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前言
引言
第1章 主体间性与生活世界
1.1 舒茨早期的“主体间性”理论
1.2 舒茨中晚期的“主体间性”理论
1.3 此在的基本分析
1.4 从此在到新的意义分析之境
第2章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
2.1 主体间性与方法论问题
2.2 韦伯-舒茨的两难问题
2.2.1 舒茨的方法论两难
2.2.2 两种思想史传统下的现代人形象之兴起
2.2.3 韦伯的应对及其困难
2.2.4 施特劳斯的批评与诠释学派的反驳
2.3 主体间性与社会科学之可能性/不可能性
2.3.1 作为存在论的方法论
2.3.2 木偶的世界
2.3.3 知识考古学
第3章 流亡者与生活世界
3.1 作为意义的生活世界
3.1.1 行动与行为之区分
3.1.2 有意义的生活世界
3.2 日常生活与流亡
3.2.1 匿名的他者
3.2.2 流亡的陌生人与至尊现实
3.3 流亡者
3.3.1 知识分子作为流亡者
3.3.2 现代行动者的流亡
3.4 作为流亡的生命
3.4.1 绵延与生活世界的二元结构
3.4.2 生命的流亡
3.5 流亡者与生活世界
第4章 忏悔者与生活世界(上):现代忏悔的发生学
4.1 现象学与精神分析的交互可能性:保罗·利科的努力
4.2 福柯的忏悔发生学研究
4.3 自由联想法
4.3.1 自由联想的理论背景
4.3.2 自由联想法与还原分析
第5章 忏悔者与生活世界(下):弗洛伊德的案例剧场
5.1 忏悔者与生活世界
5.2 现象学地看
5.3 案例剧场
5.3.1 开始与神隐
5.3.2 鼠刑、旅程与狼人之醒
5.4 理性与存在
第6章 生活世界再讨论
6.1 精神分析与社会理论
6.2 重思现象学社会学: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开始
6.3 福柯背景下的弗格森的重构现象学社会学之努力
6.4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
6.5 开放的与野性的社会学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内容简介
该研究力图以现象学的视角,重新反思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结构,由此达致这样一个核心理念:方法论问题以及作为方法论问题之核心的主体间性问题,本身就是现代性之表达——社会科学的问题,乃是现代人的问题。这就使社会科学成为真正能够贴近现代人并解答现代人在社会生活中诸多问题的科学。本书立意宏大,志向高远,填补了国内学界在西方当代社会思想史研究方面的一处空白,亦在理论上深化了国内的现象学社会学研究。
——杨善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着力疏解现象学及社会学展开的学术传统与核心概念,并探求现代人内在最隐秘、最焦虑的生命处境,一反迄今现象学界较为形式化的研究方法,转入对于具体生命的关照。在这个意义上,对西方思想的研究深深打下了现代中国人自我认识的烙印,这是一种难得的学术追求。作者功力深厚,熟稔文本,却也能从思想本身的脉络中跳脱出来,呈现出生活经验的底色。有气韵,有深度,有活力。
——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下载说明
1、方法论与生活世界是作者孙飞宇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拙荆的评论当胡塞尔悬置日常生活返入生活世界,而舒茨悬置对日常生活的质疑而确认生活世界时,他们都遭遇到了伽达默尔将现象学黑格尔(历史)化后提出的质疑:经验是如何可能的?不涉及任何前见的理解是如何可能的?本书在为生活世界提供了丰富思想脉络的同时,却未能提出与回应这个根本难题。在我看来,只有认识到被悬置之物与悬置后所关照之物之间的辩证法,才能够走向福柯理性与疯癫、弗洛伊德理性与无意识之间的撕扯纠缠:生活世界及质疑或遮蔽生活世界之物不过是我们意识内的构建,在这个意义上现象学的社会学才是敞开、常人的,而非封闭的、专家的。
-
Saltimbanques的评论非常精彩,现象学、精神分析、社会学各路文本游刃有余。不过,总觉得开篇所提的“邻人”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悬置对日常生活的悬置,行动者投入世界,主体间性理解他人,但却是在海德格尔的Dasein意义上。个体被抛、流亡、忏悔,在日常生活的复杂经验中暧昧纠缠,邻人呢?
-
一只小企鹅的评论最近正在撰写一篇忏悔议题的论文。《忏悔者与生活世界:现代忏悔的发生学》上下两文先前已发表于《社会》,我当时就打印出来细读啦。另:作为一门理论课的赠言,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将学习、阅读和思考放在社会背景、历史情境、人生进退之间的态度、抉择和决断;进而,以此来反思自我当下的存在、界限;如此,才能够领会去自然化,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处境,发现“无意识偏见”的粗暴,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法西斯主义”,即发现他者。如此,才得以在后现代、现代、与前现代交织存在的当下中国自足自立,不因相对主义而盲目偏狭,同时又保持着对于他者的宽容和理解。孙老师国外社会学最后一课的场景,我此生不会忘记~
-
飞哆的评论并不敢说完全明白(至少清楚了孙老师本行不是Schutz)。论文集改专著难免前后重叠,且是以巨人为线索,而非倾斜于概念。开头的现象学和精神分析是岔口之后,但孙老师意图从现象学回到岔口再走向对文本的分析(这句话我有点往Geertz上靠)。这个岔口分野[可能是](没读明白所以用可能)具有反思能力的肉身能否将自己客体化而把对自己的叙述变成他者。若下一本是经验研究,那会是什么样的呢?
-
Jǖ的评论!
-
Karl的评论如何面对流亡者般的生存处境,作者意图强调“日常生活”。整本书像是评论集,理论有余而生活不足,实在对不起书名
-
Lincredible#0的评论很奇怪的一本书,很难说读懂了多少,毕竟社会学只是略知一二、现象学则完全不通。写法上杂糅了问题分析和思想史梳理,有的文字似乎是在总结提炼思想史家对重要思想家的评价,然而在运笔之间似乎又有臧否人物的意思,却始终暧昧不明确(比如,对胡塞尔-海德格尔争论以及之后舒茨的发展从头至尾都有点和稀泥)。试图利用韦伯-舒茨的理解式社会学方法拯救脱离”生活世界“的当代美式社会学,却极少提及具体细致的对生活世界的刻画,只是在抽象的层面上论述“面对事实本身”,让人怀疑如果现象学是社会学的题中之义,那么为什么两者不能直接融贯而一;换句话说,社会学本身的合法性又何在呢?考证的精微(特别是第一章)越看越像对舒茨等人文本的注释,而所谓的“中国人自我认识的烙印”则只能算停留在口号阶段,如是观止,问题意识大于内容,遗憾。
-
伊卡洛斯的海的评论以“邻人”作为起点,从对生活世界的发生学研究到舒茨与精神分析、社会学历史传统的讨论,直至最后对于社会科学基本结构的反思。关于现代性和现代人生命处境的讨论夹杂其中。对于“邻人”的讨论并不是那么完整。
-
江屿的评论对刚刚接触现象学的人来说,这是一本现象学社会学导论,对种种流派与传承信手拈来,不但述明了现象学社会学讨论的几个基本问题及其意义所在,而且勾勒了已有研究的复杂关系。但此书的初衷绝不只是一本导论,只是要理解孙老师在说的根本问题,恐怕不对现象学社会学有相当的理解和反思,是不大能看得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