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致谢
前言
看见孩子的情绪,化解孩子的焦虑 001
1 杰里米:三岁半,便秘 007
妈妈紧张焦虑,给孩子带来了情绪困扰
2 安德鲁:八九岁,大便失禁 015
常看到父母激烈争吵,担心父母离婚
3 托马斯:十二岁,尿床 026
“心里有太多忧虑”,尿床是另一种形式的哭泣
4 查尔斯:白天尿急,晚上尿床 032
父亲吸烟,母亲超重,父母有控制身体冲动的问题
5 保罗:三岁,便秘,时不时会尿床 039
母亲再婚,孩子受到严重情绪影响
6 克劳德:三岁,不用纸尿裤了,却学不会用便盆 046
父母认为有问题就有了问题,其实孩子只需要“适当的情感支持”
7 温迪:六岁,弟弟出生后开始,“自慰” 059
所谓“自慰”,其实只是想拉长自己的阴蒂
8 多罗西:六岁,持续便秘两个星期 063
母亲有暴饮暴食等问题,给孩子造成无意识的焦虑
9 简:八岁,头痛,尿床 071
用身体不适表达痛苦,以获得与母亲的亲密关系
10 莱昂:七岁半,把大便拉到裤子里 088
父母的态度需从表面的宽容转向清晰的支持
11 伊芙:三岁半,白天黑夜都尿裤子 102
又开始尿床,原来只是想让父母知道她的忧虑
12 珍妮弗:十几岁,严重滥用药物 108
因家庭关系极其复杂,且存在许多冲突
13 狄安娜:十二岁,恐惧蜘蛛 115
姐姐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一种无意识表达焦虑的方式
14 亚力克斯:十岁,梦游,颤抖,在夜里惊醒 120
从照顾者那里习得,希望被照顾者理解
15 安琪拉:两岁多,严重进食困难 124
孩子难独立,只因母亲过度保护
16 亨利:十岁,焦虑,很难独自过夜 134
爷爷的突然去世,让孩子害怕死亡的过程
17 彼得:四岁半,大便拉到裤子里 142
哥哥给他讲了一个故事,然后他的恐惧就开始了
18 格洛丽亚:五岁,非常害羞,不敢去上学 148
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她敏锐地感觉到了父母的焦虑
19 卡洛:四岁,半夜尖叫,在学校淘气搞破坏 152
母亲的焦虑给孩子造成了无法应付的情感冲突
20 曼迪:12岁,持续9年的髋部疼痛 168
敏感的髋部来自父母的焦虑,需采取更积极的方式回应
21 法提玛:21个月大,呼吸暂停 180
家长的信念,塑造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22 丹尼尔:13个月,见人就咬 192
对父母的真实期望感到困惑
23 皮特:12岁,表现出怪异行为 198
父母的情绪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情感发育
24 马克:不到3岁,缠人,经常呕吐 200
害怕被“抛弃”,担心会像失去妈妈那样失去爸爸和奶奶
结语:通过孩子的问题,理解孩子的感受 203
内容简介
育儿过程中,你是否曾为如下问题苦恼过:孩子厌食、呕吐、咬人、尿裤子、极度害羞……
对于这些只有躯体症状却没有生理病因的问题,来自英国国家健康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布拉夫曼博士告诉你:只需要与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内心的冲突!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是布拉夫曼博士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五十年之久的经验之作,他通过许多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那他们就可能会通过身体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苦恼。如果父母正确地理解了孩子的焦虑,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如果父母的反应不符合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孩子可能会重复某种行为,这样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孩子和父母都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变得越来越沮丧。
布拉夫曼博士相信,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当父母终于知道究竟是什么在折磨着他们的孩子,并且努力改变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时,孩子的症状基本都会消失。
正如书中的一位妈妈所言:“我很高兴现在已经把问题抛在身后,我们终于能够理解他的难题,而非不顾他的焦虑把社会认可的行为强加在他身上。
下载说明
1、看见孩子,看见自己是作者【英】A.H.布拉夫曼 著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果核啊呸的评论在厄里斯魔镜中,哈利看见双亲,邓布利多看见羊毛袜……它是渴望之镜,看见自己想要的。可惜的是,现实中它并不存在。因此,父母看不见孩子真正需要的帮助,孩子不知道怎么表达出内心的情绪,只能不停“找别扭”。心理医生布拉夫曼博士掌握了一种通过解读孩子无意识语言,理解孩子真实情绪的方式。在他眼里,那些父母不是不好,只是没有找到通往孩子心灵之桥的钥匙。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把钥匙其实就是父母自己。
-
牛牛的评论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父母心中的爱与怕”,这真是为人父母永恒的话题,我们害怕的事情不仅仅是外在的,还包括内在的,就是害怕孩子的害怕(内心的焦虑)。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孩子的焦虑(当然也包括父母的),尤其是看到第13个故事,害怕蜘蛛的狄安娜,几年前我家闺女的恐怖依然历历在目——当时是因为不小心看了僵尸主题的电影《我的十八岁》。
-
三月sssss的评论每当孩子遇到什么问题,或者他人说自己的孩子有点异常,当父母的就会非常担心和焦虑,然后到处求助和咨询,想要得到解决方案。父母以为这是关心孩子的表现,却忘记了这种行为本身,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医生,用心观察和理解孩子的内心,很多问题都会引刃而解。《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用24个案例,展示了家庭关系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很值得做父母去思考。
-
安布的英国时间的评论这是一本讲述亲子沟通的书,这是一本教你如何“看见孩子”、教你如何让孩子“看见自己”的书。几点很有感触:1、孩子的表达方式往往很直接(身体上的表达)却也很隐晦,因为父母习惯于接收“成人式”的语言和表达方式。2、孩子焦虑时,最希望的是父母能理解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所以父母应该优先处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着去解决问题。3、孩子年幼,不仅不会表达,有时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焦虑什么,需要大人的疏导。
-
感光盒子的评论简单管教是容易的,而理解孩子不容易,成本高的多,要求高得多,要不停的学习和反思。
-
斐玉蓝荷的评论孩子和父母是一个整体,彼此相互影响。改变孩子前,需要先改变作为家长的我们。——2018-12-7
-
Cissy育儿思考的评论专治你的育儿焦虑
-
空口吃柠檬的评论都是案例,因为没有具备专业的知识所以看的一知半解。并不是很适合我这样无基础的人。但是深切的体会到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出在父母、养育者身上。现在已是绝大多数家庭都过上了三餐不愁,四季有穿的日子了,孩子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即便没钱,也请给孩子一个富有的内心世界,即无限的爱与安全感。
-
小鱼乖乖的评论布拉夫曼博士告诉我们,作为父母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比处理问题更重要。
-
咖啡古古的评论临睡前,读了这本书,一个个案例串联起来的。没有故事的渲染,真实到让人动容。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以为是他们的问题,其实都是我们自身的问题。作为家长,共勉~
-
十七君Tanya的评论不要试图把社会认可的行为强加在孩子身上,而要尝试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对孩子而言,有时候理解情绪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
仅仅的评论全书基本都是案例,大概是由于我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吧,对作者的诊疗方式和分析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案例中体现的种种出现在小朋友身上的生理性、心理性问题,只能作为了解但实际上实践性指导性不大,总的来说就是让人知晓:在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基本上都是与父母家长有关,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要蹲下来,从孩子的高度、视角来观察、理解孩子,借用书里面一句话就比较好理解:”我们终于能够理解他的难题,而非不顾他的焦虑把社会认可的行为强加在他身上“。
-
棠下三角梅的评论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父母传递过来的情绪,虽然无法表达出来,但他们会用身体语言来反馈。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再去解决问题,这才是正确的步骤。
-
咖喱好吃的评论先学会理解孩子的情绪,再去解决问题。内容乏味,每件案例都大同小异。
-
欧安的评论小时候不明白为何大人跟小孩想法不一样,变成大人后 不明白为何小时侯的想法不见了,我们变得不再理解孩子
-
两个栗子的评论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他就会用身体语言表达他的痛苦,而这种身体语言又常常被误解。和不开心的孩子聊聊天吧,找到问题的根源,就可以打开他的心结,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
太太的财厅的评论孩子有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可能不是生物病理因素导致,而是心理因素带来。这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跟孩子聊天、看孩子的画等方式了解困扰孩子的问题,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恐惧、自己的困惑,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有些问题是家长自身的教养方式造成,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自己做出改变。 总体来说,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让我们放慢步伐,多跟孩子交流,哪怕孩子只有2岁、3岁,都要相信他是能够跟我们进行交流的,尽量向孩子解释原因,让孩子明白一些困扰背后的因素,放松下来;一个巴掌拍不响,成人自身也要在育儿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某些症结,作出相应的改变。
-
七点十五分的评论布拉夫曼博士太神奇了。书里提到的好几个案例,在我看来不可思议,要不是博士在每个案例后面有专业点评,我都不敢相信,以为他施了魔法。
-
annesmile的评论要理解孩子的问题,首先要从父母自身开始,看清自己的问题,才能理解孩子的情绪,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总而言之,对于亲子双方而言,这是一个共同治愈、共同成长的过程。
-
悠一格的评论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那他们就可能会通过身体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苦恼。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