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自序 001
Part 1 黄金国度的生活方式
黄金梦里人 002
约翰·韦恩:一首情歌 026
这里的吻永不停息 040
拉斯基同志,美共马列分会 060
罗曼街 7000 号,洛杉矶 38 区 066
加州梦 073
荒唐婚姻 079
向伯利恒跋涉 084
Part 2 关于自己
论写笔记 130
论自尊 141
我赶不走那只怪物 148
论道德 157
回家 164
Part 3 心灵“七”息地
加州之女的自白 170
北纬 21°19',西经 157°52',
天堂来信 187
岁月磐石 206
绝望海岸 211
索诺拉州,瓜伊马斯 217
洛杉矶笔记 220
再见了一切 230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的代表作,是第一批向公众揭示二战后美国繁荣表象下失序现实的作品,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掀起现象级的热议,并由此成为影响至今的美国文学殿堂级非虚构写作。书中收录了琼·狄迪恩20多篇名作,包括《向伯利恒跋涉》《加州梦》《黄金梦里人》等。
狄迪恩以冷冽笔 锋和灼热自我,疏离又深陷,还原了1960年代的美国,特别是加州的反文化潮。 “万物解体,中心再难维系”:社会繁华昌盛的表象下,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已然开始崩塌,而新的未来却遥不可及。社会彻底走向失序,中产阶级生活危机重重,嬉皮士运动兴起;一整代人沉浸在虚无与迷惘中,作出近乎可笑的无力反抗——这是触及美国一个时代灵魂的完整记录。
————————————————————————
编辑推荐
★ 美国非虚构文学殿堂级作品,热销40余年
★《江城》作者何伟推荐九部非虚构作品之一
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指定暑期阅读书目
《纽约时报》“20代年轻人应读的11本书”之一
《时代》《卫报》“百大非虚构作品”
★ 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成名作/代表作
★“(琼·狄迪恩是)几十年来,美国政治和文化最尖锐、最被尊敬的观察家。”——奥巴马为狄迪恩颁发美国国家人文奖章授奖词
★以尖锐的视角审视美国的嬉皮士年代,记录1960年代美国的反文化浪潮,再现了一整个时代的情绪。
————————————————————————
媒体推荐
关于1960年代美国最有力的著作。
——《时代》
《向伯利恒跋涉》是一个时代的衡量标准,其读者已经不仅仅是其读者了,而是其追随者,其仰慕者,其信徒。
——《名利场》
琼·狄迪恩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最知名的文化偶像之一。
——《洛杉矶时报》
“狄迪恩”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的名字已然成为了形容词,“狄迪恩般的”“狄迪恩式的”,指代其相关的一切:一位超脱、充满洞见和预知,但却有着脆弱感的女作家,她揭开美国之疮痍,使其活生生地暴露在美国读者们的面前。
——《卫报》
————————————————————————
中心再难维系。这个国家,破产公告、公开拍卖通知满天飞;随意杀人事件、流离失所的孩子、废弃无人的家园屡见不鲜;那些在文物上涂鸦破坏的人,连四字单词都会拼错。这个国家,总有家庭无缘无故地消失,留下没有还完的账单与抵押到期的文件。青少年们在外游荡,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如同长蛇蜕皮;孩童懵懂无知,也再无机会了解维系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人们销声匿迹。孩子不知去向。父母人间蒸发。被抛下的人们漫不经心地填写完失踪报告,然后自顾自地继续活下去。
这个国家,并没有如火如荼的革命,也没有因敌人的包围而走投无路。这是一九六七年的美国。市场稳定,国民生产总值高,多少人慷慨陈词,表达自己崇高的社会理想。
——琼·狄迪恩,《向伯利恒跋涉》
下载说明
1、向伯利恒跋涉是作者琼·狄迪恩(Joan Didion)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晓林子悦的评论天时地利人和,才有“现象级”爆款。狄迪恩的风格里有种风趣的聪明的怀疑论,恰到好处地刺穿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又不至于尖锐到让人难以容忍。现在的自媒体写作者,应该把这本书当作范文,譬如,怎样把情杀案讲得曲折生动而又清新脱俗,符合市场口味,同时自成格调。眼光苛刻,但不轻易越界。感知敏锐,但不匆忙结论。196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是20世纪美国的黄金时代,也是专栏作家的黄金时代。狄迪恩这样的写作明星,现在恐怕是很难复制了。
-
祝羽捷的评论一部分是Joan Didion在不同媒体上的非虚构文章,写了中产情迷谋杀案、喜欢的男演员、女歌手、革命分子、嬉皮士、加州梦、拉斯维加斯的婚礼,像我在《纽约客》上读的那些一样扎实,采访源丰富,睿智有见解;另一部是她自己的生活,对自尊、道德的看法,纽约生活是一段迷人的插曲……这些文章都是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现在读也不过时,《奇想之年》和《蓝夜》太悲伤了,我们几乎忘了她是多么棒的专栏作家,与书同名文章《像伯利恒跋涉》后被称为“新新闻”的经典之作。
-
胡桑的评论常在各种美国当代作家的谈论中见到狄迪恩的名字,对她的阅读却并不多。之前对她的印象停留在感伤的《奇想之年》。随笔集《向伯利恒跋涉》(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是她第一部作品,敏锐而犀利,揭示出1960年代的狂欢,嬉戏,理想,狂欢,迷茫,凝聚了一个时代的快感与疼痛。
-
inside out的评论译者最喜欢也应该最满意并倾注了相当心血在最后那篇goodbye for all that 吧,之前有试着翻译过这篇,但后半段对于我一个糙哥来说挺难处理的,学习了.
-
wingala的评论和Didion本人因为形象,作为文化时尚符号容易先一步风行社交媒体相比,这本书并不是很容易读。这是一本非常美国的作品,看的时候,和当下对照,又有很多契合,社会结构的溃败都呈现了同样的症状。
-
Berlinka的评论这是一本特别美国的书,读完以后我的感知:东部是金色的干燥,西部是一切难再维系。她伤害自己喜欢的人,冒犯自己不在乎的人,疏远亲近她的人,这一切可能只是因为,她是那颗棱角过于锐利、无法与之拥抱的水晶。没觉得这是非虚构的扛鼎之作,在这一点上是过誉的。反之思考,美式非虚构给予我们的启迪,未必是表面的那些东西。迪迪恩无法效仿,因为她是那个高音部。非虚构的核心,依然是个性:为什么相似的题材,不同的人会赋予南辕北辙的气质。
-
陆钓雪红发商籁的评论我为什么要把这些写下来呢?当然是为了记住,但我到底想记住什么?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发生过的事?这里面有任何东西是真正发生过的吗?说到底,我为什么总是带着笔记本呢?这些记录很容易让人欺骗自己。记录事情的冲动强烈到让我欲罢不能,那些不怎么写笔记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它和所有冲动一样,偶尔能派上点用场,以此彰显自己的存在。我认为这种冲动要么与生俱来,要么永远都不会有。总而言之,随身携带私人笔记本的人都是异类。他们孤独而固执,喜欢把事物重新排布;他们很焦虑,总是对现状不满;他们生来就饱受困扰,被终将失去某物的不详预感笼罩。钓雪按:当然,有的人写笔记是为了记录所做所想,另一种冲动,一种现实的本能。
-
丫几_粥的评论显然比起对谈式采访,狄迪恩更仰赖自己的观察,或者说是对零碎的记录,所以她抵达的路径就显得置身事外,甚至漠然。偶有例外就是书名同名这篇,贴合信息源足够近的参与,所以她还下了自己的论断。本集还有以加州为背景的一些谈论和更私人的所感所想,但还是非虚构更能吸引我,尤爱《加州梦》和《荒唐婚姻》两篇。
-
中信大方的评论《向伯利恒跋涉》是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的代表作(成名作),是第一批向公众揭示二战后美国繁荣表象下失序现实的作品,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掀起现象级的热议,并由此成为影响至今的美国文学殿堂级非虚构写作。
-
少年张的评论等了一年多的书。没想到期待的沸点迟迟不到,在闷热夏日的风扇声、暴雨声中读完。
-
糖罐子的评论迪迪恩自己的天分加上经历的时代让她有一种无法复制的呈现方式。而且私以为她经历那个时代的年龄也非常合适(20太年青,极可能被挟裹冲刷吞噬掉,40可能趋于保守安稳,极可能开始排斥和批判,30➕很合适,有些经验又没那么迷信自己经验)。写作方式在公共事务和感性情感之间平衡的很好。伯利恒那一篇最让我感慨,通过各种作品对垮掉一代的文学和各种事迹有一些了解,再看这篇,那种复杂的感觉难以言喻,一代人对于药物酗酒性暴力和社会运动的迷思。《黄金梦里人》也很喜欢,也非常喜欢她有某种迷人的姑娘的腔调写约翰韦恩写纽约写回家写自尊、抑郁以及爱。
-
荣青的评论“所有冠冕堂皇的承诺、警戒线、勇敢的签名、贯穿生活的宣传鼓吹工具,都不会赋予任何人任何事实上的美德,只有认清这一点,才是真的没问题。” 建议从《向伯利恒跋涉》这篇开始读。
-
Kinki-的评论叶芝的回响:中心难在维系
-
Dzolan的评论最后一篇也太好了迪老师
-
drunkard的评论迷人的狄迪恩,迷人的作品。
-
ketos的评论on the verge of running
-
越越的评论“你会发现保持简单的生活,注意和写下你看到的东西是可行的,是值得做的” 从个人角度,每次接触到她的作品都能收获客观,独立和成长。
-
六条的评论令人好奇的人物和题材,白描的情景和对话,情感丰沛的笔触,这种文风确实容易引发共鸣,被大众接受和传播。《向伯利恒跋涉》现身说法的展现“嬉皮士”生活的文章必然会受到大众追捧。《我赶不走那只怪物》不错。但其他的文章在搞什么?我知道非虚构包括散文,但这书真的有点挂羊头卖狗肉了。什么破新新闻主义运动,降低阅读门槛是吗?第三章真的给我看火了,非虚构的冷峻、理性、洞见全丢了。情感散文、小故事我还不如去看看三毛、龙应台。执着于展现和情感抒发的写作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致,过于感性的笔触我也实在欣赏不来。但多点脆弱和无病呻吟,然后将理性阉割、些许点缀在俗套、浅薄的故事和情绪之中,不就是成为“文化偶像”的秘诀吗。还有别忘了“不要说教”。拜托,我看书就是为了听人说教的。过誉之作,传媒商业的产物。“文化偶像”,细品吧。
-
kidultcc的评论“We must be aware of the dangers which lie in our most generous wishes,” Lionel Trilling once wrote. “Some paradox of our nature leads us, when once we have made our fellow men the objects of our enlightened interest, to go on to make them the objects of our pity, then of our wisdom, ultimately of our coercion.”没想到这个集子最喜欢的话来自特里林。 译文和原作的文笔味道差得有点大。
-
renee的评论太会写了。那支牵拽着神经官能的笔在她手间跳舞,蘸满了对当时与现在来说都始终新鲜的诚恳,几页纸却浸透了隐绰的悲观与僵持。是会有回声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