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前言
导论城市保护的悖论
城市保护: 一项政策,多重目标
三城记
数据与研究方法
全书规划
第一章政治割据的逻辑
政治割据的定义
政治割据的类型学
政治割据对政策过程的影响
对城市保护的影响及意义
替代性解释
结语
第二章北京: 功能性割据与符号式保护
北京的城市变迁: 从帝王之都到新中国首都
从危旧房改造到旧城保护
碎片化威权主义
北京的城市保护: 落入无主之地
复建城墙与城门
从前门大街到“香榭丽舍大道”
什刹海: 文保区变成了湖畔酒吧区
结语
第三章芝加哥: 地域性割据与马赛克式保护
“不做小规划”: 一座大都市的成长
从城市更新到城市保护
分而治之: 芝加哥的地域性割据
城市保护: 市议员的特权
皮尔森: 社区待售吗?
布朗兹维尔: 黑人大都会逝去的梦
结语
第四章巴黎: 层级性割据与联合式保护
奥斯曼的城市大改造
对抗现代主义的挑战: 巴黎城市空间的国有化
瓦解雅各宾主义国家: 法国的层级性割据
巴黎的城市保护: 从国家垄断到央地共治
创造市级建筑遗产
重建巴黎大堂
红堡街区的景观保护
结语
结论超越政治边界的思考
政治割据中的城市保护
城市保护与人文主义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简介
《城市碎片:北京、芝加哥、巴黎城市保护中的政治》是关于城市空间的政治学解读。作者运用美国城市政治学理论及比较研究的视角,对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实证的政治学分析。基于作者在2003-2010年间对北京、巴黎、芝加哥的200多位政府官员和专业人士的深入访谈,以及对中、法、美三国城市规划与建筑遗产保护文献的系统收集与分析,本书的研究表明,旧城保护政策在不同的城市服务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动因,同时,管辖权的割据(fragment)又对旧城保护政策的执行施加了结构性的制约,从而在不同的城市导致了不同模式的旧城保护。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管辖权割据的理论,并发展出三种管辖权割据的范式,即功能性割据、地域性割据、层级性割据。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旧城保护及其他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具有指导意义。
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关系是城市化过程中每座城市都面临的挑战。我国正在经历的高速度、大规模城市化,然而城市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缺少对城市化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动态的分析,跨国家、跨地区的比较研究数量更是十分有限。本书运用西方城市政治学理论及比较研究的视角对旧城保护问题加以分析,最终为中国的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提出政策建议。
下载说明
1、城市碎片是作者张玥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王丞相的评论优点:文献扎实,框架清晰,角度新颖。 缺点:田野肤浅,行文平淡,介绍性的描述过多。 有个小疑问,普林斯顿政治科学博士居然可以一点定量都不用?
-
烟斗客甲的评论城市保护四目标: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国际认可和旅游经济;三种割据:北京功能性芝加哥地域性巴黎层级性;政治割据定义:不同行政辖区之间决策权的分配;碎片化集权和碎片化威权主义;北京城市肌理被房产开发溶解,拆城墙建设二环再复建城楼,前门重造一条街什刹海成酒吧区,符号式城市保护;芝加哥是移民城市发展而来,社区最重要同一社区认同度很高,现在意式建筑里可能住着德国人,市议员是守护者,1909年规划草原上的巴黎,选区与社区边界不吻合,绅士化导致社区分裂,民间和议员和政府三方;奥斯曼重塑巴黎,央地博弈,中央规划保护区,国家建筑师审定,民选市级文化遗产;三类比较层级性危害最小,单体建筑容易保护,街区跨地域难度高,房屋的肌理性与破败性要慎重对待,专家政府民众三合一才能做好;三种割据也会混搭出现就更复杂。
-
秦慕周的评论发现很精彩,但是叙述过程缺乏张力。和大卫哈维的巴黎城记比起来太框架化了,令人不喜。不过文献超级扎实,确实是美国学术训练的产物
-
Blade King的评论三个城市三种不同的碎片化政治割据(条,块,选区地缘),以及内部关系、困难与克服可能性(第50页的图很清晰)。非常工整,田野谈不上深入但也还扎实,典型的美帝博士流水线(非贬义)产物。
-
呼嚕的评论框架搭的很好,行文还是简单了点
-
Karin的评论个案做得还是比较清晰的 就是过于模式化了
-
这么近,那么远的评论很简单的理论建构?
-
夏日的盐的评论政治学视野下的城市保护研究,规范工整。通过研究政治割据对政策过程的影响,架起了宏观制度设计与实际政策实践间的桥梁。
-
阅湖的评论作者以功能性割据/地域性割据/层级性割据的三分框架分别解释北京/芝加哥/巴黎三座城市的城市保护进程,结构非常清晰,但缺点或也由此生出。芝加哥、巴黎的部分并不熟悉,单就北京而言,李侃如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模型在城市层面当然有所体现(部门管辖冲突留下的权力真空为区政府攫取),但北京城市保护的本质问题真的是“功能性割据”么?——换句话说,如果克服了功能割据问题,城市保护就能更好实现么?或不尽然。高度集权模式下同样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历史街区破坏(比如耿彦波模式下的大同,又比如彭真力主的北京城墙拆除)。也许,作者并未完全道出的保护理念与产权问题才是关键所在。【前言中意外发现作者是四中学姐,感觉一届又一届的四中学生都是在历史组+《城记》的指引下“走进”这座城市】
-
可防可控云舟的评论在第三周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和爱弥尔没有读完时拿起这本书,引人入胜!
-
Turnsole的评论感觉作者的访谈做的好浅啊,怎么看怎么像科普。‘芝加哥的城市保护是关于neighborhood的’‘这个意料之外的答案为我认识芝加哥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难道在田野前都不读文献的吗
-
读的评论核心是以政治割据理论解释城市保护的不同模式,主要内容为:不同的政治割据(政治权力碎片化)方式给城市保护施加了相应不同的制度性约束,使得三个代表性城市(北京、芝加哥、巴黎)的城市保护的范围、进程等在各方政治博弈下最终呈现不同形态。
-
木辛的评论城市包含着政治,不同背景环境导致的发展,生活方向并不相同,以至于反对如此之情形。但,又有何妨呢?
-
层层的评论理论构建很出彩,简言之,就是北京/芝加哥/巴黎的城市保护分别主要受限于功能性/地域性/层级性割据。案例论述确实细致,但不够精致呢,表现为两点:一是偏于历史进程介绍,二是车轱辘话说了不少。
-
i的评论概念特别系统,但整体感觉有些框架化
-
MatthewChan的评论几个概念不错,但有自验自证的嫌疑。装帧架构看起来很唬人,但不是大师,符合博士水准。
-
成不成的评论政治割据视角下的城市保护(改造),理论框架清晰,三城实例比较,政策过程剖析。 读北京一章,确有切身之感,在一次次改造中,历史文化失去了,居民的惯常生活失去了。不由得去想近年来微小的旧街改造成效几何? 永定门城楼,前门,什刹海……怀旧者(我或可算作半个),不免掩卷自叹,当一大哭;新派人(或是其他人),或许不以为意,抑或乐见如此。罢罢罢。
-
王荣欣的评论三种割据套在三座城市上。第104页迎接奥运会或建国五十周年,应是六十周年。第173页人口100人以下的城市的市议会仅有9人,应是100万?翻译腔重,套用概念多,序言比此书好。
-
juillet的评论一本好看的书,有趣又不失深度!作者进行了历时8年的参与观察、200多次深入访谈以及大量历史材料搜集和整理,探讨了北京、芝加哥和巴黎这三座伟大的城市在城市保护中的博弈。
-
lilyfruit的评论精致的内容,典雅的装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