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记忆

记忆

作者:[美] 埃里克·沃格林

分类:文化

ISBN:9787567565241

出版时间:2017-10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 社会  政治  政治学 

章节目录

缩略语说明
中译前言
英译本编者导言
英译本说明
作者前言
第一编:记忆
一、纪念舒茨
二、致舒茨:论胡塞尔
三、论意识理论
四、记忆
第二编:体验与历史
五、史源论
六、自然正当
七、何为本性?
八、人文主义者的帖木儿形象
九、神之命令
十、巴枯宁的忏悔
十一、密尔:论讨论自由与讨论意愿
十二、时间中的永恒存在
第三编:意识之秩序
十三、何为政治实在?
索引

内容简介

《记忆》(Anamnesis)一书在沃格林的智识生涯中,地位相当独特。一般来说,他很少有兴趣去回顾之前已经发表过的东西,甚至,一旦兴趣不再,他连篇幅巨大的《政治观念史》都懒得筹备发表。那么,《记忆》这部以回望和盘点、而不是闯进新领域的作品,就值得读者们注意了。

原书于1966年以德文刊行,从写作顺序上位于《政治新科学》和《秩序与历史》前三卷之后。在这部枢纽性的著作里,既有沃格林对与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的交往、对自身童年经历的现象学式追忆,有他就政治观念史中的重要议题所进行博学式的考察,还有从秩序观念史考察拓展开去的“意识哲学”理论。

沃格林亲自编修的这本书,并非单纯的旧文重刊。有心人想必能从中看出,沃格林是如何从其思考的出发点——胡塞尔现象学——逐步推进到对西方政治观念史的研究。同时,这部重新定向之作,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沃格林一生的思想事业。

下载说明

1、记忆是作者[美] 埃里克·沃格林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Sola gratia的评论
    从现象学到自然正当再到政治思想史,沃格林的深邃和复杂程度要胜于施特劳斯,可能因为施特劳斯的重点在政治和哲学关系上,沃格林则更为深入地探究更纯粹的哲学问题。
  • 年方十八发如雪的评论
    要说沃格林的知识有多渊博,读读蒙古文书分析和帖木儿形象的那两章就知道了吧
  • 安妮咕咕蛋的评论
    翻译得还行
  • Sobriety的评论
    1.第3、12、13章是意识政治理论最集中精彩的论述。博丹、柏格森、詹姆斯、加缪是与他同生共死的现代哲人,他对语言畸变的诊断接近后期维特根斯坦。盎格鲁—美利坚的常识文化是当今世界的擎天柱,但缺乏智思(noesis)之维。 2.批评胡塞尔:目的论式历史哲学是进步哲学,丧失了康德的谨慎;未把握到作为笛卡尔式沉思之核心的超越体验;把意识流动不恰当地抬高为本源性体验。 3.“意识之均衡”洞见的结论:不存在永恒真理,存在永恒真理的源泉;确定的都不是永恒真理,永恒真理都是不确定的。这类似“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沃格林思想最迷人的部分恐怕是其“超越体验”,他以《奥义书》练习冥想。要澄清秩序的历史,“灵魂”是核心枢纽。他有神秘主义色彩,被误认为反灵知的灵知主义者。柏、亚和奥古斯丁的洞见依然构成背景场域。
  • abitobsessed的评论
    一些散乱的笔记,可以看到沃格林的关注点,但无法一窥到底。
  • 默颂神使的评论
    读前言解释“记忆”的部分,竟让我有些找回大二、大三时读普鲁斯特和本雅明的意味。很多部分根本没法读,太考验博学了。
  • Shakespere的评论
    这是一本哲思的书,不是“哲学”书。
  • 怒潛的评论
    遗憾没及时读完。这本《记忆》和早先出版的《新政治科学》构成了沃格林的最好入门。与《新》不同的是,灵知主义被纳入更为根源的意识哲学之内。意识的显亮性朝向神性根基/存在敞开,同时它不可避免的意向性又导致了主客体模式的方向。对存在体验的象征化带来了对根源的遮蔽,灵知主义是其中一种失向,《天下时代》的帝国驱力就是一种客体化意识体验。主客体互动的张力,意识显亮性与意向性之间的张力,秩序体验与世俗体验的张力,使得哲学必然是启示的,而且必然是一种灵魂的运动。忽略这种张力,带来秩序的失向,对历史主义的最终反驳是「灵魂共同体」,历史本身必须化为一种「记忆」(既超验又具体)。现代哲学过于象征化,无法提供这样的运动,为最大痼疾。哲人所追求的整全秩序,居然被教堂老妪所掌握。这意味着哲学只能在敞开自身当中得到反思。
  • Sy的评论
    盛赞译者!优秀的翻译。 内容重要程度:13章.何为政治实在?12章.时间中的永恒存在.3章.论意识理论。 13章花了很多内容,处理实在问题。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做哲学?为了再现实在!”《自传性反思》一话真正含义和重量所在。 阅读时需要带着具体生活的感受来理解,很多疑问能得到澄清。 如果有一些历史研究、古典哲学、基督教神学、心灵哲学的阅读基础会更佳!
  • 脑仁味的草莓的评论
    《记忆》这部以回望和盘点、而不是闯进新领域的作品,就值得读者们注意了
  • 人间惆怅客的评论
    第2 4 6 7 12 13值得特別關注
  • 春诵夏弦的评论
    理论素养普遍孱弱的国内文科界往往把记忆、书写、空间之类当作救命稻草,或者搞几个华夏、中国的大毡帽装装逼,共同的症状都是不读书,缺乏常识,智商低下!
  • 子扉我[已注销]的评论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7/12/07/%e8%ae%b0%e5%bf%86%ef%bc%9a%e4%b8%80%e5%8f%a5%e8%af%9d%e4%b9%a6%e8%af%84/
  • 的评论
    总算通过这本书,把沃格林的理论理清楚了点(合着之前的基本都白看了),关于自然本性和自然正当都是难得的清楚,译者实在是神人。
  • 熙熙行的评论
    对胡塞尔历史哲学之目的论的保留可以接受,胡塞尔本人很晚才达到对黑格尔精神乃至哲学之历史性的突破的把握,但奥古斯丁式“灵之灵”的看法有待考量——如果我们将作为绝对存在的前思的自我视为之前哲学家把握为即存在即本质的神,这样的心而上学之物,并且以之为一切心—思的基底,也就是字面意义的实体,那胡塞尔开辟的现象学进路乃恰恰是对唯物论的主体性哲学论证。这样,又何必舍不得抛却神乃至上帝这样的文化虚构呢?
  • sneaker的评论
    译者可以的,年轻有为。
  • 埴轮的评论
    个人倒是很不理解沃格林为何认为那些写下了“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云云之诏书的蒙古官吏心中必有一套世界帝国的理念框架,仿佛从亚历山大到帖木儿,成为世界的征服者与拥有一个天下帝国的概念成了充要条件。不如举一个今日的例子以资参照,官样文章或者说红头文件的专业写手不可谓不是运用政治话语的大师,然而他们对这次词汇的真切含义不甚了了,更遑论其心中有一个天下帝国的秩序概念。当一种话语沦为文本范例的时候,它的本意与旨求往往也被淡化和遗忘了,而诏书中这些套话与范式本来就是长期文化传承的结果,蜕变为一种不必问为什么、也无法回答为什么的惯例,从这种无意识的辞令中建构一个统摄东西方的政治秩序框架,恐怕本质上就是一种迷思吧。 译者把“哈拉和林”翻成“喀喇昆仑”,文中说了是汗庭所在,自己不觉得违和吗
  • 谷狗的王铮的评论
    本书是沃格林智识生涯中的枢机之作,呈现了沃格林如何从前期的历史哲学转入后期的意识哲学,通过沉思到达古典哲学尚未触及的新领域。
  • 宁云康的评论
    翻译得不错,好书,推荐
  • 钟爱我的评论
    一书在沃格林的智识生涯中,地位相当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