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美食与文明

美食与文明

作者:[美] 蕾切尔·劳丹

分类:文化

ISBN:9787513931137

出版时间:2021-3

出版社: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标签: 饮食文化  美食  历史  世界史  文化  后浪  社会  物质文化   

章节目录

致 谢 1
导 言 1
第一章 学会烹制谷物 1
公元前2万—前300年
第二章 古代帝国的大小麦祭祀饮食 57
公元前500—公元400年
第三章 南亚和东亚的佛教饮食 113
公元前260—公元800年
第四章 中亚和西亚的伊斯兰饮食 149
800—1650年
第五章 欧洲和美洲的基督教饮食 191
100—1650年
第六章 近代饮食的前奏 241
欧洲北部,1650—1800年
第七章 近代饮食 293
中等饮食的扩张,1810—1920年
第八章 现代饮食 367
中等饮食的全球化,1920—2000年
注 释 428
参考文献 452
出版后记 487

内容简介

★过去5000年流动的盛宴堪称一部精彩绝伦的全球交流史,不容错过!

★跨越山海和帝国的边界,把握主流饮食的演变之道

★荣获2014年度国际烹饪专业协会最佳烹饪史图书奖

▶编辑推荐

◎以全球为舞台,以帝国为视角,追踪了主流饮食的演变之道。劳丹的烹饪全球史将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著作融会贯通,成为一种全新的史学叙事方式。

◎深入挖掘了饮食演变之道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重要因素;透过稀松平常的饮食习惯看清食物引发的政治想象。

◎跨学科、多视角地看待过去5000年烹饪宇宙哲学的发展;大量史料和精美彩插,展现了与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的重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

◎富有趣味地阐述了高低阶饮食之间的分野、食品工业化的利弊等现象,避免落入将往昔饮食浪漫化的美丽误区。

▎媒体推荐

一次胜利,为一种全新的史学写作指明了道路,这种史学写作可以通过更加融会贯通政治、经济、社会和知识史方面的著作来站稳脚跟。

——《纽约书评》

很少有作家能像蕾切尔•劳丹那样优雅而又深入地探讨饮食与帝国这一广泛的主题。她对食物提出了新的见解和全球视角……本书是美食历史学家和美食爱好者不容错过的。

——韦安妮(《食谱图书馆》)

气势恢宏……劳丹的一些特定烹饪风格的“扩散图”堪称文化史的缩影。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蕾切尔•劳丹对多种饮食的兴衰进行了引人入胜的描述,给了世界各地等量的时间,并将现代这一时间段考虑进人们如何准备食物的漫长历史。对烹饪和饮食的关注反映了口味的持久性,但也说明了这些口味是如何传播的,并受到政治和文化扩张的影响。本书将烹饪理念和对于饮食重要性的阐述结合得迷人而独特。

——保罗•弗里德曼(《食物:味道的历史》)

☆所获奖项

荣获2014年度国际烹饪专业协会最佳烹饪史图书奖

▎内容简介

从大约两万年前人类掌握谷物烹饪到现在,本书作者讲述了世界上主要饮食的兴衰历史。透过多种饮食表面上的混杂局势,作者揭示了烹饪谱系图潜在的简明规律,说明了烹饪哲学中关于健康、经济、政治、社会和神灵信仰的周期性变化如何推动新饮食的建立,其中一些被选为帝国饮食,在全球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作者还阐述了商人、传教士和军队如何将饮食跨越山脉、海洋、沙漠和政治边界。本书的创新叙事方式将烹饪如语言、服装或建筑,视为人类创造的事物。通过强调烹饪如何将农产品变成食物,并将全球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国家作为舞台,挑战了支撑当代食品运动的农耕和浪漫主义神话。

下载说明

1、美食与文明是作者[美] 蕾切尔·劳丹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陆钓雪等待瑶宝的评论
    曾在拜占庭受训的医生安提姆斯就“食物仪式”问题向法兰克国王致信,信中委婉地赞美了奶油、啤酒、蜂蜜酒、鲜肉和熏猪肉,同时暗示拜占庭饮食要优越得多。12世纪,来自中国的第二波佛教僧侣将面条、筷子和茶叶带到了日本。1275年,林洪写了烹调手册《山家清供》。14世纪,倪瓒写了《云林堂饮食制度论》。外国菜成功打入民族饮食之列,尽管很少是以其本来面目出现的。其中意大利面大概是最常见的一道菜了,波隆那酱变成英国最流行的周日美食,千层面则成了美国人餐桌上的主食。英国人有巴尔蒂咖喱,美国人有杂烩,日本人有咖喱饭,泰国人则有老挝菜。钓雪按:这本书太丰富了,非常喜欢。正如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区分人的差别,大多数人肯定更喜欢品味美食,但我更喜欢从史论上把握美食和从实践上烹调烹饪。当然二者不能完全分开,但我尝一口就够了。
  • 神威的评论
    修行4th,主题为包括饮食结构,食材特点,饮食哲学与烹饪手法在内的各地饮食习俗的形成演变冲突融合,俨然一派饮食文明史。将文明发轫时的地缘影响,经济基础(购买力)的影响,社会结构阶级分化的影响,热量与健康的影响,宗教兴衰的影响,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以及强势文明饮食习惯通过硬征服与软扩散对弱势地区的影响都说的很清楚。对我这样一个读到“某某地的名菜是什么什么,原料是什么什么,有一个这样的故事blabla”这样简单结构组成的书籍都会开心的吃货读者而言,此书有点好的过分,并对《食物探险者》内容形成了很好的补充。但我不满在此书对南宋以后中国的完全忽略,中国只有作为古文明时才有排面,炒和火锅等烹饪方式居然一句不提,令我伤感,但总体而言,仍为好书
  • 虾米的评论
    技术与观念双研究,非常出色。全书围绕“吃(或不吃)什么,这样(或不能这样)吃”加以展开,并深入探索其内在的思想肌理。总的来说,饮食变革的引擎来自奢侈品而非必需品,高级饮食由资本、技术和交通运输作背书,低端饮食由于受地方本位主义束缚而被隔离于创新交流之外,而两端之间的中等饮食则要待19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成熟、中产崛起、市场扩大、城市化工业化纷纷到位才能产生。在此过程中,饮食宇宙哲学也由传统的等级论和体液平衡观向现代营养理论过渡,并结合共和派、自由派、民族派等政治观念对专制主义的挑战,否定了“饮食决定和反映社会等级”的观念。作者对法国高级料理阴阳怪气的调侃说明作者是一个有脾气的人,而对当代饮食提倡所谓“纯天然”的讽刺则更发人深省。
  • 萌萌萌不萌的评论
    i了
  • 的黎波里智术师的评论
    整体非常出色的一本书,作为消遣阅读,提供了大量趣闻轶事,作为主题阅读,则揭示了许多进一步探究的线索,特别是在现当代饮食史上,作者梳理了很多有趣的趋势和主题,注释部分给出的文献指引亦属前沿。
  • zh_ayi的评论
    我的天 我太想吃饺子了……
  • 汗青堂的评论
    跨越山海和帝国的边界,把握主流饮食的演变之道!荣获2014年度国际烹饪专业协会最佳烹饪史图书奖
  • 片余的评论
    太宏观了,细节有很多瑕疵。比如那个切开能飞出小鸟的馅饼在不同章节不同文明出现了三次,很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种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