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章节目录
代序 重建对话的精神
前言 自我是一种方法
北京访谈
访谈之前
童年图景
80 年代
北大青年的焦虑
研究“浙江村”
年轻人之丧
边缘与中心
个人危机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用80年代来批判80年代
什么是批判
理解的学问
牛津访谈
访谈之前
牛津记忆
距离感与直接性
人类学的圈子
非虚构写作
学术不是天职
民族与民粹
新加坡启蒙
“盘根”式共同体
跨国性的自洽的小世界
大学应该寻找例外
个人经验问题化
新研究
共同理想
乡绅作为方法
温州访谈
访谈之前
人的再生产
阶层流动的悖论
寻找新的话语
作为中介的人类学
再谈乡绅
尾声
附录
项飙著述目录
索引
内容简介
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下载说明
1、把自己作为方法是作者项飙 / 吴琦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57的评论实在不知道怎么说这本书。今天丹妮突然把最早的聊天记录翻出来,竟然是四年前的七月此时,当时哪知道做一本书要这么久,每天都想着明天就要辞职出去搞创作,反倒是世界的苦闷和颠倒从那时就有苗头了。拿到书以后觉得陌生,自己的状态大概也彻底变了,尽管还是会抱怨,但比当时确信多了,知道既然选择了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所以在稿子最后一次修改时,在结尾加上一句话,对话的精神、带有反思的实践不应停止,我们所选择的生活与研究都要继续下去。这一路没有想象得那么孤独,反而不断遇见互相启发彼此督促的战友。多么值得。
-
手无寸铁的评论不要怕边缘,或者知识不够,把自己的不够、天真真实地体现出来,就会很可爱,不要装腔作势。(项飙)
-
云淡风不清的评论这是编辑生涯做得最久的一本书,从2017年7月的动念、到今天的实体书上市。在这四年里,它持续输送给我热情、新知、力量,像一条纽带,把我和远方敬爱的师长、志同道合的伙伴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最初的想法、问题,到提纲、草稿,再到成为一本书、一个新的邀请,它呼唤着新的伙伴的加入,呼唤着另一本书——另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没有比这更幸福的。这本书,提供的方法,于我,就是关于如何把一个想法变成一本书。希望它可以被更多的人阅读,希望更多的人,能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
鲍勃新药的评论读完了,我不相信黎明会到来,乌托邦只存在于书里。花这么大力气宣传这本封面能令人联想到椰树牌椰汁的访谈录,单向,请拿出你的行动。
-
River的评论项飙提到几次以塞亚·伯林,他似乎认为自己和伯林在某些地方有相似性。以塞亚·伯林最多不过是行动上的渐近主义,而项飙不仅是行动上折衷,他所谓的道德几乎甚至成为一种折衷主义的道德。他多次提到的乡绅,似乎是表达一种地方精英基层治理的理想状态。以前费孝通讲这个,我理解,因为彼时的中国有着丰富的可能性,但今天项飙说这个,我不能有半分共鸣,房间里的大象就在眼前,学者们竟视而不见。项飙说“乡绅”,说“温州”,说“与知识份子保持距离”,我只感觉他疏离中心却又渴望获得话语权的姿态说不出的讨厌。
-
远子的评论睡了一觉,还是想给两星。首先向吴琦说声抱歉,吴琦的不少问题也是我想问的,遗憾的是,我几乎没看到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想要批评项飙不太容易(详见长评),因为很多时候你需要替他归纳才能知道他的观点到底是什么,以至于我常常分不清这是人类学家的问题还是项飙的问题。但从本书及几篇访谈来看,可以肯定的是,项飙所秉持的是一以贯之的反启蒙知识分子的国家主义立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读完本书再看评价,我感到空前的寂寞,并陷入中学时代经常会有的困惑:难道不是全世界对了而只有我一个人错了?
-
大吉岭的评论90年代中期还是个学生就能买台电脑和全套办公设备,温州人,真有你的
-
伊夏的评论不客气地说,在那些整书质量比较差的几期《单读》里,吴琦的序往往始终是好看的;而在大量学术垃圾式的人文社科研究里,项飙老师的作品也毫无疑问是好看的。这本书似乎遥遥回应了这些“好看”的深层缘由:他们对这个时代和社会有一种乡绅式的关切,一种去姿态化的亲近和忧虑。这本书仿佛接续上了《走出唯一真理观》,一再证明了智识人之间求真式对话的深刻魅力。
-
No name的评论读完难掩失望,带来的思考甚至还不如《十三邀》的那期访谈
-
Berlinka的评论读试读本时,一种源源不断的求索欲望在敲打我的神经,对这系列对话的追索,更是一场自我攀登的旅程,出发时充满好奇与热情,希望两位学人的对话能够给我长久困惑的问题进行阐释——己身的位置,知识人的命运、全球格局激烈变动中“自我”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读到结尾处,迎来意想之中的倦怠和戛然而止。这场无尽的对话的过程,就是一种读者在直觉中反省直觉、且需要立刻跳出过度反省的理想的阅读过程。在小世界,我们依然在谈论“自我”,可以是全球化中的乡绅,或真正的知识分子,哪种身份都好,这本书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给予人以继续保有思考行为的勇气和笃定。这场对话证明,思考本身就是前景。
-
驴头狼的评论没什么学术水准,连普通的思维水准都没有。模仿布尔迪厄,但是又没有布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瘸,媚俗。大陆产的做题家学人,特别能申请,忽悠老外第一强。
-
Miss_Cynthia的评论第一次完整读完,花了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那时它还是本有着丹妮无数批注的纸稿,酣畅淋漓,很多地方需要重读重想。丹妮问我对新书信息的意见,但不敢接受我那句“我们时代的经典”的盛赞。可能我所说的“经典”的意思是,它是我们当下谈论、交流、写作的某种标杆。你会罕见地从一本书中如此直接、切中地看到自己日复一日所思索、困扰的问题,你会前所未有地意识到你个人的问题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你所有有关自我的困境都可以再推一步,下一步就是意想不到的开阔的图景。但同时,你还有很多的想法,想要继续问下去,讨论下去——读完你会明白,这本书的书名已经说明了一切它想要说的:把自己作为方法,并保持对话的精神。希望它能抵达更多人之手。加缪说《局外人》不是给所有人的书,但《把自己作为方法》是。这两类书,都具有某种留存历史的必要性。
-
SWX的评论读蒙田的时候,最好奇和疑惑的一点是,你的自我如何对他人有意义?蒙田一直在絮絮叨叨一些最私人的琐事,包括一些最微不足道的习惯,他怎么吃饭,他如何如厕。为什么我们都能读得如此津津有味,而不感到任何来自egoism的冒犯?多年之后,我慢慢明白,蒙田在叙述他自己的时候,叙述的是一个人,而不是在为这个人辩护。像看待他人一样公正、诚恳地看待自己。谈论这个人的优点,缺陷,不偏好,不夸耀,弄明白。毕竟对于这个自我,没有其他任何人比我们自己更熟悉。这就是为什么整本书里充斥着“对我来说”“我认为”“我跟别人不一样”,但是却没有任何冒犯和不适之感的原因
-
赫恩曼尼的评论诚恳,坦然,务实,关怀。项飙对于附近世界的关照和叙述,不仅是对学术大而化之的语言的抵抗,也是对于淹没个体的政治话语和政治权力的突围。这种叙述渴望抵达的,是普通人的故事,牵涉的是具体的事件、具体的社会关系、灵动的生活图景。我们太需要读到这样质朴真诚的话语,太希望那些对于社会有观察的学者说人话。最难能可贵的是,项飙认为“学术是一种干预”,社会科学能为人提供思考的工具,他说:“我是一个活人,我对这个活的世界要发出自己的想法。”如此恳切,让人感动。
-
电胆马的评论说起来,吴琦给自己的定位是半学术鲁豫吧。
-
合鸟的评论真香,一部我觉得所有即将步入学院生活的同志都应当看一看的书!学者们因为需要彼此的差异构建起共同体,不应该让这些共同体建立起边界,反过来消泯差异性。
-
titivillus的评论难得的诚恳,难得的热情。在这云上的世界,自我是你可以是扎根的田野。
-
Mr.Craner的评论很多观点不能苟同。争论的焦点是:知识分子是否应该对公众进行最低限度的价值输出。项的态度是不应该,知识分子只需要尽可能地用语言表述并还原真实就好。价值可以从真实中生长出来。但是这很危险。知识分子如果不提供价值,价值也不会从天而降或者破土而出。这个黑洞会被更多不掌握理性工具的人填补。因为人类对价值虚无的恐惧要超越对一种坏价值的担忧,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对自己已有的价值体系充满自信,他们不担心它是坏的,而担心它不存在。知识分子不去占领这个价值市场,这个市场也不可能从无序变得有序。在这一点上我赞同远子,“客观的描述在道德上反而是可疑的,区分正义与邪恶的明确结论当然伴随危险,但知识分子恰恰要勇于应对、仔细辨析这种困难,而不是简简单单把“审判权交给人民””。
-
袁长庚的评论珍贵且真诚地学人成长档案,自我反思和对一种另类学术生存的追求很有启发,但我对其中隐隐的民粹倾向持保留态度
-
乔纳森的评论两个非常真诚的人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