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前言 倔驴踢倒旧屋,木匠修建新房
01猴子大脑中的意外收获——发现镜像神经元
1988年,以贾科莫•里佐拉蒂为首的一群神经科学家,在意大利帕尔马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当时的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项研究恒河猴前运动皮层神经元如何控制抓握动作的基础性研究,竟会引发一场席卷心理学界的理论风暴。猴子大脑中那些被他们命名为“镜像神经元”的微小细胞,即将成为解开人类心理谜题的钥匙。
能够理解动作的神经元
从F5区到布洛卡区
02人类心智的“DNA”——镜像神经元引发热潮
拉马钱德兰断言:“镜像神经元对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意义,将如同DNA对于生物学的意义一样。”随着镜像神经元理论在语言、心智解读、共情和自闭症等问题上的应用,镜像神经元一夜之间成了学术界万众瞩目的明星。
镜像模仿机制不断扩展
无处不在的镜像神经元
03从猴子到人类——探索人类镜像系统
猴子和人类毕竟是不同的物种。当我们从某个物种那儿收集到证据,并想利用这些证据对另一个物种进行推断时,需要谨慎为之。如果两个系统的反应是不同的,我们如何能断定两者具有相同的功能,甚至所测结果来自同样的神经网络呢?
人类镜像系统的早期研究:物种间差异被忽略
继续探索:在人类大脑中发现类镜像系统
04逆行的行星——镜像神经元理论中的异常现象
基于常识的直觉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地心说对哲学、科学和宗教的影响持续了好几个世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无法利用这个理论进行解释。对于镜像神经元,我们也可能面临着相同的情形。
异常现象1:说不出,但能听懂
异常现象2:做不出,但能理解
异常现象3:无法执行动作,但能识别动作
异常现象4:面瘫没有表情,但能理解情绪
异常现象5:映射可能会阻碍恰当的反应
异常现象6:镜像系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异常现象7:大脑对内容与方式的加工是分离的
异常现象8:理解在前,模仿在后
异常现象说明了什么
05大脑如何听懂人言——言语知觉的神经基础
语言是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核心,同时也是检验该理论的一块重要试金石。镜像神经元理论祭出言语知觉的运动理论作为自己的论证基础,然而对语言障碍患者的研究似乎指向了另一个方向……
我们听到的是语音还是发音动作
镜像神经元是否可以验证运动理论
不会说话的患者能否听懂人言
运动系统对语义理解的深层次作用
06通过身体来理解——运动理解的神经基础
心理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一个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装置。那么大脑是如何加工信息的呢?具身观认为,我们的运动系统对于运动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运动的意义就藏在运动系统之中。
信息加工:人脑计算机
具身认知:依靠感觉和运动认知世界
概念性知识是完全抽象的吗
从具身观到模仿和镜像神经元
07三明治还是三位一体——感觉、运动、理解的关系
认知加工并不是夹在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两片面包之间的肉片,三者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三明治。相反,如果没有了感觉信息,运动系统就变得盲目了;而运动系统中也蕴含着有助于感觉加工的信息。二者紧密合作,这才诞生了更高级的认知理解。
没有感觉就无法运动
运动促进了知觉和理解
超越感觉和运动,达到抽象理解
重新搭建动作理解的神经网络
08人类天生爱模仿——模仿的神经基础
我们这个物种表现出了创造性和思维,所有人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证据就是,对于再创造和模仿,我们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癖好,这两种癖好相互补充,在我们快速心理发展的早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模仿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关键能力
镜像神经元是模仿的神经基础吗
重新定义模仿
猴子也模仿
人类的模仿为何更胜一筹
09破碎的魔镜与强烈的世界——解读自闭症
破镜理论和心智化损伤理论都是围绕“自闭症缺乏什么”来展开的,但它们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性。或许,自闭症患者所体验到的并不是一个社会性匮乏的世界,而是一个社会性过于强烈的世界。
同样的行为,不同的理解
自闭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破镜理论和心智化损伤理论
强烈世界假说
10在科学之路上曲折前行——展望镜像神经元的未来
对于在20世纪上半叶主导着心理学的行为主义来说,心理的计算理论是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而现在,就像钟摆一样,计算性观点正朝着一种扎根于环境的具身观摆动。钟摆的摆动,理论的交锋,以及它们所得出的结果,正是科学理论不断进化前进的必经之路。
踢倒旧屋:镜像神经元神话不再
修建新房:预测性编码理论初探
附录一 脑组织入门
附录二 认知神经科学工具箱
致谢
译者后记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DNA决定我们是不是人,镜像神经元决定我们能否塑造文明。”镜像神经元堪称20年来心理学界最重要的发现,然而小小的镜像神经元,真的能够解开人类进化史上的重大谜团吗?镜像神经元理论提供了一种精练而简单的新方式,来解释语言的进化、人类共情的发展以及自闭症的神经基础,乃至精神分裂、药物滥用、性取向、传染性哈欠等,其作用可谓无所不包。
●在《神秘的镜像神经元》中,神经科学家格雷戈里•希科克回顾了镜像神经元理论从萌芽到流行的全过程,对其进行了大胆质疑,并提出了自己的新解释。这些理论探讨阐明了有关人类认知及大脑功能的关键问题:为什么人类如此频繁而大量地进行模仿?要理解言语,我们必须具备说话的能力吗?自闭症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人类能够进行心智解读吗?
●从发现问题到创建理论再到修订理论,《神秘的镜像神经元》展现了科学在曲折中前行的发展进程,并就人类大脑的组织和功能、沟通及认知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编辑推荐]
●《科学家》杂志推荐书目,首次全面、深入揭秘现代心理学与神经科学中最具深远影响的发现;
●“DNA决定我们是不是人,镜像神经元决定我们能否塑造文明。”全方位解读镜像神经元理论,在大脑深处探寻语言、模仿、学习、沟通、共情、自闭症的源头。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盖瑞•马库斯,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袁逖飞、知乎大V赵思家、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哲学荣誉退休教授帕特里夏•丘奇兰德联袂推荐,《出版人周刊》《科克斯书评》热评;
●《纽约时报》盛赞:“今天对神话多一克警惕,明天在神经科学中就会少一磅谬论。”
●湛庐文化出品。
下载说明
1、神秘的镜像神经元是作者[美]格雷戈里·希科克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于翮的评论这种严谨才是真正的治学, 不止步于现象---假说, 不在令人兴奋的猜想和洞察真相的迷狂中失去冷静和审慎。 神经元习惯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好赞。-----------后续, 本书到一直到倒数第二章, 一直在致力于梳理于之前的文献并从逻辑对之前镜像神经元的神秘之处做出质疑, 早先我阅读具身认知那本书的时候, 就一直感觉到镜像神经元并应该不是某一种特定的神经元, 而是一种恰好在特定任务中表现出也联带激活的神经元, 作者最后的意见也是如果,之所以会这样认为, 还是基于从深度学习那边得来的一点洞见, 从计算的角度来, 特化是罕见的, 而最根本的联带激活则是一道统一众见不兼容假说的本质属性。 当然这样说过度简化了。 书中最后的预测编码理论, 杰夫霍金斯在ted里也有过类似阐述。 最后的打地鼠翻译 很差。。
-
冰冰小生的评论我是抱着学习一下镜像神经元这个牛逼神经元的想法去的……结果发现牛逼被撕粉粉碎,一场科学大误解?
-
winkowl的评论这不是一本科普书,而是一本脑神经研究领域的撕逼书,基本把镜像神经元的现有理论都给撕了。搞科研残古啊,一不留神一辈子都掉沟里出不来。PS,自闭症一章非常好看。
-
NADPH的评论我们是在相信科学还是在相信流行文化?
-
发情败犬的评论驳斥了镜像神经元作为运动理解基础及进而成为语言产生、自闭症的理论。镜像神经元可能更倾向于感觉运动联合细胞,利用感觉信息参与运动控制。相较科普书,专业性稍强。
-
劈头士》睁木的评论已购。作者对镜像神经元理论持否定态度。镜像神经元功能的理论推广基于两种假设:一,恒河猴的镜像神经元是该物种动作理解能力的基础。二,人类具备拥有相同功能的镜像系统。这两个假设是相互依赖的,一损俱损。音位在口语中出现的频率似乎超过了听觉系统的时间分辨力。在会话性言语中,每一秒钟就能轻松地容纳15个音位,而听者可以接受20或25个以上的音位。其实,听觉系统并没有加工这么多的信息。声学言语流中,音位并不是独立的单元,单个音位的信息顺着言语节拍相互融合,并与相邻音节重叠。没有感觉就无法运动。模仿并不是人类认知能力进化的原因,而是其结果。猴子不会像人类一样高频大量地模仿,并不是因为它们不具备这种基础的神经组织——它们的确拥有镜像神经元;而是因为它们不具备恰当的认知系统,使它们能如人类一般从模仿中受益良多
-
Johiten的评论对我个人的启发是: 了解到许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用到的很细致的认知过程与概念的术语, 及作者对于"镜像神经元"这种理论的评价------不求甚解. 他敢于用自己严谨的研究来慢慢纠正学术界的狂热. 另外, "倔驴踢倒旧屋"挺有意思.
-
dormouse的评论开头有点闷,后面具体解释大脑机制时有趣一些。另外书名的中文翻译太误导人←_←
-
௵的评论可以当做 logical argument 训练材料了
-
catteforry的评论作者对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反驳,有些逻辑通顺,有些也未必站得住脚吧。如果作者懂操作系统原理就好了…
-
简不易的评论不愧是平克的弟子,批判性思维展示。专业性很强,一般人难啃。
-
楊 鷙的评论很不错的科学哲学论著,示范了在神经科学领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论证。
-
hx的评论一般 只是对一个理论的期盼 缺乏吸引人的内容
-
tianalotus的评论论证严谨,让人对镜像神经元印象深刻,不过还是很繁琐,真相是简单的,化繁为简很重要
-
Sky Ave.的评论没有什么实际内容
-
贺小田的评论严肃有趣的科普书。科学研究和理论发展很不容易,只是一个镜像神经元,就有世界各地无数个科学家去研究,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结论很可能也完全相反。这本书应该是这个领域最好的文献综述了。
-
间客的评论从科研的角度对流行的镜像神经元用于动作理解的观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动作理解与动作执行背后的生理机制做了详实介绍,用更符合事实的具身认知升级了旧的认知三明治,最后推导出镜像神经元的本质核心——模仿,最有收获的是作者分析问题寻找答案的方法
-
。x。的评论在反证。所以可读性不强……总结一下就是镜像神经元的概念没那么万能,什么都可以套进去。1/5
-
Moon的评论本来读这本书是想领略镜像神经元的神奇,但却发现整本书都是在提出反证,把神秘的镜像神经元请下神坛。对于宣称镜像神经元是语言、社交、同理心等机制产生的终极原因理论作者一概予以否定,并提出了让人信服的证据。镜像神经元只是大脑网络中的普通一员,在运动预测(通过模仿)中起到一定作用,太过神话这一发现大概不必了。这样严谨著作值得尊重,让我们对某一问题有了真正深入了解,而不是浮于表面听信大众媒体的宣传。脑科学专业讲解,阅读本身充满挑战。最后感叹,这类科普书我们真是太少了!
-
Sra. Elisa的评论在纯粹的争斗中,比如决斗当中,参与者要考虑的唯一问题是“如何赢”,而对于一个战略思考者来说,要考虑的是“如何不赢”,甚至有时候是“如何输”。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有一个目标,要实现一个超越于具体事件或争斗之上的目标。 德国人反省自己在一战、二战中行为的时候说:德国人就是顺利避开了一个个小陷阱,以便让自己掉进那个大陷阱。 这句话揭示了人算和天算、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之间的本质区别。 战略思维是自上而下的。是明确目标、俯瞰全局,所有的任务都是围绕目标进行分解的,所有问题的解决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最终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