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部 寻求都市梦
第一章 到上海去
第二章 人力车世界
第二部 立锥之地
第三章 逃离棚户区
第四章 小市民之家
第三部 上海屋檐下
第五章 石库门后
第六章 石库门外结论
附录1 一项对于上海居民背景的调查
附录2 被采访者情况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译后记
索引
内容简介
《霓虹灯外》是一部系统研究近代上海市井生活的著作,在城市史、上海史、社会生活史等领域有着无法回避的地位。第一部 “寻求都市梦”梳理了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转变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上海各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层次,并以人力车夫为例,描摹了移民群体在当时的生存状态。在第二、三部 “立锥之地”和“上海屋檐下”,卢汉超以细致的笔触再现了上海棚户区及石库门里弄的生活场景,对上海中下阶层市民的居住空间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叙述和细致的描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近代上海市井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全方位体现了传统力量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非凡韧性。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卢汉超的代表作,2001年荣获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
★ 在上海史、海外中国城市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等多个领域,《霓虹灯外》均是无法回避的经典论著,也是城市中下阶层平民生活研究的开山之作。
★《霓虹灯外》有着辉煌的学术成就,史景迁、罗威廉、彭慕然、柯文、周锡瑞、林培瑞、史谦德、柯博文、王赓武等海外汉学名家对本书都有很高的评价。
★ 本书聚焦非凡之地的普通人民,让“大众”回归到历史书写的中心。如作者所言,“在城市精英投射出的令人晕眩的光影映照下,普通百姓的生活显得模糊不清。然而,正是这些为数众多而又地位微贱的‘小市民’编织着城市经纬中*丰富多彩的部分。”
★ 此次修订再版,增加了致谢、索引及地图,并对译文进行了全面修订。
卢汉超的《霓虹灯外》再现了拥挤不堪又充满生机的上海里弄家庭,它们构成了旧上海市民的主体。他为我们呈现了商贩和收粪工的吆喝、购物和学堂的节律、男欢女爱和穷困苦难、房间和阁楼的布局,以及空间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共产主义的兴起和犯罪的普遍性。对于丰富多彩和不断发展的民国上海研究 而言,本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补充。
——史景迁(Jonathan Spence)
如果你问西方人,他们知道中国的哪个历史名城,几乎所有人都会说“上海”。但他们的“上海”是那个有外滩和南京路,有赛马场和百货商店的城市,而不是卢汉超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所描述的上海街区。如果要了解普通上海人在民国时期是如何度日的,他们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他们如何在城市生活、他们如何谋生、他们如何玩乐、他们如何在社区里相互交流——这是你必须读的一本书。
——罗威廉(William Rowe)
我们印象中的20世纪初的上海是中国最西化、最现代化的城市。但通过卢汉超对于上海大多数居民日常生活的观察,呈现的是另一个上海。这些“小人物”主要是来自贫困农村的移民,他们并不关心自己的生活是“西化”还是“现代化”。正如卢先生在这本开创性的书中所言,他们的任务是尽最大努力熬过周围发生的巨变,有时以创造性的方式适应这些变化,有时遵循中国过去的传统,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卢汉超建议,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就必须摒弃“现代”和“传统”等简单的二分法,超越“中国人”和“西方人”等定义松散的概念标签,尽可能不要盲目关注上海人是如何应对人类基本需求的。
——柯文(Paul Cohen)
上海日常生活的这一面从没有像本书这样表现得如此鲜活;这是卢汉超先生研究的核心贡献。使我们对这个备受关注、至关重要的中国大都市的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有了新的重要认识。本书的研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这项庞大研究的细节密度和文献记录的完整性,让我心生敬畏。在我看来,《霓虹灯外》的学术成就极高。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引人入胜、深具启发性的著作。
—— 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
从卢汉超先生对二十世纪初上海清晰鲜活的描写中,我们了解到弄堂的形态、成排房屋的设计、转租的规则、门环的形状、人力车坐垫上的弹簧、小贩的吆喝、街角的剃头摊、工厂的工作、如何倒空和清洗马桶,以及对邻居私事守口如瓶的责任。简而言之,我们对当时上海的一切都应该从这个基础上理解。这是一本令人愉快又有启迪性的书。
——林培瑞(Perry Link)
这是一部杰出的作品。本书将是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城市绕不过去的一环。研究成果很有说服力,令人振奋。所呈现的材料生动而引人注目。文笔流畅。
——史谦德(David Strand)
卢先生笔下的上海不是外滩,不是外国居民,不是政客,也不是南京路。相反,他再现了居住在上海的绝大多数平民——穷人和中产阶级的生活。在这个引人入胜的研究中,他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上海”的日常节奏、景象、声音,甚至气味。
——柯博文(Park M. Coble)
《霓虹灯外》是对中国平民生活讨论的一个重要补充。它提醒我们,在坚持传统的情况下,普通民众是多么享受上海的秩序。这本书描述了传统如何延续,市民是如何在截然不同的条件下开始新生活的,以及他们如何为未来的现代中国人创造新的欣赏和学习条件。本书记录了一段历史,为所有中国人提供了新的生活选择,值得被广泛阅读。
——王赓武(Wu Gungwu)
卢汉超先生这本组织严密、叙述生动的著作,讨论了自马克斯·韦伯以来城市研究的一个基本分析性问题:资本主义、西方影响和区域历史文化在塑造非西方世界不同地区的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平衡。卢汉超生动地叙述了当时中国最大城市的本地居民和农村移民(即所谓的小市民)是如何在西方殖民统治对城市工商业影响的高峰时期生活和谋生的。《霓虹灯外》所利用的材料范围宏大,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到对七个街区的老市民调查。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卢先生对上海里弄住宅,也就是石库门的生活写照。本书所显现的,是上海的城市化反映了来自中国农村的外来移民涌入城市的态度和愿望,以及他们由城市的街道、商店和房屋所形成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卢先生强调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是从中西文化的各种影响中编织出来的,他挑战了上海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和现代化进入中国的桥头堡的传统形象。本书证明了中国城市研究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地的城市学者将在这部城市社会史的典范作品中找到理念和方法。
——城市史研究学会(The Urban History Association)
下载说明
1、霓虹灯外是作者[美]卢汉超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晓林子悦的评论《打造消费天堂》《生活的逻辑》与《霓虹灯外》,可谓民国老上海历史三部曲。叙事对象分别是富人、知识分子和平民。面对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管哪个阶层的上海居民都采取了实用主义的、老练通达的生活价值观。《霓虹灯外》的采样主要来自黄包车夫、棚户区和弄堂,尤其对石库门的建筑设计原理及由此展开的居住其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细节比如马桶、粪车、纸烟店,或者邻里的相处,有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大上海,小市民,近代上海居民的这些生活图像,与现当代形成的镜鉴,表明了哪些是持久的、合理的,又有哪些自然而然发生了变化,或者在政策外力下得到了改变,这种改变或许是好的,或许脱离了百姓的实际需求。上海城市生活史研究的一部好作品。
-
碎碎念的评论此书于我的2018年,是一种催化剂。对我的决定和选择有非常大的影响。
-
霉狮♛的评论把握机遇的象征或道德沦丧的陷阱?这个强劲城市化的都市给当时的人们曾留下不少疑惑,商业渗透的各阶层用精明算计,随机应变的勤劳交了份实用主义的答卷,也形成了后来大家对上海人的普遍印象。作者眼里,上海是中西包容的,传统更多来源对文化的留恋。但譬如农历,即便新年,其实也越来越乏味。未来的我们究竟还会留恋多少传统文化?哪些传统文化能帮助我们把握未来的机遇?而又有哪些传统文化会进化或者重新定位为新的文化角色呢?
-
脂麻醬的评论非常好读又有很高价值的一本书。作者以上海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细致还原上海人的日常生活,讨论城市近代化过程,尝试构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下上海基层社会的完整生活图景。尤其是第三部分:上海屋檐下,对民国时期普通上海人日常生活的考察极为细致,但又并不细碎零散,所有细致的研究背后都有一条很强有力的脉络加以统合,这条脉络又自然的展现在读者的脑海之中。对大量细碎案例恰到好处的统合足见作者的学术功底。通过一个个细节的考察,实现对之前强调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的修正,也展示了在现代化大潮下本土因素及其连续性。上海城市生活史研究的一部好作品,拟进一步阅读《生活的逻辑》。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美国华人学者卢汉超的一部经典著作,借助于档案、日记、文学作品、回忆录、报刊报道和作者自己的实地社会调查,为读者还原20世纪初期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面貌。在社会史材料的搜集、梳理与叙事再现方面的功力,非常值得学习。而本书的独特之处,至少还有两点。一是一反过往上海研究论著主要关注知识人和中上阶层的做法,将研究对象聚焦于上海的中下层平民,而后者其实才是上海居民的主体。二是不同于过往上海研究论著大多强调上海的特殊性,以及与乡土中国的割裂的观点,展现上海平民阶层与广大乡村的紧密联系,以及在城市化、西化和现代化的三重主题下,对中国传统的坚守与顺承。尽管距离本书第一个中文版问世,已经过去了十四年,但本书的最新再版,势必仍将引发广泛讨论和关注。
-
梁啟超的评论越是这样细密的视角的研究,越有其价值
-
間もなく的评论很有意思,展现20世纪上海各阶层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大到住房、工作,小到夜宵、买菜、洗澡。看来,上海苏北人,其来有自……另外,可以对照看看现在上海的某些地段在民国的情形:像肇嘉浜,原来是最最最底层民众居住地;上海站附近,也是非常底层和混乱的。
-
球球滚啊滚的评论“上海文明最大的心理本性是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任何一个有趣的城市史都需要来自市井尘埃的声音,传统和现代的两种文化在交融、共存中显现出了非凡的韧性,传统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应当被看作是一种象征——人们在应付急剧变化的世界时所体现出来的机动灵活乃至轻快自如的本性。
-
这么近,那么远的评论按需。
-
Björn的评论社会史研究难度之高可见于此
-
clorissa的评论事无巨细,民国时期的上海街头巷尾叮叮当当就在纸上浮现。
-
伯凌的评论很有启发性的一本书,尤其是结论部分。作为上海城市史研究的代表作品之一,本书探讨了二十世纪上海的日常生活,涉及群众的吃穿住行各个方面,以史料与采访结合的形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与传统观念上不同的上海形象。虽然有南京路的繁华,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街边小店;虽然有公历纪年,但百姓选择阴历纪年来庆祝新年……正如今日,即便大城市相当繁华,但多数人还是不会去丽思卡尔顿。传统一直是顽强的,因为它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提醒我们,对任何事物不可简化而刻板的认识。
-
匪熊的评论城市史能写到好读又深刻也是很佩服的了,难以相信如此客观的作者也是上海人。本地人写本地史有天然的优势,能洞察外地人所观察不到的细微处,例如本书中对上海居民日常生活的描写可谓是惟妙惟肖,但本地人写本地史也有主观的劣势,而作者却完美的避开了。其实此书不在于述史也不在于结论,于我而言此书更有一种“回到生活中”的倾向,理解生活才能理解作为大多数的百姓,也才能理解一个城市。作者在文中花了很大笔墨纠正对旧社会作为“下等人”的人力车夫的偏见,认为其并没有宣传与想象中那么悲惨,而是突出了“都市魅力的核心所在”,“这些工作提供了生存机会”。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为“普罗”百姓写史的城市史。另,里弄的“商业性”对上海人性格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
短腿鳄小仙女的评论好看诶很有趣值得仔细读
-
FSOUL的评论资料很全面
-
熊柴大略的评论现代化、城市化和西化下的上海普通人的生活,在这些范畴以外,是实用主义至上的市民。我想这就是我最终还是喜爱上海的原因。“可以参与政治或社会生活的新领域,同时可能继续保持着他/她日常生活中的旧习惯。”(292)
-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评论学术著作毕竟还是要比“和平队”式的非虚构写作丰富、有趣地多。此书连同书本后面的附录一并推荐。
-
韭默的评论写出一个有希望的日常
-
风行水上的评论老上海社会研究的开山之作,细致却不琐碎,一本书足以把握老上海社会的基本面~
-
soloye的评论上海這是值得冒險的一個城市。藏污納垢正是最刺激人神經的地方。此書中的細節讓人激賞和回味。比如看起來有左派傾向最沒用“創造氣”的郁達夫尤其喜歡僱老年人力車夫,因為其喊價多不高,所謂人棄我取,完全出於經濟上精明計算的考慮。而胡適在上海灘荒廢無度生活的終結竟是因為一次宿醉被黃包車搜刮了身上錢物再棄置街頭引起了,那天酒醒之後他就打算去美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