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序 i
引 言 专家之死 001
第一章 专家与平民 015
第二章 沟通这件事,怎么就变得如此累心 045
第三章 高等教育:顾客永远是对的 077
第四章 我来帮你“谷歌”一下——无限的信息是如何把我们变愚蠢的 113
第五章 “新”新新闻学的种种 145
第六章 当专家错了 183
结 论 专家与民主 223
注 释 254
内容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人们现在面对着越来越大量的信息,这使得人们在自恋的和误导性的知识平等主义立场上对任何事件信口开河。今天,所有的人通过WebMD(美国健康医疗服务网站)和维基百科都可以了解所有的事,每个普通人都认为自己拥有和医生、外交官一样的知识。所有的声音,即使是最荒谬的,也要求被平等地考虑,而对立的态度则被认为是精英主义。
本书作者指出,反对专家运动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包括网络的开放性,高等教育中的“顾客至上”思维,以及新闻产业的娱乐化。诡异的是,信息的民主传播,而非受教育大众的培养,反而开始产生一批一知半解的、愤怒的公民,他们公开指责智识的完善。这与美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的反智主义思潮不谋而合。
作者认为,当今抵制专业知识和学习的现象,使普通民众相信没有人比别人懂得更多,这使民主机构面临堕落为民粹主义(平民主义)或技术专家治国的危险,而最糟糕的是二者的结合。2017年美国大选后,这一局势变得更加恶劣。
本书为西方民主在信息时代能否稳固和长存敲响了警钟。
----------------------
【编辑推荐】
1. 一位专家写给其他专家和非专家的话
尼科尔斯曾任美国海战学院国家安全事务教授、美国参议院前助理,也是纽约卡耐基委员会高级伦理和国际事务顾问、波士顿大学国际史学委员会委员,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外交政策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其理论研究和政治实践并举的专家生平中,他对专家的长处和弊端,以及反对专家的呼声,都了若指掌,并在本书中结合实际案例,做出了生动、风趣的描述,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剖判:专家固然有所不知,但普通人绝非无所不知。
2. 在知识大爆炸/知识碎片化的时代,聊聊专家和专业知识为什么是必需的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社会的“大数据”至上和数字媒体的“人性化”设计——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当代社会的人们似乎个个都是“高知”。但是,未经鉴别的网络信息与真正的知识能否等同?高等教育文凭与理性思考能力是否一致?在一种自大、自恋、自我中心的盲目狂妄中,人们拒绝专业知识的获取,拒绝理性判断和行为能力的提升;在一种反智主义和平民主义相结合的文化心态中,社会面临着涣散和分崩离析的严重危机。尼科尔斯的忠告是:专家依然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理性思考能力——这是健康社会运作和未来发展的前提。
3. 对自欺欺人的“反智主义”传统的辛辣批评:再接再厉的精英主义与平民主义大PK
美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一种“反智主义”传统,著名历史学家霍夫斯塔特于196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一书提出这一概念,并分析了其渊源和影响。《专家之死》拓展了对“反智主义”这一主题的讨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深了对这一主题的阐述,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意义。所谓知识精英和平民大众的对立,无论在生活还是政治层面,都需要被辩证看待,不能盲目地是此非彼。
4. 国外专家、媒体郑重推荐
★乔治城大学教授罗伯特·伯利赞为“一本睿智、及时而又新颖的书,树立了运用理智和理性的典范”。
★《纽约时报》评论“一部及时而有益的书,提供了一种总体观念”。
★《科克斯书评》评论“对于日益紧迫问题的一种锐利剖析”。
5. “见识丛书”系列,精美装帧,个性化设计
封面字体完美呈现了在网络虚拟化和知识碎片化的时代,专家如何“被宣判”死亡,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
下载说明
1、专家之死是作者[美] 汤姆·尼科尔斯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greatabel的评论读出一种《为精英主义辩护》的感觉,爽,确实是如此:互联网,特别匿名的平台增长了庸者的话语权,在豆瓣看到很多大v说的头头是道,嗯,直到他们说了我专业领域的事情。我之所以去读数学系当初,就是因为人类所有领域中数学是最‘对是对,错是错’的地方,大v啊或者一本正经扯淡不起作用的地方,稍微放宽点,在工程领域、技术领域都经常有很多扯淡装作很懂其实说的错误连篇的事情天天发生,当然最糟糕的是人文学科,人人基本都可以说几句,对错更不好衡量,这里的“民间专家”最多。
-
金风细雨的评论中信出版社引进的社科类图书向来质量上乘,用半天时间读完,意犹未尽。大学无序膨胀、收取高额学费的在职学位使得研究训练的门槛低到脚跟,既不保证成果,又鼓励了自恋。互联网助长了观念的聚落化,三十、三百、三万个皮匠凝聚起对于诸葛亮声势浩大的喊杀,后者微弱的辩白碾碎在激越的情绪浪潮中。身有病痛,大家习惯于去搜索引擎报到,而不是医院挂号,微小的症状都被算法释放的“经验”夸张成了绝症,真是讽刺。自媒体日夜狂欢,最容易进入十万加俱乐部的是阴谋论繁殖的泱泱长文与孤证成林的偏激劝诱。这是一个知识过剩的年代,也是专业主义被放逐荒野的年代。勉为其难给出几条解决之道后,作者在篇末流淌出悲观,我本人极力赞同,傲慢是人类的原罪,向往真理的唯有独善其身,谁也叫不醒睡眼朦胧又自认清醒的愚人,推上一下,老拳袭来
-
哈拉的评论1.观点不新,但教育那章结结实实地印证了以前读书时那种隐约存在的感觉。 2.阶层分化始于财富积累,稳固于教育。大学是权贵的游乐场,中产的角斗场,底层的失乐园。 3. 知识对权贵是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对中产的孩子只是求职敲门砖,对底层的孩子是若隐若现的飘渺的幻影。如此看来,哪类人会最渴望学习,会学的更好? 4. 素质教育和大学的简化的本质可能是教育资源的缺乏。权贵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思考,而对中产和底层的孩子而言,大学其实已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所以,各种知识的简化到底对谁影响最大?
-
鋼の錬金術師的评论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人们可以平等而方便地获取越来越大量的信息。但是掌握信息是否就意味着掌握了知识,拥有了智慧,具备了在处理实际事务方面的资格、技能和权威?人们相信网络而不再相信事实,相信自己而不再相信更有可能掌握事实的他人。在一种盲目冲动的情绪中,人们拒绝知识的获取,理性的判断,和行动技能的提升,在自以为是的封闭空间里,在一种反智主义和平民主义相结合的非理性文化心态中,社会面临着涣散和分崩离析的严重危机。尼科尔斯的忠告是,专家依然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理性思考的能力。这是健康社会运作和未来发展的前提。
-
见识城邦的评论信息技术网络化!高等教育商业化!新闻媒体娱乐化!时代沉浸在对无知的崇拜中,专家已死!这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这是知识碎片化的时代——知识何在?听听一位专家写给其他专家和非专家的话。
-
维舟的评论对美国反智主义的探讨。作者显然是站在专家的角度,因而在犀利批判社会现象的同时,未能看到这一结构性变迁所折射出来的危机,比他所说的更为复杂难解。可以说,“专家之死”正是19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对原有社会结构、价值观的反动。当然,这个问题反观中国就更为水深火热了——中国的知识精英未曾获得独立与权威,倒是曾遭双重挤压,而到网络时代又同样遭遇了“专家之死”。这本书的思考虽未见深入,但提出的问题宜可深思。
-
历史的车辙的评论议论文体,一扫而过
-
轩羊羊的评论写得很中肯,越是无知的人越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
-
一个南腔北调人的评论书中的内容虽然是描写美国社会,但何尝不是现今很多国家的缩影,人人都认为自己的智商不比任何人低,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确的"证实性偏见"布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认为人人应该享受到一切的平等对待。无知的自满很容易使人拒绝一切反对观点和真理,只选择接受和自己一样立场的人和物。
-
Anticipante的评论当我看到崔永元身后竟然站着这么多支持的大学生时,真的是背脊发凉。政治学书籍看的越多,越是关乎民主的议题,越是让我惧怕这个政治理念。现在全球都渐渐趋近于一种人民至上的民粹主张,就算是在天朝也是如此。素质水平达不到的地方,谈何以p民治国呢?我听到陌生的长辈或者社会人士对我称呼最多的就是一句“高材生,这个你肯定懂”。充满蔑视的话语里,透露出普通人的反智,也侧面映射出大学生实际的无能但狂妄。现在正发生的运动也是非常弱智的事情,他们以为他们懂,但实际上也是屁都不动,单纯为反抗而反抗。不建立在理性和理解的立场上,violence only begets violence. 有的时候我甚至在想,也许正是所谓的自由纵容了人性本恶,让无法自己、兽性毕露的多数暴政并扼杀了难得开化的少数。
-
八又二分之一的评论算是大众与专家各打五十大板,达克效应和证实性偏见等使得平民巩固自身先在的观点或偏见,而不是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专家由于学术上弄虚作假或是自身能力局限而犯错被大众放大产生规模效应;更糟糕的是高等教育日益的门户开放、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教育内容的变化导致下一代更为浅薄和刚愎自用,大学不再是培养各行各业专家的象牙塔而是文凭的生产工厂;最要命的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空前民主,但却造成平等假象,似乎平民在一些公共政策和政府事物方面的观点也能与专家并驾齐驱
-
凝柠的评论三星半,不仅仅是专家之死,里面的很多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比如“杠精”的存在。对于专家不再权威,书里也有些有意思的解释,比如证实性偏差,教育的下沉,媒体的无奈,专家本身的错误等。
-
大奎的评论七嘴八舌一箩筐,广度够了,深度欠奉
-
SaoirSe的评论过滤屏蔽垃圾信息 独立思考
-
一七xy的评论我要化身喷子七! 1.确实作者提到的大学,网络,不信任专家的事情比比皆是,但用着精英口吻既得利益者的态度评价,讽刺腔调不要更重哦。 2.其次我就问问,互联网放大了错误信息的来源,降低了获得信息的门槛,这=遏止了专家信息的传播么?中间推理漏了很多吧?还有,美国媒体,确定全部锅都是媒体人不学无术?真的没有政治影响?毕竟那个啥总统就挺不学无术的(๑˙ー˙๑) 3.你们专家能不能稍微反思下自己,是不是总是不管受众圈地自萌,然后才渐渐失去民众的信任的。什么达克效应?这玩意其实不难懂,如果你起个容易解释的名字,岂不是更好。还不是存着私心,我研究的我想命名。那么,也别单方面怪民众,装的好像100%不受理解的受害者一样。哼(ノ=Д=)ノ┻━┻
-
我困死了的评论非常好读,文笔幽默,翻译句式漂亮。特别是“高等教育”章节,于我心有戚戚。知识精英如何与普罗大众携手共建一个民主国家,是作者讨论的究极问题。P.S.我对“民主”一词并不乐观,也不相信什么集体智慧,大概是被特留尼西特恶心出来的PTSD.
-
冷毅的评论有些书需要针对问题给出一个解决方案,但有的书不需要,比如这本书。你只需要看完这本书,和他一起感叹一下这个烂透了的世界就够了。f***!作为一个对知乎上的故事会,对十万加自媒体文章深恶痛绝的我,这本书简直就像是我心里的小人儿跳出来开骂一样。
-
brownianmotion的评论傲慢导致毁灭
-
阿卷的评论为什么公众喜欢与专家对立?因为他们不喜欢被说教,认为自己会被当作笨蛋。但这本书理论性孱弱,论据单薄,写的都是表层现象,对于深层原由几乎没有涉及和探究。
-
Moon的评论这是一个很应景的话题,谈论专家的没落和反智主义的崛起,作者书中列举了大量现象来印证这点,同时提出了这种现象所隐含的严重后果。但缺点是内容太过美国化,而且作者很多内容颇类似于吐槽,虽然其有勇气指出这些问题还是值得赞许的。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首先要认识到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生态环境是比较糟糕的,特别是大量博取眼球的自媒体,其内容以哗众取宠为目的而非阐述事实;其次培养自身的信息识别能力,也称为信息素养,能够对信息源有很强的鉴别力,简而言之就是选择在最信得过的权威(针对某一领域);最后是提醒我们对待(真正)专家要保持足够谦卑,能够打破自证偏见、自信假象和“信息茧房”效应,相信专业的价值,才能获得真知和真相。但也许专家也需要放下自己的傲慢,学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