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前言/ 001
绪论:知识社会学问题/ 001
第一章日常知识的根基/ 025
第一节日常生活现实/ 027
第二节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 038
第三节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与知识/ 045
第二章作为客观现实的社会/ 061
第一节制度化/ 063
第二节正当化/ 115
第三章作为主观现实的社会/ 159
第一节现实的内化/ 161
第二节内化与社会结构/ 202
第三节关于认同的理论/ 214
第四节有机体与认同/ 222
结语:知识社会学与社会学理论/ 229
注释/ 237
主题索引/ 261
人名索引/ 271
译后记/ 279
内容简介
《现实的社会建构》是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也是社会建构论的扛鼎之作,更是社会学领域影响较大的著作之一。该书不仅将知识社会学的考察范围,从少数人关心的科学和理论知识,拓展到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指导行动的知识,而且以生动的笔法,揭示了作为“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的社会,到底是如何构成的,又具有怎样的特性。
本书融汇了现象学的洞察与人文主义的关怀。对于矫治社会学理论的退缩,该书至今仍有警示和启迪作用。
本书出版于1967年,是社会学领域的一本经典,是一本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的《自杀论》齐名的社会学经典。本书的问世,开启了社会科学领域一个跨学科的学派——社会建构主义。
下载说明
1、现实的社会建构是作者[美] 彼得·伯格 / [美] 托马斯·卢克曼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康的评论凭良心说话,本书是所有社会学从业人员必读书;译者在几年前就完成译稿但和编辑一起以极其变态的态度继续死磕每一句几年,贫僧无数次被其不厌其烦地打扰要求帮忙搞懂一个单词在特定语境的特定含义;虽然贫僧近乎重译的举动多次被译者推翻,本书确实是一本难得的靠谱译本。
-
lilyfruit的评论译者为了这本书可谓呕心沥血。社会学专业必读书!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社会建构论的扛鼎之作!伯格的另一本书是《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
Fitzcarraldo的评论虽然已经被各种方式告知译文明白流畅,质量之高还是令人感到惊喜。
-
snow的评论伯格和卢克曼将知识社会学从起头的德国形而上学传统转到了英美的经验主义传统,他们考察的不再是精英的思想理论的社会历史来源,而是作为日常生活“常识”的“知识”,这种知识由作为人群的社会通过语言及各种符号“客体化”为“现实”;“客观现实”再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内化”为人的“主观现实”;社会的运转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外化—客体化—内化”的辩证过程,实现人与社会的相互建构。这一高度抽象却又不离经验的理论,破除了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社会系统、实证主义等等流派的机械性,指引我们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如实地认识人类的社会历史进程。经典之作,绝佳翻译,推荐。
-
huge head的评论这俩大佬,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了啊! 在他们以前及同时代的社会学、哲学、历史学、哲学理论及命题信手拈来。一条条的注释清楚到感动落泪。今年读到的最佳,没有之一。 译者辛苦了。简直奇迹!
-
[已注销]的评论先阅读绪论,再阅读译后记,最后通读全文,会更好地理解本书。
-
西北清真烧烤的评论这本书都已问世半个世纪,很多研究者还抱着数据不放不才是最有意思的?
-
曳尾于涂的评论三年前读过……只是通读过,很惭愧,连“一点微小的工作”都算不上
-
danyboy的评论越读感觉越好,读到一半时来查豆瓣,看到大S老师和SNOW老师的评语,才知道这个新版的翻译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论证出来的,堪比做旧体诗。书的经典性毋庸多言,只说一点,知识社会学对历史非虚构的写作非常有启发。对小说的写作,特别是那类以特定时代为背景,历史小说,现实主义向的小说,都会有启发。
-
沙砾于飞的评论Berger, Peter L, and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enguin Uk, 1991.被引用次数:59513
-
狄俄尼索斯的评论不仅仅是社会学专著,感觉任何对“知识”与“现实”关系尚存疑惑的人文社科爱好者都可以读一读。 核心是社会外化(制度化)、客体化(正当化:语言→谚语、准则、神话等→制度理论→结晶成为象征世界)与内化(社会化:初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再社会化)的辩证关系。
-
散龙的评论翻译真的很好,内容自不用多说,完美!!
-
拜伦的评论我给自己的建议是过一段时间就要读一遍,不好读,但读进去太有收获了
-
gawe的评论核心观点是社会是由外化、客体化与内化三个步骤所组织的辩证过程。而社会的建构性,源自于人类生理特征中本身的高度未分化与高度无导向性的内驱力。这是这本书中最有意思的一个观点。
-
Laputa的评论社会建构论经典,新译本质量不错!
-
笑傲江湖小汗王的评论19年No. 92 本书是社会建构论的经典著作,彼得•伯格和托马斯•卢克曼将知识社会学从作为源头的德国哲学传统(马克斯•舍勒)转到了英美的经验主义传统,他们考察的不再是精英的思想理论的社会历史来源,而是作为日常生活“常识”的“知识”,这种知识由作为人群的社会通过语言及各种符号“客体化”为“现实”;“客观现实”再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内化”为人的“主观现实”;社会的运转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外化—客体化—内化”的辩证过程,实现人与社会的相互建构。这其实对应着社会世界的一个根本特征: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客观现实,人是社会的产物。 外化——客体化——内化
-
五月的评论译文流畅,完全颠覆了上一版对此书的认识
-
Brama的评论翻译的确较前版有了较大提升,这也是入手新一册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后现代学术研究的重点转向关注日常生活,这种自下而上的探索的积极意义或许也在于,告诉人们要对一切都保持热情,要始终热爱生活。
-
Crybaby Amor的评论追问本质或Thing-in-itself是哲学家的工作。对于社会学来讲,当下的经验与现象本身就是一种客观现实被象征界社会化并内化于人的一种Reality。本书对于我个人的思维习惯而言确实是不小的冲击,同时可读性很强。
-
San Paul的评论理论经典,译笔流畅。感谢译者的用心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