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

为什么要废除死刑

作者:[法]罗贝尔·巴丹德

分类:文化

ISBN:9787513323611

出版时间:2016-12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标签: 社会学  社会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从一个总统到另一个总统 / 1
处决后的第二天
总统和死刑
处决以后
参会
总统之死
爱丽舍宫这边
改革时代
死刑的回归
第二部分 回到特洛瓦 / 27
第一章 帕特里克·亨利案 / 29
绑架
媒体暴力
政府这边
律师这边
会面
司法战线上
总统这边
在“健康”监狱
预审
炎热的夏天
现场重建
准备开庭
第二章 帕特里克·亨利诉讼案 / 62
证人的选择
在监狱
庭审之前
初步程序
审讯
辩护方的证人
专家和证人
指控
辩护
第三部分 长征 / 99
第一章 不确定的一刻 / 101
从特洛瓦回来
政坛上
公众辩论
第二章 断头台的回归 / 114
卡兰之死
暴力研究委员会的报告
又一次处决
博旦案
在南特重罪法庭
在斯德哥尔摩
第三章 在道德与政治之间 / 130
主教宣言
竞选活动
议会攻击
拉努西重新被谈起
布托案
刽子手的薪水
安全期
第四章 一个严冬 / 145
三场诉讼
寻求战略
穆罕默德·亚赫亚维
米歇尔·卢梭
让·博尔泰
第五章 被掩盖的辩论 / 160
有利的局面
在国民议会
辩论
一个充满争议的夏天
没有意外的秋天
第六章 加尔索案 / 172
一个困难的案件
诉讼
第七章 死刑的回归 / 186
“安全与自由”
莫名的焦虑
爆发
第四部分 废除死刑 / 197
第一章 弗朗索·密特朗当选总统 / 199
竞选的冬天
疯狂
密特朗的声明
特赦的问题
最后的日子
胜利
比耶夫尔街
立法选举
宣布
第二章 法律 / 220
在爱丽舍宫
在司法部
行动
法案
部长会议上
在立法委员会
在国民议会
废除死刑
感谢语 / 247

内容简介

再现法国废除死刑全过程的真实记录,

支持废除死刑,就是在支持杀人犯,对付受害者吗?

在那些已经废除死刑的国家里,暴力犯罪率上升还是下降了?

法国前任司法部长巴丹德以充满激情的文字引导读者重新思考有关刑罚、人性、社会等问题。

本书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

一位才华横溢、声名远扬的律师致力于为众多死刑犯辩护,其中不乏那些最邪恶、最无耻的坏蛋,他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保存他们的性命而千方百计说服法官和陪审员。即使法庭被愤怒的民众包围,他每次只能从后门离开;即使受害者的家属向他扑来,指着鼻子骂他;即使他的小儿子都不解地问:“你喜欢那些杀害小孩的凶手吗?”

罗贝尔·巴丹德,一位为了废除死刑不懈斗争的战士,他的个人经历忠实记录了法国废除死刑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的法国,是西欧最后一个仍在执行死刑的国家,巴丹德为了终止这种古老的血腥刑法而不断奔走疾呼,他成了废除死刑的象征。在密特朗上台后,巴丹德担任司法部长,在他的全力推动下,死刑在法国终止了!

这本由他亲自撰写的著作,再现了一个个人命关天的案件,一次次扣人心弦的庭审,以及政府内部不同派别围绕死刑问题的角斗,充满激情的文字引导读者重新思考有关刑罚、人性、社会等问题。本书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

下载说明

1、为什么要废除死刑是作者[法]罗贝尔·巴丹德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山鬼的评论
    书的译名误导读者,并没有学理思考,不符合预期。
  • 安东的评论
    其实书名不应该叫“为什么废除死刑”,更恰当的是“我是怎么在法国废除死刑的”。读完这本书,对于死刑的思考,还不如去看贺卫方的一段视频。
  • miyabi的评论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死刑的问题...就觉得犯罪者犯下重罪就该“立即死刑”.摘抄:一些人经常说一个人不能一边宣称支持废除死刑,也就是极度尊重生命,一边又支持放开堕胎.但是,死刑是社会强加于犯人的酷刑,而堕胎的选择权则取决于女性的决定,自由是在她们手中的,这与死刑完全不同.
  • bbbbbagoodman的评论
    为何废除死刑的观点与论述甚少。另:死刑不能减少恶性案件的发生 与 死刑可以满足受害者亲友的复仇感 这二者是否其中一个得到满足,死刑就有存在的意义呢。
  • Anastasia的评论
    废除死刑应该是简单的、纯粹的、彻底的。
  • 普鲁士蓝的评论
    越读越气愤的原因有两点:1)书名与内容完全不符,完全没有论述“为什么”,2)standpoint totally different以至于所有的argument我都不接受。。不过冷静的想想,应该多读读让自己气愤的书
  • Detox的评论
    是否该废除死刑?这个看似抽象遥远的话题在知乎上已经引发了热烈讨论,有人以死刑的不可逆性为由支持废死,也有人以死刑的惩戒威力为由反对废死。老实说,作者虽然充满个人魅力,但这本书并未完全说服我。不过,至少让我了解了别人家废死的历程,也让我开始更细致深入地关注死刑这个命题。
  • 上帝拯救东方的评论
    首先书名误导,书的内容其实是回忆录。本书作者充分的体现了索维尔定义的知识分子,作者把反对者称作残忍,野蛮而不是直接回应。而且,并没有说明原因,仅仅建立在先入为主的立场上。尤其是本书中的“我把舆论当做侮辱”这句话,真是无比的体现了知识分子对于反对意见的态度,不是回应而是无视或扭曲。
  • 一文儿的评论
    近期读过最棒的书 通过案件发展徐徐道来缓缓展开 并没有说教部分 值得一看
  • 林丫的评论
    书名太误导
  • Romina的评论
    读到最末一章才想起作者在国民议会关于废除死刑的发言入选过Taxi 3,当年可是背得滚瓜烂熟的。
  • Meursault的评论
    作者坚持废除死刑的毅力让人佩服,对比当今中国支持死刑的思潮,也说明了中西方民众的觉悟、意识的差别。(虽说这本书确实没收到为什么要废除死刑)
  • 翠羽黄衫Dante的评论
    这标题是不是翻译错了呀。这明明是《我是如何入阁的》。虽然我不支持废除死刑,但是我认为废除死刑是一个可以讨论的命题,希望看到严肃地讨论为什么有必要废除死刑。但这本书,我只看到一个坚信废除死刑就是正确的人践行自己的信念而已。靠一个支持废死的总统上台废除死刑说实话算不上胜利。
  • 羽月的评论
    “最终,在各种各样的话语背后,始终树立着不可动摇的、古老而血腥的、以牙还牙的报复法则。执行死刑的过程中始终有赎罪的牺牲:以死抵死,以平息诸神的愤怒,而这愤怒不过是我们不能克服的痛苦的映射。” 这话是真够“理性”,但是换句话说叫站着说话不腰疼。作者到最后也不过是利用政治力量绑架立法才实现了死刑的废除,而且书中展示的法国国情与中国相比更是大相径庭。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死刑在将来或许能废除,但绝不是现在。 另外书名严重名不副实,全书一直在说废死的过程,原因少有提及。
  • 逃避此在君的评论
    看完对死刑会有新的看法。
  • 叶秋的评论
    基本上是巴丹德的单方面回忆,对历史和理论涉及都不多,反而书里面涉及庭辩经验之谈的部分让人很有共鸣——毕竟他这辈子都在打废死正方这一个立场…
  • 一叶青山的评论
    支持废除死刑,就是滋养凶手,保护杀人犯。死刑才是最高尚的人道主义。给凶手无期徒刑用的还不是纳税人的钱?凭什么?!
  • 奥德赛的评论
    抱着读纯理论纯论证的目的读这本书恐怕会非常失望。作者巴丹德,一位与死刑对斗争的法律斗士,讲述了身为律师和司法部长期间抵抗一切压力在法国废除死刑的历史过程。70年代的法国是欧洲唯一没有废除死刑的民主国家,显得格格不入。巴丹德为多名死刑犯做辩护,其中就有残忍杀害儿童的绑架犯。81年密特朗总统上台,左翼占据大多数议席,巴丹德出任司法部长,雷厉风行地促使废除死刑的议案顺利通过,法国没有了断头台,正如雨果所说,“废除死刑应该是纯粹的、简单的和彻底的。”虽然我对文中许多观点不敢苟同,但在思考个人勇敢抵抗公共舆论并创造历史方面,不失为绝佳案例。
  • Julian的评论
    罗贝尔完整地呈现了法国废除死刑刑法的过程。很难去评价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只能说开开眼界或者是引发对人性的思考。死刑的本质其实也不过是以死抵死的报复。死刑的建立和废除本身就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用法律本是想更好的管理人类社会,如果我们用死刑去制裁一个犯罪者,本质上我们也是犯罪者。
  • 机器涅槃的评论
    废除容易,教化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