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章节目录
回望文艺复兴:15 世纪的城邦演义
湿壁画的世纪: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
中古的回光:乔托与契马布埃
墙上的圣人:马萨乔与马索利诺
战争与美人:乌切洛与利皮父子
壁画与慈爱:锡耶纳阶梯医院
威严与倒影:弗朗切斯卡
盛礼与盛装:戈佐里
婚礼房故事:曼坦纳
月鉴房传奇:图拉与科萨
表象的魅力:吉兰达约
无名的工匠
内容简介
与陈丹青重访文艺复兴
1.5亿人次观看,豆瓣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内容全收录
翻越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与拉斐尔,仰望意大利湿壁画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三季的讲稿,作者寻访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于墙上的湿壁画。“文艺复兴三杰”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却将“次要作品”与它们的创作者娓娓道来:“大名鼎鼎”的乔托与师傅“牛头”契马布埃,落拓不羁的马萨乔与气息高贵的马索利诺,可敬的乌切洛与可爱的老利皮,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与美第奇-里卡迪宫的戈佐里,以及那些无名的工匠……千百幅湿壁画既是君王与臣民的教科书,又是图像的狂欢。在不用透视法的中古时代,这些工匠显示了绘画的另一种维度,另一种理性,更饱满,更开放,更接近现代性。艺术不是进化链,不要以为越是后来的艺术,越是好。
下载说明
1、局部:伟大的工匠是作者陈丹青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malingcat的评论三本里最好,搭配纪录片同观,更好。从文艺复兴顶峰别转头去,重回高古与天真。陈老师可能没看过贡布里希晚年最后一部著作《偏爱原始性》,会赞同的。书里绝大部分画家都是我喜爱的,乌切洛、利皮、弗朗切斯卡……湿壁画真的要到现场看,建筑的整体感、宏伟感和尺度感都太重要。片子是现场实拍,羡慕啊!又,想起《西藏组画》里康巴汉子的靴子,大,笨拙,很有原始感,与当时其他画家的粉腻光滑那么不同,印象深刻。所以看到这本书,会心一笑。
-
温泽的评论看《局部》第一季的时候,我想,我不再奢望画出华丽精美的画了。到了第三季,我对圆熟精巧真的失去了兴趣。看画只是为了看看画画的那个人,究竟有没有魔法。
-
晓林子悦的评论三本里最厚的,图片多,最好看。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斑驳阑珊的湿壁画,辉煌大气的穹顶画,繁复的纹饰,重叠的影迹,隔着时光,魅力无穷。不能只讲“三杰”,不能只注意有名气的,那是整个时代的荣光,天才成群结队地来。陈丹青认为,湿壁画比油画更伟大,只是因为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壁画传播受限且不易保存,比不上油画深入人心。在第一季,陈丹青就指出了,从前的艺术品都是订件,创作前是有明确要求的。这一季,命名为《伟大的工匠》。看待艺术,别总以为是天赋和灵感的结果,事实上,它非常依赖技术条件。在这季里,陈丹青减少了附着在艺术家身上的神话色彩,强调要把艺术首先看作是艰苦的、枯燥的劳作,对于无名工匠,对于民间艺术,致以敬意。
-
Vincent的评论浸在早期文艺复兴湿壁画里两天,再看鲁本斯、委拉斯凯兹,多荒唐,多艳俗啊!
-
Skuggi的评论高清投屏刷了几遍还念念不忘,通勤路上又回听音频,阅读则是另一种体验了。因为书有重量,物理的存在感强化了某种拥有感,哪怕只是印刷品,哪怕只有局部。
-
平仄谁家的评论丹青先生文字,气韵节奏,有江浙文人的雅致,见字如面,现场聆听先生的娓娓之道。
-
鱼的九思的评论这是局部三季中最爱的一季,因为足够focus又足够丰富,且不落俗套。没能去参加这次局部图书系列的首发仪式,据说有一个关于北朝壁画的短片,真希望陈丹青有时间能够好好讲讲中国人自己的壁画,敦煌可能是太深太广且讲的人太多,其实山西访寺观壁画一如在意大利寻访湿壁画一样的有趣呢。
-
man of blind的评论局部做的最好的一季,从画室到博物馆,再到意大利的小镇们,视角愈发聚焦到昆德拉所谓的“上半时”,湿壁画为主题。第一集对文艺复兴的私人总述,以及对历史进化论的反思很有意思。最后一集,回归本土的壁画-无名的伟大工匠,吊足胃口。可能局部顶顶作响的不是文字,思想的独特,而是画家的个人视角和屏幕里图像们的盛宴狂欢。(虽然是印刷品,不及原貌的质感)。或许是看理想系列中最合适的“可视书”,相比于街边的喃喃自语。
-
Evangeline的评论本来一年都该呆在意大利的,在意大利金色的阳光里散步,行至街头巷尾,也许就是为了这句: 倘若人的心智和感觉未被教条熄灭,又如处子般爱艺术,便可能一点就通,一敲就响。 唉……
-
梗老师的评论可能是国内第一本介绍意大利湿壁画的书吧。尽可能放了壁画的各种局部,作者言语之间透露出对湿壁画无限的崇拜、喜爱。除了赞美,还能说什么呢?
-
陆钓雪等待瑶宝的评论我们看到的油画,不管大小,全是单幅画,学名叫作“架上绘画”,画完框上镜框,挂上墙。但大部分湿壁画跟着教堂和宫殿的内墙形状走,延伸、连接,填满或平整、或倾斜、或半圆的种种立面。教堂的天顶(圆顶、拱顶)、祭坛、门墙周边、窗户周边、廊柱周边,全都画满湿壁画……湿壁画不是油画。我们所知道的“油画”是北方尼德兰人最先使用,很晚才传到意大利。15世纪下半的安东内洛·德·梅西纳,据传是第一个画油画的意大利人。威尼斯画派跟进时,已将近16世纪。此前,上溯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拜占庭,只有湿壁画。中世纪晚期,低地国家,也就是荷兰、比利时一带,发明了“坦培拉”,俗称“蛋彩画”。所有祭坛画都是蛋彩画,主要成分是蛋清,掺少许蜂蜜和蜡,调匀颜料粉末,画在木板上。你可以说坦培拉是布面油画的前身和过渡。敦煌壁画也少人知
-
buzzerbeater的评论能去欧洲,首选意大利。陈丹青对艺术的品鉴有种异于常人的感染力,只是看文字,也能感受到极强的煽动性,可能这就是艺术家伴随一生的美学嗅觉吧。签名版读起来像开过光一样,像离湿壁画更近了一步。
-
信然的评论“总之,每个文艺复兴壁画家必须解决两个难题,一是布局,一是讲故事。布局,是为了讲好故事;讲好故事,还看怎样布局。” ——陈丹青真有品啊!这三本书做得真好,印刷排版装帧都极好。看完这么多湿壁画的介绍,只想以后搬到欧洲去住,然后把它们好好看个够。欧洲的好,不止那些随处可见的风景,还有躲在角落里,历经千百年风雨而依然存在的艺术作品,它们比博物馆里的那些,还要难得。 「“天才是上帝的形体,不是捆绑的驴子。" 所以文艺复兴的可爱,不在修士多情,而是赞助人宠幸艺术家。」
-
twoheads的评论读的是丹青老师签名版
-
wwwwxxx的评论可以静静看图啦
-
Sandy的评论作为一个文艺复兴的业余爱好者,这些年连年去意大利,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开车穿梭大城市和小城镇,除了博物馆和美术馆、图书馆,就是为了去看那些留在一个个教堂、修道院以及曾经的贵族宫殿里的湿壁画。那种浑身从上到下的愉悦感,是很难言说的体验。迅速看完这本书,让我想重新再看一遍第三季《局部》,书中好些高清印刷的湿壁画局部真的也算是对读者的福利吧。另外,还可以顺便在Google Map上把所有该打的点打齐,等着下一次能去意大利的时候,把没看过的都看全。
-
YounJoe的评论局部第三季了,买到了签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