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人物简介
大事记
地图
第一部分 重返罗马
第一章 并辔同行
第二章 精英人物
第三章 庄园决策
第四章 终极凯旋
第二部分 石上血迹
第五章 酝酿阴谋
第六章 征募杀手
第七章 恺撒离家
第八章 实施谋杀
第九章 风雨共和
第十章 葬礼记忆
第三部分 归途
第十一章 为意大利而战
第十二章 报仇雪耻
第十三章 奥古斯都
参考文献
尾 注
致 谢
译后记
内容简介
★★★
独特视角,聚焦恺撒遇刺前后的阴谋成型与权力博弈
整合五大关键史料,专著般严谨,小说般精彩
哈佛大学人文学教授、普利策奖非虚构类获奖作者力荐
……………………
◎ 编辑推荐
★ 西塞罗、布鲁图斯、卡西乌斯、德奇姆斯……谁是刺杀阴谋的发起者?谁又是 阴谋实施的关键人物?
恺撒的追随者、共和国的捍卫者、变节者,各有所图;
信念、私利、忌妒、荣誉、仇恨,动机何在?
导致阴谋发动的三个事件,一场扭转局势的公祭
谁一心为国?谁在窥伺权力?
谁错判形势?谁在步步为营?
★ 全新切入点,了解恺撒最后岁月与罗马共和国晚期政治的必读之作
恺撒作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传记不一而足,而本书独辟蹊径,聚焦恺撒人生的最后阶段,解读各方动机与诉求,分析刺杀阴谋的形成原因与恺撒之死产生的重大影响。
★ 整合五大关键史料,结合现代研究
作者梳理大马士革的尼古劳斯、普鲁塔克、阿庇安、苏维托尼乌斯、狄奥五人的历史记录,并结合现代考古学、现代医学、古代兵器学研究,详细剖析主要阴谋家的动机、刺杀地点的选择、如何隐藏武器等历史细节。
★ 专著般严谨,小说般精彩;图文配合,一目了然
在严谨考据基础上,作者抽丝剥茧、层层推进,叙事紧凑、高潮迭起,读来有种身临其境的紧张与畅快之感。全书配有3幅地图、8页插图,让文字中的历史更加一目了然。
…………………………
◎ 媒体推荐
作者拥有一种罕见的天赋,能够自如地塑造叙事历史,塑造那些似乎永远冻结在大理石里的人物,让他们重新鲜活起来。
—— 斯蒂芬 • 格林布拉特,哈佛大学人文学教授、莎士比亚研究专家,2012年普利策奖获得者,著有《大转向:看世界如何步入现代》
巴里 • 施特劳斯,有如侦探兼古典学家,引领我们探寻尤利乌斯 • 恺撒谋杀案的缘由和经过。本书引人入胜,详尽记述了这场改变西方历史进程的人性大戏。
—— 维克托 • 戴维 • 汉森,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凭借敏锐的历史眼光和惊悚小说的节奏,作者生动再现了公元前44年的罗马、尤利乌斯 • 恺撒及阴谋集团成员生命的最后岁月。一部深刻反映人性的故事,涉及所有卷入这个著名事件中的男人和女人。这就是历史。历史本就该这样叙写。
—— 阿德里安 • 戈兹沃西,著有《奥古斯都》
…………………………
◎ 内容简介
由于莎士比亚的缘故,尤利乌斯 • 恺撒之死成了史上极为著名的谋杀案。但公元前44年3月15日实际发生的一切远比莎翁戏剧更加扣人心弦。
巴里 • 施特劳斯认为,尤利乌斯 • 恺撒谋杀案是一桩精心策划的准军事行动,一场由恺撒手下心存不满的军官们精心构思的阴谋;现场甚至还安排了角斗士负责保护刺客免遭恺撒友人的报复。如莎士比亚所述,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确实是关键性人物,但他们还得到了第三个人的帮助,正是这个恺撒的重要将军之一和密友,真正出卖了恺撒。
刺杀恺撒的刺客视他为意欲称王的军事独裁者——恺撒扬言要改变罗马的生活方式,剥夺元老院的权力。刺客们从普通民众中争得支持,但却忽略了一个能左右局势的群体——恺撒的士兵。阴谋集团认为杀死恺撒就能够拯救共和国,不料却事与愿违。正如作者所言,恺撒死后,“只有军团能够将共和国从军团的统治中拯救出来”。
下载说明
1、恺撒之死是作者(美) 巴里·施特劳斯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宝木笑的评论书后长达55页的参考文献目录并未降低这本书的可读性。相反,这些成为将这本书转换成电影史诗剧本的坚实基础和多元线索。面对过于知名的历史事件,这本书的写法很值得参考。Barry Strauss将严谨的历史著作以完全生动的形式展现了出来,整体风格有几分《利刃出鞘》的味道。全书更像是一本“旁白之书”,上帝视角下,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采访者。我们仿佛在采访与恺撒之死有关的各方,他们在自述自己的处境,同时穿插着故事线的发展,最终推向那个最终的结局。2000多年来,西方人一直把3月15日视为不祥之日,正是公元前44年的这一天恺撒遇刺。西方流传着恺撒遇刺前的各种凶兆、预言和示警,但恺撒还是走向了最终的死亡……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莎翁才如此关注这件事,命运的必然,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装帧精美的诗意砒霜。
-
Clannad的评论这本《凯撒之死》其实没有过多的描述凯撒,而是把镜头聚焦在围绕“凯撒之死”这个事件前后的重要人物,从布鲁图斯到德奇姆斯再到安东尼和屋大维,作者用人物串联起了一副共和制罗马的黄昏景象。而本书内容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作者挖掘和恢复了德奇姆斯在暗杀凯撒事件中的重要性,并且我个人认为作者试图在本书中展示出一种被我称之为“家族性”的特征,即事件当中的不少人物的性格以及行为处事往往都与其家族内祖先的行为和性格类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罗马家族传承的一些内在特征。最后不得不说凯撒(也是德语里皇帝的发音来源)是真的厉害,中国的开国皇帝推翻的是上一个封建皇帝,而凯撒推翻的则是罗马根深蒂固的共和制,而且没想到他和他的义子屋大维居然真的完成了这一成就。
-
风间隼的评论通俗史学读物,截取了古罗马史最富戏剧化的一段,按时间和人物写成一幕大剧。史料可靠,细节丰富,重视人物背后家族的力量。与史学原著相比,作者非常体贴地把刺客中的两位布鲁图斯之一称为德奇姆斯,拯救了我读阿庇安引起的混乱。地图和大事记相当方便读者,对行刺用的匕首和罗马医学等的介绍很富启发性。
-
rubbersoul的评论在死这件事上,无人胜过凯撒。恺撒死得正当时,立下精密遗嘱,封神拒王冠后,远征东方之前,被击杀于元老院,被数十名元老围住,其中有被他宽恕的敌人,又有受他关爱的朋友,最后卷缩在被他逼死的一生之敌的雕像旁,如同隐喻的诗篇。死后引发诸侯割据,天下乱战,但整个罗马世界却都在冥冥之中朝他生前立下的遗嘱、构想的宏愿迈进,直至丝毫不差、严丝合缝。在出生和后世上,他都胜过憧憬半生的亚历山大。难怪有人说他刻意导演了自己的死亡。在他遇刺前几日,还引领众人探讨最佳的死亡形式,甚至在遇刺当日,还有凶兆与占卜师试图阻止他迈入元老院。若有冥界,真想问他一句:这样的死亡是不是你最想要的?历史之笔,此后,再无力勾勒此等传奇。不过看着历史也感慨,这世上最强大的凡人,也抵不过时间和权力的一点点腐蚀。
-
赵心心的评论今天一个小朋友和我说,发现原来读书是要几本相关的书搭着读。我觉得真对。这本书亦如此,它没有太艰深的术语和理论,一本不错的故事书,该出场的人物也覆盖到了,该介绍的制度也介绍了,可以作为较艰难一些的《奥古斯都》或更难一些的《罗马元老院与人民》的起步书来看。
-
时间之葬的评论事无巨细地试图解析凯撒刺杀事件的全貌,虽然并未提出什么新鲜的观点和见解,但对于不是那么熟悉当时历史背景的人来说,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入门砖。可惜翻译有点潦草,很多字句的行文都显得累赘,且毫无罗马气韵
-
贝利撒留.ape的评论写法有点意思,但是翻译有点拉胯
-
当归姑娘的评论非常精彩的一本书,书中以凯撒的死为导引,围绕他身边的人作了介绍和评价,然后对他的死亡进行了刻画,以及对这场“阴谋”进行了详细的描绘。故事代入感挺强,感觉两千多年前的那些人物和事件都有了非常清晰的轮廓和充实的细节。作者刻画能力很强,感觉就像在看一部非常恢弘的史诗剧一样。很多历史人物身后故事也很精彩,就像作者所说:没有凯撒的世界依然是与凯撒相关的世界。
-
刀叢中的小詩的评论《恺撒之死》——恺撒巨大胸像背后掩藏的罗马共和国之众生相,“谋杀”与“革命”,往往只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谋杀”的过程,其间的种种示警,很容易想到鄙国历史上的若干经典桥段。“谋杀”之本身,是罪恶的、粗暴的、无趣的;但谋杀之动机,乃至谋杀之意义,蕴发其中的种种前戏和后戏,读书人的一声长叹,往往尽在于此。
-
肉卷大爷的评论历史剧的表达风格,英雄史诗,当一个名字已经成为一种象征,所有的解析就是在黄金上雕花,看着挺开心的。
-
暗夜花儿开的评论作者结合了大量可靠的史实资料,去芜存菁真实地还原当时的种种细节,尽可能地还原恺撒被刺杀这一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始末。每一场景都好像是电影镜头般冰冷,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宛如历历在目。
-
读旅世界的评论带着三个问题,看了这本书。对我这个历史小白来说,本书开篇的人物介绍+大事迹记+地图,非常有助于理解整个历史。“一位同时代的人这样描述道:凯撒俨然就是天资、策略、记忆、学问、审慎、精细、推理的化身。”但凯撒还是被杀了。
-
似云的评论可读性很强很精彩的一本书,又有丰富的参考资料做支撑,凯撒遇刺是注定的结局,这一瞬间前后历史的复杂性与深刻影响也同样吸引人。历史上这样充满戏剧性与悲剧性的瞬间还有很多,值得被探讨书写
-
方塘的评论与布鲁图斯政治地位相当的那些中国古人,是不会自己亲自上场实施刺杀的,比如公子光、严仲子和燕丹,都是处心积虑接纳邀买专诸、聂政、要离和荆轲,以备自己的当务之急或不时之需。
-
超级旅生的评论关于凯撒著述中少有的佳作!整体构思,对史料的搜集、遴选和采信,轻描淡写的侧评,抓主要人物的关键点,场面的把控和细节的推崇------尤其,是对人物外在的描述和内在的刻画,无不入木三分、栩栩如生!作者还对某些所谓世所公认的史实,提出了质疑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另外,穿插了很多的趣闻、轶闻、见闻,读来毫不费力一气呵成。最强烈及特郑重地推荐!
-
catse的评论原以为是一本小说,结果作者用了史料考证的严谨拼接出公元前44年3月15日发生在庞培花园柱廊中的刺杀案的前因后果
-
Lessimismo的评论当小说看完了,可读性非常强。对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相关人物介绍得清楚全面,史料引用很丰富。比较有特色的一点是作者对细节的探究,例如布鲁图斯发行的钱币和使用的匕首,除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外,正是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作品的可信度。
-
渊渟岳立的评论颇类剧本,适合入门,但并非一本值得再读的历史书。刺杀恺撒后的政治形势变化讲述是全书亮点,突出了恺撒老兵涌入对局势扭转的重要性。个人认为有几个问题:1.罗马共和国晚期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避而不谈,这是恺撒崛起的政治基础也是罗马最终走向帝制的重要肇因;2.刺客的动机局限于个人信仰、嫉妒等,未对罗马痛恨暴君、寡头轮流坐庄制、人人追求宏图大业、惯于以谋杀解决zz问题的传统进行梳理,也未对恺撒zz运作失败之处进行分析;3.贵族门阀消亡、骑士阶级崛起、军事君主制逐步形成等大趋势并未提及,因此人物在事件中的决策过程显得单薄无力,也使得人物成败分析缺乏深度;4.人物品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人物塑造面目模糊,动辄雄才大略,精明强干,既然都如此为何有成有败?
-
林微云的评论非常棒的非虚构作品,首先叙事逻辑非常清晰,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刺杀之前、刺杀和刺杀之后;第二引用资料详实,刺杀部分资料主要引用了五大史料,作者也对这些史料的真假进行了分析。全书把历史上这场非常著名的谋杀描写得很生动,分析得很清楚,就算是原本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的人(例如我)也会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之后对罗马史都开始产生了兴趣。
-
Miss夹的评论作者细究各种历史文献和记述,尽可能汇聚成一个更客观的历史事件的原貌,当中的各种细节的复原,让读者像观看纪录片一样,形成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