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了不起的我

了不起的我

作者:陈海贤

分类:心理学

ISBN:9787516824344

出版时间:2019-10-23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标签: 心理学  成长  心理 

章节目录

自序 你要走多少路,才能成就你的了不起
第一章 开启行为的改变
--改变之路:每个人都有选择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心理舒适区:摆脱旧经验
--心理免疫的X光片:看清心中的恐惧
--检验人生假设:看清自我限制的规则
--小步子原理: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培养“环境场”: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
--情感触动: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第二序列改变:改变真的有效吗
第二章 推动思维的进化
--心智模式: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僵固型思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对世界的应该思维:消极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们为何无法接纳自我
--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
--控制的两分法:把目标变为行动
--近的思维:如何走出焦虑
--思维弹性:思维是怎样进化的
第三章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关系中的角色: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关系的语言:人际关系的密码
--关系的互补:系统如何塑造你我
--不安全依恋:爱为何会变成牢笼
--关系的三角化:痛苦的“夹心人”
--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何互相指责
--都是我的错:我们为何会自责
--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课题分离:如何解决关系问题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如何变得更成熟
--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第四章 走出人生的瓶颈
--转折期:逆境也是新机会
--结束:如何脱离旧自我
--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我
--职业转变:如何应对职业变动与转型
--关系转变:如何应对关系的结束
--转折期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创伤后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故事:如何赋予经历意义
--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第五章 绘制人生的地图
--人生阶段:如何突破自我中心
--青春期:如何确立身份认同
--成年早期:如何建立亲密关系与职业认同
--中年期: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老年期: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
--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简介

如何养成一个新习惯?

如何让心智变得更成熟?

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如何走出人生的艰难时刻?

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什么不同的使命?

……

破解这些难题,心理学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线索。

陈海贤博士把自己13年心理咨询的经验和思考,结合多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从行为、思维、关系、瓶颈期和人生地图这5个层面出发,给你一套实现人生突破的系统方法。

书里不打鸡血,不灌鸡汤,而是提供一系列改变与发展的实用工具,直击人生的种种问题。帮你创造更满意的人生,成就了不起的自己。

下载说明

1、了不起的我是作者陈海贤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采铜的评论
    这么说吧,这么多年看了这么多书,只有看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有这样一种感觉:它应该被译成100种文字,让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看一看。我们这个纷乱和矛盾重重的世界太需要这样一本书了。
  • 吴厝坑的评论
    2019BOOK103:从动机老师在知乎出版《拖延症再见》的时候就被圈粉了。本书对我影响比较的的几个观点是:1.对自己用控制二分法,对他人用课题分离。2.心理舒适区并不是一个区域,而是一种应对方式。3.防御型心智模式有三种典型表现: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4.不要太执着于自我。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么跟世界互动才重要。5.认识到我们能够了解的永远只是局部的知识(所以我们需要交流倾听,保持好奇跟敬畏)。6.关系和角色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总的而言,这本书的结构也是开放式的,动机老师也在避免用一本书把我们的行为给“应该化”,留给我们更多的思索空间。推荐
  • 张春[阿卡纳]的评论
    海贤出了新书,非常好看。我妈生平第一次写了书评!
  • 无鱼的评论
    4.5星~ 一本或许不完全但十分靠谱的人生解答书。不灌鸡汤,不打鸡血,作者依托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和自己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就不同的人生问题,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分析和解答,虽不一定完全满足你,但绝对值得一读。 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舒适区?真的要改变吗?怎么改变才是持久而有效的?有哪些日用而不自知的思维方式阻碍了你的生活?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怎么在关系中发展自我?面对挫折和逆境该如何抉择?怎么绘制好自己的人生地图? 这些问题在书中都能得到不错的回答,而且作者融入了很多身历亲见的案例,不管是审视自己还是了解他人,都十分受用。 就个人来说,这本书真是相见恨晚,也对我帮助巨大,希望它也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 檐下灰的评论
    为了赶时髦而读书是可耻的。
  • 马克的评论
    远没有预估的好,陈腔滥调
  • 苏听风的评论
    1、小步子原理 核心就是专注于当下能做的事情上。 2、控制两分法 第一步:在思考担心的事情里,找出哪些是自己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把注意力转移到能控制的部分上来。 第二步:在不能控制的部分里,再找出能控制的内容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3、我现在能做什么?我愿意这么做吗? 我以前看心理学方面的书,都是试图在里面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病 症”或是找到人生的答案,而现在,或者说在陈老师的书里,我更多的是想着如何去实践、运用、训练自己,而不找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是看到一条延伸向前的道路。
  • 沈入忘的评论
    我一直都很喜欢陈海贤老师分析,看待问题的角度和陈述。 这本书中最喜欢第一章对于改变自己的讨论。章节抽丝剥茧,教你如何真正地找到并直面改变自己时所遭遇的困难和恐惧。 扣掉的一星在于和音频课还是太像了,我本来期待有更多深入、系统化的整理。所以和书相比,我还是更推荐音频课~
  • 鹿与汤的评论
    初读了一遍,在严肃理论和故事案例之间的分寸感把握极佳,或许因为脱胎于得到APP的课程,虽然页数很有分量,但是读来感受却并不沉重,更像是在被一个耐心而渊博的咨询师引导着在纸上进行着一场有趣的自我探索之旅。 书里最让人觉得惊艳的,是一个又一个打破旧认知(至少是我自己的旧认知)、而且足够有力量的结论 书里的案例和分析并不难解,读一遍其实也就大体知道所以然了,但改变自己最难的,是如何真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每当要走回头路的时候,重新读读里面的结论,让心理学的大棒往脑门儿上敲一下,人就清醒了。 不强求、不鸡汤、有耐心、有方法、能警醒。 一本大众向的心理学著作能做到这几步,在当代图书市场上,也确实够得上“惊艳”二字了。
  • 路边的评论
    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述。挺好,对待娃娃的教育想来应该很有帮助。
  • 张木木的评论
    要消化的东西太多了,这本书我不打算只看一遍。我觉得海贤老师真的好用心,每读完一章到下一章的时候,他都在有意识地让我们去把前后的逻辑串联起来,不停地推翻又重构自己的思考,留给读者反思的余地充分到读完这本书我有太多想说的,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以前读完一本书,我一定会揪着一个让我最印象深刻的点好好谈论一番,现在反而欲言又止了。这是一本需要边经历,边翻阅的书。我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我一直在用读书来逃避我必须经历的现实,每打开一本书我就有一种希望感,试图有人给我一个最佳答案。现在我要好好面对自己目前所有的困难啦,毕竟这就是我的当下,我的礼物啊!一想到以后的路上都有《幸福课》和《了不起的我》陪伴,我就觉得安心。
  • 菁菁河边草的评论
    …看到患骨癌的那位同学最终度过厄运,居然泪目了。为书中打动我的那些人生故事点赞。
  • Leo____L的评论
    读过最好,最接地气的心理学书,可以帮助解决人生中绝大部分心理问题!
  • 粒粒的评论
    ”人不会为走自己该走的路后悔,哪怕这条路崎岖不平。人只会为自己没有响应内心的号召后悔“
  • 艾小玛的评论
    结论:值得读,推荐!看前几页以为是青铜,读到后面发现是王者!帮助我把有些隐性的知识显性化,还有些很不同的视角。也是听《做自己的问题解决专家》后对关系取向有兴趣,找了这一本来读。
  • 川页小顺的评论
    读前几章的时候,我想我一定要去找陈海贤老师去聊一聊,把我的困惑告诉他,让他帮我好好分析一下。等读完后,我就明白,答案已经在书中,在我心中。感谢这本书在这个艰难的转折期,给了我很大的慰藉,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
  • 自娱者小五的评论
    上次读这类书掉眼泪同样是陈海贤的《幸福课》:面对不完美的父母,除了愤怒和原谅,我们“还可以选择悲伤”,那一刹那就像和什么自己一直与之抗争的东西和解了,原来我可以在看过之后并不去做什么,只是单纯悲伤而已。而这次他说“过程的意义在于让一切发生”,说实话我甚少能感受到人生被什么点亮,有的话大多因阅读而起,但这句话于我就有这么神奇。我想起许多晦暗的时光,诸多埋怨,无非是把自己置身于一系列结果之中,仿佛一切为的就是等待宣判,可宣判往往意味着终结,所有意义和价值真的深埋在这么短暂又无趣的终结里吗…书中许多理论自不必说,心理学读的足够多会觉得熟悉,人可以牢记许多理论在挫折是反复诵读聊以自慰,可真正必要的是发自内心的觉悟,所以它触动我的是夹杂在间隙中的几个短句,仿佛若有光,之后是微弱的豁然开朗感,小而足够。
  • 蓦.的评论
    整合了很多大师的理论,尽管不深入,但涵盖的框架性干货很多,道理讲得明白。
  • 傅博一的评论
    书中的绝大多数心理学理论都非常基础,甚至可以说都是心理咨询的入门技术。但是陈老师能将其如此清晰的阐述出来,并且以这样的形式进行科普,真实到了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境界了。只不过陈老师做的不是伤人,而是助人
  • Amber的评论
    实用的好书,最后一章人生地图有点败笔。为什么这些主题一定对应特定的人生阶段?这不恰恰是作者反对的“僵固思维”和“应该思维”么?当然聪明如作者,最后也兜回来了。不过瑕不掩瑜,这本书对自我发展还是非常有帮助,希望陈老师可以再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