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总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
第一讲 春秋的时代精神
01 我们能够掌握的,只是很微小的“历史”- 002
02 对历史的多重理解- 005
03 大陆、台湾和海外不同的历史视野- 008
04 为什么春秋时代有那么多自杀的故事? - 012
05 春秋时代为什么叫“春秋”? - 014
06 春秋“赵氏孤儿”的故事说明什么? - 018
07 《左传》中的两个离奇故事- 021
08 《左传》中的另外两个离奇故事- 024
09 《左传》中的太子和国君故事- 026
10 从先秦典籍看先秦的死亡观念- 030
11 先秦时期的自杀现象- 034
12 活着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活着- 037
----------
第二讲 战国的革新
01 战国从哪里来- 042
02 春秋和战国的差异- 045
03 战国产生了很多新事物- 049
04 铸铁技术的提高- 052
05 铁器和水利推动农业生产,也改变了战争观念- 055
06 商业贸易和城市发展- 059
07 战国的货币- 062
08 商人和地主- 065
09 实用主义者—— 纵横家和法家- 069
10 混乱的终结—— 统一的大帝国- 072
----------
第三讲 战国时期的战争变化与墨家
01 战国的主题当然是“战”- 076
02 统治制度和战争方式都不再一样- 080
03 战争规模和战争动员更庞大- 083
04 墨家学说因战争而诞生- 086
05 墨子的出身并不高贵- 090
06 对历史解释权的争夺- 093
07 墨家的主张非常特立独行- 097
08 《墨子》的行文风格和辩论技巧- 100
09 墨子的思想- 104
10 儒墨之争与墨家在历史上的隐匿- 107
11 同一本书里有两种风格- 110
12 《墨辩》是为了阐述兼爱学说- 113
13 总结:墨家的奇特旅程- 116
----------
第四讲 《楚辞》与独特的楚文化
01 不同时代国的含义不一样- 120
02 春秋到战国“国”的演变- 123
03 楚国的异类心态- 126
04 《楚辞》的特殊性- 129
05 《楚辞》关心人世以外的范畴- 133
06 疯疯癫癫的楚狂人- 138
07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文学作者- 142
08 屈原的经历与个人情感- 145
09 战国时代不同的情感氛围- 148
----------
第五讲 重读《孟子》
01 孟子和墨家的交锋- 152
02 推行主张还需要辩论术- 155
03 孟子的说话风格- 159
04 《孟子》的辩论场景(上)- 162
05 《孟子》的辩论场景(下)- 166
06 孟子的立场和主张- 171
07 性善论与圣人- 173
08 孟子的伦理学- 176
09 孟子重振儒家- 179
----------
第六讲 重读《荀子》
01 荀子的主张- 184
02 荀子对礼的理解与孔孟不同- 188
03 儒家思想的变迁- 191
04 荀子的时代不同于孟子的时代- 195
05 大一统前夕的思想家- 200
06 荀子未成为儒家的典型代表- 203
07 荀子对人的分类和秩序界定- 206
08 从荀子到法家的过渡- 210
----------
第七讲 重读法家
01 法家在诸子中的优势- 216
02 法家都是现实主义者- 219
03 前期法家- 223
04 商鞅变法与新爵制- 227
05 商鞅变法与新土地制度- 230
06 国君与法的关系- 233
07 前期法家思想的特色- 237
08 从出土秦简看秦国的法律执行- 240
09 秦国发达的律令系统- 243
----------
第八讲 秦国的统一与建制
01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248
02 春秋战国时人疲惫不堪- 251
03 天下观念一直存在- 254
04 《礼记》对统一秩序的描绘- 258
05 所有的解决方案都以天下为前提- 262
06 法是一种统一秩序的客观形式- 265
07 儒家、道家和法家对统一的不同见解- 268
08 法家的成功得益于其现实效果- 271
09 秦始皇的永久观念- 274
10 皇帝的特殊性需要制造出来- 277
11 皇权专制的优势和恶果- 280
12 一个早熟的帝国- 283
13 是否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 286
----------
第九讲 秦始皇
01 考古挖掘出来的秦始皇陵- 292
02 兵马俑横空出世- 296
03 秦始皇陵停挖- 300
04 秦始皇对自己的历史定位- 303
05 秦始皇的心态- 307
06 严禁私学,整肃方士- 311
07 书同文- 315
08 统一货币,开驰道,以吏为师- 319
09 严刑峻法- 322
10 秦始皇留下的危局- 326
11 秦帝国的瓦解- 329
----------
第十讲 误打误撞的汉朝创建
01 我们对秦汉之际的了解只有一个资料来源- 334
02 陈胜、吴广起事- 337
03 项梁、项羽叔侄- 340
04 刘邦也见过秦始皇- 343
05 刘邦的身世- 345
06 刘邦的事迹- 348
07 反秦军队的胜利- 352
08 刘邦的优势- 357
09 鸿门宴! - 362
10 楚汉之争- 365
内容简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3册《从列国到帝国》中,你会看到:
春秋时代自杀行为很普遍,有一种精神,就是认为有很多准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
春秋注重人伦关系,讲究仪式感,而战国更注重国家关系,只剩下利益的博弈;
楚国是商文化与南方本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异类国度,盛产“狂人”,思想自由不羁;
儒家发展到荀子之后与法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至于荀子的两个杰出学生竟然都是法家;
墨家是诸子百家中在后世两千多年里一直被忽视的派别,直到清朝考据学兴起才重见天日;
汉朝的成立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那么多贵族竟然围绕在一个普通的亭长身边帮他打天下……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陆续推出——
第一辑“先秦”,中国文明的奠基,2018年10—12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第二辑“汉唐”,两大帝国的运作,2019年1—4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
第三辑“宋元”,中国文化的新活力,2019年5—7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开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
第四辑“明清”,帝国的挑战和变革,2019年8—10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
------------------------
【编辑推荐】
新材料,新成果,新写法
讲给普通大众的130堂中国历史课,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
1.这套中国历史,作者已经在台北完整讲过两次,分别用了5年,影响了两代学子和上班族;作者又用了5年时间整理成文字,讲透几千年中国历史的演进。
这是一套专注“讲透中国历史”的中国通史。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拨开层层迷雾,回归中国历史的常识,历史不只是帝王将相和英雄人物,也不只是刀光剑影和王朝更替,还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历史运作逻辑和丰富的细节。
2.这是一套与众不同的中国通史。
我们现在读的中国史,其实多半是50年前的老书,50年来,有无数新的考古发现、新的研究成果,却被束之高阁,我们一点都不知道。
关于中国历史,我们永远缺一套新的通史,把学术界的新成果、新发现,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讲给大家。活在今天,我们要读今天的人,用今天的新视角写的中国历史。
3.一套当代学者讲给今天普通读者的中国历史。
这是一套从史前时代讲到清代结束的通史,它没有吕思勉、翦伯赞、范文澜的中国史那么学术,也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那么戏说;这套中国史用既正儿八经、又简洁愉悦地方式,讲出了干货满满的新知识、新见解,就像《秦谜》《历史的温度》那样讲述有情感、有思想的历史。
4.这套中国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新”。
作者说,“我会比较强调跟传统说法不一样的部分,而如果传统说法在这一百年中没有被挑战或被推翻,我就不讲了”。它吸收了专家学者的严肃认真,却没有学院的刻板僵硬;它采用了轻松幽默的讲解方法,却不是没有节操的搞笑和插科打诨;它主要不是讲哪一年发生了哪件事,也不是繁琐考证一个新历史知识,而是告诉我们历史演进的脉络,寻找历史运作的逻辑,启发我们新的认知。
使用新材料,让我们比司马迁更懂先秦,比司马光更懂唐宋。
因为我们看到了连那个时代的人都没看到过的新材料,就像甲骨文、敦煌文献、居延汉简,还有马王堆的帛书。
广泛吸收新成果,我们发现原来学术的东西还可以这么好玩!
从一百年前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开启的新史学革命,到今天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欧美汉学界的新成果。
采用新写法,思维清奇、平易近人,从零开始,重新认识。
从头讲述,从零开始,重新认识,思想的厚重感、讲述的故事感,兼容并蓄;不偏不倚,不薄不厚,不深不浅,历史的现场感、破案的畅快感,应有尽有。
下载说明
1、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是作者杨照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维舟的评论瑕瑜互见。延续上一册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分析(又占本书近半篇幅),对春秋战国的历史事件则大体一笔带过,从末尾三讲对秦汉之际的论述看,具体历史事件的讲述也是写得最差的。倒是开头一讲讨论先秦时代的死亡观,有问题意识,但分析结论则不无可议之处。前三册读下来,杨照每每喜引钱穆、张光直、杨希枚、陈槃等港台学者论述,语颇崇敬,但却只字未提杜正胜的名著《周代城邦》、《编户齐民》,不详是否身任《新新闻周刊》主笔多年的杨照与杜正胜政见不合所致?
-
信心不逆的熊宝的评论第三册终于讲到了春秋战国和秦朝。书中提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战国时代怎么没有形成列国和平并存的局面?就像当代的欧洲。作者给出的三个理由,1、天下观念;2、铸铁业的发展;3、货币经济的发展。因此,“几百年间,天下观念从来未曾丧失其效力。所有的人应该都纳入一个普遍的组织中的信念,从来没有真正动摇过。这提供了一个国壮大了之后,便对外扩张的动力;更重要的,也因而给予每一个国可能被并灭的危机意识。没有人相信大小各异、风土不同的各国可以划界自保、安然自存,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不侵犯的国际行为准则。”
-
见识城邦的评论在系列第3册《从列国到帝国》中,你会看到: 春秋时代自杀行为很普遍,有一种精神,就是认为有很多准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 春秋注重人伦关系,讲究仪式感,而战国更注重国家关系,只剩下利益的博弈; 楚国是商文化与南方本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异类国度,盛产“狂人”,思想自由不羁; 儒家发展到荀子之后与法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至于荀子的两个杰出学生竟然都是法家; 墨家是诸子百家中在后世两千多年里一直被忽视的派别,直到清朝考据学兴起才重见天日; 汉朝的成立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那么多贵族竟然围绕在一个普通的亭长身边帮他打天下……
-
yxp的评论开篇的讲述有些冗余,对《左传》历史故事的描述不够清晰。对墨家、孟子、荀子的历史性解释比较到位,强推。
-
不思之说的评论第三本常识居多,对春秋时期频发自杀的见解及对法家的阐述挺有意思
-
Weixi的评论【201948】前半本可以看作诸子导读(春秋时不看重生命,为各种理由自杀的部分很吸引我),最后三章则和副标题一致:从列国到帝国。杨照的另一套书“经典里的中国”讲经典讲得更细致,而读罢此书,我的感受是,啊我终于能开始读秦汉史了。
-
璃人泪@2011的评论大半本介绍思想,小半本介绍事件(人物),才发现作者不管是论述还是讲故事水平都很高超啊
-
Scarlett S的评论读《国史大纲》读到一半来找辅助读物……好看好读!这才是“通史”的正确打开方式吧。终于搞清楚了儒家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到董仲舒的异同,搞清了墨家法家的概念,搞清了战国到秦的思想变化怎样帮助了秦一统天下。读得开心。
-
史历黑的评论的确试图讲出一些新东西,态度也很老实。农家的分析,战时的干粮,城到城市的演变,都有点儿意思。墨者与周和贵族的对抗关系及其作为论辩先驱,尤其是作为名家先导,颇有价值。引入杨朱以后逻辑崩坏,不能原谅,这是硬伤;但转圜回孟子辩论场景,兼及孔孟对待传统伦理的不同,包括庄子老子对待自然宏观个体的区别,法家重势重术的旨归和分歧,前期法家和后期法家的区别和实践意义,没有选择的列国并存和诸子融合作为两条道路……仍不失为确见。只是要么细碎零星,要么点到即止,章节间还时不时地车轱辘一下。发掘兵马俑的故事讲得真好,讲秦崩则远逊李开元。论诸子虽然未必胜过易老师,这个系列的总体水平应该值得更高的期待。但大突破还是太难了,目前分数虚高,就三星吧
-
风撼斜阳的评论1、春秋的有限战争,平民并不参加;战国庶民崛起,战争规模扩大;2、墨子开启了雄辩时代,孟子与荀子文风的对比;3、荀子乃后世儒家内核,后期法家抬高王权,儒家与法家合流。4、统一之后的中央集权是否必然?
-
Sigma von Zeta的评论对于秦的建立和覆灭的解释很有意思 也跟当下的照应很有趣
-
hc的评论前半部分的自杀角度引入春秋时的社会思想,值得思考的切入点。历史除了平铺直叙的看待各类文字遗存,里面的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现在重新想来,更是五味陈杂。
-
林小茱啊茱的评论一册书讲完春秋战国和秦,跨度还是蛮大的。主要是因为并不具体讲历史事件和人物,重点在于通过事和人讲清楚历史演进的脉络和内在逻辑,具有提炼性和宏观眼光。因此读这套书,还是要对基本的历史事实有所了解的,要不然会觉得作者的描述过于笼统和抽象,从这个角度来讲,“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的“大家”,其实也并不是那么没有门槛
-
Sean的评论原来刘项不读书
-
kevin的评论春秋多自杀,可能反映的是个人主义强烈,重原则。封建崩坏,一是无地可封,二是宗族辈分混乱。战国中,法家成为国君主流,能解决实际内部问题。法家的法下同(封建宗族里的异),编户齐民成为集权的组织手段。技术方面是铁器的兴起,用于耕田、战争,大福提高作战的经济实力、动员能力、战争烈度。墨兼爱及杨朱利己。宋愚楚狂。孟子性本善。
-
Gorbachev的评论4.7
-
福贵儿的评论希望杨照先生的史记百讲能早日出版
-
张彬的评论儒家是复礼的,墨家是去礼的。春秋是有共主的,春秋五霸维系天下,战国是丛林法则
-
monkeyli的评论2.11
-
民国八十年的评论角度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