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致臺灣讀者序〉在臺灣,發現阿德勒的瓶中信 岸見一郎
〈致臺灣讀者序〉探究阿德勒的幸福要訣 古賀史健
楔子
大家都誤解了阿德勒的思想
第一部 可惡的他,可憐的我
阿德勒心理學是宗教嗎?
教育的目標是「自立」
所謂的尊敬,即是「如實看待他人」
對「他人在意的事」寄予關注
如果擁有「同樣的心境與人生」
勇氣會傳染,尊敬也會傳染
「無法改變」的真正理由
你的「現在」決定了過去
可惡的他,可憐的我
阿德勒心理學中沒有「魔法」
第二部 為何否定「賞罰」?
教室是一個民主國家
不可以責罵,也不可以稱讚
脫序行為的「目的」?
厭惡我吧!拋棄我吧!
「懲罰」就能讓「罪過」消失嗎?
以暴力為名的溝通
生氣與責罵的意義相同
自己的人生,可以自己選擇
第三部 由競爭法則到合作法則
否定「用稱讚讓人成長」的做法
褒獎讚揚會帶來競爭
共同體之病
人生由「不完美」開始
「自我認同」的勇氣
脫序行為是以「你」為對象
人為何想成為「救世主」?
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
第四部 凡給予的,就得著
所有的喜悅,也來自人際關係
「信用」?還是「信任」?
「工作」為何是人生任務?
任何職業均無貴賤
重要的是「如何運用自己被賦予的事物」
你有幾位好朋友?
要先「相信」
人與人之間,永遠無法心意相通
人生中「平凡無奇的日子」即是考驗
凡給予的,就得著
第五部 選擇愛的人生
愛,不是「陷入」
由「被愛的方法」到「愛人的方法」
愛,是「兩人共同完成的課題」
切換人生的「主詞」
所謂自立,是擺脫「自我」
那份愛,是為了誰?
怎麼做才能奪得父母的愛?
人們害怕「去愛」
命中注定的人?根本沒這回事
愛是「決斷」
重新選擇生活型態吧!
維持單純
給創造新時代的朋友們
〈後記〉再一次發現阿德勒 古賀史健
〈後記〉不要停下腳步,繼續前進吧! 岸見一郎
内容简介
■《被討厭的勇氣》正宗續集 + 完結篇,再度讓人生為之一變!
■中文版獨家,兩位作者特別撰寫〈致臺灣讀者序〉!
■深度探討《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許多概念,讓阿德勒的思想更具實踐性!
■若說《被討厭的勇氣》是了解阿德勒思想的「地圖」,本書就是帶領你實踐阿德勒思想、踏上幸福之路的「指南針」!
■《被討厭的勇氣》日韓均熱銷破百萬冊,臺灣連續100週高踞排行榜,熱銷40萬冊以上;雙書全亞洲熱銷破350萬冊,紀錄持續更新中!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陳志恆(輔導教師、《此人進廠維修中!》作者)、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 勇氣再推薦
實踐阿德勒心理學,讓人生再度為之一變!
◆人人都誤解了阿德勒。
◆所謂的自立,就是「擺脫以自我為中心」。
◆愛,是一門技術,也是一種決定。
◆平凡無奇的日子,就是考驗。
勇敢去愛吧!
去愛的勇氣,就是讓自己變得幸福的勇氣!
唯有藉著去愛他人,才能擺脫以自我為中心;
唯有透過去愛他人,才能促成自立;
也因著去愛人,才終於能得到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是為了讓讀者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綜觀阿德勒思想,也就是宛如「地圖」般的一本書。另一方面,本書則是為了能實踐阿德勒思想、踏上幸福人生的「指南針」,意即讓我們知道如何朝著前作所提示的目標前進,也可說是行動方針。
──岸見一郎
《被討厭的勇氣》論及人生中的多項課題,其核心的關鍵提問可說是:「該怎麼做,人才能獲得自由?」相對於此,本書所要探究的問題則是:「該怎麼做,人才能變得幸福?」
──古賀史健
無論任何人,從這一瞬間開始就能獲得幸福。
只不過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停留在原地就能享有的。
睽違三年,辭去大學圖書館工作、成為國中老師的年輕人再度來到哲學家的書房。
這些年,他在教育現場實踐阿德勒理論,卻備受挫折,如今正為是否該放棄而苦惱不已:
「阿德勒的思想是一場大騙局,甚至是會帶來毒害的危險思想!」
「阿德勒的思想在現實社會中根本派不上用場,只不過是紙上談兵!」
「阿德勒的思想根本是不經用的論點、流於空泛的理想論!」
對於年輕人的控訴,哲學家表示:「是你誤解了阿德勒。」
日常生活中究竟該如何實踐阿德勒心理學?要如何才能步上幸福之路?而阿德勒所歸納的結論──為了幸福,人人都必須做出「人生中最重大的抉擇」,究竟又是什麼?
如猛藥般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哲學問答,再度揭幕!
讀者好評:果然是名著!
◆最戳中我痛處的,是完全否定「命運」這回事。「命運是要用自己的手去開創的」,讀過這本書之後,應該沒有人的人生仍絲毫不為所動吧?
◆從根本來說,本書對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人際關係,都是有如猛藥般的書。
◆在內容上,本書對於前作《被討厭的勇氣》中所提到的阿德勒心理學重點之一──人生任務和社會意識有更深的探討,對於工作的目的,也讓我豁然開朗,不但很合理,更讓我對工作的態度有了改變。
◆本書的關鍵詞是「教育」和「愛」。所謂的教育,並不是由教導的一方去鞭策,而是教學雙方互相學習、共同育成。個人也是一樣,未來的教育應該更尊重個人才行,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相信整個社會都會大大地往好的方向改變。
◆已經購買前作的人,務必再續讀本書;還未讀前作的人,也請務必連前作一起讀。本書有許多和教育相關的內容,特別推薦教師們閱讀。
〔推薦文〕 蘇絢慧
不知道自己生命的價值、無法對他人的痛苦及需要給予真切的關注,是我們無法通往幸福人生的關鍵。藉由這本書,我再次感受到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對人類生命的貢獻,也更加確定幸福的人生是可及的實現。
(諮商心理師、作家)
〔推薦序〕擁有信任孩子的勇氣 陳志恆
十幾年前,當我還是輔導與諮商領域的研究生時,在諮商理論課堂上所報告的學派,正是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當時對阿德勒的論點仍一知半解,直至二○一四年《被討厭的勇氣》在台灣出版後,才有機會再一次重新認識阿德勒。
而今,千呼萬喚,《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總算出爐!有別於首部曲做為阿德勒心理學的地圖,二部曲則被作者定位為行動方針,也就是具體的實踐方式,讓阿德勒心理學在實際生活中有了「落地」的可能性。
在本書的前作《被討厭的勇氣》裡,阿德勒具顛覆性的理論大大地震撼了讀者,包括我在內。其中「課題分離」的觀點,甚至影響我完成了《此人進廠維修中!──讓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這本以情緒療癒為主題的書籍。
我是一名中學輔導教師,在長期觀察中發現到,校園中的輔導諮商與教育工作似乎一直是兩回事,甚至隱微地處在對立面。而阿德勒心理學主張,諮商師的任務就是再教育,而教育工作者則要像諮商師一樣陪伴學生;不論諮商或教育,目的都是幫助個體朝向「自立」。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觀點也為學校系統中諮商輔導與教育之間的扞格不入做了解套。
令人興奮的是,本書探討的各種主題正是以教育場域為核心,其中揭示的教育理念正是要幫助學生「自立」。書中提到,所謂的「自立」,就是「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態」,亦即不再繼續以自己的脆弱來支配別人(這是年幼孩子為求生存的行為模式),而能自己照顧自己的人生,同時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樣的觀點,與我這樣一名身處教育場域中的心理助人工作者,在學生輔導與諮商方面的理念──也就是協助案主「自我決定、自我負責」,是不謀而合的。
在現今的教育現場中,可以看到許多師長(包括父母)帶給孩子的教育,事實上是阻礙孩子朝向自立發展的。不論是給予過多的干涉、代替孩子做決定,甚至用威嚇的方式管理學生,都是反「自立」的教養方式。背後所隱藏的,其實是出自於大人對於孩子的不信任。
因為不信任,所以我們無法以孩子如其所是的樣子看待孩子,也不會因為孩子本身的存在而認為孩子是有價值的;也因此,我們對孩子充滿了是非對錯的評價。在二元對立的是非標準下,我們戴上了有色眼鏡,如判官般用一些行為規準來評價孩子。我們無法看見孩子的全貌,以致孩子總是得忙著追求外在的認同,內心卻匱乏無力。
從來,我們就與孩子處在不平等的地位上!而「孩子與我們是平等的」這樣的觀點,對許多師長而言,無疑是天方夜譚!是的,身為父母或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擁有「信任孩子的勇氣」,如此才有可能協助孩子朝向自立發展。而信任與尊敬孩子的本身,則是一種意願與選擇,但前提是:大人本身得先做到「自立」才行。
雖然至今阿德勒心理學的學派屬性仍定位不明,但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先見之明。其真知灼見無疑地影響到後日後各種心理治療理論學派的發展,包括人本、存在、認知行為等取向的心理治療,以及家庭系統療法,甚至近十幾年來才興盛的後現代心理學。
這一次,兩位作者又採用對話方式引領我們進入阿德勒心理學的世界,這又是一本讀來令人欲罷不能的高水準作品,等著你去領略箇中美妙。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
各界推薦
讀者好評:果然是名著!
◆最戳中我痛處的,是完全否定「命運」這回事。「命運是要用自己的手去開創的」,讀過這本書之後,應該沒有人的人生仍絲毫不為所動吧?
◆從根本來說,本書對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人際關係,都是有如猛藥般的書。
◆在內容上,本書對於前作《被討厭的勇氣》中所提到的阿德勒心理學重點之一──人生任務和社會意識有更深的探討,對於工作的目的,也讓我豁然開朗,不但很合理,更讓我對工作的態度有了改變。
◆本書的關鍵詞是「教育」和「愛」。所謂的教育,並不是由教導的一方去鞭策,而是教學雙方互相學習、共同育成。個人也是一樣,未來的教育應該更尊重個人才行,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相信整個社會都會大大地往好的方向改變。
◆已經購買前作的人,務必再續讀本書;還未讀前作的人,也請務必連前作一起讀。本書有許多和教育相關的內容,特別推薦教師們閱讀。
下载说明
1、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是作者岸見一郎 / 古賀史健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連三儿的评论想不开的人看了此书可能会歇停下来,但过了几天还是会想不开,自己与自己的交互很顺畅,实践起来很容易立场矛盾,特别是课题的分离,介入。如果生活周边的事与物都能如此当然幸福美满,你又活得自由潇洒很互相充满爱与信任当然很好。但是总觉得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如果能力不够撑不起这样行事风格,就很容易变成炮灰或只得身后名。
-
無臉男有心的评论每次看完腦海中都有很多想法,阿德勒的確開拓了我看人生的視野,我需要一點時間來沉澱一下。我想要重新出發。
-
三狗你别怕的评论感触良多,也有一些地方想掉泪。我从未学会真正尊重他人,只以他人真实模样去尊重对方。我从未相信他人,只以他人话语去相信他人。一切都靠自己的判断,说到底,就是自我为中心。我执太重。唯一欣慰的地方就是,阿德勒可能也是个侠客吧,我们都能够跌跌撞撞拼尽全力去爱一个人,对爱的信念很深厚。对爱的信念是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东西。我怀念自己以前没头没脑只知道爱别人的样子,这样的尽全力和不衡量让我能够在别离以后也把别离化为某种美丽的哀愁。我得到很多,失去很多,伤害别人,也被伤害,但过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如何选择未来的生活形态,我还相不相信爱,我还有没有追求幸福的勇气,我有没有改正自己的决心。
-
行之的评论对话体,听的喜马拉雅上既然主播的音频版,跟第一部一起对阿德勒心理学的完整介绍
-
白乌鸦的评论还有第二部
-
就是一样的烟火的评论感觉第二部没有第一部好,哲学性的思辨很多,反而有自圆其说站不住脚的嫌疑,但也有可取之处。又,繁体字的书通篇看下来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字,也是有趣的体验。
-
Brill8023的评论說實話,開頭讀起來很不爽。到結尾幾篇的觀點還是頗為認同和更加實際些。毒雞湯喝著喝著,也不知道營養怎樣?大概,如果自己覺得有用就是“善”吧。
-
员外想都没想就的评论还是非常喜欢阿德勒,也很喜欢这种对话式的行文风格。
-
[已注销]的评论香港107港币get了~~^-^ 作为一本畅销普及读物,简明扼要表达了观点,对话体表述相当有可读性,作为一扇打开阿德勒思想的大门,源于阿德勒,也自有更高明之处。
-
funny_vee的评论估计是第一本出版之后收到很多投书,尤其是父母和家长说你的作法行不通呀我跟孩子划清边界了不赏不罚他就无法无天了,作者又完善了自己的说法,还强调不管用是因为你没看懂。 用一套理论来解决更多的问题总会有这样的尴尬。不过诡辩总比心灵鸡汤要有趣些,感觉时间没太浪费。
-
sonder的评论相比第一部有更多的思考,也更费脑力,不可置否里面的一些论点真的很棒。
-
Kris的评论尊重就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良好关系的基础。人生是不完美的,和自己和解,平凡无奇的日子便是考验,幸福来自于人际关系,没有人可以真正的感同身受。婚姻是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想要的人。婚姻是想要变的幸福。如果只是想要索取,想要变得安逸,那还是孩童的想法,爱是需要付出和精力去维持。
-
suismoi的评论2019影響我最大的書之一
-
Castieal的评论居家旅行必備良書
-
Rightnow的评论是先读了《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才读了这第二部的,与《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的个体经验发散不同,这第二部仍然采用了对谈的形式进一步解释了阿德勒的心理学,很有说服力的书。
-
EEingxyz的评论关于教育/自立/工作/爱。如是如其本然的尊重、信任、自立、自我认同。去爱是信念、决断,去变幸福的勇气(即没有命中注定)。信念没有对错,只有薄弱或强烈。总是想要被爱是脆弱的孩子心理。心灵富裕便首先给予。阿德勒。
-
扣子的评论阿德勒心理学入门好书,轻松易懂也不乏逻辑。 另: 推荐阿德勒搭配弗洛姆一起食用。
-
桐的评论林夕说:“连自己都不爱,怎么相爱”。有足够的自我认同,才能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感受,才能去争取幸福的未来。
-
charles的评论教育
-
Echoecho的评论这是我读过的一本书,重读怎么发现像是第一次读。爱不是牵绊吗,文中的观点怎么是通过爱可以获得自立,变得成熟。我不懂。阿德勒的论点一向与我们的常识相悖,接受它也需要勇气,做到就更难了。无论什么烦恼,他总能独辟蹊径,让人从新奇的角度去看待,可能不那么容易接受,却很有道理。很迷茫,看不清未来,这说明未来有无限可能。相遇,为了分别。 如果是这样,我们能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的朝着“最佳分别”努力。不断付出努力,以便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可以无憾的说“与这个人相遇,共度时光,很值得”,无论是在什么关系中,都是如此。 “认真活在当下”就是这个意思。对自我的执着,对他者的关心,幸福即贡献感,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自立,自立的起点是尊重,尊重等同于信赖,无需寻求他人认可,存在本身就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