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

作者:帕特里克•弗兰克

分类:文化

ISBN:9787300233789

出版时间:2016-1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标签: 艺术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视觉体验的语言
第1章 艺术和创造力的本质
第2章 艺术的目的和功能
第3章 视觉元素
第二部分 艺术的媒介
第4章 设计原理
第5章 艺术评估
第6章 绘画
第7章 颜料画
第8章 版画
第9章 摄影
第10章 动态图像:电影与数字媒体
第11章 设计类型
第12章 雕塑
第13章 工艺媒介:与功能的“暧昧游戏”
第14章 建筑
第三部分 艺术作为文化遗产
第15章 从最早期的艺术到青铜时期
第16章 西方的古典与中世纪时期
第17章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
第18章 亚洲的传统艺术
第19章 伊斯兰世界
第20章 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第四部分 现代世界
第21章 18世纪末和19世纪
第22章 20世纪初
第23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24章 战后现代运动
第五部分 后现代世界
第25章 后现代性和世界艺术
结论

内容简介

《艺术形式》在国外流行40年,已成为在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经典范本。作者帕特里克·弗兰克认为:“我们创造了艺术,艺术成就了我们;我们创造了艺术作品,反过来,我们也受到了艺术作品的影响。”并试图将这一理念贯穿到全书的字里行间。

为什么要学习艺术?

艺术无处不在,艺术创作是对生命的一种回应,通过艺术创作,我们让生命变得更加丰满。当今的艺术创作更是如此,其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几乎每个抱有好奇心的人都能接触到艺术。艺术创作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在今日的艺术世界中,它仍然纯净无瑕。

为什么要使用这本书?

艺术世界不断变化,这本书也随之变化。本书第11版是有史以来修订最全面的版本。本书前半部分中,向读者展示艺术家如何创作艺术作品:他们是如何加工信息、处理个人情感,通过媒介等其他艺术或公众投入来创作出作品的。艺术家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一些直接引用的话语使讨论部分显得格外生动。本书的后半部分中,以11篇文章围绕“艺术成就了我们”这个主题,通过更多的细节,告诉读者艺术是如何实现其六种社会性功能——愉悦、评论、崇拜与礼节、纪念、劝说和自我表达。

《艺术形式》的第11版还展示了全新的研究成果:根据新的研究、读者反馈和公众兴趣拓展延伸了某些内容。在第1章中新增了“创造力”板块,强调了在该领域的新发现。本书也覆盖了对旧石器时代的新发现。交互式动态图像的新设计在第11章中也有体现,涵盖了审查争议的内容。总体而言,因应这些教学和内容上的变化,本书增加了内容的深度、覆盖面以及灵活度。

新版中还引入了大量新图片。总共165幅图片,26%的作品图片是全新的。很多新的图片呈现了异域文化,比如非洲,继续从全球角度提升从1998年出版发行的《艺术形式》。新增图片中有近一半是当代作品,也就是说,这些作品是在世的艺术家所创作或是创作于新千年的。《艺术形式》第11版,反映了作者对当代艺术的不懈追求,也是艺术欣赏的最好途径。与近现代相比,后现代时期的很多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和风格更加丰富。这些当代作品充满了代入感,更具广泛性,更加令人惊喜并引人深思。

下载说明

1、艺术形式是作者帕特里克•弗兰克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杨牙要干尽蠢事的评论
    书很好,可惜翻译太烂,译者英语固然不行,艺术更不懂(译者在很多艺术家名字、作品的描述,作品标题上充满了原创性)。举个简单的:“佛朗哥将军建立起脆弱的西班牙民主政权,继而失败”(p605) 。这个讲的是《西班牙共和国挽歌(34)》,你说这个是历史不懂还是英语不好?
  • 三七莲华的评论
    大而全的教科书。第一部写得最好,写视觉体验和元素,第二部开始以媒介做分类,就开始泛泛了,三四五都是艺术史,翻了一下没啥新意。很多新作品介绍,还有艺术家自己的解释等,作为教科书条理清晰。嗯,对教科书期望不要太高的话觉得是很好的入门。
  • 晓林子悦的评论
    第11版,增加了大量图片。非常棒。作为一本明晰的教科书,作者尽量只提供全面的简识,避免发表个人意见,在图文并茂的形式中加以赏析。视角和立足点是当下的现代艺术观念。
  • Tomars的评论
    艺术评论类书籍的基本职责,应当做到“抓大不放小”。抓大,意味着必须要有对艺术理念整体轨迹的把握;不放小,就是要有对艺术作品具体的描述和分析。本书都做得很好。全书大体呈现总起、分述、总结的格局,165幅图片,话中有画、画中有话,通过合与拆的方式,讲述每一时期的代表艺术家及其作品。
  • Danielle的评论
    非专业书,没什么意思
  • 英俊富有高三喵的评论
    不如艺术的故事
  • Joan的评论
    @kindle 前两天顺手翻了Josef Albers《Interaction of color》的大陆中译本,比起来,这本书的翻译真的好多了,至少感觉不太通顺时能推测出原文。Marc Chagall夏加尔译成马克查格尔,在86年苏珊朗格《Feeling and Form》中译本里也是这样译的,有渊源。//无论是受过训练的艺术家、素人艺术家还是民间艺人,作为一个艺术家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跳出群体思维模式的勇气。这样,艺术家才能为观众提供延伸经历的新鲜见解。//如今的艺术家几乎没有规则可以打破..大多数的现代艺术家已不再追求打破规则。//随着现代主义潮流的消退,欧美画界掀起了一场新表现主义运动,画家们开始复兴表现主义,提倡个人风格。这既是对观念主义运动所提倡的客观冷静的回应,也是对波普..
  • 桂道樂的评论
    梳理的还可以
  • 没有软绵绵的评论
    介绍艺术史和艺术的书,从艺术的特征和与人之间的关系说起,从艺术本身不同角度和人认识艺术的方式,体验艺术的方法,告诉读者艺术是什么,怎样理解欣赏艺术。其实体验就好。
  • 尘埃的评论
    感觉就是艺术类科普大全,入门用的……
  • Janus的评论
    非常适合艺术小白入门的一本教材,对艺术理论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
  • 大美羊的评论
    从系统角度讲艺术,有历史有理论。算是本很棒的艺术入门读本,以此为纲配合其他深入的书看就最好了。
  • SILENCE_的评论
  • 忧郁兔的评论
    理顺了思路,让我茅塞顿开!
  • アイババ的评论
    as you know
  • 顾白的评论
    总觉得翻译那里不对。
  • 记不住密码的评论
    不是说这个内容有多好,但是作为一本了解某一分类的书完全可以看看。
  • 呼吸的评论
    很一般,罗列一些作品,但很多没说到点子上,而且翻译也不好,一些艺术家的名字没采用通用的名字。
  • 志恒的评论
    <泛读>这本书较粗略。吸收几点:1、非具象派艺术——没有涉及本身之外的任何东西的艺术(与抽象派区别)。*2、除了点线面体光色空间运动这些视觉元素,还有时间。3、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举办了万国工艺博览会,即人类第一届世博会。4、古希腊人一直关注理想化的物质形体。古罗马人崇尚实用性,古罗马雕塑对人的形态细节和瑕疵观察入微,表达精细,赋予每个人鲜明的个性特征。中世纪的艺术家则专注精神上的思索而非物质存在。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由于注意力从天堂转移到尘世,艺术家们开始从人类的角度描绘基督教主题。5、用热情性感的洛可可风格来描绘法国宫廷和贵族奢侈且轻佻的生活,是再合适不过了。其中保留一些巴洛克风格的运动、光线和姿势,不过它现在所达成的效果不是剧烈的动作或平静的反应,而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放纵。将生活浪漫化。
  • Clementine的评论
    艺术不需要通过理解来欣赏,艺术是可以单纯的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