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浩荡两千年

浩荡两千年

作者:吴晓波

分类:历史

ISBN:9787508660721

出版时间:2017-1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标签: 历史  商业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浩荡两千年》十周年典藏版,也是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收官之作。中国的工商文明为什么早慧而晚熟?中国的商人在社会进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政商关系为何如此僵硬而对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建成?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前两部作品的研究主题,再次探寻国家与资本、政策与商人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集权制度下,权力与商业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更重要的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以上问题有的已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

下载说明

1、浩荡两千年是作者吴晓波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伊卡洛斯的评论
    任何一个产业和企业,如果靠的是与政府的特权契约来获取利润,那么它永远只能是一项非常危险而缺乏自主性的生意,而不可能成为一个永续的事业。这是因为,官商经济的获利不来源于创造价值,而是通过交易成本来实现的。
  • 椿Tsubaki的评论
    用了一周多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非常精彩,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梳理到清朝末年,不到400页的内容,梳理了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些重要政策和节点,值得再读。
  • 聊天专用的评论
    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了世族经济,进入隋唐之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历1000年左右的演进,其后再无进步。这三种经济形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官商经济。
  • 的评论
    历史,值得从钱的角度再了解一下。 对于中国古代史的一般读者而言,吴晓波的这本书让这份值得更加值当。他用经济元素这个内在肌理,铺陈了一副区别于教科书的别样的中国古代历史画卷。作者深厚的研究功底和用心的投入,让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呈现在读者面前是那么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而且深入浅出。 在心情被左右得如长沙这晴雨不定的天气的这一段时间里,感谢陪伴。#书是一种你喜欢它,它就会喜欢你的生物。
  • Aislinn的评论
    和《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有不少重复,不过更具体详细。 浩浩汤汤两千年,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中间又经历了哪些变法创新,最后演变成闭关锁国的清朝。
  • 永日的评论
    第一次从经济史和文明史的角度,回顾中国两千年的历史,梳理工商业的发展脉络。财政与经济是一个国家历史不可或缺也从未缺席的骨架,也是很重要的看待世事的坐标,判断抉择的依据。也许历史最大的吊诡之处就在于,一个个的偶然最终竟铺叙成了带有宿命论意味的必然,解决一朝痼疾的良药最终却催生处更悲惨的毒瘤,一代代的蜜糖与砒霜不断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纠缠转化。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康”。了解一点历史,才算略微懂了主席这句诗。
  • FrouFrou的评论
    中国从商超开始至清朝的两千年的经济发展和成败得失。
  • 漆黑天使复活的评论
    这讲的是历史吗。。。
  • 细混子的评论
    脉络还是很清晰的。
  • Jeter的评论
    2018.10.1
  • 庭燎雾月的评论
    世界重来都不是平的
  • 巢旸逡仲菽稷的评论
    最近读得比较认真的一本书,阐述政商关系的历史难免要借古讽今,看多了,道理都懂,也有很切身的体会,但是怎么办呢?乱世思弘羊,不知道今天会倒退多少,反正我身边挣到大钱的,基本上都想方设法不同程度地跟厉害国拜拜了,毕竟全球化的今天,在没有安全感的毒菜社会,商人可以用脚投票。看了这书,结合当下的情况,我更觉得悲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体制必须随之改革,否则还是一治一乱的轮回,好多东西变化不大,为了辛苦打字不被删,言至于此。愿天佑中华,顺便佑我,阿门阿弥陀佛安拉胡阿克巴无量天尊
  • 船山遗风的评论
    从企业发展经济看2000年历史,别具一格。历代经济制度改革配套食用。
  • 身体健康的评论
    值得读值得思考。结尾就是最后一页,没有后记,什么都没有。最后一句是“而这正是本书终结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书终结了,时间没有。那些他没说出来的结论,就像天机一样不可泄漏。
  • 衛藤美彩的评论
    成书毫无难度,还浪费了那么多笔墨。分析基本没有。二倍速。
  • snow_lg的评论
    读完此书,脑中一直盘旋着作者提出的问题,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帝国该如何找到与之相配套的、有持续效率的经济治理制度。也许应该是这样的答案:强敌环伺之乱世,欲富国强兵,需择商君之法。四夷宾服之盛世,求国泰民安,应取黄老之道。治国无万世不易之常法,顺时宜势之变,或为正途。
  • 莫非的评论
    反反复复的官商经济让我看得慢慢丢了趣味,更有意思的倒是在这期间如客观自然不可逆的经济行为的发展,从零散到分工组织,从传统资本到金融资本,就像烧干后的荒原里的点点星火。还有一个问题待思考,这种周期波动是否已经被打破,走上一条与以往不一样的路上了?这条路的未来趋势是什么,是某一条特色的新路吗,还是换汤不汤药的伪新路?
  • 范思朦的评论
    可叹中国企业两千年,未能走出官字版图。可叹社会其他领域,都步了企业后尘。几千年的商业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在与国家资本的博弈中学会了逆来顺受。制度的集权化进程,完美地杀死了关于商业的所有创造力,只在身后留下了一个带着顶戴花翎的红顶商人。
  • 倚天不出的评论
    时间跨度长了就不好写了,不容易聚焦,容易泛泛而谈,深度还不够。。。anyway,依旧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作品
  • 豆瓣酱的评论
    跟激荡、跌荡系列一样,以时间轴顺序,讲述了中国从春秋战国到清朝的经济史。不同时期都有重要的经济舵手,秦国的商鞅、汉朝的桑弘羊、宋朝的王安石,然而在集权体制下,经济始终为政权所总揽,很难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书中举的一个例子让人印象比较深,说如果同样是卖捕鼠器,西方商人的做法一般是想尽办法优化捕鼠器,使之捕鼠效果更好、成本更低,从而大卖;而中国商人的做法则是争抢捕鼠器的独断专营权,坐收渔利。我们耳熟能详的几大商帮莫不如此,徽商、晋商、十三行皆然,然而依附政权却得如履薄冰,能有好结局的甚是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