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回归故里

回归故里

作者:[法]迪迪埃·埃里蓬

分类:小说

ISBN:9787553518510

出版时间:2020-7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标签: 暂无

内容简介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命运是否早已被宣判?”

.

当代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传》作者

迪迪埃·埃里蓬切身之作

出版后即在《世界报》《自由报》等知名报刊引发热议

.

一部引发强烈共鸣的自我剖析之作

一部探讨底层民众成长困境的社会批判之作

.

著名知识分子如何与原生阶层 和解?

不再将问题归咎于家人与心理创伤

而在教育制度、阶级差异中反思社会对人的塑造

.

这是“一场自己改变自己的劳作”

却在为更多贫困者寻找反抗的可能

编辑推荐

◎享誉国际的当代著名思想家,反思自身出身背景和成长轨迹

作者为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已出版十几种著作,多部作品被认可为经典,也包括此书。这本书介于坦白和反思之间,既是一部个性化的学术著作,也是作者结合自己的出身背景和成长经历讲述的故事,在研究者眼中是学术讨论,在普通读者眼中,是深入浅出、令人共鸣的回忆录。目前该书已由德国著名导演托马斯·奥斯玛雅(Thomas Ostermeier)改编为同名戏剧。

◎关注阶级固化问题和边缘群体,以实际案例为依据为努力生活而奋力抗争的人发声

父亲死后,作者回到阔别三十年的家乡兰斯(Reims),并重新反思了自身过往经历、家乡及其周边地区的境况。从家人、家乡工人阶级民众的生活,女性长辈被剥夺的权利,到兰斯这一区域的被边缘化,相对主流文化而存在的“亚文化”……迪迪埃·埃里蓬关注的是阶级壁垒中下平民阶层的生活,是“被侮辱和损害的人”,是使他们获得“启蒙”的可能。

◎反思学校教育在社会对人的塑造中扮演的角色,致力于审视教育系统施加的社会指令

从父辈的教育经历到自己的教育经历,埃里蓬致力于冷静反观学校教育与社会秩序的“合谋”。从大批辍学的孩子,到无法融入校园文化而反叛、加入“亚文化”群体的孩子,埃里蓬说:“教师们已经尽其所能!……他们能改变的东西太少了。”学校是社会的战场之一,阶级的壁垒也存在于校园文化之中,埃里蓬致力于打破隔阂,探寻新的可能。

◎从“小家庭”到“大世界”,剖析了权力与抵抗的多种形式

从因无法完成学业而懊怒一生的母亲,有暴力倾向、总是大喊大叫的父亲,到把孩子们丢给孤儿院的外祖母,作者重新理解了家人的处境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原因。由此,他也看到了家乡误入犯罪歧途的青少年、在阶层固化中放弃学业的工人们……社会如何塑造着底层民众,底层民众又是如何屈从的?作者试图剖析塑造和屈从的机制,重新理解他曾厌恶和逃离的人。

◎结合现实,深入浅出地消化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的理论和思想

喜欢让-保罗·萨特、皮埃尔·布尔迪厄、米歇尔·福柯的读者将会深感亲切,因为作者会满怀激情地讲述自己是如何被他们鼓舞的,他们的理论也将与作者所经历的社会现实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生发点。

.

内容简介

《回归故里》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结合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反思性社会学著作。父亲去世后,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决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兰斯,重新了解他最初诞生的社会阶层和那群他已经告别三十年的人。他重返过去,回顾家族的历史,回忆童年时身处的工人阶级阶层,回溯了他如何从工人家庭的穷孩子成为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

在这场极为内在又颠覆的心灵之旅中,作者思考了社会阶层、学校教育、身份建立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梳理集体决定论中不同个体的命运轨迹,剖析了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个人选择”是如何被影响、被决定的。

.

名人和媒体推荐

《回归故里》是一部引人入胜、充满勇气的作品,讲述一位法国著名作家如何使复杂的、时常冲突的社会身份与精神身份交汇在一起。

——利奥·贝尔萨尼(Leo Bersani)

这是一本扣人心弦的书,关于压抑,关于抛弃自己的出身,关于重获平衡。

——《美国艺术》

埃里蓬总是会回到他所说的发现心灵生命的“奇迹”中。“毕竟,”他指出,“人们应该学习,阅读令人愉快,书是你能够热爱的东西——这些态度并不是普遍的,实际上与社会条件以及你的出身背景密切相关。”我们这些足够幸运,从小时候开始就能拥有这些的人只能向他致敬。

——《卫报》

“我曾经以为,”迪迪埃·埃里蓬说,“人们可以远离家庭独自生活,可以忘却个人历史以及那些生养自己的人,重新创造自己”——在回顾了那段逝去的历史,并心怀敬畏地对那些他曾经背离的人们致以敬意之后,作者用这段颇具美感的文字陈述着这样一个事实:背离家庭与过去是永远无法彻底实现的。或许真正的“回归故里”并不存在,但至少让我们努力“与自己,以及那个被我们抛下的世界和解”。

——《世界报》

下载说明

1、回归故里是作者[法]迪迪埃·埃里蓬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公享史的评论
    太棒了!腰封上说这是“一部具有文学气质的反思性社会学著作”,但我觉得它其实是“一部社会学视角的去文学性回忆文稿”。重点是全书充满了身为社会学家的作者对于自己过往的坦诚且深刻的社会学式自省(即便这种社会学是欧陆式的而非美国式的),指向对社会阶级、家庭出身、种族主义、学校教育和身份认同的反思,甚至为我们观看新近法国现实主义电影(比如去年的《悲惨世界》《感谢上帝》和《同义词》)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注脚。很庆幸自己成长于一个还没有出现明显阶级差别的环境里,但作者提到的很多情景又是感同身受的:比如当自己随着所受教育的增长而成长为一个关心劳苦大众的左派时,原本属于工人阶级的父母家庭和儿时玩伴却走向了保守主义,在这种分歧中如何自处呢?而自己对于劳工的关心真的就是他们想要和需要的吗?是否带着脱离现实的同理心?
  • 北方的评论
    这本书太赞了...作者回忆了自己从小时候到离家的这段经历,用社会学的视角看待了教育、家庭、阶级、同性恋、政治等问题,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之下,作者一边在不断成为自己,一边在不断背离自己。如何与自己、家庭、社会达成和解?这样的问题太过于令人纠结。文本平实有力,富有张力,也有相当强的专业性。
  • 西窗随笔的评论
    太精彩了,昨天睡前想读几页,结果一发不可收,精彩至极。作者对同性恋身份和阶级身份的自我认知和反省,乃至对整个法国社会左翼运动的深刻反思,都在这本179页的小书里了。
  • 兜框框的评论
    好书,在读这本书之前,从没有从阶级角度思考过自己和家人、老家的关系。
  • 远子的评论
    讲述一个工人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不无艰辛的求学与求生路,在逃离(“逃离是一种暴力”)家乡三十年后,以父亲的死为契机,他展开痛苦的反思,终于惊讶和遗憾地发现,他以为自己只是受到了“性向的判决”,却没想到同样严酷、隐藏得更深的是“阶级的判决”。虽然和作者的经历少有重合,但读到他关于阶级差异的感受与分析时常常感同身受得额手称庆。不管怎样,阶级分析仍然是理解人心最好的工具之一,无视或忽视阶级差异(我在三十岁之前就是这样做的)的人也许永远都看不清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也无法理解自己内心的波澜。这本书也印证了我在读伯恩哈德的小说时模糊感受到的“真相”:所谓深刻,取决于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过去时到底有多坦诚。在不断景观化的今天,这越来越成为一个朴素的真理。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真正成为方法。
  • 祝羽捷的评论
    西窗老师推荐了《回归故里》,一鼓作气读完,虽说是“回归”,但写的都是逃离和反叛,借着父亲去世的机会,作者重新反思自己为什么跟故乡(土地、亲眷、身份)产生隔阂,甚至不能参加父亲的葬礼,用批判的目光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自己的“雪耻”,那就是阶级给他带来的耻辱感甚至高于性少数群体的耻辱感。人不愿意回归故里,很大原因是不愿意回到从属的社会空间,希望建立新的社会身份,学习获得新身份的“习性”,对自我重新定义和主体化。 我喜欢作者对自己原生态阶级的重新审视:比如想要改变自己遭受的不公待遇所做出的举动,不过是只关心自己,而不是建立在更宏大观念之上的政治规则;从选举看出为什么最终会背离自己阶级身份的党派,因为内心很容易接受“统治者意识形态”。这些都能映射我们当下的处境。
  • fushia的评论
    对自我直白到近乎残酷的剖析之作,因为社会学带来的“局外人”身份而冷静克制,也因为对出身对阶级毫不留情的层层检视而勇敢决绝。
  • 牧羊的水鬼的评论
    一本诚实的自我解剖之书,将个人的羞耻感受(出于阶级、出于性向)作为一种社会性病症,来观察我们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秩序和历史,以及早已高悬于个人命运之上的社会判决。而人生是一场改变自己的劳作,这个暴力的世界,永远随时会击败我们。
  • 君柯的评论
    看完很想写一写我的版本的《回归故里》。
  • 伊夏的评论
    “谁的父亲死了/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是很多作品的起笔。作家以社会学思维写家族史与个体史,许多家人在历史浪潮中的选择变得可以被理解,甚至可以被原谅。而真正赤裸的外部暴力,都在自己亲人的身体与生命经验里一一显影。
  • 阿巴厮的评论
    不认识作者,但是完全不影响读他的自我剖析的传记。外省郊区工人阶级家庭,同性恋,没有文化的父母和兄弟,在这些标签下成长,他是如何成为这样一个人。并且在几十年后,又是如何来看这些标签。还是很值得一看,其中法国政治的部分,左派右派的,看的稀里糊涂。
  • Kopi Luwak的评论
    连着一口气读完。里面提到的亲情、同性恋、政党、知识分子、失去与获得等多维度话题的探讨都十分的深刻与真实,并且很有文学性。特别是对一些特定群体一定要承受文化与社会厄运的追问,“但我们又做了什么?”,对于这些问题,这些是唯一的答案:社会裁决的独断专行和它的荒谬性。就像卡夫卡在《审判》中写的那样,我们不可能找到宣布这一判决的法院。它没有具体的地址,它并不存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判决早已生效。以及作者在终章结尾时所发出的感慨:我在遗憾自己任凭这个暴力的世界击败自己,就像它曾击败父亲一样。引起强烈的共鸣。
  • 薄荷在1998的评论
    极精瘦的一本书,深刻而生动,没有一句话是累赘的。 迪迪埃·埃里蓬依托个人的经历,把抽象的阶级概念落实到自身经历上。一百八十页的小书囊括了阶级问题,移民问题,教育体系,性少数群体等许多社会问题的讨论。一边读一边停不下来地勾画,做笔记的时间几乎和阅读时间相当,如同修习了一个学分。
  • alain.proust的评论
    深有体会,关于我们要如何逃往大城市,要如何与渐行渐远却又纠缠沉沦的往事告别,要如何被文学、哲学拯救,又要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同性恋与知识分子。
  • 我还不想睡_的评论
    好合时宜的一本书 很少看到这种阶级层面的自我解剖 逃离原本的故里 适应全新的社会空间 人生本也就是改变自己的巨大劳作
  • 捕风的评论
    一个人的自传召唤出另外一个人对自己的回忆,对于自传作者来说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这本书固然不乏社会学价值,但对我来说,它最直接的影响却是让我再一次反观自己,相似的成长历程:出身贫寒,叛逆,离家,同性恋,试图成为“知识分子”,难以和解的原生家庭……这些个体性的共鸣在遇到宏大的国家社会问题时却逐渐消散了,当作者在抱怨父母在投票上的选择时,他肯定无法想象一个中国的小伙伴面临的是怎样糟糕的境遇,以至于彻底失语,唯有退回到最窄小的个体家庭(尽管还是不同寻常的同性恋家庭)当中,才能拥有言说的自由,才能获得唯一的存在意义。
  • 57的评论
    可以说是一本教科书式的反思之书。不仅在于作者把自己对家庭对阶级对性取向的经验翻捡出来,而且里面列举的文献和学者,也完全是一般学生进入批判理论的经典路径。这两方面都有强烈的映照感。但也正因如此,不满足和怀疑就更深,这些书本层面的构造和反省,对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策略,到底有几分改变,在书中只留下异常微弱、迟缓和自我宽慰的印痕。
  • 后浪的评论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命运是否早已被宣判?” 当代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传》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切身之作,出版后即在《世界报》《自由报》等知名报刊引发热议。著名知识分子如何与原生阶层和解?不再将问题归咎于家人与心理创伤,而在教育制度、阶级差异中反思社会对人的塑造。
  • 哭之笑之的评论
    作者说出了一些我的心声与叹息: 『当我和母亲进行每个季度一到两次(时常次数更少)的通话时,她总是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闪烁其词,以太忙为借口,并保证过一段时间就去探望。其实我无意履约。从家里逃出来之后,我没想再回去。』(p1) 另外印象最深的是讨厌雷蒙·阿隆: 『肤浅而喜欢说教的教授』『我只见过这位人物一面见到他后我立刻觉得反感。我讨厌他虚伪的笑容和柔和的声音,他用这种方式展示着自己的沉着、理性,但归根结底无非是展示着他作为资产阶级所拥有的丰厚的物质条件和成熟稳重的思维方式。』(p67) ps:全书中多处“梅洛·庞蒂”应为“梅洛-庞蒂”。
  • Rnaissanc的评论
    我也时常会产生同样的感受,但我仅仅困惑,并没能够跳脱出来看自己身上的矛盾的根源,也不能接纳这种矛盾。以前我爸说我的主导思想游离在灵魂之外,当时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现在想也许是在这种矛盾中的一种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