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内容简介
休谟的《宗教的自然史》是近代西方“宗教哲学”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休谟宗教思想的代表著作。本书第一次系统考察了宗教信念的起源和演变,标志着对宗教的科学研究的开端,被人们看作是一部关于宗教的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著作。虽然休谟哲学一向以知识论著名,他自称其目的在于发展道德哲学,但是其背后的动机却是宗教的,或者说是反传统宗教的。该书思想影响了学术研究的两个不同方向,第一,促进了“比较宗教学”的发展。第二,18世纪末给心理学带来了一次巨大的推动,促进了“宗教心理学”的研究。
下载说明
1、宗教的自然史是作者 [英] 大卫·休谟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公子小白的评论休谟一贯的明朗畅快的文风在这个中译本里荡然无存,完全败坏,佶屈聱牙,有时甚至不知所云。
-
鲁曼的评论埃及人以猫为神,但问题是凭借猫的繁殖能力,总有一天见到神会比见到人更容易。于是他们保留对大猫的崇拜,毫无顾忌地杀死小猫。都说中国的神是为人的利益服务的,哪国不是呢?就连基督教信仰也是满足人平息对未知的恐惧之需要。 乐不思蜀的人是想不到去信仰的,单纯对自然的静观产生不了神的概念。信仰生根于人性的恐惧。信徒把一切恐怖与邪恶的表象归结于神的作为,另一方面,却又极力美化和赞扬他以求得庇护。“我们的自然恐怖提供一个邪恶的和恶意的神的概念;我们的谄媚倾向引导我们承认一个优秀的和神性的神。”神的形象本身存在着矛盾性。另一方面,我们赋予神的能力越大,我们自身就越没有保密能力,恐怖就自然增加,就越发难以达到信仰的最初目的。不如说,所有的信仰者都活在一种虚假中。无知是虔诚之母。 翻译很卖力,但是差得很。
-
狄狄的评论“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多层面的比较多神和一神这两种基本的宗教,休谟寻求的是其中的人性隐线。比如,人类为什么只能先发展出多神教?答案是在匮乏的时代,人类受到无数需要和激情的压迫,既没有闲暇来深究大自然有规则的设计,也没有足够的理性能力超越眼前所需到达一个遥远之处,只能想象出与自己更接近的“神”。休谟分析问题时一向注重受情感驱迫、只被眼前问题所驱动的绝大多数人,理性能力突出的人被当成例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神教会出现下降到多神教的现象。因为多数人狭隘的领悟力要么难以触及无限完善的“一”,要么难以长久地停留在抽象上面,于是便滑落到具体可感的“偶像崇拜”上,一些宗教中的“附属神”和“代理人”就是一例。薄薄的一本小册子,洞见比比皆是。(译本欠佳)
-
这么近,那么远的评论可以。
-
钩人的评论翻译扣一星
-
SJK.的评论翻译能看
-
Desargues的评论休谟对大众宗教的批判完全不留情面啊,这样的精英主义被喷缺乏同情性关怀倒是不奇怪了。
-
乙左左的评论当人们无知和野蛮时,发现了真理,当人们获得知识和礼仪时,发现了谬误。成书较早,分析虽然简单但系统,在一神信仰和多神信仰之间进行比较,提出不可知论。个人觉得与其得出不可知论的结论,倒不如对这个世界持有某种敬畏的态度,这种敬畏并不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相反,因为知而知道自己的渺小。
-
maple的评论有意思
-
yezI的评论注释似乎极力展现译者经过对比参照、用尽全力,但译文通篇不成人话,僵硬到像扔进google翻译又刻意打乱直接排版的感觉,缺乏最起码的编辑,语法不通,错字满天飞。但给译文扣掉五星,仍无法掩盖作品本身的思想锋芒。赶紧修订再版吧,太糟心了。
-
天汉的评论好书
-
maomao的评论解释了看卢梭第一论文的疑惑:美德或者社会好风气与征服的关系。因为可能在西方,勇敢尚武敢于反抗和保卫家园都是非常排名靠前的美德。 突然想到卡在宗教部分看不下去的《有闲阶级论》,它的说法也太牵强附会了。赌徒和水手乃至有闲阶级较旁人更愿意相信宗教主要是因为收成更不可预测呀! 本来是想看看宗教对西方社会的影响的。休谟显然和我是一家的哈哈并不觉得宗教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尽管有可取的地方但不足以与人性与理性文艺与科学相比呀! 一神论和多神崇拜轮流上演,全世界都一个样哼。当年写比较文学论文的时候如果看过这个去写神话传说的对比也还是很有趣的。不同地域民族类似功能的神的故事,包括他的形象呀家族谱系呀起源呀。肯定有人写过了算了。 看到后面越来越晕…
-
陈铁锋的评论在本书中,休谟充分发扬理性,分析了通俗宗教的发展史,并对之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与通常的观点不同,休谟其实并不是完全地反宗教,他反对的是现有的通俗宗教——它们实际上只是迷信。相关地,休谟的宗教观是彻底精英主义的,他不相信群众的理性可以达到“真正宗教”,即通过静观自然认识不可见的理智力量。 休谟彻底批判了通俗宗教尤其是通俗一神教的荒谬,但他肯定完全不能理解德尔图良式的信仰荒谬的宗教精神,而这似乎是宗教的真谛。 读完这本书,对休谟不剩多少好感了,因为他过去强烈的精英主义和理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