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

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

作者:王升远

分类:文化

ISBN:9787108056900

出版时间:2017-1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标签: 社会学 

章节目录

绪 论 日本文学研究视域中“北京”的问题化
一、“北京研究”的“内”与“外”
二、 日本文学“北京研究”的路径与可能
三、自戒自省:日本文学研究的危机与突围之思
第一章 明治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
一、都城迁移·来华路线·华夷秩序
二、“景山满目夕阳多”:作为文明盛衰隐喻的古都
三、“可怜燕蓟非吾有”:作为政情探察之窗的帝都
第二章 大正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
一、热爱中国的名与实
二、政情观察者的忧与思
三、北京指南的利与害
四、“不甚美好”的明与暗
第三章 昭和初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北平)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
一、身处“排日之都”的三种批判
二、“国益论”规训下的“和平之都”
三、“兴亚首都”的“日本色”与“道义的生命力”
四、“女尸之都”中“超然物外”的漫游者
第四章 文明的“耻部”
一、求同与求异
二、“东方主义”的射程
三、“双重战胜”与殖民逻辑
四、驯化、和平的“猴子”与盟友
第五章 “近代”的明暗与同情的国界
一、“苦力”释义背后的史观问题
二、人力车的兴衰与“近代”的明暗
三、车夫悲剧的跨国重演
四、北平时间与北平原理
五、“他者的容貌”与暴力的二重构造
第六章 “去政治化”与“理智的行动主义”的破产
一、行动主义:《北京》研究中被忽略的“基轴”
二、受害者的“行动”:非理性的·盲从的·注定失败的
三、“闯入者”的对华“行动”:赞赏与批评
四、“理智的行动”:侵华语境下的虚无与迷失
五、殖民指向:女性美/男性美与抗拒“被同化”
第七章 晚宴的政治与“大东亚的黎明”
一、国际中国学研究的“第五层面”与佐藤春夫研究的问题点
二、晚宴的政治:从“惨不尽欢”到“回首自得”
三、“世界新名胜”:战迹抒怀与“大东亚”想象
四、对话张承志:为何要清算佐藤春夫
第八章 身份认同与战时文化、政情隐喻
一、“时局”诱惑、挟持下的文学
二、“野禽”的身份困境与现实抉择
三、蒲家“国际色”及其战时隐喻
四、《北京》:丑得平庸的“康乐果”
第九章 “留京唯一最大文人”周作人的实像与虚像(上)
一、谁在看风景,谁又在看你:错位视角与文献分布
二、被歪曲了的鲁迅:文学误读背后的政治动机
三、“脸谱化”“类型化”与明挺、暗讽的政治指向
第十章 “留京唯一最大文人”周作人的实像与虚像(下)
一、何谓“亲日派”:周作人的自解
二、翻译的政治:被删改了的周作人
三、一次非比寻常的整容与摆渡
第十一章 村上知行的“北京文人论”:悖论与病理
一、何谓“文人”:意涵变迁及其现代受容
二、指向“和平”的中国知识分子改造逻辑
三、“去‘文人’化”背后“武威”传统与“世界原理”的共谋
结 语
附录一 小田岳夫长篇小说《北京飘飘》主人公之原型推证
附录二 奥野信太郎:精神故乡的“面影”(随笔)
参考文献
一 作为研究对象的文本(出版时间序)
二 相关研究论著(出版时间序)
索引
本书各章节原发期刊一览
后 记
补 记

内容简介

明治维新以降,日本各界人士出于各种不同目的纷纷来华访游,文化人是其中一个庞大且重要的群体。至1945 年日本战败,他们创作的中国题材游记超过450种,此外还有大 量各种题材涉华作品。日本文化人怀着何种目的来华,在那些与近代日本国家、日本人的存在方式有着各种复杂关联的中国都市 中,如何书写近现代的中国甚至直接/间接参与对华行动,与日本作为侵略者“闯入”中国有何种内在联系等,都是中日文学关系研究领域尚未厘清的问题。以都市空间为视角,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使幕末以降上海之于日本人的“近代”意义随之消散,继起成为意义的则是北京。1937—1945年,北京沦陷成为日本所谓“东亚建设的基地”,日本文学中北京题材创作陡增;这一“东洋”身份与中国政治文化语境中的中华故都、首都南迁背景下的文化古都三重身份交错,使北京在日本文学中的书写呈现出多维交杂的状态。

下载说明

1、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是作者王升远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栖栖子的评论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 [已注销]的评论
    老师虽然研究中国的,日本的知识分子,却不关心知识分子,他们的迷茫、恐惧、对时代的无所适从。书中都是一些对的话,但不一定是好的。野心勃勃固然好,但和他们喝同一壶茶,吃同一桌饭,身处同一处境,笑一处温暖,共流一场眼泪,才是知识分子研究的真道。这一点瞿骏做得很好。今时的研究者常常还不够资格被称为历史学家或学者,我们不该用冰冷的眼睛,而应该用温情的心,去体会感悟。我们不是历史裁判,翻山越岭,历经多年,不是为了审判他们,而是为了了解他们。
  • 多余的猫的评论
    据八木沼的说法:“满铁寄希望于先生的是从容的游览满洲,在缺少艺术浸润的满洲,留下巨匠的芳香与神韵”。
  • 浮乎的评论
    结论理念先行的代表,主标题去掉,副标题加个批判就完美契合本书基调
  • Mirror的评论
    升远老师的学术里路真的太得我心了!!!!!!!!立足于人的立场,深入历史的褶皱,体会生命的复杂。
  • 小煤煤球的评论
    牛逼
  • 值此懿泽深的评论
    举个例子吧:拿着棍子在岸上敲水,永远也伤不了水里的鳄鱼;要杀死它,恐怕要自己跳进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