记述是这类著作的典范。比尔德抓住了往日的核心和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仍然相同的东西。
—— 罗斯·莱基,《泰晤士报》
在本书中,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玛丽·比尔德恢复了庞贝的日常生活……这也是这部博学而生动的著作读起来令人难忘的原因。2000 年前的日常生活画面让人感到惊人地熟悉,同时其中又混杂着意思难以捉摸的神秘感。
—— 玛乔丽·科赫,《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在本书中,玛丽·比尔德愉悦地推翻了关于我们在这座城市的遗骸中所看到的一切的假设,同样构建了许多假说。她断然表明,这座城市对火山喷发并不是完全没有预知的。
—— 凯瑟琳·A. 鲍尔斯,《波士顿环球报》
在这份生动的调查报告中,这位剑桥的古典学者于博学之外还表现出对诠释过度的怀疑。“说实话,这一切都太令人困惑了。”她在评论一幅充满象征图案的画时说。考古学的推理通常是巧妙的间接推理,而比尔德的谨慎使她称为非专业人士的优秀向导,她以同样清晰的方式解释了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是如何知道的。
——《纽约客》
引人入胜的揶揄之作……比尔德怀着毫不掩饰的喜悦顽皮地打破了许多围绕着庞贝生出的幻想和误解——它们都是多年来由考古学家和古典学者引起的,不亚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家以及古装电影里的奢华场景的制作者所造成的。
—— 史蒂夫·科茨,《纽约时报图书评论》
下载说明
1、庞贝是作者[英] 玛丽·比尔德 / Mary Beard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虾米的评论比起在纸上重建古城,作者对证据的辩证运用让人印象更为深刻:1、我们总是将一切不能解释的现象归之于“宗教原因”。2、考古学家热衷贴标签,将实物与古代作家笔下的描述擅自“对号入座”;而19世纪浪漫派作家则总爱夸张庞贝人的奢华盛宴,但实际上,鉴于厨房格局的狭促,豪宴不仅不存在,且贫富差别的标志恰恰与今迥异:穷人下馆子打牙祭,而富人才有条件在家煎煎炒炒。3、破坏式修复、整理、重建对我们理解庞贝的误导:有无奈的必须,比如为保护壁饰而不得不将其抠下存入博物馆,而人们再也无法体会这些壁饰与特定原始空间的“唤起式呼应”;有愚蠢的拙行:为教宗贵腿免受颠簸之苦而移走街上的垫脚石,殊不知这些垫脚石具有设置路卡、疏导交通、防洪抗洪、处理垃圾这类极其重要的作用。此书学术性很强,行文流畅,时有小小的幽默,读之令人心悦。
-
后浪的评论2009年沃尔夫森历史奖获奖作品,结合考古发现、文献史料、现代科技,完美还原庞贝古城面貌,融合考据、推理、叙事,书写如侦探小说般好读的罗马城市生活史。
-
朝凪的评论人们往往认为庞贝是古代版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但事实上玛丽·比尔德为我们描述的庞贝古城是一座鲜活的、散发着垃圾臭味、热热闹闹的城市。想象在庞贝古城里行走的画面:地面莫名其妙的阳具路标、高出地面许多的人行道和永远喷洒过多的喷泉,玛丽·比尔德笔下的庞贝与罗马一样,是一个既存在于神话又告别神话的城市。读过的第四本玛丽·比尔德的书了,非常喜欢。
-
埴轮的评论除了开本所限,缺乏大尺寸的插图外,可以说近乎完美了。玛丽胡子真是太会写故事了,特别是“擅长”挑战主流叙事,破除广为流传的先入之见与“幻想”。我们之前读到的许多关于庞贝的故事(特别是官方含中文在内的多语种导览手册),就像博物馆的介绍板一样,为了满足一个连贯的乃至略带美化的总体叙事的需要,省略了许多与之矛盾的线索,做出了不少过度的建构与臆测。而在玛丽·比尔德这里,就全无这样的计划和顾忌,她总是诙谐轻巧、时而辛辣时而委婉地给读者讲述故事的另一面,提醒我们古人的生活与世界是何其的多样与复杂,不断会涌现新的证据给学者的解读制造“麻烦”,对庞贝人的日常“我们既知之甚多又一无所知”,而这正是历史研究持久的魅力所在。
-
文在兹的评论叙述娴熟流畅,很有技巧。一想到庞贝被埋的时候正是东汉初期(白虎观会议同年),而东汉是古代史里材料少得最可怜的时段之一,就很感慨中西史学之别可能真是因为材料的原因。
-
涒灘的评论越读越觉得没劲。
-
雾凇的评论还原近2000年前庞贝人的生活日常:鱼露、葡萄酒、竞技表演、洗浴、涂鸦、选举投票……适合搭配古罗马题材的历史剧
-
某四的评论【2019146】壮哉我比尔德老太太,不愧是古典学家中的严谨典范与可爱先锋,大概也是当世最不坑团的古城导游,提供的还是云服务【喂】依然是熟悉的细腻笔触与幽默味道,好奇而温柔地书写着庞贝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节制地谈文论艺、稳健地供应八卦……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实有文献和考古发现基础之上的,推测与质疑都是合理而审慎的。比如“街道生活”那章关于垫脚石的种种猜想,以及根据路牙子的磨损情况猜测哪些窄路是单行道、继而绘出古城交通图……啊,历史学家好聪明。总之本书适合慢读,很自在很徜徉的那种。火山与岩浆带给庞贝的当然是灾难和死亡,但同时也赋予了这座城市一种……琥珀的质地(尽管“盗墓者”与初期的破坏式考古没少添乱吧),这也算是时空的黑魔法了。友情提示:由于古典时代生殖崇拜盛行,部分插图少儿不宜,注意避娃。
-
猫熊不要黑眼圈的评论适合游客出行前打鸡血,或导游补充背景知识。不应期待更多。
-
吴情的评论在肯定与不确定之间,比尔德出色地完成了对庞贝的侧写。这座因为火山喷发而“消失”的城市,既以其非同寻常的残酷,又以其对古典文化难得的保留,吸引着一代代的游客和学者。庞贝并不是个异托邦,我们也能对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一定的共鸣。
-
陆钓雪杜诗镜铨的评论从另一则涂鸦中,我们就能看出在解释这类证据时必须要多么谨慎。那是一句拉丁文::Cucuta a rationibus Neroinis。a rationibus的职位差不多相当于“会计师”或“簿记员”。因此这看起来就是个简单的签名,“尼禄的簿记员库库塔”,他或许是在陪同主人造访庞贝时将名字刻在了墙上。但这样就可能误解了这个玩笑。因为cucuta(或更通常地被写作cicuta)在拉丁文中意为“毒药”。这更有可能是一句嘲笑尼禄的讽语,而不是一个名字有些奇怪的人的个人签名。“毒药是尼禄的簿记员”,这句玩笑似乎暗指的是人们对他的谴责,因为在财政陷入危机时,他曾杀死他人以获取他们的钱财。庞贝城里的某个人显然熟知这类和皇室有关的流言。
-
庄子墨子老子的评论很多内容、也有很多图片,各方面的讲述公元72年及以前的这个城市。 特别有意思。
-
看字工的评论快速翻完,没有想象那么好
-
尐罕的评论说实话这本和SPQR行文都比较无聊
-
碧兰溪的评论读完对庞贝有了轮廓式的了解。这里产鱼露。用尿当布料漂洗剂不知是什么神仙操作。秽语、疑似的妓院和生殖崇拜很多。根据路边石上的撞击和磨损痕迹推测道路通行方向。公牛献祭图像。羊毛手工业。某些翻译不太合国人阅读习惯。
-
Kur. Michael的评论酣畅淋漓
-
little jade的评论科普与学术并行 讲述与吐槽同在 是想写的考古叙事
-
⚡️的评论从(不算丰富或者参考性不大的)出土物、史料文献和研究资料入手,努力试图复原一个“活着的庞贝”。“复原”这个词和作者审慎的态度并不相宜,但要是用“重构”“构建”之类,又显然怠慢了作者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与历史重逢,向时间求索,我们所能依凭的除了想象,还有理智。
-
大蕊的评论在看书之前,我从来都不觉得庞贝是一座设施如此完备的城,街道、民宅、豪宅、花园、酒肆、神庙、剧场、斗兽场、浴室、妓院.... 是庞贝,也是古罗马生活、文化的影射。感谢mary beard,带我们完成了一次3d复原之旅,对于1世纪古罗马人的生活状态,有了更多直观的感受。和她关于庞培主题的纪录片一起看,会有更深刻的视觉感观。总之就是很想去看看~~~
-
友善用户梁礼记的评论考古文献与优美叙述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