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教养与文明(增补版)

教养与文明(增补版)

作者:陆一

分类:生活

ISBN:9787108060280

出版时间:2017-1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标签: 教育 

内容简介

以明治维新为起点,日本开始了其脱亚入欧的现代化进程;作为民族国家现代化的精神与思想基础,从吉田松阴开始的日本现代教育,其理念与实践,也已经积累了一个多世纪的或成功或挫败的经验。本书是对百多年来日本现代通识教育——日本名之为“教养教育”——的梳理与分析,一方面可供我们一窥日本现代化道路之深层思想根源;另一方面也可为我们正在实践的大学通识教育提供借鉴。

……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即须一反目前重视专科之倾向,方足以语于新民之效。……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

——梅贻琦

下载说明

1、教养与文明(增补版)是作者陆一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安提戈涅的评论
    可能“小史”的缘故,对日本近世以来教育结构与教育体制变迁的梳理基本上都是史料罗列和现象堆叠,缺乏深度的机理探讨。其实有太多东西值得探讨了,在这场现代化转型里,传统的、精英式的“教养主义”内部是如何繁衍出和天皇敕语体制相对的自治文化?这里面本身就包蕴着契合美式教育的元素,而战后的“一般教育”与传统的“教养教育”之间的博弈,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因为教育模式的博弈根本上就是主流政治文化模式的表征。非常震动的两点:一是战前高等学校里的自治精神,国家权威有让步于反思与自治教育的空间,在培养顺民的目标外,还会培养有决断的精英;二是全国推广新式教育的决心,聘用外教的财政支出在国民总支出里占到了将近百分之四,下了血本——嗯,我国则是在赡养留学生上花了血本。图片质量太差。
  • 大甜甜~~的评论
    好些年前读过一次,现在再来读就会觉得材料比较单一了,而且不是很丰满,更多的都停留在政策概述层面,没能活现为制度下活生生的人。而事实上,据我有限的接触,教养教育背后的矛盾是很多的。总的说来,我们关于日本的理解还是很不够。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对于明治维新以来一百多年时间里,日本在通识教育方面发展历程的详细梳理。作者始终把日本的通识教育,置身于日本国民素质提升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高度予以考量,这样的作品,能让我们知晓日本现代化道路背后的思想与教育资源的支撑,也足以给我们中国正在进行的通识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我是飞的评论
    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什么样的人,日本的国民教育体系值得借鉴。作者文笔非常好,读起来很流畅!
  • cub18的评论
    心目中的小众女神,文如其题,日本通识教育小史,明白晓畅。
  • 盛荷堂的评论
    增补一章,延及今日。
  • Sea~Moon的评论
    似乎很多人评价不错,但是我觉得实在槽点太多。第一,一手材料太少,大多是从通史或论文中引述的,包括参考文献中居然没列东大百年史那一套,作者还特别强调自己是在东大交流,资料上有优势,但反正我是真没看出来哪里“活用”东大的资源了。第二,论述太粗糙,结构和逻辑都连不上(按历史顺序讲下来不叫逻辑),具体论述中的槽点更是不胜枚举,实在不想说了。第三,很多引文特地标的“笔者译”,难道在书中翻译外文材料不是理所当然的么,还需要特别强调?第四,参考文献的分类混乱,人物传记、小说和研究论著归在一类里?第五,这插图也忒不清楚了吧。总之,感觉像是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在球台上打篮球。
  • Athumani的评论
    时隔五年借增补版重温这部作品,优势与不足似乎都看得更清楚了。读至增补出的最后一章,明显感受到作者完成了从学生到学者的身份转变,语调中平添了不少魄力。本以为有这番魄力的作者会借增补出版的机会修订此前的内容,但事实上连序和跋都与初版保持一致。仔细想来,不修订也未尝不好——学生时代的作者汇聚起这些史料当属不易,下笔钩沉时的拘谨姿态也在所难免。当然,这份拘谨中不无隔阂,却也不无敬畏。超越这份拘谨,恐怕还需要学者时代的作者练就更为融会贯通的魄力。
  • 木下天一郎的评论
    虽是小史,但考据颇为细致,可读性强。
  • 赫出云的评论
    应该更早看的!才不会对鄙校通识课与通识课本身有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教育目标与方式的发展轨迹真的非常有意思,常常看见我和周围人们或困惑、或无奈、或痛苦、或无所谓的影子一闪而过
  • HUIRUO的评论
    虽然书的内容和我想象的有点出入,但是作者文笔畅达,言简意赅,读起来很舒服。了解一下日本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对目前我们的教育,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 Chris的评论
    说起通识教育,中国这些年似乎在走一条背道而驰的路,高考改革之后, 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就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大致确定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大学虽流行按大类招生,但除了院级公共课程,真正的通识课程少之又少。不知道作者对中国高校的自信来自哪里?
  • Lincredible#0的评论
    日本通识教育(教养主义——教养教育)的历史从高等学校(高中)开始,到战后的精英大学遭遇挫折和复兴,展示的是属于少部分人的自由教育与大多数人的民主教育之间的张力和对文化主体性缺失情况下课程建设的尴尬,对中国的通识教育建设不无裨益。可惜的是,我们的所谓“通识教育”大都烂尾在不作为的教务、事务缠身的教授和热情欠奉的学生身上,连日本的尾巴都沾不上。书本身对战前的大学教育,精英主义内在的张力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程度缺乏必要的论证,实证材料丰富(数量)但单一(缺乏更立体的数据和文本),结论也似是而非,略微让人失望。日本高等学校的斯巴达加雅典式教育没有升学压力却充满兄弟情感,让人羡慕;这是否是称霸国家所追求的状态,也值得讨论。
  • huang_w的评论
    对社会现实和政策的概述,缺少深入专门的分析
  • LUCY'S BLANKET的评论
    思路清晰,简明易懂,用语扼要,很适合未接触过这类著作的入门级读者
  • nishi_zzz的评论
    通识教育就应是为小众精英服务的,是以培育社会栋梁国家领袖为目标的。不必强求所有高等教育机构皆开展通识教育,一方面是做不到,另一方面也不必要,做通用技能培训就好。
  • Nabila的评论
    1. 自我认知与定位,自我目标及与知识社 会的关系的了解。 2. 这是感触最大的: 多从中国渊博、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培养个人的独属中国的底色,为推行通识教育奠定基础。
  • Silent Revolt的评论
    22)书如其名,这本日本通识教育小史很好地完成了题目赋予的任务。只是作者个别地方流露出的对本土经典的崇拜需要警惕。尤其是当本书是作为甘阳主编的“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丛书中的一本,就更应该警惕这种倾向。如果我们对本土经典的重视,是要走“新儒家”所提倡的方向,那么还不如全盘西化。鉴于此书豆瓣评分过高,特意减一颗星。
  • 冷小喵是只喵的评论
    陆老师的书,必须支持啊!!陆老师的文笔一直是如此简练精准,本书在原版基础上增补了2010年后一章,通过日本通识教育小史透视日本精英教育与日本现代化之路,对中国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 小愚儿的评论
    一般般,就是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