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近代中国研究入门

近代中国研究入门

作者:(日) 冈本隆司 / (日) 吉泽诚一郎

分类:文化

ISBN:9787509016473

出版时间:2022-5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标签:  

章节目录

汉译本序言 狭间直树 - i
日文版前言 冈本隆司 吉泽诚一郎 - ix
序 章 研究的前提与现状 冈本隆司 - 001
第一章 社会史研究 吉泽诚一郎 - 023
第二章 法制史研究 西英昭 - 049
第三章 经济史研究 村上卫 - 075
第四章 外交史研究 冈本隆司 - 101
第五章 政治史研究 石川祯浩 - 126
第六章 文学史研究 斋藤希史 - 148
第七章 思想史研究 村田雄二郎 - 172
座谈会 近代中国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 198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的特征是重史,中华帝国的悠久历史光彩夺目。

而由辉煌步入一蹶不振且日益沉沦,中国就到了“近代”。冈本隆司、吉泽诚一郎主编的这本书,即为研究近代中国这段历史的入门。

我相信,本书对促进中国近代史研究大有补益。

——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狭间直树

※ 接近中国本质的指南

由冈本隆司、石川祯浩、吉泽诚一郎、西英昭、村上卫、斋藤希史和村田雄二郎共7位日本新一代顶尖学者集体巨献,有机覆盖各个主要领域,堪称接近中国本质的指南。

※ 近代中国入门读物

不仅让我们了解近代中国研究各领域的现状和最新动向,更示范了将学术作为志业追求应有的风骨,尤其适合有志于了解近代中国的读者阅读。

※ 翻译名家袁广泉先生的最后译作

袁广泉先生为“才华绝代的翻译家”。

—— 狭间直树(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如果史学界的译者可以称家,广泉当之无愧地应居其一。

——桑兵(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日文著作中常见的暧昧、兜圈子的写法,经由袁广泉的译笔而消失无形,可使中国读者毫无滞碍地顺利读进去。

——石川祯浩(《“红星”是怎样升起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作者)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的特征是重史,中华帝国的悠久历史光彩夺目。而由辉煌步入一蹶不振且日益沉沦,中国就到了“近代”。

本书是对1974年由坂野正高等编《近代中国研究入门》这一典范之作的与时俱进的更新,所述为研究“近代”中国的基本要领,故称“入门”。本书的目标是“打破封闭意识,追求跨学科中国研究”。执笔者都是日本新一代的代表性学者,以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为出身背景,包括冈本隆司、石川祯浩、吉泽诚一郎、西英昭、村上卫、斋藤希史和村田雄二郎。

本书共分“社会史”“法制史”“经济史”“外交史”“政治史”“文学史”“思想史”七章,书后还附录有全体执笔者的座谈会纪要,就研究中的切身体会和实际困惑展开讨论。

下载说明

1、近代中国研究入门是作者(日) 冈本隆司 / (日) 吉泽诚一郎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优雅骑士的评论
    本书称得上是绝佳的入门指南,有助于我们从问题、综述、方法以及史料等方面快速了解近代中国政治、社会、经济与外交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方法。例如在经济史部分中,村上卫不仅从现实与学术角度揭示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意义所在,还通过对研究潮流和主要课题的梳理,揭示了半个多世纪中学界研究趋势与关注问题的转变,随后更是以区域经济史研究为例,指导入门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区域,并如何从自然环境、人口数量、时间尺度、区域特征与差异、中央与地方关系乃至全球史演变等角度深入了解研究区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从国内外生产与流通状况、商人群体、近代化交通基础建设以及金融业特别是货币制度着手,真正深入挖掘区域经济史的发展脉络。最后则列举了国内外各种已出版史料、海关统计与报告、巴县档案等未刊档案资料以及英国外交档案等重要经济史研究资料
  • 中世与近世之间的评论
    先明确一点,这本书其实是面向日本中国史研究者的(本科生以上),所以关于中国学者的研究介绍不多,另外各篇作者主要是谈自己做研究的想法,用冈本的话“这本书希望通过提示研究应该怎样做,让研究者以外的人也对研究有一个更加真切的感受。”至于国人读完本书的感受,我想可以引用书末座谈会的讨论 石川:本科的时候,读得懂吗? 冈本:不懂。 村田:我也是读本科的时候买来读的。后来发现,照那样去做,根本写不出论文。 哈哈。
  • 苦影的评论
    感谢赠书。内容和译文都很好。虽然不是做中国近代史的,对思想和文学史以外的内容几乎一无所知,但读来仍然非常有启发。相比上一版田中正俊几乎手把手的论文写作指导,这本更类似严谨学人的鞭策。在书中反复强调的方法里,印象较深的有:不可过分依赖检索系统,尽量养成翻阅实体材料的习惯,因为后者才是养成阅读语感、发现计划外的新材料的最佳途径之一;阅读他人研究时有必要溯源式地思考作者使用文献的思路,这是比掌握论点本身更重要的事,“越是深思熟虑的文本,作者与既往研究短兵相接后为完成该论文而呕心沥血的痕迹就越是明显”;有些事实虽然是确凿的,但根据确凿事实描绘出的图景、得出的看法,却不必一致,“实证是抗拒定论的几乎唯一手段,迎合定论的实证,不管有多少人赞成,都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
  • 7788的评论
    图书馆还在订购。Zzz/終於還是忍不住買來一睹為快,花了三天通讀了一遍。首先還是感謝豆瓣以及豆瓣網友,感謝這個平台讓我有緣知道了這本書,再看了幾個網友的中肯評價,讓我對這本書興趣加深,也由於自己現在正處於這樣一個階段,需要一本這樣的書來指引方向。文本翻譯讀起來簡潔明快,舒服清爽。再次感受到了日本學者一如既往的周到,貼心,細心綿密的學術風格。終生受益。
  • 维参的评论
    每一篇都指出了一条明晰易用的研究路径,但不忘强调搜寻择取史料的谨慎与执着,以及培养史识的重要性,总体呈现出强烈的反思倾向。社会史方面对特殊性与普遍性、自我认同的秩序意识以及国民性等问题的理解沉稳可靠、循循善诱,足以奠定全书基调。经济史强调了“比较”,尤其是对不同国别、时代和理论方向下建立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政治史部分对破案与拓荒两种史学风格及其研究方法的探讨对普通读者把握历史研究著作很有价值。思想史和政治史、外交史都要求以更深刻的方式解读史料,它们对“意图”的探求更符合人文学的习惯,故而构成了一类老派研究领域。几位作者谈到欧美的中国研究者渐渐丧失了汉语阅读的能力,即汉学衰微的倾向,以为日本汉学之警戒。很少有人按照研究入门或指津一步一步操作,关心每一个提到的问题,但若真这么做,想来也挺好的。
  • L'historien ve的评论
    怎么感觉日本学界对美国一副仇大苦深的感觉
  • 谭复生的评论
    一小时阅完,一提到中日美三国教学不同,中国是老师教学生听,日本是师生读书会互相交流,美国是流水线,指定课题教科书让学生去读,但读的都是三四手材料,原史史料很少,理念先行。所以何伟亚的怀柔远人根本不懂中文史料,乱翻原文,可能连日本大学生都不如,换到中国,可能也就初中不如了。研究历史史料第一,当然也要学贯中西纵向贯通,阅读必不可少,网络不可取代。但这书是基础入门书,电子扫描版一小时看完,不必买
  • mahal chan的评论
    我想说,附录太感人了。。
  • 时间与玫瑰的评论
    作者和译者都是第一流的,其中对于学术研究现状的反思很多,当下数据库泛滥,如何培养史识其实更为关键。一些对大陆学界的批评可能会显得刺耳,但是却值得认真对待。
  • KKΛΕΕ的评论
    袁先生的译文真的是扎实,术语准确,文风质朴。近代史一直令人头疼,叙事逻辑和史料研究都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程度,当代史是直接扯破脸皮胡说一气,近代史的尴尬之处在于还不能如此直接。所以除却几本经典的旧作(删减版不算),绝大多数都是越读越糊涂,个中原委想必诸公也都心中明了。本书虽然是日本学者写给日本后生的文献综述,其实夹叙夹议,谈了不少做学问的途径和苦衷,尤其是这段历史,日本人去研究又多了一份尴尬…然而历史的目的之一在于理解,只有理解才有可能达成谅解,因对历史无知而轻易共鸣并非通向理解之路。结尾座谈还提到了网络资料的引用问题,一句“善恶在我”颇见气度。不过有一个感觉:写过论文的阅读本书可能收获更大,反而是还没开始写得容易被束缚手脚。
  • 人生如蚁的评论
    “重读既往研究,不仅是出于尊重而尽道义方面的义务,还是为理解当时的史料状况、研究状况的演变脉络,进而为站在更高层次分析其如何设定“谜题”、对史料编纂有过怎样的影响等找到线索。” btw轻型纸气味过敏者,谨慎入手纸质版!
  • 默尔索小姐的评论
    史家的学、识、才
  • cedar-won的评论
    杭州。书纸不好太臭。有字体错译错误。弟弟翻得没有哥哥好,不看署名也能读出来。悼念的文章很有感情,桑大师被删的是吐槽机制的内容。果然还是座谈会什么的最好玩了!照原文删了一些东西。学术研究哪里都差不多,我们更完蛋而已。日本这些指南入门方法论书特别多,我们几乎没有。买买买!
  • 云归的评论
    选读部分章节。
  • 心齋的评论
    看了法制史、政治史和思想史的部分,感觉村田写的思想史部分与我心有戚戚焉。
  • 姬流的评论
    算是一部稳健而简明的近代中国研究指南。但其中揭示的方法以及一些基本思路,大多已是今日从事近代研究的学者的共识了吧。所以,读此书的章节,虽然常常会心有戚戚,但缺少了出人意表的感觉。
  • 流惜子的评论
    适合高年级本科生的入门工具书,对于我们这种不熟悉近现代史研究的人也很便利
  • 金名金金戈戈的评论
    “指南”作用之外,管窥日本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者的治学心态。对于经济史研究这种日本传统优势领域,活跃的学者仍然有着不希望“日本学术界成为外语圈各国实证研究的帮工”的危机感,着实感人。另外,中文版删减了一些表达(“汪精卫政权”竟然也不让说),有些确实看起来很“危险”(如对派对和中央档案馆的调侃),但总体上不影响阅读。
  • 的评论
    流畅沉稳。读罢气定,治学的严谨踏实与方法论的基石,我好好放在心里了。
  • 里堂老人小跟班的评论
    你懂吗,我反正不懂。(冈本笑死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