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秋园

秋园

作者:杨本芬

分类:小说

ISBN:9787559640666

出版时间:2020-6-1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标签: 暂无

章节目录

自序 厨房里的写作
第一章 洛阳 南京
第二章 山起台
第三章 花屋里
第四章 黄泥冲
第五章 赐福山
第六章 跑
第七章 归
代后记 解命运的谜

内容简介

听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的故事。

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秋园,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今天,她80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

“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下载说明

1、秋园是作者杨本芬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李青菜的评论
    这书比你想象的小,比你估计的沉
  • 木卫二的评论
    之前有看过后记作者的说明,是一本“妈妈写外婆”的书,女性身份角色绕一圈,会感觉今时今日国人女性,似乎逃过了历史的磨石重负,但小脚这样的反人类陋习,有过长达千年的赞美(本书开头就是秋园侥幸逃过,拥有了一双半解放的脚),以这双脚,开始了中国地图上的活命奔走。作为小说,它最精彩的段落,是母亲带两个儿子去湖北、女儿出走江西的平行蒙太奇,其余篇章均为单线流水记事,也就是祖辈老人家“没什么好说”的一滴水,一滴泪。是啊,“他们”甚至不允许也不希望人们去说,去回忆。中间有二十年明显被人为划去,阅读跳跃感明显。
  • 十七君Tanya的评论
    看到结尾秋园去世,眼泪忍不住就掉了下来,为秋园,为之骅,为每一位在生活的洪流里挣扎、抗争的女性。 故事的开始,五岁的秋园不谙世事、天真可爱,和父母兄弟生活在中原腹地的洛阳,喜欢在雨后的屋檐下光脚踩水,还不知道命运为她准备了什么样的磨难; 故事的结尾,秋园八十八岁,依然会为外孙女没能看到山崖上怒放的杜鹃花而感到惋惜,最后终老于湖南。 这中间,八十多年的光阴,仅仅用一句话来概括——“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曾有过多少像秋园这样平凡普通的女性?她们善良一生,隐忍一生,奉献一生,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之力下,拼尽全力也只为了活下去,而她们身上的韧性又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什么时候,女性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够活得舒展而自由呢?
  • 已注销人士暗蓝的评论
    非常出色的个人史,聚焦在50-70年代的艰难岁月。看到在那三年,秋园走投无路时,偶遇的大姐问她要不要去湖北,那边要收棉花,缺人手时,不由得想起《愤怒的葡萄》。平凡人的命运太容易被打乱了,无论是因为万恶的资本主义,还是那些不可说的巨大之物。他们要么如秋园一般努力生存,支撑起一个家;要么如秋园的丈夫随波逐流,做一个有口皆碑,对所有人都逆来受顺,只是没忘了妻子“失节事大”的“中国善人”;要么动用一点点被施舍的许可,挥刀向更弱者。后两者放弃了抗争,也就放弃了愤怒,但努力生存的人是有权愤怒的,这愤怒源自于他们值得更好的命运。也正是他们的故事才值得书写,因为这才是人该有的样子。
  • 粟冰箱的评论
    平淡且近自然,文笔好舒服啊。叙述一直很和缓,娓娓道来,没有过多的渲染跟煽情,就算是很苦的生活与磨难,也是这种平静的语调,但让人能感受到底下汹涌的惨伤,经过岁月的淘洗,只有些模糊的棱角了。细节特别充沛真实,写饥饿,写落下的骤雨般的毛毛虫,写恶意和善意,写埋下的四缸盐,写病痛和死亡……那个年代,那些渺若尘芥的人,那些命运,或许就被称之为“无常”吧。其中最让我感觉到“无常”的竟是这一段:“至于小徐老师,之骅再没和他联系过,这辈子也没再见过他。”
  • 短波台的评论
    这是真正的“你一生的故事”,朴素、残酷、纯真、雅致。生活于秋园、仁受和那五个孩子,都像裁缝小泉的手心——“洁净的丑陋”。洁净是因为他们洁净,丑陋是因为命运丑陋。在丑陋中维持洁净,就是他们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受限于自己的时空,但他们所经历的终于不朽。
  • 哼哼.floweray的评论
    书,不大,不厚,不重,掩卷后一声轻叹。 一个贯穿全书的“冇”字,把“有”的两点挂在了看书时的眼帘。 有点严歌苓的女性视角,也有点余华的时代演变,但却在字里行间散发着《城南旧事》的光辉。 没有刻意的苦大仇深,却字字淌血。 没有刻意的点明时间,却透露着时代的悲鸣。 想到了自己的奶奶、姥姥、姑奶奶,想到了妈妈,姑姑,姨。想到了身边那些看似普通质朴却隐忍前行的女性长辈。 大痛并小乐着。
  • 伊夏的评论
    这是乐府女性书系里的一本书,却让我想起之前乐府出的那本《守山》。普通的,劳苦的,忍辱负重的一个人的一生,无论怎样走过,都含着那么多相似的眼泪和说不出的悲哀。“秋园”可能是你我家族里任何一位长辈,在他们还没来及说出自己故事的时候就溘然长逝了,还活着的我们如果可以,要记下来啊。用明白人生值得回望与反思的心,记下来啊。
  • 李斯本的评论
    为苦难里依然寻常而明亮的良知、善意、爱。
  • 欢乐分裂的评论
    一本素朴而厚重的小书,以接近白描的手法记录万千众生经历的“随波逐流、挣扎求生”,其隐忍、刻苦、勤勉、不屈之心性,是多少女性的缩影与镜像,如后记秋园外孙女所言:“隔着死亡这一距离,我们安全地听着他的故事,多少像对待一个局外人。”然而,这样“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的女性今日难道消失了吗?以辗转几地为章节结构,人啊在历史洪流里遭受的一切苦难,可能都无法激荡出任何涟漪,毕生能追求的仅仅是活下去,活着是蝼蚁的奢侈。那些并未刻意点明的时代风云,在寥寥陈述中如此令人心痛,所有滴血的件件种种不敢细想,能写出来才不会真正埋葬一个人。
  • 我爱阳光的评论
    一本小小的、朴素的书,正如秋园的一生。用中午的两小时看完了,几次泪眼模糊,无法继续读下去,心里沉甸甸的,这样的人生太苦太苦了,秋园的第一次婚姻直到战乱的前几年,已经是她此生最平静最幸福的日子。想拿去给某人妈妈看,也许会有不少共鸣。
  • 小伙队的评论
    “像是用笔赶路 重走了一遍长长的人生” 看完推荐给我妈了 她最近也在写点什么 (虽然她总是说 初中生能写个啥呀) 这种自发自然的写作真好 (也许会像呕吐一样) 世上并不只有名人的巨流河或无愁河 每个人都有河 都可以写 都能被看见 也许那时 打工诗歌这类称呼也将解除它的尴尬
  • sub rosa的评论
    非常好看,让我想到很多那个年代的女性,也有想给她们写故事的念头但一直没有付诸实践。从史料层面看,秋园的故事代表的阶层在以往的贵族或革命者叙事中一直缺席,秋园的故事是普通人的故事。腰封上有一句话我极喜欢,剪下来做成了书签。
  • danyboy的评论
    本来没想读,可巧刚翻完阎连科笔下的女性,于是就拿起这本像秋叶一样大小,一样色调的掌上书,竟很快看完了。这是一个60多岁的女性,在女儿的帮助下写自己的母亲的书,也是回忆录,但写法更像小说。已经熟悉那段历史,再读个人经历沉浮生死的时候,我并不很震撼,我所震撼的是作者在60以后开始写作,执着的记录自己的母亲,记录父亲之死,记录自己。她们不必去记录时代,时代就在那里。‘
  • 珍妮的肖像的评论
    那一代的人在时代的荒谬里勉力浮沉。活着,可以是缓不过气的负累,也可以是唯一自救绳索。饥饿,贫病,劳作,流落覆盖一生漫长而细节具体,(舒适度高的日子,统统都是概括笼统的。贫穷饥饿这种日子才会详尽具体,所有细节都在捉你,并稳稳捉到。)沉沉厚重的家族史题材,足够质朴诚恳,就已足够温厚动人。4.5
  • 朏朏的评论
    在窗前站着读完。开始是细细碎碎的心疼,后来是断断续续地掉泪,再后来,忍着一口气读完,开始抽抽噎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了起来。不知道如何形容这本书,“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只是感慨、无奈、悲哀、感动。想起了很多很多小时候经历过的人和事,一点点悲凉,一丝丝苦涩。不仅仅是秋园一个人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被忘记、被遮蔽的人们的故事。
  • dawn的评论
    自序的几句话就很受触动:“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再这个世界上的痕迹讲迅速被抹去。在不算遥远的那一天,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也将被抹去……我真的来过这个世界吗?经历过的那些艰辛困苦什么都不算吗?”问得好。作者女儿在代后记里说,“外婆、妈妈……在命运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无力,彷佛随时会被揉碎。然而,人比自己想象的更加柔韧,她们永远不会被彻底毁掉。”真的不会吗?我倒觉得彻底毁掉的不在少数。反正彻底被毁掉的人,永远也没有机会拿起笔记录发声了。书拿起就难放下,最有力量的是诸多细节,比如互相拨屎的人们,藏盐的老人,一言难尽的满娭毑……而满宝生的发达过程和兴风作浪,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吧。
  • 阿梦的评论
    私小说若想写好其实是件蛮难的事儿。自己写自己,容易陷入主观意淫;自己写身边人,容易陷入信息不全不准的失实里。但是这部写母亲的书却写的很好,它以一位女性为轴辐射一个家族,由此复现乡土中国形色各异的人与冷暖交织的人生。人心的善恶很多时候无关于贫富,比如:秋园一家被政治批斗时,恶邻居雪上加霜的趁机掠夺他们家用,曾受仁受帮助的人默默送来救命口粮。人在非常之时更大面积的暴露出各自人性阴暗与光明的一面。从中可以管窥社会底层人们在时代面前的渺小无力,命运要碾碎他们不比碾碎只蚂蚁费力。但是人们纵然承受了万般的苦还是延续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因为活着本身以及对于亲人与爱的不放弃。
  • 悠颜嘀嘟嘟的评论
    一想到这是完全素人写的,且是真的,内心就非常,非常,非常的崩溃
  • Morgan的评论
    谢谢让这本书出版的人们,你们让中文世界多了这么好的一本书。这位奶奶是真正的写作者,她写得比很多享有盛誉的中国作家都要好,而且她是在照顾一个近乎老年痴呆的老伴的同时在厨房里抽空写下了这本书,最后成书时她称了称手稿,有八公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