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目录:
代前言:梁启超的家庭教育 \刘海滨
导读
一、给孩子们的信
1912年
与思顺
心境泰然,绝无着急
与思顺
吾虽终日劳劳,精神逾健
与思顺
当念光阴难得,黾勉日进
与思顺
宜常侍游祖父以慰岑寂
与思顺
吾一身实为北京之中心
与思顺
思成学课归汝监督试验
与思顺
欲令思成往青岛“留学”
与思顺
汝学居然有味,吾甚慰也
与思顺
汝所学日入实际,思成字极有笔意
与思顺
思成多用力于国文
与思顺
祖父年高,非迎养在此,则一日不能即安
与思顺
令思成熟诵《四书》,吾游曲阜极思挈汝行
与思顺
告汝母切切不可再投机
与思顺
若因欲速以致病,是大不孝也
与思顺
汝求学总不必太急
与思顺
若吾爱女在侧,当能令我忘他事
与思顺
吾以得汝书为惟一乐事
与思顺
汝不许常常念我太过,以纷向学之心
与思顺
归国后为汝诸弟妹求学真一大问题也
1913年
与思顺
思成留学事再作商量
与思顺
吾儿万不可病
与思顺
受学只求理解,无须强记
与思顺
若患神经衰弱,则功课必须减少,或更停课调养
与思顺
吾少年受业师乞其授思成辈学
与思顺
此(字课)吾频年所用养心之良法
与思顺
吾半月来书兴大发
与思顺
参考书亦不必太多读
与思顺
所受刺激颇多,然吾常自镇
与思顺
试思我闻此喜慰何如耶
与思顺
念归后难得良师,故欲汝受此完全教育
与思顺
欲汝成学之心尤切
与思顺
为汝成学计,无论如何我终乐待也
与思顺
名师不易得,岂可交臂失之
与思顺
想念双涛索居之乐
与思顺
吾行无险诐,决不召险
与思顺
吾更为小人所最疾忌,亦只得居易俟命耳
与思顺
吾每有游宴,辄念吾爱女,恨不与偕
与思顺
作今日之中国人安得不受苦,我之地位更无所逃避
与思顺
事之艰辛,非今日始知之,故亦无畔援,无歆羡也
1915年、1916年 ——1928 略
二、身世、家世与亲人
三十自述
从军日记
哀启
我之为童子时
悼启
亡妻李夫人葬毕告墓文
三、家庭讲学、教育文稿
读《孟子》记
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
附:论女学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史上最强老爸”的家教之道。
★ 本书全面收集梁启超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信、文章,精校整理,并加导读、题解、注释。
★ 终其一生梁启超大概都是那个时代最忙的人,但家庭生活之于他就如水之于鱼,须臾不能离且乐在其中。
★ 他对子女和家庭投入十二分热烈的爱情,成就了近代家庭教育的传奇。
★ 学业、爱情、工作、生活,梁启超一一为儿女解惑。读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
★ 本书为“梁启超修身系列丛书”的最后一种,加上此前出版的《梁启超修身三书·德育鉴》《梁启超修身三书·节本明儒学案》《梁启超修身三书·曾文正公嘉言钞》《梁启超修身讲演录》,成为全面深入了解梁启超学问和立身之道的完整书系,亦为学习和实践传统文化的根本——修身德育——的绝好途径。
“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处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
“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姊弟兄的模范。”
“你们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惟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
“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总要常常保持着元气淋漓的气象,才有前途事业之可言。”
内容简介:
回望晚清民国,我们发现了一个教育的传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个寒素之家,竟然诞生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人物——梁启超;梁启超又进一步发扬家风,培养出了一大批梁家子弟,子女九人均龙跃凤鸣。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个院士,1948年中国首次设立院士制度时,梁家的两个儿子思成、思永同时当选,思礼则于1987年、1993年分别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甚至他的弟弟梁启勋、梁启雄和侄子梁廷灿在其引导和指点下也成为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可以说,新会梁氏满门俊秀,星光灿烂。
梁启超时代的教育环境同今天极其相似,学校教育偏重知识,传统教育的根本德育被忽视。梁启超在呼吁和实践教育改革的同时,倾注大量心血在家庭教育上,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其家庭教育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德育、智育、情感教育的完美结合,对于当下教育和家庭教育极具引领和补偏救弊的作用。
为了完整体现梁氏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实践,针对年轻父母和教育者的需要,全面收集梁启超给儿女的书信、家庭讲学文录、自述和对亲人的怀念等,精心编校,书前有详细的前言、导读,每篇书信、文章均有背景介绍,并对所涉人物、难懂词语加以注释。
内容包括三部分:
一、给孩子们的信100余通,包括修养、为学、情感、处世等内容。
二、梁启超的自传、对父母和妻子的追忆,亲赴讨袁前线的《从军日记》等。
三、给孩子们讲孟子的完整讲稿、指定儿女读的《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讲演稿等。
下载说明
1、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是作者梁启超 著 彭树欣 选评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宝木笑的评论不管人在外面世界如何步履艰难和尴尬,总归人生是有限的,所以觉得最后还是梁启超赢了。当人生进入后半程,子女的光芒逐渐变成了一种莫大的温暖。这倒不是说,我们必须要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也不是因为梁启超家族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我们就认定梁是“最成功的父亲”。很感慨书中那些梁启超给子女的信件中,他像个笨拙的朋友,因为子女遇到的问题而时时检讨自己。很多人要么就是贩卖育儿经的“网红”做派,一副儿童心理学家的拿腔作势,要么就是无脑推崇“言传不如身教”,一味鄙视循循善诱的交谈。“怎样做父亲”也许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对于芸芸众生而言,生活角色总是水到渠成般来的突然。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每天拿出三分钟,静下来停止手头一切事情或者游戏,仔细地观察一下孩子,好好想一想如此缘分应该如何珍惜。
-
汪小荷的评论梁启超给孩子的信,即便今天读来也毫无隔阂。有这样一位开明、民主、智慧的父亲,梁家的孩子不成才都难。
-
恶鸟的评论胜过老师南海先生了,尤其他的书目以及给孩子的书信。
-
蓦.的评论书信部分淳淳教诲,慈正乐观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很受感动。这样的正念,在当今的教育中已经难觅其踪了。后半讲孟子讲知行合一稍晦涩,需要一定的功底,但很多语句如醍醐灌顶,惊醒世人。是值得细细品学的好书。
-
Amlty的评论以德育统摄智育,将传统的修身之道贯穿于知识学习之中。
-
格雷西的评论父母真的是子女的起跑线。不过这个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参看康有为。
-
greatabel的评论风云入世多,日月掷人急。如何一少年,忽忽已三十
-
糖虎的评论好书啊!!!书信部分树立为父的形象。后续读《孟子》和关于阳明学的讲座展现其学养,《女学》篇示以开明的思想。编者真的是很爱重梁启超了。私以为,书名不是特别妥帖,不过瑕不掩瑜,好书好书,值得一买。
-
beautifularea的评论真是操碎了心
-
大脸的评论与梁在变革漩涡中的心境全然不同,悉心对待儿女的学业嫁娶出国等大事、出行衣着起居等小事一般重要,抓大亦不放小,几百封书信往来。与传统三纲五常里的伦理关系不同,梁放低了身段,与子女们时常谈论自己事业上遇到的挫折和儿时的窘迫,不避讳也不遮掩,朋友般父子关系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位父亲。在父亲里做的很棒。学识修养皆佳的梁,拳拳父爱,不追求完美,也不要求孩子拼搏学业,甚至让孩子们不要过于努力,忘了关照身体和心智,更推崇在知识学习之余更要学会修身,提升涵养,主动去磨练心性,更是把孔孟思想和王阳明知行合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自己是现代教育下的得益者,但在工作之后发觉自己的心性薄弱、修养不足,更妄言魅力,顿觉学手艺容易、学做人难,逆境顺境里的自处与相处。平淡与波澜的人生里,能否看云卷云舒,能否坐定行稳
-
Missionary的评论和蔼、亲和、时而严格、大部分时间毫无架子的父亲形象,可以感觉到他和子女融洽的关系。但是,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原因吗?看看人家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投入,所以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文人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另外,梁启超对于小北鼻的冷漠让我非常诧异,一代儒家大师,怎么出对自己儿子的病逝冷漠至斯…
-
飞天侠_的评论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
lacily的评论梁启超不亏是大家,以修身为本,专业研究与兴趣爱好相互滋养促进--一百年前就对教育有此见地,难怪成就“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佳话。尤为难能可贵是在所有书信中不吝言辞力透纸背地表达他对9个子女的爱,这在儒家传统教育里实属罕见。
-
头像叫大白梨的评论多子女家庭可以看一看,梁启超是如何和大女儿交流谈心的,大女儿的付出梁父看在眼里,也说在嘴上。
-
Fbaobao的评论闲情逸致不失大格局,认知天命仍存勤勉心
-
水果布丁娜的评论有感于父母对子女的家庭责任观的言传身教 如何做人处事 皆在一事一物言传身教 中种下种子 淑身在严格自绳 济物在随遇所施 何况深处逆境 实乃上天厚爱玉成我辈 道德贵实践 智慧自磨砺出 万物皆备于我心 保持元气淋漓气象 于艰难困苦中 修养得十二分的愉悦心情
-
五石的评论梁启超是大家,很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也值得学习。书的编排、设计都很好!
-
静待昭阳的评论这样的父亲,家庭不可能不幸福
-
朱丽的评论我刚买到新书,听过之前的新书发布会,拿到新书后,我先读了前面的内容,我的角色是妈妈,原本是买来送给孩子爸爸的,但从妈妈角度来说,因为疫情,孩子变的上网玩游戏,我很焦虑,寻找出路,看到这本书,尤其说,“为汝成学记,无论如何我终乐待也” ,我还做不到,但看到这些文字,心里释然了许多,也通过这本书好好和孩子爸爸各自角色定位,院在青春期里和时代的变化中健康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