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导 论 孤独,一种“现代流行病”
第一章 当“孤身一人”变成“孤独”:一种现代情绪的诞生
第二章 一种“血液病”?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长期孤独
第三章 孤独与缺失:浪漫之爱,从《呼啸山庄》到《暮光之城》
第四章 丧偶与丧失:从托马斯·特纳到温莎的寡妇
第五章 晒图焦虑症?社交媒体与线上社区的形成
第六章 一颗“嘀嗒作响的定时炸弹”?反思老年孤独
第七章 无家可归与漂泊无根:没有一个能叫“家”的地方
第八章 喂养饥饿:物质与我们孤独的身体
第九章 孤独的流云与空荡荡的容器:如果孤独是件礼物
结 语 在新自由主义时代重构孤独
注 释
延伸阅读
姓名及名称索引
主题索引
内容简介
孤独,21世纪的流行病?
·
寻访孤独背后的隐秘历史,重现文明之疾的前世今生
孤独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演化史
全方位理解孤独的跨学科指南,助你远离情感黑洞的真诚之书
特里·伊格尔顿盛赞,梁永安、李洱、金雯、蔡崇达、文珍、包慧怡一致推荐
·
·
【内容简介】
有人说,孤独是21世纪的流行病。我们想方设法摆脱孤独,它却依然如影随形。孤独从何而来?人类注定与孤独相伴吗?
历史学家费伊·邦德·艾伯蒂认为,孤独是一种现代情感。从宗教的衰落到工业革命,再到数字革命以来社交媒体与线上社区的蓬勃兴起,孤独观念的演变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理解孤独如何“被发明”,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如今孤独盛行。
《孤独传》融合了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等,力图还原孤独的隐秘历史与复杂意涵。本书的每一章聚焦孤独的某种形态,探究孤独与个人和社会、情感和身体之间的关联。在书中,艾伯蒂旁征博引,梳理了19世纪至今的信件与日记、哲学文本、政治论述、医学文献等,研究了包括西尔维娅•普拉斯、维多利亚女王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人的经历,并分别探寻青少年、独居者、老年人、无家可归者等不同人群的孤独体验。
孤独不仅是一种个体感受,它还与婚恋、医疗、教育、养老、社会福利等议题息息相关。从更宏观的角度,《孤独传》审视现代社会如何被孤独改变,帮助人们学会与孤独共存,以平和澄明之心面对自我与世界。
·
·
【国内外学者、作家推荐】
这是一本非常及时的译作。孤独是当下青年人普遍的生存感觉,它迷漫于物质繁荣的表层之下,给人自由,又让人焦虑。这本书像深海灯塔的一道强光,将宗教时代衰落以来的社会生活形态演变与个人生命历程相互辉映,照射出当代“孤独”错综复杂的成因。如今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壮观的文明变迁,漂流在碎片化、数字化、匿名化大潮中的当代人,读这本书如同进入古希腊阿波罗神殿,赫然看到那永恒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被思考的人生才值得一过,被理解的孤独方能迸发出非凡的创造力。面对孤独,读一读这本文辞畅美的译作,也许你会释然一笑,既珍惜孤独的必然,又打破孤立的局限,让生命更加独立自由,以雨后初晴的心境,融入伟大时代推陈出新的价值变革中。
——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文学创作专业硕士生导师)
·
正如《孤独传》中所说,孤独,没有反义词。如果有,那必定是人类最需要的东西。如果你一定要找到反义词,那么在你勉强罗列的词语中,你首先感受到的竟然还是狐独。本书通过具体的事例,如此深入地讨论了我们的共同处境。人类,不是百年孤独,是千年孤独。现代社会中,它确实又逐步加深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李洱(作家)
·
我们如此熟悉“孤独”一词,但不知道它的生命这么短暂。直到19世纪初,人们才开始经常需要表达“因为没有陪伴而心情低落”这个意思,在此之前,我们可能只在漂流孤岛长久没有人说话的鲁滨逊这里才能看到类似的情感。也就是说,19世纪以来的现代人都如同生活在孤岛上一般岌岌可危。这本著作始于这个领悟,始于对当代孤独流行病的描摹,追溯现代早期崇尚独处的传统如何逐渐被孤独感受所取代。我们了解的许多作家和名人都出现在这部孤独传记中,让我们在严谨而平易的学术散文中与一众孤独的灵魂对话,培育起一些抵抗孤独的力量。
——金雯(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教授)
·
读罢此书,我们发现孤独不光是真实的匮乏,更是由世俗婚恋观、性别刻板印象、阶级年龄差和社交媒体共同豢养的巨大矛盾体。本书通过诸多案例具体而微地刻画出这样一只怪物的面貌,再试图驯服它并与之共处——事实上,每个人都曾感知过那咻咻靠近的鼻息。
——文珍(作家)
·
本书横跨观念史、社会学、文学等领域,深入考察了关于“孤独”的话语自近代以来的形成和嬗变,反思孤独与性别、种族、年龄、环境、政治、经济的关系,是一部详实、生动、有温度的文化史佳作。
——包慧怡(青年作家,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
一部悲悯且广博的著作。
——特里·伊格尔顿(著名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
《孤独传》引人入胜,探索了在我们社会中日益重要的一种体验——孤独。艾伯蒂向人们揭示了孤独者来自何处,归属何方。我向所有读者强烈推荐本书。
——阿龙·本-泽耶夫(以色列哲学家,海法大学前校长)
·
艾伯蒂追溯了孤独在19世纪的文化起源,探究孤独如何成为一种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西方社会的灾难。她令人信服地向我们解释,在这个社群团结稀缺的时代,孤独为何出现,又将导致何种后果。
——芭芭拉·泰勒(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教授)
·
面对孤独这种时常令人痛苦的情感,艾伯蒂的行文风趣优雅,她讲述了孤独背后的故事,揭开了孤独的神秘面纱。
——芭芭拉·H. 罗森魏因(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教授)
下载说明
1、孤独传是作者[英]费伊·邦德·艾伯蒂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赫恩曼尼的评论疫情隔离期间翻译的,一部有点学术的“孤独之书”,作者在文学和社会之间开辟出一条艰难的路,想要以此探讨孤独究竟给个人带去了什么,社会又以孤独为名剥夺了什么。很喜欢其中论述“孤独的身体性”的部分,它让我们看到我们自己——那么渺小的人,与人、与事、与地点、与记忆之间的密切关联——它让我们生发出一种意愿:在这个孤岛社会里坚韧自如地生活。
-
赫拉扎德的评论阅读起来的抽象感觉就像是卷起一张薄饼,从四周慢慢扯起薄饼的边角,从边缘向内围攻,最终将隐秘的孤独、独处、孤单一口气吞吃下去,于是现代社会之中人人如鲠在喉,但又难以宣之于口。 若要开出良方,便唯有存在主义可以救赎孤独,每个人类个体都在面对着同样的“独自生”,到“独自死”,然而“从生到死之间的价值,唯有信任与爱。”
-
宫保鸡丁的评论少量摄取的孤独也许有利于自省与创作,但身处人群的慢性孤独不仅可能危害身心健康,还是一个社会的隐患,遗憾的是关于这点,我们有了很多体验,却少有勇气谈论。这本关于孤独的传记谈到了青少年、恋爱中的人、寡居者、难民、老年人的孤独,作者回到历史与语言,重新发现孤独之于人类的意义,这本书好就好在它提出了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
秉存的评论在期末作业的重负间隙下读完了。 喜欢讲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那一章,孤独从“自我的模糊内核而来——就像是一种血液病”,“一个无脸人”。 或许这是跨学科的一次实践,但广阔的代价不该是肤浅。就像好几篇课文/圆圈要“群文阅读”,别只剩下交叉的那一小部分。 关于孤独的饥饿与寒冷,《诗经》里分别有“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我在浪费生命的期末作业与被折磨得精疲力尽的肠胃疾病下感知的孤独,并不是饥饿,而是像要炸裂的饱胀。 人需要“有意义的联结”,总让我想起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人真是依存于“意义”的生物啊。 身体是自我与世界的交汇,情感是精神与身体的中点,凭借记忆与讲述——don’t to understand, but to feel.
-
晓林子悦的评论学斋精英研究。第八章《喂养饥饿:物质与我们孤独的身体》,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这段阐释特别精彩。假使我们把“被观看却从未被看见”这种状态扩展开来,这可能是对我们当下的孤独最到位的形容。我们一直在追求“被看见”,但我们得到的更多的是“被观看”。作者对于诸多文本的占据和解析无疑是独到的,不过有时沉迷文学性的分析,在叙述上的现实性有所漂移。因为这是一个相当现实的议题,我期待看到一些社会调查方面的更鲜活的当下的故事。
-
emma的评论这本书讲述了女性因浪漫伴侣缺失的孤独、失偶者的孤独、社交媒介引发焦虑产生的孤独、难民和老年人的孤独、以及身体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背离感。作者努力地将历史性、文学性、社会性、心理学等领域通过“孤独”一词串联起来,防止这个尚未被人们深入了解的现代情感问题,因为学科的区分,从一开始就被理解得支离破碎。大众对孤独认知的缘起追溯很有意思,之前都没有深究过,从18世纪的“独处”到19世纪的“孤独”,再到现在精神和物理双重意义上的“原子化”,对孤独的研究也会越来越迫切
-
857857的评论孤独是在上帝退场和对自由主义的颂扬之间的真空地带出现的,有如高传染性的疟疾,随着语言和生活费势不可挡地感染一切。孤独是一个叙事和实物,作为叙事的部分,承担着浪漫爱落空的重任,遥相呼应着灵魂伴侣的神话,而作为实物的部分,它和贫穷、衣着、房屋相伴。人的努力方向(朝着更多的物质占有),决定了新自由主义下,人不可能不孤独。但,是可以做准备的。比如,打破浪漫爱的幻想,比如早早地为即将来临的孤独做准备和练习。在更理想的环境下,可能是,打造一个更有对人的支持性的社区。
-
鴉片馬克思的评论「灵魂伴侣在西方社会成了『真正爱情』的模板和标尺,但它的缺陷也很明显。认为每个人都会拥有特别的另一半,一个人的完整取决于找到这个人——这种想法是极端有局限的……假如仅有一个『另一半』让你去寻找,那么浪漫之爱无非就是一种个人主义经验而已。 那么,那些从未找到过『真爱』的人呢?那些从未体验过与原生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或是终其一生都在找寻『那个人』的人呢?假设我们接受了依照某种文化典型而设定的情感经验……那么完全有可能是灵魂伴侣的神话反而助长了人的孤独。」
-
番茄盖饭的评论孤独感的来源绝大部分是因为个体与群体的关联地淡化或者消失。因此,对抗孤独或者享受孤独的不二法门在于个体能够自转,即使沉下去,依然握住了自己情感的舵。
-
半半的评论负面情感的确会让人上瘾,即便它们让人不快,有时这种不愉快本身会产生舒适感,因为若一件事成了你的一部分,就很难去改变。孤独是一种感知, 也是一种感觉体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如何存在,我们想要拥有什么样的关系,该如何谈论孤独,如何区分积极孤独与消极孤独,区分为抵达某种情感和精神的澄明之境而有意寻求的独处或“独自一人”,以及破坏性的、存在感缺失的孤独。对于孤独的积极而有效的回应,必然建立在对这本书里描写的差异的历史性理解之上。“你独自生。你独自死。从生到死之间的价值,唯有信任与爱。”
-
黎戈的评论考证孤独在词源学、人类历史、文化史上的变化,微观考察它对不同个体(鳏夫、寡妇、作家、老年人)的影响,有横有纵,有趣的是,已经延展到了因特网时代,很现实地考量了网络力图克服以及招致的孤独(这对矛盾很有意思)。
-
橘子酱的评论物质解决不了孤独,肉欲也解决不了孤独,孤独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双重影响下的产物。个人所能做的是觉察自己的人际关系,谨慎对待互联网带来的虚假充实,社交媒体永远无法代替线下交流。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一部横跨文学和社会学两大领域,系统对作为一种普遍社会心理的孤独感,进行深度阐释的优质大众学术作品。作者一方面细数英语文学中的典型孤独人物与典型孤独故事,另一方面又深究西方社会生活中孤独感的主要来源、表现面向与衍生问题,从文学中剖析社会,从社会中关照文学,足以让每一位身处当今世界的读者,反思自我、反思社会、反思生活。值得推荐。
-
芮秋芮期的评论“理解孤独需要一种联合起来的方法,这种方法考虑以其他方式来看待个人、身体、社会、情感,甚至自我。关于孤独这种‘流行病’,有一点是明确的:我们应该质疑这种情绪化的语言和它引起的道德恐慌。我们需要区分积极孤独和消极孤独;区分为抵达某种情感和精神的澄明之境而有意寻求的独处或‘独自一人’,以及破坏性的、存在感缺失的孤独。”
-
维罗妮卡女士的评论一种现代情感的诞生。孤独不能被量化,但完全将孤独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来捕捉是有问题的,因为很大程度上孤独这种情感的“集群“是一种话语。孤独,在历史上被各种政治经济因素建构成为关于“浪漫爱情“和“性征服”的话语,也因为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以及社交媒体成为“错失恐惧症“的前因与后果。孤独是流动的,涉及其他公共政策的问题领域。正如作者而言,超越“孤独流行病”叙事的唯一途径,是为各个群体的孤独找到一个基于历史、贯穿始终的应对方式。
-
项微微的评论每一页都好看。举例和使用的书信、小说已经比较通俗了,但其实是没有那么容易看懂的一本书,有好些段落我都要反复看,作者时而展示孤独,时而深藏观点,是一本清醒又克制的书。人要有自己的观念,孤独不是用来被克服的东西,积极的孤独和消极的孤独,其实说到底,还是要在孤独中搞懂自己。
-
Alexandra_xy的评论孤独这个词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偏消极的,是一种无人问津的悲伤,但我也很清楚,孤独远不止于此。这本《孤独传》展现了孤独的不同形态,多角度地探究了孤独的历史和意涵。书里有很多新颖的视角,包括从孤独的角度分析名人、探索社交媒体与老年孤独之间的联系……内容很丰富,也有一定的深度。
-
MikeCat的评论在医院等做彩超看消化问题的时候读了1/3,剩下的晚上读完了。孤独是一种很独特的主观情感,也会引发生理的不适吧。总体来看,作者考察与孤独相关的词源,通过自古至今的人物、现象等,展现了孤独这种情感的前世今生,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情感史研究。
-
man of blind的评论孤独-一种被发明的传统,大约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作者从多个角度探讨孤独以及其历史,个人较为看重的篇章是孤独与身体,社交媒体,老年人孤独的关系。整体而言,可以作为对小说(荒凉山庄,暮光之城)历史(维多利亚女王,托马斯 特纳)社会,电影的分析和评论。对于作者对孤独的延伸,思考,不由想起了宗教广义对人的意义。总之,适合常读常新,也许上帝死后的时代,是虚无时代吧(而这恰好是另一位英国记者,彼得 沃森的著作的主题,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西方思想,宗教,文化的梳理),孤独繁盛在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科技革命进程中,19世纪,离20世纪-现在世纪的前夜,更近的一个世纪,是很多现代包括(现代主义)社会,思想,艺术和文学的根源。
-
z的评论期末摸鱼和回家的火车飞机上读完,文章有逻辑,成体系,翻译也很好。虽然但是,通宵刷手机后去考试,发卷前我还是趴在桌子上假装睡觉,听着同学们叽叽喳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