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无情之战

无情之战

作者:[美]约翰·W.道尔

分类:历史

ISBN:9787508685861

出版时间:2018-12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标签: 历史  二战 

章节目录

序言
由于在太平洋战争中交战双方出现的被扭曲的观念与无节制的暴行,正如读者将发现的一样,太平洋战争(the Pacific War)也因此提供了一个从历史角度对种族主义与战争进行相当绝佳的观察机会。
------------------
第一部分 敌人
-------
第一章 种族战争的模式
对上百万的战争参与者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一场种族战争。战争暴露了原始的偏见(prejudices),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种族骄傲、自大与愤怒所激化。最终,它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种族意识上的革命,这场革命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
第二章 “认识你的敌人”
所有这些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宣传,全都可以被视为混杂了真假参半内容和虚张声势空话的大杂烩。
-------
第三章 战争仇恨和战争罪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历 史学家艾伦·内文斯(Allan Nevins)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如何看待战争》(How We Felt About the War)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评论道:“在我们所有的历史中,或许日本人比其他任何敌人都更加令人憎恶。”……在综合了历史性遗忘、选择性报道、集中宣传与一场真实野蛮战争的社会背景下,暴行、战争罪行对种族和文化偏见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
第二部分 西方人眼中的战争
-------
第四章 猿人及其他者
反日种族主义情绪这一层面的典型特征是借用亚人类或非人 类(nonhuman)的表述方式,将日本人视为禽兽、爬行动物或昆虫类(猿人、狒狒、大猩猩、小鼠、大鼠、毒蛇、响尾蛇、蟑螂与害虫——或者,比较间接的词语像“日本兽群(the Japanese herd)”等等)。诸如此类的比喻五花八门,为数如此众多,这些比喻有时看似随意,又几乎算得上是独创。
-------
第五章 小男人与超人
从诸多的理论和细节中,有三组简单的词汇脱颖而出,成为 定义日本国民性的核心概念。第一组:这组词汇通常与原始人、部落民族有关;第二组:该组词汇涉及幼稚和不成熟的特征,延伸到青少年犯罪和帮派行为;第三组,这组词汇则借鉴诊断精神、情绪疾病时使用的临床医学词汇。
-------
第六章 原始人、小孩和疯子
一些典型的日本人形象的伴生物是小男人的变种,尤其是以 下三种概念:其一,日本人被描述为部落中(或“未开化的”)的原始人或野蛮人;其二,日本人也被认为是幼儿,适用于有关儿童时期创伤和青少年时期行为的理论;最后,日本人还被视为几乎是疯子,是患有严重的集体性心理障碍疾病的一个种族。
-------
第七章 黄种人,红色人种和黑人
西方人过于强调日本人是“黄种人”或来自东方的威胁,这很 有可能会变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这种公然的白人至上主义极易促使中国乃至所有亚洲人民站在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对立面,转而建立起日本人所呼吁的一个紧密团结的反白人种族联盟。
------------------
第三部分 日本人眼中的战争
-------
第八章 净化自我
在战争期间,日本人通常称自己是世界上的指导民族(shidό minzoku)。像他们的美国与英联邦敌人一样,他们运用了各种各样的隐喻、图像、影射攻击性词语(code phrases)与概念来确认自己的优越性,以满足从贬低非日本人的身分到详尽阐述及肯定自己独特品质的需求。
-------
第九章 恶魔般的他者
英美敌人的形象在从鸟类到兽类、从爬行类动物到虫子等各 种形式间转换。战争早期的一幅漫画将南亚的英国人和美国人分别描绘为一条鳄鱼和一条蛇。另一幅则将他们刻画为虫蛆,面孔居然是丘吉尔和罗斯福的模样,东条英机首相正在将它们从象征着亚洲繁荣的花丛中拽出来,而日本的轴心国盟友则赞许地在一旁观看。
-------
第十章 “以大和民族为核心的全球政策”
日本人决定修订西方人绘制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地图,将 日本和亚洲放在地图的中心位置。1942年10月,政府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一步,宣布从此以后将不再使用“远东”(Kyokutό)这种说法,因为它显然是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词语。事实上,日本的官方措辞“大东亚战争”和“大东亚共荣圈”已经表明了这种新的地图学。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十一章 从战争到和平
回到四十年前那场可怕的冲突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并且充满危险,它不仅教会我们许多东西,也可以煽动当代愤怒与伪善的激情。不论以任何方式,亚洲地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已经成为我们理解过去、也成为我们认识未来的核心。
-------
注释
参考书目
图片出处说明
索引

内容简介

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人看来,太平洋彼岸的岛国日本生活着一群“小男人”。这些人时而恭顺,时而好战,是原始人、幼童和疯子的综合体。

相反,在日本看来美国才是威胁亚洲的魔鬼和野兽。日本作为神选之民,有责任带领亚洲其他国家抗击列强,吊民伐罪。

种族主义一旦成为战争工具,其威力堪比任何枪炮,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精心设计的宣传策略下,种族偏见助长了暴行,暴行又煽动起更严重的种族仇恨。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种族主义并未消失,反而扎根于现代社会,伺机再次燃起战火。为了将人们从种族主义和战争的恶性循环中解放,普利策奖获奖作家约翰·W. 道尔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为我们剖析并展现出了“二战”中日本和美国间的那一场“无情之战”。

----------------------

【编辑推荐】

·普利策奖获奖作者作品,《拥抱战败》姊妹篇,前美国驻日本大使推荐。

·从独特角度解读日本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变化与挣扎。有助于理解现代美国对华政策。

----------------------

【名家推荐】

一本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一本日本和美国双方都需要的,有力、动人、公正的历史作品。

——约翰·托兰(John Toland)(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日本帝国衰亡史》作者)

美国和日本战争史上最重要和具有原创性的作品之一。

——纽约时报

战后的一代最需要的一课,行文流畅、细节丰富,充满说服力。

——埃文·O·赖晓尔(前美国驻日本大使1910—1990)

下载说明

1、无情之战是作者[美]约翰·W.道尔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维舟的评论
    史料丰赡,几有目不暇接之感,可见作者下了极大功夫,对这段历史相当熟悉。原著出版的1986年也正当美日关系再度矛盾升温之际,如今读来,感觉倒是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取代了日本的位置。不过在剖析这种双方形象的心理根源时,却显示出作者作为历史学者不如萨义德等文学批评出身的学者深入,大体上他的结论是政治正确的,基于一种平等的普世理念,代表着美国人的自省精神(吊诡的是,这可能有逆向种族主义之嫌,因为这其实同样与对象无关),但有时可能因此而忽略了双方一些关键差异(例如将英美飞行员的牺牲与神风特攻队员作类比,但前者并非被迫)。此外,双方的媒体环境也不同,美国即便在战时,舆论管控也不如日本那么严格,因而更真实,相比起来,苏联直至战争末期都极少表露对日本特别的敌意,但这不代表苏日之间就没有种族偏见。
  • 见识城邦的评论
    普利策奖获奖作者约翰·W.道尔作品,《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姊妹篇,偏见引发战争,战争产生仇恨,仇恨孕育偏见,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和美国的灵魂挣扎
  • 历史的车辙的评论
    总体不错,可读性和《拥抱战败》相当,但主要还是对史实的记录,而对种族主义起源描写不多。
  • 没有人会找到我的评论
    本书致力于揭示日美双方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相互宣扬的种族主义的复杂性。战时,日美双方都沉浸在对对手的歧视性想象之中,而这种想象是建立在自身的“他者印象发展史”上,并在战时通过媒体宣传放大。战后,这一对对方的偏见想象迅速转向了对立面。这一转化看似不可理解,但本质上都只是服务于博弈双方对现实的操控。种族主义只是一种被利用的手段,虽然它确实一直或明或暗地存在着。所以,问题从来都不是“敌人是怎样的”,而是“谁是敌人”。因此,从世界大战转向冷战,美国人眼里曾经日本的“敌人印象”得以被迅速嫁接到中国人与苏联人身上,对日本的种族歧视转向潜流,直到四十年之后日美在经济领域迎来新一轮的博弈再次将这种潜流唤醒。可以说,过去的象征符号从来都没有真正过去,它随时可能在将来适当的时候复苏,并被赋予新的含义。
  • 梅凯的评论
    P224早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日本政府最喜欢用一句口号来鼓舞民众:“奢侈是敌人”。更通俗的一句口号则直接说,每天都是工作日,每个公民现在都要像士兵和水手一样,随手听候召唤。在珍珠港战役后,日本把帝国海军的一句口号应用到了全体民众中,愈发象征着平民生活的军事化。这句口号原本是1940年创作的一首关于海军生活的流行歌曲的歌名和副歌,意思是今后不再有周末或休息日了,每星期的七天将从此包含“星期一,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五”。——阅读印象是,作者探讨的是历史事件背后无与伦比的“人类复杂感情”,太平洋战争只是一个背景,而战场上和战场背后展现的人类心理,的确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得清楚的,但作者就是从庞杂的“非主流”一手档案中看到教育、宣传战、学术研究背后深不可测的固有偏见。
  • 非常不小心的评论
    昨晚读至夜半,大概三、四天时间,在手机上把这本书读完。应该说算得上新时代的“手不释卷”了。自认可以给一个五星。在未来一段时间,这本书取得的成就应该不亚于前作《拥抱战败》。
  • arieszy的评论
    很有洞见的分析了被二战掩盖的从殖民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白人和有色人种的对立问题。也很好的分析了日本从有个被西方歧视的有色人种开始变革,如果继续在白人世界被歧视,但是又开始歧视其他相对不如自身发达的亚洲种族。太平洋战场就一直充斥着这样的双重的种族矛盾,也正是这样的民族矛盾才造就了二战后蓬勃兴起的亚非民族独立浪潮。
  • 马伊祁的评论
    全书作者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导致了二战时参战双方极度的战争狂热甚至种族仇恨,又为什么在停战的一瞬间能够发展成友好同盟关系?——“战争期间占主导地位的偏见的灵活性、可塑性和双面性”,在日本文化中的“鬼”,在美国人眼中的“猿人”、“小男人”等等。同时作者也指出,“战争仇恨和种族仇恨并没有消失,而是去了别的地方”,即出现在冷战对抗中,转移到了中国身上。 “战争年代的冷酷无情的种族主义态度将再次在竞争或分歧加剧时出现。”这本书成书于1986年,正值美日贸易摩擦时期,作者观察到二战期间的隐喻重现,果然,“二战是认识现在的核心。”
  • Cynthiastar的评论
    材料和分析太扎实,翻译也非常用心。
  • Chonsie的评论
    以二战中美国和日本的种族主义疯狂为切入点,双方在宣传和实际战斗中,通过将对方去人格化和污名化,让战争决策和作战带上了原始的疯狂色彩。
  • 加利利人的评论
    妖魔化敌人,是让士兵变得残酷无情的最好方式之一。
  • 思想的苇草的评论
    材料丰富,分析深刻,日美之间想象中的对方,都是低下庸俗,第三部分让我有点多想,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另外说一句翻译也不错
  • 击灭的评论
    是我喜欢的题材,但翻译着实有点蛋疼~
  • FainT的评论
    过于相对主义
  • 1997xhp的评论
    可读性远逊《拥抱战败》。唯一吸引眼球的的叙述是美军还搜集日本人的肢体,头骨,还有骨头制成的裁纸刀作为纪念品。
  • evanic89lg的评论
    很值得借鉴的参考文献
  • dormouse的评论
    精彩的论述,提供了种族仇恨如何酝酿发酵的一些新视角。双方的仇恨相同又不相同,对拥有历史优势地位的国家来说,仇恨的基础是鄙视,容易变成种族灭绝式的残忍也容易转化为居高临下的怜悯,重点在于排斥“劣等种族”避免被其玷污;对站在历史弱势方的国家来说,仇恨的基础却更接近妒恨与不服,一不小心就走向全盘崇拜或不共戴天的极端,幻想着取而代之并从让对方臣服于自己的美梦中获取自尊的满足。猿猴与魔鬼,两种形象激起的感受本就难以相提并论。
  • 疯狂大帆船的评论
    道尔是一流学者,写文却从来不故弄玄虚,相当好读,运用大量事实证明观点,很坚实了。又:翻译很到位。
  • Jasmine的评论
    种族主义就是一种工具,正如道尔所说,日本的角色现在已经被_____取代了。
  • 犯罪系数Zero的评论
    二战中有个让人很难堪的修正主义观点,如果你反对今天的白人至上主义,那么你就没有理由反对过去的“大东亚sheng战”。1940年代美国黑人把日本当作有色人种的盟友,黑人领袖杜波依斯公开指责,华盛顿在亚洲的霸权主义。 修正派学者零星地提及了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对日本人的种族歧视。这本书是集大成者,全面叙述了这种新史观。当然了,本书作者是自由偏左翼,对日军的战争罪行给了同样多的篇幅揭露,对美日双方各打五十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