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卢浮地宫

卢浮地宫

作者:[法]马克-安托万·马修

分类:小说

ISBN:9787541089053

出版时间:2020-2

出版社:后浪丨四川美术出版社

标签: 暂无

内容简介

一个卡夫卡式的漫画寓言

渺小的人进入无限大的博物馆

沉迷于永恒的艺术

度过短暂的人生

一本漫画概括所有的博物馆

和人类文明的薪火相承

编辑推荐

☆ “当卢浮宫遇见漫画”系列之“当马修遇见卢浮宫”:《方向》《3秒》《全民审判》的作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卢浮宫”这一题材进行创作,会交上一份怎样的答卷?

☆ 马修一本正经地讲述荒唐恣肆的奇想,用灰色单调的画面呈现出艺术世界光怪陆离的倒影。假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的地面建筑只是金字塔一角,那么走进它的地宫会有怎样的镜中奇遇?假如地宫的每一层都比上一层大得多,藏品和关于藏品的藏品也多得多,那么受聘统计、鉴定的专家及其助手将情何以堪?

☆ 马修在这篇“命题作文”中处处跑题却又处处扣题,每一章都是针对某一艺术主题的戏仿或恶搞,“画中画”玩得不亦乐乎,文字游戏层出不穷,在重复中渐变,强化主题。

☆ 于荒诞中见理趣,冷漠中流露深情:博物馆无边无际,藏品无穷无尽,艺术无始无终,渺小的只有人,短暂的只有人生。或许人之所以渺小,是因为他面对的是全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而博物馆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保留了无数人生命的痕迹和艺术的传承。

内容简介

在某个不确定的年代,一位名字古怪的鉴定专家受聘来到神秘的“完结博物馆”,带着一位名叫莱昂纳多的助理,从事一份严肃的不定期工作:统计数不胜数的藏品,丈量无穷无尽的走廊。他发现世人所知的博物馆只是冰山一角,于是一层层地向下探访,逐渐深入它的脏腑,走近它的基础,同时也一步步走近了“博物馆”的真谛之所在。

媒体推荐

马修和以往一样,动用漫画的一切手段促使读者猜错、吃惊、思考。一章一个展厅,一个展厅一个世界……我们越来越陷入终极博物馆的地底和嵌套式迷宫的深处。跟紧了导游!

—— 大卫·杜比《加拿大独立图书馆》

变换字母的文字游戏、象征和隐喻、夸大渲染的手法,共同雕琢出一颗视觉和叙事的珠宝。

——《漫画星球》

《卢浮地宫》是无可置疑的杰作,足以跻身为漫画这一艺术形式增辉的作品之列。

—— BDGest’

马克-安托万·马修火力全开!作品创意十足,主题繁复,灰暗的画风背后藏着马修精致的幽默。

——《Babelio》读者评论

下载说明

1、卢浮地宫是作者[法]马克-安托万·马修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danyboy的评论
    简介说“卡夫卡式”,不不,是博尔赫斯式。马修在这里将《画的秘密》的手艺用的更加丰满,以虚构体现真实。主角受命鉴定卢浮宫藏品,但终其一生也没能完成,整个过程半真半假的展现了博物馆的“功能”,也像博尔赫斯那与土地等同的地图类似,马修绘制了:绘画馆的绘画里的绘画馆里的绘画;装裱绘画的画框成为艺术品、模具长廊的尽头是人类艺术的初次刻画、蒙娜丽莎的多个原作等等,犹如艾柯“无限的清单”。最后,鉴定师去世之前与已经去世的助手对话,获得了“本质即无限或者说绝对”的领悟。隐喻和用典颇多,情节本身就是“博物馆事业代代传承”的隐喻,文字游戏、一语双关之类就更多了,还有不少作品引用了名家名作。比起过于晦涩的《方向》和工艺高精尖但内涵较浅的《3秒》,这本漫画在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和内涵挖掘上堪称他本人风格的集大成之作。
  • 巴伐利亞酒神的评论
    最容易“看懂”的一本马克安托万马修,但几乎每幅画面都埋藏着巨大的信息量。这些碎片化的图像宛若散落一地的线索,指引你通往真相又围困在扑朔迷离中。这是鉴家勒沃卢默尔先生18134天未能参透的谜题,而它将永世诱惑着后来人的下半生。“本质是存在的却又是遥不可及的……”“但是通往遥不可及的道路是本质的……”这一无解的悖论证明了人类飞蛾扑火般求索真相的意义和荒谬。但这样的荒谬是多么迷人啊,你难道不想看一眼黑暗中的原初艺术吗?像修复家认为光线是艺术品的敌人那样,深深沉沦于尼采的“白昼之光不懂夜色之深”中。也许,这是比生命更有价值的一种美。
  • 鸟川芥的评论
    这是读的马修的第四本图像小说了,谢谢后浪,作者特别喜欢迷宫一样的空间,之前的几本也是,《方向》和《三秒》都是在玩空间游戏,作为画画的,学习空间构图也很不错。这本故事性不强,更像是带点哲思的短篇小说,觉得马修要是画卡尔维诺的文本会很精彩。另外作者的勤奋值得学习,差不多一年一本的速度在出,质量还很好。
  • 粟冰箱的评论
    艺术阴影笼盖下的人。
  • 瑾朵朵的评论
    由冷峻幻想构成的严肃报告文学
  • 室内滂沱的评论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用博物馆地宫走廊距离的长度,来映照历史的时间深度,仅仅是走马观花便已经白发苍苍。人类在时间面前的所为,渺小得像蚂蚁搬米,书里有些场景快能唤起人的巨大物体恐惧和幽闭恐惧,想起伊藤润二《阿弥壳断层之怪》,黑白分明的光照又像弗兰克·米勒《罪恶之城》。看完用计算器算了一下,主角逛完这个卢浮地宫花了大约五十年,人类徒劳的手工劳动、潮流的迁移回转、上级指令的更迭不休,促使工人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生产出宇宙量级的无用手工制品,再强行赋予艺术价值,并用浩瀚的存档来进行历史定性——马修不光对镜子深渊感兴趣,他的作品里还总有一层社会批判,用高于人类的永恒之物(时间,光)来嘲讽社会组织形式的愚蠢,这本书更是辛辣的艺术批评。带有顽童之心和挑衅性质的阴谋论故事,这才是对卢浮宫爱得真切。
  • 虾米的评论
    亦真亦幻、扑朔迷离。荒诞之中见出艺术的本真。画中画近乎噩梦又仿佛博尔赫斯笔下无穷的镜子,作品与凝视之间无限延展的解读可能,以及悠悠然忘情其中倏忽而逝的似水年华。
  • purple_samy的评论
    最心水的一本终于出中文版啦~
  • 的评论
    过剩的博物馆,翻不完的沙之书,与实物一比一的帝国地图,起初我只是看到这些构思的奇妙,后来我才意识到这种概念化作品背后的存在主义。公正地说,马克-安托万的想象力并没有超越文学大爆炸时期的大师们,但他却是极少数可以将抽象深思赋予具象图画的人。可以看到的巧妙背后蕴含着看不到的深奥。马克-安托万不只是诠释,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创造者。认知科学认知艺术对认知的徒劳概括,自食衔尾蛇,循环论证。通俗说就是无限套娃啦。
  • 匡匡的评论
    这是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姊妹篇啊,《看不完的博物馆》《走不尽的卢浮地宫》。里面有些对概念的解构真迷人。1. 雕塑,是时间的结石。2. 每一个尘封的模具,由时间亲自填充。比起待在楼上光线压顶的玻璃柜里,藏身在绝对黑暗之中,岂不是更加彰显艺术品的美?3. 新一代的艺术品修复理念,是修复中要如实地呈现时间的痕迹,无论破损还是裂痕,所谓修旧如旧。但但但,其实也就是用一种人为代替另一种人为,用一种虚假代替另一种虚假,不是吗?总而言之,修复,就是“不让时光创造它的作品”。4. 潜藏在艺术“地下”的东西,比地上展示出来的部分更博大,更浩瀚,更让人皓首穷经。
  • 子文东的评论
    我还以为真的讲去卢浮宫地下整理库存……我……看到后面越来越眩晕,一种站在深渊边探身俯瞰的感觉,而且因为依然与现实有映射,要比同样的概念推到极致的《3秒》更有意味。一场迷人的探险,要是能拍成动画就好了。
  • 韧勉的评论
    时间是发明,或者什么也不是。(第1页)法国漫画大师马修,用他一贯的黑白灰的色调感描绘了卢浮宫中地宫结构与博物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颇为奇妙的连接关系。博物馆给人的固有印象是阴森、厚重、灰厚的感觉,地宫更是,所以在地宫中既保管了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文物也保留了最污秽的事物。无心造假之假,自有其真实的成分。(第28页)我们随着主人公在博物馆的各个部门之间穿梭学习、修补过去不该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第26页)最终在完成历史传承的过程中,顿悟人生。绘本篇幅虽短,但是图像的应用使得语言更加立体生动的直通人心,大师执笔向来是举重若轻,马修的作品从来只会心悦诚服!
  • dante的评论
    放弃去尝试评价这本书了……它难以被评价、归纳。这是千头万绪的灵感和思索构成的奇观。和博物馆一样,可以进入,可以窥探,不能被概括和穷尽。
  • ღ 狐不悔,的评论
    从去年差点没“烧坏我脑子”的3秒到今年差不多时间的卢浮宫,马修真的还是那个无敌厉害的马修啊!!!这是一位鉴定专家和他的助理探究“终结博物馆”的日志。没记错的话,卢浮宫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而这迷宫般的一系列过程让我很好地从各个角度深入地了解了艺术隐藏的那些故事。
  • 远子的评论
    完全不逊色于博尔赫斯的小说。法国人似乎非常迷恋博物和博物馆,这种迷恋表现在写作上大概就是总想写一部“大书”:想起“百科全书派”、写了36卷《自然史》的布封、未能写完“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和未能写完《布瓦尔和佩库歇》的福楼拜。
  • 珍妮的肖像的评论
    故人与故作都已在时间的尘埃里,如果将卢浮藏品展示理解为~时间尘埃最终造就的作品展示,那么一无尽头的卢浮地宫,拨开的则是尘埃中的尘埃,那些更为隐秘,更巨大庞杂的诸多不易言明部分。模具仓库,碎片仓库,修复工作坊,摹本部,档案馆,画框仓库等等。每一个部门的切入都好像重开一个向外窥看的窗口,以一个新的视角望向时间,与时间的作品本来。而每一位研究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专家怀抱自己的研究笔记,那里面会有一些重新的注解与阐释,可能也会因语意与表述的多向性,成为新的迷宫谜题。所以我好喜欢这本的最终指向~~无限接近,永恒循环。六星
  • 魔云兽的评论
    故事的第一层情节理解起来不难,但是作为画出《3秒》《方向》《画的秘密》的概念艺术大师,肯定不仅限于这一层意思。从调换字母的命名游戏开始,作品就陷入了事物的表象之海。作为鉴定家的主角,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目之所见真的是博物世界的冰山一角。鉴定家在第212天见识了模型空壳,那是人类力求接近形式(最接近本质的表象)的努力。黑暗守护颜色,而修补则在复原主义和坚决干涉主义之间摇摆,临摹过于出色,原本被定义为赝品,终于在3850天的时候,一个更加核心的概念开始显现,书中称为嵌套,但我感觉更像是自指。更妙的是这个自指作品将复制品作为了创作元素,于是假的东西成为真的一部分。这种自指还出现在第1万天,借由展览员之口,指出极简画框的时序叙述就是漫画,读者于是被作者扯进了那个深不见底的概念世界(接下条)
  • 太常寺协律郎的评论
    充满隐喻但不展开
  • 后浪的评论
    继《画的秘密》《方向》《全民审判》《3秒》后,马克-安托万·马修再度带来令人目瞪口呆的烧脑漫画!
  • 李濛Lemon的评论
    巨大的地宫,宏伟的藏品,无限嵌套的画作,无一不衬托出人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故事充满了隐喻和象征,是对人类文明的敬畏,和无法抵达本质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