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人伦的“解体”

人伦的“解体”

作者:  吴飞

分类:文化

ISBN:9787108058652

出版时间:2017-4-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标签: 社会学  文化 

章节目录

导论:重提人伦问题
一、以仁黜礼:人伦批判的第一条线索
二、礼法之争:人伦批判的第二条线索
三、母系社会:人伦批判的第三条线索
四、对中国母系论的批驳
五、西方的人伦神话
上篇 知母不知父——“母权神话”探源
一、父母何算焉
二、婚姻史的辩证法
三、母权论的自然状态
四、男女与哲学
五、父母与文质
中篇 礼始于谨夫妇——“乱伦禁忌”与文明的起源
一、进化论与家庭伦理
二、达尔文的自然正当
三、神圣家庭与乱伦禁忌
四,作为人性的乱伦
五、从爱欲到力比多
下篇 资于事父以事君——“弑父情结”的政治意义
一、独眼巨人王朝
二、孝敬性背叛
三、弑君与弑神
四、家父与君主
结语:自然与文明之间的人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一向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人伦,在20世纪中国遭遇了激烈批判;但常被忽略的是,此时西方学界也出现了对人伦的反省,创造了三个“学术神话”:母系社会、乱伦禁忌、弑父弑君,其中第一个还深深影响了现代中国思想。本书考察了这三个命题在西方古今形质论哲学传统中的根源,尝试探索在中国文质论传统中反思人伦问题的可能。

本书的写作缘于作者对近代以来社会人伦关系发生深刻变迁的的长期关注与思考,以人类学、哲学和社会理论为基本学科框架,从中西文明比较的视野,来聚焦西方形质论(形式/质料)思想传统影响下的人伦问题及其现代处境,尤其从现代人伦思考中的几个比较极端且充满论争的理论与命题,如母权社会、乱伦禁忌和弑父弑君入手,细密梳理和分析了从达尔文、巴霍芬、摩尔根、涂尔干到弗洛伊德等人的相关理论与思考,并追问了人伦问题背后的形质论哲学根源(亚里士多德),尤其是西方人性自然与文明生活之间的张力关系。作者认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其现代文明语境中的人伦都面临着全面解体的危险,与之伴随的便是对家国的虚无与焦虑;而中国源远流长的“文质论”传统或许为我们重建人伦与道德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下载说明

1、人伦的“解体”是作者  吴飞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已注销]的评论
    所谓“文质论”式的家族生活也只不过活在吴飞老师的美好理论幻觉里。你以为纲常伦理日久生和气,实际上都是怨,只不过中国人忍耐,打碎了牙往肚里吞。
  • Dionysus的评论
    吴飞老师在这本书的第一页用了Hamlet的台词: 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这可能也表现出了他对于这一问题的深沉关怀。这本书从母权神话、乱伦禁忌和弑父情结谈起,对应的是中国传统的“三纲”——父子、夫妇、君臣。作者比较了西方的形质论传统和中国的文质论传统,透露对了对于西方形质论传统无法解决“自然”和人伦问题的张力的不信任。因此,作者带着自己的深切的关怀,转而希望像海德格尔那篇文章一样,回到哲学的“源头”去思考这一问题,或者说从没有这一传统的中国思想中去发现解决当代社会中人伦问题的可能性。(一个八卦:上次去听这本书的研讨会,定哥和猛大说要和吴飞老师划清界限2333
  • 陆钓雪杜诗镜铨的评论
    任何一套思想体系,都有着内在的张力。西方形质论的思路中,形与质之间的张力有可能演化为精神与自然的分离和断裂。同样,文质论的人伦架构也经常会出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情况。文、质之间任何一方的的偏胜,都会导致极其严重的问题。本应缘情而来的礼文若是变得过于繁琐,失去了人情的基础,就会成为压抑和束缚人性的桎梏;反过来,若是任由人情泛滥,冲破了任何节制与礼文,就会造成人伦解纽的混乱局面。在这个框架之中,我们或许可以明白,“五四”时期对礼教的批判,之所以和魏晋玄学的论调非常相似,就是因为这两个时代都在激烈反对“文胜质则史”的状况;而现在之所以陷入人伦混乱的状态,又是因为批判太过导致了“质胜文则野”。文与质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维护“文质彬彬”的关键。这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有诸多可以呼应的地方
  • Rosier的评论
    這是一本只需3小時就能看完的小書。唯一的觀感:善於藏拙真的太重要了。
  • 暮色·朝阳的评论
    很快地翻完,开头和结尾很有意思,但总体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说不出来。文不对题?答非所问?小题大做?把这么多西方理论归类到所谓亚里士多德“形质论”是否合适?中国的“文质论”是啥?好在哪?
  • 苦茶的评论
    这部小册子针对的恐怕还是李猛的自然社会,即现代社会的批判与瓦解,本书除了导论外,共分为三部分母权神话、乱论禁忌和弑父情节,这三部分要跟西方现代神话结合起来,即父权与君权的一致性,母权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家庭伦理与乱伦禁忌,推翻了父权的平等社会,伦理是如何构建。偏向思想史写作。
  • 咸镜西道观察使的评论
    “这是一个文明空前发达的社会,但人类生活的一些方面却回到了混同于禽兽的状态。其实根本的原因是,这种进步是在文明与自然高度分裂的状态下达到的。正是由于这种高度分裂,在精神性创造达到极其崇高的境界之时,那些固守尘世生活的人们似乎显得尤其粗鄙和庸俗。本来是为了淳化道德、敦厚人情的礼节,现在却显得极其虚伪、平庸、装腔作势、俗不可耐。这正是一个崇高与鄙俗同在、文明与野蛮共存的分裂时代,人伦的解体正是这种分裂的后果。”
  • 真性情的评论
    大概就是讲,中西之间在人伦问题上的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近百年来中国人做的人伦批判并没有认清其西方渊源。
  • 的评论
    对形质论的范用存疑,也花了太多的笔墨在十九世纪人类学里打转。人类学当然会质疑母权论这样的提法,可也不见得就支持种种文质论啊
  • 小祁的评论
    结语清晰呈现了飞哥对现代中国伦理问题庞大的理解思路,但具体在这本书中,作者其实并没有很好地统合其三个论题。整体上感觉有两个困难:在以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去勾勒人类学思想对话时没能完全对原作的问题域加以转化处理,以致对话是否成立略可疑;着力强调形质论理解的困难,却缺乏形而上学的着墨。
  • 久道的评论
    晚清五四以来的激进主义者,为了摧毁人伦和传统共同体,不择手段,“母系社会”的神话就是他们刻意引入,以所谓“杂交”、“乱婚”的想象来作为毁灭人伦的人类学依据。当“母系社会”神话早已在西方破产后,这个神话在中国仍然大行其道。
  • [已注销]的评论
    当然是选择打五星喽。简单粗暴概括为: 无仁无父无君者,非神即兽是也。生而为人,要好好搞伦理学和政治学,不能轻易放弃美好生活的中庸之道啊。除感叹开头和结尾中西文化对比下的立意恢宏以外,中间部分对于性别哲学和弗洛伊德理论的辩驳十分惊艳,读来很长见识。但是后面亚里士多德的讨论有些不太懂
  • 人间惆怅客的评论
    形質論劍指西方,文質論暗批康黨,用我公的話來說,是自然正義對決普遍歷史,飛師精妙,我公更妙不可言
  • Fitzcarraldo的评论
    部分章节极其枝蔓,文本分析看起来也像是总结歌词大意,下笔万言,离题万里…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采取思想史谱系梳理与中西比较研究的方式,探寻西方学界对人伦问题的三大反思——母系社会、乱伦禁忌和弑父弑君的思想溯源,并跟中国父子、夫妻、君臣这三纲的来源及其反动展开对比,指出现代中国肇始于西方思想的人伦批判未能正视西方的人伦传统。你可以不赞同作者立场,但应对其梳理的功力表示敬意。
  • Pilier的评论
    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也是一种神话构建,它未能真正反映出这个问题包含的复杂性,在中国的语境里,这种神话还被掺杂进了人伦这样复杂的讨论。作者抛出的形质论暗含一个自然-社会的政治哲学上的概念对立,它试图解决的问题是母系论或者父系论能够为后来的政治结构提供怎样的基础。从这里就进入了霍布斯、卢梭等政治哲学家们的问题领域,而把握这些问题关键的人类学核心就是所谓的乱伦禁忌。
  • 多闻阙疑的评论
    本书关注在现代文化语境中“解体”了的人伦问题,主要内容则是梳理19世纪西方人类学的三个伦理命题:母系社会、乱伦、弑父。作者将关于这些问题的学术讨论纳入到西方哲学形质论的思想脉络中来加以理解,人伦问题的实质是自然与文明、质料与形式之间的紧张和断裂,并在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中被遮蔽。
  • 樱宁的评论
    (翻过,我错了,我以为是要用西学来审视传统,发现刚好相反,似乎是在用中学审视西学,但是开头真的很有误导性) 原评:文质论的“缘情以制礼”确实可以为礼学辩护,但是可悲的是,情恰恰是灵魂不可见的因素,而可规制的外在化因素只有礼……孔子也知道文质彬彬的难处,多次强调宁可质胜文,不可文胜质(有文本为证)。恰恰礼教的发展走了一条文远远脱离于质的道路……似乎揭示这一歧路的内在逻辑更为必要……就像一位友邻说的,这似乎需要很好的宋学底子……不知道为什么吴老师要从“知母不知父”的人类学讨论入手……我更期待从以仁黜礼和礼法之争两条线索去写而不是人类学视角的“三纲”。最后的结论似乎依然是要求自然与习俗的和解,就中国来说就是文质彬彬,但是关键应该怎样呢,依然没有答案。
  • 糖罐子的评论
    较真“差序格局”
  • [已注销]的评论
    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书。《父母与文质》一章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