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记忆的纹理

记忆的纹理

作者:李红涛 / 黄顺铭

分类:历史

ISBN:9787300252049

出版时间:2017-12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标签: 历史  社会学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一、记忆的重量 /3
二、从“历史事件”到“感情记忆” /7
三、相互缠绕的记忆场 /12
四、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 /18
五、文化创伤与集体认同 /24
六、媒介创伤:问题意识与方法论
七、本书结构
第二章 从暴行到大屠杀 1937-1948
一、1937年的两个片段 /41
二、海外媒体:“地狱般的四天” /45
三、中国报章:“为匹夫匹妇复仇” /53
四、战后审判:“最恐怖的暴行” /65
五、审判报道:“历史上最黑暗之一页” /74
六、南京大屠杀纪念:“永不宜忘的一日” /84
第三章 耻化叙事与创伤建构 1949-2012
一、引言 /97
二、研究方法 /99
三、“重新发现”南京大屠杀 /101
四、耻化叙事与双重创伤 /107
五、谁在说话? /117
六、结论 /126
第四章 以数字标识“记忆之所”
一、引言 /131
二、集群及其镶嵌与“场所作为集群” /134
三、研究方法 /136
四、数字标识的空间化与意义生成 /138
五、记忆实践及其脚本化 /156
六、结语 /169
第五章 线上公祭空间的生成
一、引言 /177
二、数字记忆的“镶嵌性” /180
三、案例背景与研究方法 /184
四、构筑公祭空间 /188
五、“生产”纪念公众 /199
六、结语 /212
第六章 赛博记忆的协作与争夺
一、引言 /219
二、维基百科作为全球记忆空间 /223
三、条目历史与记忆协作 /226
四、记忆争夺:规则支配下的冲突与妥协 /237
五、结语 /251
第七章 结论:中介化与创伤过程
一、中介化与创伤叙事 /257
二、文化创伤的中介化 /263
三、进一步的研究 /267
四、全球记忆与东亚和解 /276

内容简介

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著作,本书以历史为经,以不同的媒介场景为纬,深入探究南京大屠杀创伤建构与记忆形塑的过程,揭示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众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记忆政治与记忆文化。

本书以文化创伤理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追溯南京大屠杀创伤叙事在主流媒体上的建构过程,在纪念馆和线上公祭活动中的扩散与再生产,以及在赛博空间中所面临的叙事挑战。

本书虽以“媒介”为核心,但并不流于对静态“文本”和“符号”的考察,而是力图揭示创伤叙事的生产和再生产,媒介纪念空间的生成,以及媒介舞台上记忆之所的记忆实践。

下载说明

1、记忆的纹理是作者李红涛 / 黄顺铭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子非羊的评论
    传播学角度考察集体记忆的最高水准
  • 东篱岸的评论
    李老师和黄老师的大作,汇集了两位老师近几年关于媒体与南京大屠杀的一系列研究。全书希望在逻辑上贯通各个章节,使其不至于成为结构松散的“论文集”,而且之前已经发表的主体部分几章也有较大改动。在媒体记忆研究领域,两位老师走在了国内学界的最前沿。非要说缺点的话,本书多为个案脉络描述,而理论建构和思辨讨论稍显不足。
  • 11的评论
    选取个案 人民日报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线上公祭空间 维基百科中文条目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研究的优秀学术论著,综合运用了包括非结构性访谈、文本分析、内容分析等在内的多种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详细分析和探讨南京大屠杀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转化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这一过程中,政治权力、媒体、民间话语等各自发挥的作用与影响,关于这一集体记忆建构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分析和生产机制分析都做得深入、严谨而精彩。近几年来,国外关于记忆研究的经典论著陆续被引入中国,但类似本书这样关于记忆研究的优秀原创性学术论著,仍然是不多见的,正基于此,本书才更加具有开创性意义。
  • Saki的评论
    帮导师做过一些微小的工作,见证了它近4年的成书过程。一点点拆解“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构成是很有意思的事。那段时间集体记忆大热,研究者纷纷涌入,导师保持了他一贯的步调。(为了田野去了好多次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在需要心理强大)
  • 小葱拌豆腐的评论
    理论和经验研究部分有点“两张皮”,方法是文本研究和话语分析,感觉和集体记忆没多大关系。此外局限于对人民日报内容的分析,这种分析对象的选择本身就可能导致呈现的话语高度单一。更喜欢前三章,后面的分析多少有点弃之可惜,读之无味,但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研究仍然有开创之功,而且在这两年的诸多限制下做出这种研究已经非常难得了
  • Derridager的评论
    从文化创伤理论出发,立足传播学来实现跨学科的显学—集体记忆的探求。而被剖析切入的是“南京大屠杀”这一民族文化创伤,在丰富的个案基础之上展现了国际与国内(后者为要)关于这一记忆的建构和呈现过程的交光互影。在当前的语境下无疑是前沿的,极具问题意识的。同时可读性亦高(高铁上一口气读完便是佐证)。可问题总是伴随优点:个案连接仍稍显跳跃(例如国内线上公祭活动到国际之间的记忆争斗,由点及面缺乏了点连贯性);理论运用娴熟自如,不觉突兀,但却隐约丧失了理论创新力,“拿来”但不推新,这局限了此书的受众范围,也折损了其成为经典传世之作的可能性。化用潘忠党教授之语,此书亦是局促的历史舞台。
  • 薄暮秋风起的评论
    记忆研究分析中国大屠杀语境和社会观念的的形成。在国内的宣传环境下,本书用词非常审慎,没有展现太多的价值判断因素;但在利用群体伤痛记忆为民族主义服务这件事上,其是非功过也是引人深思的。
  • 李喵的评论
    其实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结项原来是这样的写的。又是这样出版的。传播学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诞生在现代大学制度之后对吧。 以为能找到zjh的豆瓣,可惜并没有。
  • 闰土的评论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是一种政治资源。抗战时期,中国媒体的报道的直接政治诉求就是抗日、报仇,建国后改开前因三个世界的划分、同美帝苏修之间的对抗性事实导致了对历史事实的选择性选取与现实性阐释,改开后因82年日本教科书事件使得南京大屠杀重新被发现,在政治层面上大屠杀作为一种民族性的创伤性记忆起到了强化民族认同的作用,但是作为大屠杀的亲历者,作为具体的,一个个的亲历者是不存在的,他们是被忽视的,不是真的作为大屠杀亲历者而存在,而是作为国家层面创伤记忆的承携者而存在的。每一个亲历者都是具有同等的地位,但对于国家而言,他们之间的记忆、经历不尽相同,可利用的价值与造成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故而他们又有三六九等之分。
  • 胡萝卜的评论
    文化创伤,好像社会结构上的一滴眼泪。
  • [已注销]的评论
    真的非常棒,南京大屠杀的东西我看不下去,太沉重了,但是这个研究从传媒学角度分析了南京大屠杀的记忆,这书三点好,第一敢说话,第二理论比较扎实,第三资料也非常丰富,数量和类型,那个维基百科的研究,我感觉挺喜欢的。
  • 婉菁的评论
    比较中立的态度 写的是媒体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不断变化表述的过程 有点意思 2016.4.15日本熊本县6.2级大地震 中国网络和社交媒体不乏幸灾乐祸的声音 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却在当晚发出祈福微博——我觉得这样很赞 日本军阀主义集团和日本友好人民 是区分开来的 包括后来种紫金草活动 也很赞 勿忘国耻 但不要忘记世界和平 是必须达成和解 共同友好
  • 好乐无荒的评论
    有理论先行的问题,场所研究一节最甚。其他章节资料详实,有启发。
  • 恶夫的评论
    很规范,当代材料很多,所以很鲜活,读起来很顺畅。不过可能学科差异的关系,很浅,很多感觉在“喊口号”,有些章节材料很细,但有种硬拗出来的稚嫩感。很想读 Ran Zwigenberg那本广岛了。
  • Immanuel的评论
    从学科的角度尚可一看,但是就研究的鲜活程度不足。对纪念馆记忆场所的研究就特别局促,可读性很低
  • 王广涛的评论
    博士论文用到该书前期成果!
  • 尚水堂的评论
    以媒介为中心考察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演化。对《人民日报》耻化叙事、纪念馆数字标识,维基百科记忆竞争的分析,比较不错。每章开头的理论炫技,扣一星。
  • 江筠的评论
    算是在仇日情绪的熏陶教育下长大的,小时候的电视剧,电影,课文,爱国主义教育到公祭日成立到亲自拜访纪念馆……应该见证了这份集体创伤记忆建立的过程一部分。我想真正的爱国教育,最后一步应为摆脱被刻意塞在心中的认知和记忆的挟持,理性对待历史,真诚维护内心的准则。
  • 被大风吹的评论
    非常扎实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