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贝尔,或爱之奇异事实 1
海外 27
K. 博士的里瓦浴疗之旅 117
归乡 141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1. 塞巴尔德小说处女作,中文世界首面世:苏珊·桑塔格誉为“心灵的自画像”;既是塞巴尔德不竭的灵感之泉,也是其小说风格的源起,往后的作品都是其分身和改写。
2. 最贴近塞巴尔德本人的“存在之书”:致敬卡夫卡,以卡夫卡笔下的神秘人物贯穿全书;从具体的历史主题抽身,关注个体与记忆的对峙,通过一贯的虚实结合、图文并置,书写存在的冷峻本质。
3. 眩晕与骗局:德语标题 Schwindel 既指眩晕,也指骗局。充满了重复、巧合、异变、断裂的文字让叙述的时间发生扭曲,互相交叉,“我”和读者都被甩入了大脑无法处理的、不可知的四维空间——记忆,这也许就是眩晕感的来源。不可靠的记忆伪装成秩序与规律,让人错觉能通过记忆把握过去、预见未来,而历史从不是整体,时间并不连贯,生命也没有范式与模板可循,人只能被围困在记忆的骗局里,以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存在。
4. 叙述的负空间:虽然塞巴尔德细致入微地描写旅途风景、绘画与建筑的专业细节、个体的敏锐情绪,主题却是在反复表达中愈发浓重的沉默——它们是塞巴尔德作品的不变母题,即无法讲述的真相、无法和解的过去和无法理解的记忆。绕着这些不可接近的存在打转,读者将获得一次目眩神迷的阅读体验。
(塞巴尔德的文字有一种“越说越沉默”的特质,细节越详尽、句子越绵长,书的气氛就越凝重、声音越沉寂,这是因为他的文字是为那些无法被讲述的主题服务的:真相、过去与记忆。就像一幅黑白正负画,文字组成了画面中最显眼的白色部分,主题却落在不被讲述的黑影中。)
5. 塞巴尔德小说系列收官之作:
处女作《眩晕》:塞巴尔德书写的发源,融合记忆、历史与神话的存在之书;
成名作《移民》:半虚构传记,四个关于背井离乡的犹太人的故事;
经典作《土星之环》:非典型游记,一座跨越文学、艺术、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记忆博物馆;
代表作《奥斯特利茨》:塞巴尔德风格的集大成者,内容包罗万象,结合犹太人历史更加深刻地探讨了“记忆”这一贯穿塞巴尔德作品的主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塞巴尔德的小说处女作,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以司汤达的视角,讲述了他的从军经历、与梅毒的斗争以及无果的爱情;第二章讲述了“我”在意大利多地的旅行,或者说被不安驱动的一次次逃离;第三章讲述了卡夫卡于一九一三年在意大利的一次公务出差和浴疗之旅;最后一章,“我”重返德国故乡,挖掘自己的童年记忆。
四个部分都围绕着一个孤独的叙述者,他们都踏上了古怪而令人不安的旅程,而“我”在旅行中撞见了各种分身、尾随者、历史鬼魂,不断与神秘的猎人格拉胡斯相遇,还隐约与不同时空的司汤达和卡夫卡共享了相似的惊恐和困顿……
【精彩书评】
这是一幅心灵的自画像——关于一颗躁动不安、持续不满的心灵,一颗受尽折磨、轻易落入幻觉的心灵。——苏珊·桑塔格
塞巴尔德是一位激动人心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家。他让叙述成为一种查究的狂喜状态。——《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高度私人化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示了塞巴尔德写作的发源,并不断为他提供了新的刺激和灵感。——《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一个人在日常阅读中,不可能遇到像《眩晕》这样的作品。从书中抽离时,他会被震撼、吸引,且深深打动。——安妮塔·布鲁克纳
塞巴尔德的主题是记忆,以及记忆的韧性和不可靠性……他从记忆的衰退、狂热的想象、富有创造力的荒芜状态入手,对记忆的虚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执着的、看似随意的流浪——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次邂逅到下一次邂逅——有一种疯狂的精确性。他记录微小的对话,仔细描述与他短暂同行的陌生人,给出地图和时间表。他似乎在用写作使自己保持镇定。——A. S. 拜厄特
下载说明
1、眩晕是作者[德国] W. G. 塞巴尔德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91.7的评论作为译者,我一千一万次地愿意成为塞巴尔德的一个幽灵,一个分身,或只是一个完全没有形体的扬声器。他还有太多蕴藉与黑暗的美丽与俳谐尚未言说。
-
晓林子悦的评论通常来说,处女作往往幼稚、不成熟,要么是作家的巅峰作品,本人都难以超越。可是,《眩晕》不是这样的,它与其他三部作品气质类似、品质相近,塞巴尔德写作水准之稳定,之完美,让人惊讶,或许,在许多年许多年的沉寂期,塞巴尔德一直在心中反复琢磨这些文本,它们诞生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如璞玉带着温润沉郁的光泽,一以贯之地追寻记忆与记忆之场的建立。
-
虾米的评论记忆和通感。关于记忆,作者让我们见识到感受(记忆)与现实的紧张关系。现实是一把双刃剑,既见证我们的感受(书中一位女性重游故地时情绪崩溃),又能消弭之。两个主题变奏都谈到了这层消弭,司汤达说永远不要购买风景版画,因为不需多久“它们就将取代我们曾有的记忆”,而马伦哥战场树起的纪念柱只给他留下“极其平庸的印象”。卡夫卡的意大利旅行笔记时常在措辞上发生疯狂的转折,“让语言瞬间就被情感完全支配”,这是卡夫卡在有意识地抵抗现实对感受的侵蚀——这两个变奏也因这种错位而显得荒诞和喜剧。作者则从中提炼出保存记忆的办法:唯光影、触觉、声音、味道等在我们心灵中留下的感受最为真实,通过文字,我们捕捉它们、凝固它们,从而“把相去甚远但似乎属于同一秩序的事物勾连起来,”人生也因此获得了质地和意义。
-
陆钓雪等待瑶宝的评论记得把《土星之环》送给漪婷了。这本有司汤达视角和卡夫卡视角,第二章则是“我”在意大利的旅行:如果有人重走我当时走过的路,或许会觉得自己仿佛是在这个规定区域中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新的捷径与僻路,为的是在到达理性、想象力或意志力的边缘后不得不回头。可能是由于过分疲劳,我经常看到某个我认识的人走在我的前头。这些幻觉——因为确实不是别的——都是关于我多年没有想起过的、可以说早已作古的人。有一次,在贡扎加街,我甚至以为自己认出了被判火刑、逐出故乡的诗人但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明显比其他行人高出许多,但完全不被注意的他离我只有几步之遥,头上戴着熟悉的防风帽,然而当我加快脚步想要赶上他时,他拐进了海因里希街,待我追到拐角处时,他已经不见了。恩斯特·赫贝克自二十岁起就一直患精神病。钓雪按:我家门口是夸西莫多街。
-
影随茵动的评论第二本塞巴尔德。先夸一下装帧,这一套书系,从开本的大小,封面的设计,排版的方式,都让人非常喜欢,很有做书的质感。其次说说塞巴尔德,两本书阅读下来,他的风格极为鲜明,让私人记忆和公共场域交织整合,游走在虚实的边境,你可能不必知道西欧的一座小城和无名者的日常,你又未必知道历史事件遗留的影响和历史人物在生活中的琐碎,这就是塞巴尔德的阻断。然而,如果能刺破迷雾,文字的轻盈会引领你不断地进入一场纯粹的私人漫游。最后,盛赞翻译,非常的柔滑。
-
牧羊的水鬼的评论旅人不停从时间和空间逃逸出来,寻找记忆的真相,却找到记忆的无限增殖和裂变,陷于宇宙中心般的眩晕。而人类,无一例外,最终都会活成宇宙和自我的局外人。
-
沉睡的弗洛伊德的评论整个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和塞巴尔德的记忆裂变搏绕。最后一篇《回归》里稍显频繁的短句(对标于另外三篇的长句密度),和后来的《移民》气质相符。卡夫卡的阴影也几乎一直存在——童年记忆里的施拉克应该也是对《猎人格拉胡斯》的致敬。确实难以想象这是大师的处女作 ,但了解后得知这是作者46岁所写也就不奇怪了,这种漫长岁月下钻石抛光般的作品,其中的耐心本就不言而喻。
-
不是三步的评论第一本也依旧完美。隐约感觉到原来他是这样思考,感受和生活的,把自己完全抛入到时空的纵轴,成为重叠的幽灵,他大概从来没想过一个好故事是什么样子,于是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叙述者。
-
She is someone的评论你将窥视塞巴尔德的一个他和她这样谈论幸福:爱,就像大多数其他文明的赐福,是一头喀迈拉,我们越渴望得到它,就离自然越远。到了我们只在另一个身体中寻找自然的程度,我们就背离了它,因为爱是一种用自己发行的货币偿还债务的激情,一桩虚假的交易……
-
空山的评论真的很眩晕,因为我已经分不清这是小说还是真实随笔了。回忆之路漫长而混乱,几场旅行,几个不同人物视角,把一小段有限记忆无限放大,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虽然一个人被逼疯的可能性很低,放眼望去,好像一个很小的点就改变了人事的走向,从这个时间到那个时间,一眨眼好像也隔着一个永恒,就,世界因人而疯狂吧。 “爱,就像大多数其他文明的赐福,是一头喀迈拉,我们越渴望它,就离自然越远。到了我们只在另一个身体中寻找自然的程度,我们就背离了它,因为爱是一种用自己发行的货币偿还债务的激情,一桩虚假的交易。”
-
曉宇的评论赛尔巴德给我的母题是“重访”,revisiting,不断重访和回访,记忆就越来越庞大和模糊,主题也消失了,结构也没有了,不断地重访回去,就是事无巨细的繁荣的废墟。
-
秋裤的评论更像游记或者随笔,也许正是作者要达成的效果,也可能是在真事中加入少量虚构,不过总的来说挺乏味,即深刻的乏味,要不是最后一章节挽救了一下。本来奔着写卡夫卡那章节才买的,但写得没新意,太实,估计力气都花费在查资料上了,重在还原历史环境与细节。整本书构建“记忆-眩晕”“历史-眩晕”的用意挺明显的,反倒是各章节间的勾连和互文没有那么刻意。没觉得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什么增殖、分裂和逃逸,它在记忆这这一主题上没有什么新发明。倒是像一位文青的朝圣之旅,用历史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进行对话,或者说让历史人物与作者对话。搞不懂塞巴尔德分咋那么高?前两本我都看困了
-
xixi的评论喜欢最后一篇
-
ammo的评论真实与虚妄之间的穿梭让人眩晕,内容之间有些跳跃,这是“一种新的真实”,
-
东来的评论对于废墟和遗骸的过分关注,以及遁入无形的幽灵视角,还这么引人入胜,可能也是一种消极的胜利,吧。
-
米粉侠的评论“可将塞巴尔德的文本看作是在寻找和列举避免死亡的方法:通过选择性的亲缘关系,通过似曾相识,通过梦境的并置,通过迷失在曲径里,通过被送入精神联想的迷宫,通过没有记忆的哀悼,通过沉浸在自己召唤自己来书写自己的生命这一矩阵中。在最坏的情况下,巧合、重复、亲和力提供了超人类规模的标点装置:一个人并没有不可避免地失去过去,一个人并没有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因为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包围了一个人,随意地,往往是莫名其妙地,令人惊讶地,令人恐惧地。模式因此战胜了时间。也许,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巧合、重复、亲和力揭示了共同的途径和身份,而这些途径和身份是永恒的回归。不仅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因此被打破,而且现象的界限也被打破。塞巴尔德建起了“模式”的缓冲器,以对抗世界的熵。”
-
夜河的评论我也太爱塞巴尔德了,从奥斯特利茨后每一本都没让我失望过。
-
Sebastian的评论塞巴尔德的写作在游记、小说和历史散文之间来回切换,火车站连通了过去的石头见证与未来的模糊渴望,所以主人公总是在站台驻足;城市在他眼中就像戏剧布景,往事早已消散,剩下一堆遗迹,蔓延几个世纪的战争与动荡,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打击让欧洲大陆形同墓地,作家常常陷入时空的错乱中,与过去的鬼混不期而遇。维也纳-威尼斯-维罗纳的旅程遵循了卡夫卡的足迹,在1913年,大厦将倾之时,体验相似的绝望感,甚至童年记忆中的猎人之死也和卡夫卡的《猎人格拉胡斯》交相呼应。从过去收集的图像越丰富,就越是不敢相信过去以这种方式发生,绝大多数都是荒诞的,不然就是骇人的。见证者们,无论小说家、诗人还是村子里的怪老太,总是以精神病人的形象示人:大清早精神饱满的旅行者,到了晚上就成了一支败军,面色惊异地注视着自己逝去的一生…
-
Jackdaw的评论真正令我感到“眩晕”的是塞巴尔德小说里震荡交织的时空,往日幽魂附着在迷失的旅人身上,分不清虚构和现实。
-
普洱狗的评论不管漂流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我们都必然被文本和回忆乃至于更深重的历史牵制,这种必然称之为诅咒或命运都不为过。塞巴尔德以格拉胡斯的形象连接起迷失与归乡又徙居的过程,但其力图传达的是,时间早已终结,钟表仅仅重复着人类最初对时间的损毁,这之后个体存在所能做的便是去经验回忆、阅读与写作带来的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