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章节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科学与宗教的领地
第二章 宇宙和宗教追求
第三章 象征和原因
第四章 科学与“宗教”的起源
第五章 功用与进步
第六章 科学的职业化
结语
缩写词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内容简介
何为宗教?何为科学?宗教阻碍了科学发展吗?科学与宗教果真水火不容吗?“科学”和“宗教”是否适用于一切地域和民族?在讨论所有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科学”与“宗教”概念的含义演变以及它们之间产生关系的前提。作者彼得·哈里森以令人惊叹的渊博学识和清晰思路, 极富原创性地分 析了科学与宗教这两大领地漫长的形成过程,绘制出西方科学与基督教之间关系的一幅令人信服的图景,颠覆了我们对科学与宗教的许多简单化理解。本书代表着科学与宗教领域最新的国际研究成果。
对世界的科学解释根本上是无神论的,但科学为什么偏偏从基督教笼罩的欧洲诞生?科学发展与宗教和道德原来千丝万缕地编织在一起。哈里森的这一部最新研究引领读者深入这些问题和联系。张卜天的译文可靠、流畅。强力推荐。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书通过严格的历史考证,表明 “科学”与“宗教”概念是晚近三百年的发明,今日关于科学与宗教之关系的论说多数是时代误置,振聋发聩、引人深省!
——吴国盛,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下载说明
1、科学与宗教的领地是作者[澳] 彼得·哈里森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小p的评论前几章写的很好也不困难,后几章相当费劲,而且太简略了。另一个问题是,作者只重点考察了英国的情况,省略18世纪的法国或者19世纪的德国对于这个主题是个很大的遗憾。
-
深山见鹿富平侯的评论为天师点赞赞~
-
NADPH的评论切入点深刻的概念史研究。以往我们在科学史中只考察科学及其概念史,顺便创造了宗教科学冲突的刻板印象便于理解教学。而本书最重要的就是宗教一词概念史的整理(特别宗教早期的含义),以及捎带的信念、自然神学等词的概念史,还有旧的科学一词的概念史(实质的科学之前是自然哲学)。我想宗教和旧的科学词汇的客体化,自然哲学接入神学反而使神学退位以及进化和永恒普遍的冲突这三点是这些概念演化中非常重要的节点。第六章是译者后记里重点介绍的,也是上述概念现代化过程的内容,最为实用。概念史可以动摇很多关公战秦琼的学术研究,不过我们很难有全知全能的概念史,所以有时只能权衡于教学及典型。汉译增加了危险,因为汉语中的宗教、道德、科学、信念等词汇无疑又需要一段概念史,比如汉语的宗教恐怕是作者介绍的“东方诸宗教”之后的概念了。
-
徐木匠的评论明白晓畅。当代宗教与科学的冲突,应理解为依靠科学发动的神学争论。二者的不相容,不来自内在的不相容,而来自于背后的价值体系(某种自然神学)的不可调和。而历史地看,自然科学背后的价值体系,依赖于它试图否定的更加系统化的信念结构。
-
[已注销]的评论在谷歌图书搜关键词定位到英文版,于是抽读了中文版第一章和第四章(当然还有译后记),我觉得比读英文版更好,因为中文版把尾注变成了脚注,简直是读者福音。其他就不必多说。
-
αρκτος的评论感谢译者赠书。极好的书,科学与宗教概念和实践的源流介绍得很清楚。早期单数的宗教和复数的科学指什么、科学和哲学在宗教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世纪的自然哲学双书论、宗教改革反寓意释经、全然败坏论质疑理性能力、否定形式因导致神圣因果变自然因果(道金斯:一神论减一)、科学的新德性,极精彩。
-
Saltimbanques的评论非常好,五星推荐,丰富的宗教和科学史资料,读后确实颠覆了我对科学和宗教关系的简单化理解。从同为一种德性或内在品质,到二者如何客观化、专业化,然后互相分离乃至对立,在一种历史的脉络中理解二者关系的演变。准备把这套书挨着刷一遍去!
-
已注销的评论在读,非常推荐:德性阶段,神的阶段,形而上的物品,历史梳理,道德神学和个人自然断代于神的认识,更多源于基督教而非希腊,德性之知和理智之知的分离更多的是上帝死了的先声,之后开始轻装上阵走遍海洋,理性化真宗教之后转入到洛克牛顿,目的和观念使用和意识存在的进一步分离,进而进入都虚幻的控制和统领自然,在价值迸裂和世界价值涌入后,战争催生的价值崩溃中科学的职业化,顺便提一句,希腊神话里面数即命运,科学相比人的过程,真的是文明也酷烈太多,之后反而出现了科学家的道德和神学寻找,丧失了冲动的一种被动幻相感越来越强,基督的真的无神究竟是什么意思,最后质问完所有价值体系之后发现自己的大地自杀了的那种蒙蔽
-
薛定谔的猫的评论作者用非常详实的史料,非常严谨的态度,阐述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宗教之于内在德性,科学之于外在理性,它们之间逐渐剥离最终对立的发展脉络,作者进行了非常严密的阐述,抽丝剥茧。不过作者更多的是对于概念的阐述,而较少例子的论证,所以读来很抽象晦涩。
-
司空的评论科学史的入门书。科学与宗教之间本来是尚未深思过的领域,但素来对宗教的兴趣让我一口气读完,大呼过瘾。由是也破除了对科学与科学史的刻板印象。无论是对思想史,还是对宗教抑或科学保持好奇的人,这本书都不可不读
-
路德维希的评论三颗星给内容,绕来绕去就是Hadot一句话的东西。以张天师的功底,完全可以去翻译更有价值的书。
-
企鹅同志的评论总算可以把以前看的宗教或科学史专著的论点串起来了。翻译还是生硬。
-
一只野怪的评论每个人都学过的历史版本是,古希腊人产生的理性启蒙,因为新兴基督教的压制,科学在黑暗中世纪发展受挫,直到17c宗教改革和技术革命才走上正途。而作者说,“科学”和“宗教”这两个词汇对立的用法只是近三百年才悄悄改变,我们都被轮番夺得话语权的新教徒和科学家耍得团团转。我本以为我还算一个坚定的构建主义支持者,但是在这个领域,我竟从未怀疑过科学(乃至自由主义)所宣扬的“中性空间”并非那么自然,以及我们不假思索默认的新宗教观念有多么粗糙。同为意识形态,“宗教”的诺斯替派和斯多葛派的相似性就一定比它们和“科学”的毕达哥拉斯派之间的更多吗?甚至“无神论”本身脱离宗教而独立存在是可能的吗?为一个名词塞进哪些概念这件事,比想象中的更加随意和无序,这真是令人遗憾。
-
oblivious忘却的评论读完全书,颇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今人对“科学”和“宗教”两个概念的理解是在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形成的,从词的本义来看,科学(scientia)和宗教(religio)最初都是指个体的内在品质或者“德性”,之后逐步演变成为外在的社会建构和对世界图景的客观解释,作者借助爱/慈善(charity)和进步(progress)等观念的演变揭示了这个不断“客观化”的倾向。 科学与宗教的“冲突神话”正是建立在这个“客观化”的基础上。自中世纪以来,宗教神学与科学本来之间存在着“自然志”、“自然哲学”和“自然神学”等学科,它们是两种体系的补充,然而随着以归纳和实验方法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登场,这些原本的缓冲区域消失了,再加之科学日益严重的“专业化”和“功利化”倾向,逐渐形成了所谓“宗教与科学水火不容”的迷思
-
昊子的评论无聊的专著,论述的核心是:在中世纪,科学和宗教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宗教就是我中国人的道德,科学就是中国人的天理。过于学术化,引经据典,但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没有解答:科学与宗教并存的时候,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第一性所导致的科学追求是什么样的?
-
橘与粥的评论终于读完。原来之前被灌输的“科学”与“宗教”二元对立的进步史观是完全偏颇的……
-
雷诺阿的小玫瑰的评论读书会。
-
卡尔松的评论105.还剩两章,放一放。
-
这么近,那么远的评论按需。
-
水桶妖的评论宗教为科学镇场,科学为宗教背书。这部分内容是全书的精华。差一星,因为援引论述多实例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