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自 序 用文字重建与亲人的精神联系 i
第一章 嫁入丰三村
一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003
二 我的婆婆和继父 024
三 兄弟姐妹的生存轨迹 046
四 第三代的出路:打工记之一 070
五 在惯性中滑行的生存 106
第二章 生在凤形村
一 故乡:现代化进程中的村落命运 125
二 素描:村庄里的亲人 152
三 出租屋里的叔叔辈:打工记之二 162
四 堂弟、表弟的隐匿青春:打工记之三 184
五 蹲守村庄的父亲 211
第三章 长在隘口村
一 村庄文化的根及80年代的日常生活 235
二 活力与隐忧,村庄当下的精神面影 260
三 我的同龄表兄妹:打工记之四 271
四 二舅眼中的村庄变迁 298
结 语 如何直面亲人 32
后 记 跨越时空的乡村书写/黄灯 339
回望我家三代农民/杨胜刚 347
附 录 书中主要人物关系表 357
2006—2016年访谈明细 361
内容简介
2016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以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记述了生活在湖北农村的婆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引发了全国乡村问题大讨论。借此契机,作者黄灯将十三年来未中断的乡村书写重新结构、写成此书,详细记录了婆家、自己家、外婆家所在的三个村庄家族的人世浮沉。黄灯对自己亲人真实、详尽、深入的记录和剖析,为国人思考乡村问题、中国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样本。
黄灯在书中展现的三个村庄——丰三村、凤形村、隘口村,横跨湖南、湖北两省,尽管彼此看似毫无关联、相距遥远,但生活于此的亲人因为拥有共同的“农民身份”,他们面对的挑战和危机几乎如出一辙。在三十年来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性裹挟城市的面具,彻底渗透到村庄、渗透到生活于此地人群。黄灯借由亲人的遭遇,试图展现出身为农的亲人和命运抗争的复杂图景,追问中国村庄的来路与去向,也借此袒露内心的不解与困惑。在黄灯笔下,乡村不再是寄寓乡愁的载体,而是一个知识分子倾其智识、关怀于其中的“问题的场域”——凸显真相、直面问题、寻找可能。
下载说明
1、大地上的亲人是作者黄灯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birds的评论农村出身的博士,生活在城市的结果就是不了解乡村,也不理解城市。与我们互相粘连的亲人,在今天早没这种情分来互助怜悯了。他们散落在大地,各自幸福苟活。乡村的失落,显然不能简单地用苦大仇深的仇城市来化解。
-
大小章鱼的评论一篇巨幅公号文。。。谈不上学术性和分量。PS:非常不喜欢这种把爸爸妈妈公公婆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嫂子侄子儿子孙子拿来做所谓的“研究”样本的写作思路。“非虚构文学”,“乡村图景”书写的门槛也别太低了。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黄灯老师的乡村家族生活与命运走向的实录,饱含深情而又理性克制,在“进得去”和“出得来”(费孝通先生语)这两方面都完成得相当好,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是近年来我读到的关于中国三农问题的最佳论著之一,强力推荐。
-
·的评论恭喜“农村出身”成功替代“农村”“城市”二元对立成为又一个身份写作出口,好似在飞禽里装兽类、在兽类中扮飞禽的蝙蝠
-
fushia的评论太沉重了。。读一会就想放下透口气 但也太真实了,里面有太多父辈和父辈的父辈的影子。看到这种书就在想,学习这么多知识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个大写的丧。。
-
怪力乱神的评论开始看得很兴奋,看了几篇文章后觉得,说来说去都是那些家里的事,而且看得出来,黄灯不是一个有天赋的写作者,而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学者和写作者,用的一些大词未必精确,而她又习惯性地用大词。我觉得要更深度地了解乡村莫如读《金翼》和费孝通。而她说的那些经历,我们每家都有,没有稀奇。所以一篇文章如此还好,如果是一本书的文章都很同质化,便有水平问题了。
-
云淡风不清的评论三个村落,数十位亲人的故事,作者娓娓道来。他们不是要被改造启蒙的对象,他们是我们的亲人。
-
3birds的评论三村苦乐百家味,一城贵贱两重天。
-
白白的评论首先想说,这是一本很严肃的书,不要被副标题欺骗。其次,很奇怪的是,我既不是农村出生长大,也不觉得这本书专业性有多么的强,但是,我还是被深深震撼感动到了。在我们生活中完全不会被注意到的一群人,他们究竟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我们祖辈来自的农村现在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又是一份如何的心态,这些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总而言之,一本好书,不需多言
-
森森的评论沉重,所以看得慢,才能缓解那种窒息
-
与影牵手的评论★★★★没有刻意卖弄苦难,但是也没有在叙述中升华,这就是中国无力的现状。
-
子非鱼的评论三星半,写的真实也很有观照自己的内心,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像流水账?不像。像记述类散文?又不止于此。但总归又没有那么好
-
費斯基的评论不是非虚构,幸好不是非虚构。
-
子懋的评论太沉重了,但的确是这样。读的时候感觉像站在一口废井口往里窥探,不由想起自己在井底待过的日子。不敢想象另一种可能。但如今老家这样的人生还在重复。杨胜刚先生最后的话更是让同样出身乡村的我感慨不已。
-
杨枫的评论尽管农村出生的读书人通过个人努力得以改变身份,但只要和出生的家庭还存在各种血肉联系,那份深入骨髓的卑微、渺小和人格上的屈辱感,就会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第11页) 每一个离开农村的游子都该读读,但最好不要读。
-
八爪Lain的评论不能认同作者某些观点,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声音值得尊敬与赞赏。如何让普通农民过上内心安定,有意义附着的生活,我又能为农村多做点什么呢,自己的工作杯水车薪......
-
虚荣的馒头的评论一个村子里的人和事,一时间被舆论裹挟,不是因为特别鲜见,而是因为格外普遍。教育改变命运的独木桥还在,只是未必结实,你没看到河岸的两边已经多出了许多其他的路子,只是村里人位置太低,勾不上而已。我认可黄灯的这种记录手法,我甚至认为每个人从自己扮演的某个社会角色出发,都能记录下社会的某一个细小侧面,我不认为纪实文学有何贵贱之分,促人思,有情有义,有危有真,足矣。
-
低端XC亲力亲为的评论很详实的家族史,但是对乡村面貌变迁逻辑的分析着墨较少。关于(复兴传统文化活动激发共同历史记忆重建乡土社会联结)的解读很有趣。如果暂时彻底忘掉城市化/产业聚集效应以及相应的效率生产力至上的话语,沉浸并满足于乡土传统带来的慰籍并以此抗衡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但选择之所以称为选择,农村居民就必须要有选择的余地。一边守着户籍制度通过差异对待在流动人口身上褥羊毛,一边又要复兴乡土传统从而让农村居民对乡村生活产生意义感,那这种执政逻辑听起来就有点像给养猪场装个空调,让猪好过一点免得闹事,然后能不能不做火腿肠,其实还是免谈的。最后,如果考虑到这个传统以前就是同一茬人砸掉的,那这事儿就更不可描述了。
-
阿一古熊咬瑶啊的评论学理性和情感性并有的乡村观察。每次读来沉重,但总有代入感。以及原来黄灯老师也是文学人。
-
晴耕雨读的评论感同身受,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