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为什么是马勒?

为什么是马勒?

作者:[英]诺曼· 莱布雷希特

分类:传记

ISBN:9787108060808

出版时间:2018-1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标签: 传记  音乐 

章节目录

致中国的读者们
序:马勒之后的另一波洪流?
引言:苦寻马勒
第一部分 为什么是马勒?
1 常见的疑问
第二部分 马勒是谁?——生平与时代
2 生在无名之地(1860-1875)
3 城市之梦(1875-1887)
4 如世界般壮阔的交响曲(1887-1891)
5 再次复活(1891-1894)
6 那些爱教会我的事(1895-1897)
7 权力的滋味(1897-1900)
8 维也纳最美的姑娘(1901)
9 幸福的小插曲(1902-1906)
10 三锤重击(1907)
11 进军美国(1907-1910)
12 为你而生,为你而死(1910-1911)
13 马勒之后的世界(1911-1920)
第三部分 马勒属于谁?
14 如何诠释马勒?
第四部分 如何理解马勒?
15 找到开启私人空间的钥匙
致谢
文献目录

内容简介

美国电影协会评分为最棒的25部电影中,有一半以上的配乐作曲师受到马勒的影响。他是唯一进入主流文化的交响曲作者,轻易就跨越了文化与政治的樊篱,在所有人心中召唤出共同的欢笑与泪水。不知为何,他总能对各种人产生影响。

为什么是马勒?为什么他的作品流行起来?究竟我们着迷的是他的音乐还是他本人?又或者,因为在当时的维也纳,从婚姻到军队等大小体制都面临时代挑战,一切都在改变,所以我们着迷的是那种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文化大熔炉气氛?又或者以上三者皆是?

对某些人来说,他是英雄,但其他人只觉得他自我耽溺,不过无论是他本人或是他的人生故事,却无疑都让人惊叹不已。诺曼莱布雷希特从自己与马勒的渊源谈起,细细爬梳所有与马勒相关的书籍、档案、口述资料,列示并探讨马勒作品与主要唱片录音,建构出马勒的一生,并阐述对于马勒现象的见解。

下载说明

1、为什么是马勒?是作者[英]诺曼· 莱布雷希特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的评论
    莱布雷希特第二本有关马勒的书。作为重度马勒患者,诺曼毫不掩饰他对马勒个人生活与乐队工作、音乐写作的同等重视。马勒的交响曲在赞颂与反讽、高雅与劣俗、拯救与绝望、澄明与混沌之间游走,又如同贝多芬的作品,瞬间直击心灵,作者试图通过还原马勒的创作环境、他的婚姻生活、他的家庭悲剧来揭示马勒复杂音乐思维的产生原因,最终回答这一问题:「Why Mahler?」其实我们倒不如反问一句:Why not Mahler?背负三重苦难,无法抵挡尘世的诱惑却又超克了他的时代;身兼指挥大师、作曲巨匠,为美国、欧洲音乐界定立了新的指挥规范,又贡献了不朽的音乐文献,如今他的时代已经来临,所以,Why not Mahler?毕竟一百年来,同时震动了严肃音乐界与听众心灵的音乐家,只此一人而已。
  • 最后的都柏林人的评论
    这真是一本要了解马勒的人生和作品不应绕过的佳作,尽管其中不乏电视广告一般的赞美之词,让我这个狂热的马勒粉丝都感到脸红…可惜,编译方面的一些瑕疵有饭碗里发现苍蝇的感觉:“1907年,马勒对西贝柳斯说:‘每首交响作品就像一个世界,必须包含一切。’这句话传递出马勒对音乐功能的理解与要求,对他而言,音乐理应是全宇宙的反馈,同时承担着修复世界的责任。西贝柳斯当时搬出所谓‘文本纯化理论’给予反击,实属心胸狭隘。后来,这位爱尔兰音乐巨匠默默无闻地度过人生最后三分之一的时光,而马勒则是拼了命地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个夏天,恐怕如此截然相反的人生轨迹并不是偶然。” 西贝柳斯,怎么就爱尔兰了?
  • 东来的评论
    信了马勒的邪,中了马勒的毒
  • bpovpo的评论
    作为了解马勒生平的读本可以一看,但在八卦世界里浸淫已久的莱大嘴显然和严谨无缘,在对待马勒和阿尔玛的爱情上有着过于明显的双标态度。此外,书中前后矛盾处不少,比如在提及马六行板和谐谑曲顺序问题时,先是说马勒对自己作品的诠释持开放态度,指挥可自行抉择,后面在版本一章又出尔反尔,坚持应当先行板再谐谑曲。关于这一问题,听者有个人偏好原本无可厚非,有理有据就行,但莱大嘴又给不出任何音乐上的分析,而仅仅是把责任一味推给阿尔玛,指责其就顺序问题信口雌黄,这又引出了此书另外一个大问题,即缺少关于马勒音乐本身的深入展开。为数不多的论及音乐部分多是老生常谈和心灵鸡汤,而所谓标新立异之处,比如莱大嘴谈及马三“意图唤起生态环保意识”,则更像是媒体人标题党博眼球的下三滥招数。
  • 优游卒岁的评论
    莱布雷希特确实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所写的古典音乐类书籍,均有很强的可读性。马勒确实也属他最喜爱的作曲家,这应该是他第二本关于马勒的书了。相当于是马勒的传记,但却围绕着一条主线来写:马勒为何能在现代社会引起如此之多的共鸣?莱布雷希特还在此书的后面,几乎对马勒每部作品的几乎主要版本都做了比较,当然具有很强烈的莱氏主观色彩,不过倒是个听马勒的不错参考。
  • 既望的评论
    让我大概了解了马勒的一生,然而我还是没明白为什么是马勒。
  • songtong2010的评论
    音乐家的传记难写。乐评人过于推求音乐本身,历史学者又很难具备相应的艺术素养。如果说作者的最大成就是作品,孕育作品的作者又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那么作品本身和环境就必须一体探求。也就是孟子说的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马勒的作品素称难懂,或者换句话,在乐迷心目中不属于入门级。非常规结构的长篇交响乐,配合诗歌改编的声乐,对东方乐迷尤难。此书反而是异常好读,可见作者对马勒了然于胸,已经真是信手拈来。不妨看作马勒音乐的领路作品
  • Aljoscha的评论
    传记作家或多或少都有极强的八卦天赋,能把各种细节都玩味出有趣的花样来。看到了很多自己也去过的街道的名字,很有亲切感。
  • G弦上的咏叹喵的评论
    马勒不是一座堡垒,而是每个人的私人庇护所。#新年第一本#
  • 好命的娃儿@的评论
    不仅仅是传记 即便是只当成是理解作品和欣赏指南也很不错!
  • 梶岄的评论
    高中时有次让同学帮忙下载肖邦的葬礼进行曲,结果给我下了马五第一乐章,那是第一次听马勒,听完后的震撼和虚脱感现在还记得。正式开始听古典乐那会儿,强迫自己坐在电脑前看完马勒交响曲的录像。马勒的音乐不是一开始就能听下去,不是听几遍就能彻底理解,但却会慢慢渗透进自己的生活。
  • 张亦霆的评论
    马勒最好的传记。也是最好的传记。
  • 糖圆首的评论
    以十部交响曲为线索串联起的马勒生平。充满激情的忠饭之作,大量细节与八卦,在马勒生命中产生过负面影响的人无一得以全身而退。马勒粉自娱自乐挺好的,但就算是最后的各版本比较对如何理解马勒的音乐也没什么帮助。
  • 鸽群里的鹳的评论
    这不就是一本言过其实的粉丝情书吗,通篇都在吹爆马勒,干货在哪里?水得不行,弃
  • 荧屏君的评论
    站在现代世界舞台开端的马勒
  • LXH的评论
    比起写乐评,莱大嘴还是更适合写八卦
  • 123456789的评论
    保持距离是尊重,过分讨论Mahler私事感觉不好.
  • 璩白秋弋瞳的评论
    得之详尽,失之臧否。对马勒作品的解读也显得单向度。不过第三部分的乐评简直是个宝藏。8.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Praetoria的评论
    论如何炮制一个油头粉面的马勒
  • 余摇的评论
    你想知道我都在做些什么吗? 我吃吃喝喝,我睡了又醒了,哭过笑过,我征服过山峰,站在山顶聆听上帝的呼吸;我曾踏过荒野,牛铃的叮当声引我入梦。但无论如何,我无法逃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