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好莱坞往事

好莱坞往事

作者:[美]文森特•布廖西(Vincent Bugliosi) ; 科特•金特里(Curt Gentry)

分类:文化

ISBN:9787521325942

出版时间:2021-7-1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标签: 犯罪  纪实  美国  好莱坞  非虚构  电影  外国文学  法律   

章节目录

主要人物表
第一章 杀戮
1969 年8 月9 日—10 月14 日
第二章 凶手
1969 年10 月15 日—11 月17 日
第三章 调查——第二阶段
1969 年11 月18 日—12 月31 日
第四章 寻找犯罪动机
《圣经》、披头士和HELTER SKELTER
1970 年1 月—2 月
第五章 “你难道不知道你正将谁钉在十字架上?”
1970 年3 月—6 月
第六章 审判
1970 年6 月15 日—11 月19 日
第七章 风中的杀戮
1970 年11 月19 日—1971 年1 月25 日
第八章 城市之火
1971 年1 月26 日—4 月19 日
尾 声 感应性精神病
后 记

内容简介

鬼才导演昆汀奥斯卡获奖影片《好莱坞往事》背后真实案件

获埃德加·爱伦·坡奖年度最佳犯罪纪实奖

了解曼森家族的必读书 ,简体中文版首次引进

诡谲凶案+艰难案情+法庭闹剧,曼森狂热现象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美国?

=编辑推荐=

☆ Goodreads4.0+分好评,史上销量顶尖的 犯罪实录,狂销7 000 000册

☆ 创下美国庭审纪录的世纪奇案,曼森案检察官亲笔撰写,一手资料还原事件始末

☆作为时代棱镜的曼森家族杀人案。20世纪60年代是摇滚乐、嬉皮士运动、垮掉的一代、反主流文化运动盛行的时代,也是冷战、越战、古巴导弹危机、核威胁、政治暗杀、民权运动的年代。而曼森案的发生既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危机,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我认识的很多洛杉矶人都认为,20世纪60年代在1969年8月9日那天突然结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如此。”——琼•狄迪恩,《白色专辑》

一份弥足珍贵的社会档案。——《新共和》

☆ 查尔斯•曼森生前被《滚石》杂志称为“活着的最危险的人”,从1969年犯案到2017年狱中去世,半个世纪里臭名昭著却追随者不断的杀人魔王。世人眼里的PUA邪教教主,被曼森家族成员奉为精神领袖。

☆ 好莱坞明星的噩梦,令人闻风丧胆的曼森家族。国际畅销小说《女孩们》的原型。

☆ 昆汀自编自导第9部影片《好莱坞往事》获奥斯卡10项提名,斩获两大奖项;获金球奖最佳喜剧片奖。不看这本书,根本无法理解电 影《好莱坞往事》其实想讲什么。

☆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1976年一经播出,即创下美国收视率最高纪录,且在多国连年重播。

——————————————————

=内容简介=

1969年夏天,美国洛杉矶发生惨绝人寰的无差别凶杀案,迅速占领了各大媒体头条。遇害者中包括导演波兰斯基身怀六甲的妻子——著名女星莎伦•塔特。细微的犯罪线索最终指向了查尔斯•曼森。此人有过多种犯罪前科,与一群狂热的青年男女组建了“曼森家族”,共同生活在废弃的农场中。他是怎样操控这些信徒的?残忍杀戮的背后又潜藏着怎样的离奇动机?

作者文森特•布廖西是该案的检察官,在证据不足、案情扑朔迷离的艰难处境下,他如何与警方缜密侦查?如何起诉立案?又如何展开审判?这场惊心动魄且充斥着闹剧的漫长审判,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美国?

下载说明

1、好莱坞往事是作者[美]文森特•布廖西(Vincent Bugliosi) ; 科特•金特里(Curt Gentry)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玛婴babushka的评论
    检察官以极其克制的笔触写下了极其脑震的剧情,询问波兰斯基那一段简直可以直接排成电影。
  • 觉是的评论
    “破案如拼图,可有些碎片永远也找不到。”好在检察官本尊亲笔写了这本书。强烈推荐推理/悬疑/法律/刑侦犯罪类/纪实类以及同名电影爱好者读!我读完发现,原先看的小说里那些谜团、诡计、解答、反转、讲义、逻辑演绎、法庭推理什么的,都显得好无力(sad)因为现实可以比小说更荒诞、更可怕、更复杂,毕竟虚构都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真实有时毫无逻辑可言……
  • 槛内厮的评论
    检察官真是令人膜拜的存在。侦查案件时果敢缜密。既要呕心沥血地阅读卷宗,又要巧妙引导证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梳理庞杂的线索追查犯罪动机,把洛杉矶警察想不到的和怠于做的都揽身上了。庭审上准备充足又总能机警地嗅到任何微小的契机。作为埃德加·爱伦·坡奖获奖作品,卖关子的技巧确实一绝,将近600页的纪实,竟一路畅通无阻地读下来,丝毫没有冗余感。尤其喜欢检察官克制谨慎的讲述中偶尔穿插的感慨,也许只有身处20世纪60年代的人才能对那个时代的面貌有如此淡然又精确的把握吧。
  • 选择无能的少女的评论
    想不到将这些凶手绳之以法的过程如此曲折。尼克松因为在审判结束前说了一句曼森有罪,不得不因妨碍审判而当众向媒体道歉,铺天盖地的报道险些让法官以影响陪审团的判断为由推翻整个庭审。程序正义来之不易。
  • 默扉的评论
    曼森案是反主流文化终结凋零的一种象征,对于自由和个性的追求在各个时代向来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但这种充满异见、过度放纵的反主流文化却对于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侵蚀,所以,杀人狂魔曼森在很多人眼里是英雄、是信仰,但正如作者所言,曼森案的社会学意义正在与它所重申的这条真理——“人们一旦把思想和灵魂交给一个独裁的偶像,再想回头就必然为时已晚”。
  • 菩提大树像个球的评论
    有人物表!所有的外国文学都学起来好吗!外文名字苦手真的很需要!阅读的时候想不起来谁是谁可以随时查阅,超!级!方!便!就冲这一点这本书就值得五星好评!真的,害怕看这种纪实类图书的都可以一试,完全不会看了后面忘了前面!
  • bookbug的评论
    在辛普森杀妻案之前,曼森案是美国最臭名卓著的刑事案件,这不仅是因为其创下的9个多月漫长的庭审纪录和当时美国历史上花钱最多的诉讼费纪录,更因为曼森家族作案手法之残忍、杀害人数之多、狂热信徒之众、控方寻找证人证据之难,以及受害人身份之特殊等。细读本书之后,更加了解到其背后令人发指的作案细节、荒谬诡谲的作案动机和邪恶狂热的宗教色彩,切身体会到社会影响之恶劣。本书作者之一恰是该案庭审检察官,故而对案情极为熟稔,写法上也相对客观,克制,但读来依然让人不寒而栗,于是更加理解当年困在案件之中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可惜重压之下奋力争取来的死刑宣判却在次年联邦法院废除死刑后自动改为无期,多少有些荒谬。更荒谬的是,近些年我不止一次看到有人兜售凶手之一苏珊·阿特金斯的签名自传《撒旦之子,上帝之子》,一如辛普森。
  • 慕愁空的评论
    好看,本来打算睡前读一会儿,结果一口气看到快四点,第二天继续看完。本书由曼森案检察官执笔,除了犯罪调查,很大一部分是在写审判过程,真是艰难又充满了不可控因素。作者还探讨了曼森家族形成的原因,并剖析了主要人物的心理,领袖固然有洗脑能力,但追随者们本身也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是一种互相吸引。其他的收获是当时的美国社会环境以及美国的司法程序,把事件放在时代背景中,很多细节就可以解释了。
  • 吸猫成瘾的评论
    此书名气和《冷血》差不多,是非常重要的犯罪非虚构著作,启发了无数后来者,尤其是描写邪教犯罪题材的书。作者就是曼森案的检察官本人,细节丰富,条理清晰,令人大开眼界。让我震撼的还不是曼森家族的疯狂(因为多少听说过一些,对现代人来说邪教杀人也不是新鲜事了),而是法律人员辛苦的工作。拘捕仅仅是个开始,知道某人是真凶与在法庭上向公众证明之间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即使某人承认自己是真凶也未必能当成证据,证明证据有效比证明你妈是你妈还难。而且在案发的六十年代,人们并不知道还有动机如此荒诞的犯罪。检察官用非常细致和不厌其烦的勤勉工作伸张了正义。除了检察官,辩方非常难缠的律师卡纳莱克也是值得敬佩的 。虽然姿态很难看,但是找出了证据薄弱之处的人也是他,双方都为司法公正做出了贡献。
  • 把噗的评论
    牛逼。不可能不想到《V字仇杀队》,信仰与洗脑一体两面。
  • 互文的评论
    关于曼森家族杀人案对美国社会的影响,琼·狄迪恩曾在书中写道:“我认识的很多洛杉矶人都认为,20世纪60年代在1969年8月9日那天,在切洛路惨案的消息如战火般蔓延至整个社区的那一刻,突然结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如此。”
  • 云歌爱文字的评论
    建议读完后看一看昆汀的电影《好莱坞往事》,改写的结局很温情,电影里对斯潘农场的呈现也非常还原。
  • 开膛手贝塔的评论
    20多天看完了,其实是检察官的整个案件纪录,从事件发生、调查取证、开庭到宣判的全景描述。名字叫做好莱坞往事,其实跟好莱坞的关系更多是受害人的身份问题,按照英文原版的话,应该叫做曼森家族。其中对于曼森家族系列成员的描写堪称白描到不能再白。想要间接了解一下美国的庭审制度、法律流程以及布兰达规则一类的术语可以看一看,但如果先入为主想要从中一窥波兰斯基的家庭生活,基本是要失望了。曼森跟乔布斯一样,也有着他的现实扭曲场,可惜没有用对地方。水瓶座时代的消逝里,曼森也不过是一块臭硬的石头,激起了短暂而又稍微有力的浪花。
  • kulilin的评论
    作为电影有益的补充,细节很丰富
  • 仙境兔子不明白的评论
    琼·迪狄恩那句话真是没错,曼森案就是六十年代的结束。这种书就是会让人觉得,真实的力量太强大,强大到只用克制的笔调去书写也会让人浑身战栗。另外书本身做得很细致,这种书要梳理人物和史实,是要耗费一番功夫的,看到了译者和编辑的努力!
  • ammo的评论
    检察官全程的记录很为精彩,尤其是与曼森的对话堪称经典,超越想象。曼森案不仅仅是个普通的连环杀人案或者邪教控制案,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和缩影,
  • 伲凹的评论
    作者以如此合乎逻辑且无可辩驳的方式呈现复杂案件的来龙去脉,当你沉浸在事实的叙述中时,你就不可能否认它们。曼森家族就像是一个蜘蛛网,作者旨在剖析案件并捕捉聚集在那的所有谎言。每个角色,每个故事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即使我们迷失在这个真相的迷宫中,哪怕角色的名字被纠缠在一起,但相信最终谜题会被重建,一切都会变得清晰起来。
  • 小茉莉的评论
    588页,密密麻麻的小字。 终于快要看完了。 刷新了我对人性的认知。 从此,再也没有什么恶能刺激我了。 检察官的抽丝剥茧和谨慎态度值得称道。
  • 连城易脆的评论
    虽然昆汀的电影《好莱坞往事》因为李小龙的女儿没法引进上映,但是这本由亲自参与案件调查的洛杉矶检察官文森特写的书籍《好莱坞往事》被翻译出版了。588页,真是够全面的。这场世纪奇案确如介绍所说的那样,是一枚时代棱镜,折射出的不仅仅只是案件本身的扑朔迷离,更有美国那个充满摇滚乐、嬉皮士运动、还有冷战、越战、以及所谓垮掉一代的时代切片。从这个角度来说,书籍所记录的这些庭审纪实,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历史档案,和电影形成映照,互为说明,值得细细阅读。
  • Kokomo的评论
    刷新了对检察官的职业印象,案件侦破并非拼拼图,而更像是数盒本身就不完整的拼图打翻在一起,调查的难度和检察官在其中对公平正义的坚持让人肃然起敬。从匪夷所思的动机推断到混乱不断的庭审,布廖西的写作极其简练克制,但仍让人脊背发凉,与同时代众多文化名人的牵扯让这种体验更加私人,现在看到歌单中的beach boys心情复杂。的确,曼森案是60年代“纯真的终结”,心怀恐惧又对社会充满敌意的极端分子有了新的精神领袖,曼森文化的蔓延也证实了邪恶对人的诱惑力,恐惧对人的终极控制力再次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