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滨线女儿

滨线女儿

作者:王聪威

分类:小说

ISBN:9787208167520

出版时间:2021-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标签: 港台文学  小说  台湾  文学  长篇小说  华语文学  长篇  港台   

章节目录

滨线铁路 大院 第一船渠 木麻黄林
公用便所·莺声贴·依赖幸运信联系·大姊的衫裙·姨婆·坐裁缝车看风景

大院 四枝垂 大新百货
墨绿色炸弹·杀死怀孕的猫·王丽珍从电梯顶摔下来·匪谍·铜罐仔人

高雄驿旁畸零地 代天宫 岸壁 鼓山国校后
地雷阵囚禁·疯千金的相簿·乌鱼船入港·大雨毁坏的街·沿岸赚食查某

哨船头 旗后 千光寺 大院
航线废止日·走私计划·苔膏人·埋杀囝仔的海埔新生地·五形脱·日月蛤
后记:再记一页女儿故事

内容简介

滨线,从海底冒出的一方土地,它曾是高雄最富裕的港市,吸引怀揣各色梦想的来客。然而,时光蜿蜒流动,抵不住繁华褪色……

女孩阿玉,在半夜醒来,后悔偷吃了弟仔的西洋奶粉;

欧妈桑说,本地的唱片行女儿不做了,要去市里开店;

姨婆,也曾是千金小姐,现在成了独守大院的刻薄 老人;

马公婆,她的日本情人再也没有回来。

这是写给母亲家乡的一页,致以飘逝远去的海港风华。

===

★ 《联合文学》杂志主编王聪威小说代表作。

★ 荣获《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 ,被《文讯》选为21世纪七零后台湾作家二十本耀眼小说之一,台湾“新乡土文学”代表作,被誉为“高雄书写至今最成熟的长篇小说”。

★ 台湾一代渔港的二十年盛衰起落,土地与人的聚散与情思。

★ 滨线市井的“山河岁月图”,荡气回肠的“芙蓉女儿诔”。

===

饥饿、匮乏、惊恐、迷失…… 这无法抹除的语言,是王聪威为“滨线女儿”们书写的战后人物志——她们的情感与形象、她们的隐忍或爆发,汇成这部有关命运和创伤的历史寓言。

——金宇澄

聪威是那种即使瞎编编也能写出好看故事的人,但《滨线女儿》无疑是他写得最用心的作品。

——路内

本书写滨线女儿的故事,妈妈的故事。哈玛星曾经的辉煌与沉重,民间视野下的历史记忆跃然纸上。贴近自然的写实,间杂现代叙事手法,将琐碎的民间生活转化为传奇故事。回望、溯源父母辈亲身经历的大院生活、人性的复杂、人生的悲凉,把破碎的历史拼成完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荡气回肠处却是一个告别的手势。以滨线女儿为主角,以阿玉为视点人物,在男性中心的传统社会里,女性的处境和命运明显带着时代烙印和地域特点,阿玉、大姊、姨婆、疯千金,良家女子的悲苦人生、风尘女子的爱欲沉浮,一切都真实、真切得令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传统与现代的交替、穷人与富人的交锋、男人与女人的交集,都完整呈现在故事生动细致的叙事里。

——梁燕丽

这是王聪威为哈玛星写下的芙蓉女儿诔,也是他为故土雕刻的山河岁月图。市井硝烟里有英雄有狗熊,泥石岁月里有笑声有悲声,这本烽火人物卷因而也跃出了地方志的范畴,成为历史神话学,成为时代符号学。其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在每一个令人万念俱灰的时刻,王聪威都会扶读者一把。

——毛尖

在历史的节点处被建立起来的陆地几乎是为了虚构而存在的。为了不要迷失在时间的迷雾中,也为了找到陆地的闸口,请一定放慢阅读的速度。因为洪流来临时,每一个脆弱的美丽的名词,都被滨线女儿们一再捕捞、编织和守护,收于此书中。

——周嘉宁

王聪威透过细腻而灵活的笔触,以女性视角刻画出一幅昔日高雄鼓山港边哈玛星的庶民风景,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坚实又动人的基础,故全书从街头巷弄商店风土,到人物面貌对话行止,皆仿佛是跃出纸面,历历在目。王聪威也以温婉节制的笔法,描写处在战争阴影之下,这群小人物内心深处的压抑、失落、崩溃与疯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连缀而成为一首耐人咀嚼、回味再三的抒情诗歌。

——郝誉翔

下载说明

1、滨线女儿是作者王聪威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于是的评论
    父母辈的故事都是宝库。最好的细节都是时代给的。人心人情人事好像只是在器物细节上反复而已,所以都能懂。
  • 1Q的评论
    独特的私人经验与宏大历史叙事中不可避免的重复。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抓住个体纤细的瞬间,“一般人遵守的普通时间给烧熔成无法复原的灼热浆汁” //王聪威在《复岛》中就多次试验、讨论“重复”,被复刻的岛上那些吊诡的人生也好、复读机发出的口吃男孩的声音也好,这种对于“重复”的执着在《滨线女儿》里也有体现,重复的人生遭遇(被抛弃、落水的两个孩子)仿佛是似曾相识,不动声色间让人悚然。重复所致的“单调”本身,又是对于战争的仿写,毕竟多数人的死亡证明上必然是写着“死于战争”,这是时代给予的终极“重复”。
  • 开心的眼泪的评论
    当我们浏览滨线女儿们的人生时,她们的个人故事组成了一幅特殊而有力的群像,以此为背景的关于创伤和复原的寓言,则展示了在灾难中和灾难后,人如何拾起和挽救自己被压抑的主体性,而个人主体性复原的过程又如何复原了由他们组成的社会。
  • 的评论
    致以飘逝远去的海港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