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中文打字机

中文打字机

作者:[美]墨磊宁(Thomas S. Mullaney)

分类:文化

ISBN:9787559853547

出版时间:2023-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  

章节目录

引言 :中文里没有字母 / 1
第一章 格格不入 / 33
第二章 谜一样的中文 / 111
第三章 全新的机器 / 169
第四章 没有按键的打字机叫什么? / 217
第五章 掌控汉字圈 / 257
第六章 QWERTY已死!QWERTY万岁! / 309
第七章 打字抵抗 / 361
结语:通往中文计算机历史与输入时代 / 395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文打字机为对象,追溯了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历史。近现代以来,汉字作为非字母文字,在技术语言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字母文字中心主义的重重阻碍,其一便是无法适应西式打字机。本书通过讲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展示了汉语世界的机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寻求生存、适应且影响科技变革的历史。书中描述了在近一个世纪之间,中文使用者在发明中文打字机的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尝试、经历种种失败或成功的故事,由此反映了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权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时代,重新获得独特地位。

下载说明

1、中文打字机是作者[美]墨磊宁(Thomas S. Mullaney)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bookbug的评论
    阅读的确也有冥冥之中。年底刚在王德威的哈佛文学史中读到林语堂与明快打字机的“新知”,年初就遇见这本讲述整个中文打字机发明史的作品,可谓正当其时。不过本书不只是机械或技术史层面的回溯,更因汉字这一非字母文字的特性兼及语言、文化乃至思想层面的变革。从根本上说,以中文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史与世界主流存在某种根本性分歧,即英文等字母文字最不需要头疼的文本输入输出问题却是中文领域面临的最复杂挑战之一,甚至长期稳居中心位置。因为做不到所打即所得的缘故,最终只能通过人机交互实现。林语堂1947年发明的明快打字机作为世界上第一台带键盘的中文打字机,成功将打字过程转化为搜索,历史上首次将搜索与书写结合,预告了未来更广泛应用的中文输入的人机交互模式。明快打字机作为中文输入诞生的标志,正是发明家林语堂的失败与伟大。
  • Smoky的评论
    当初见到英文版就感觉很新奇,能就这个题目做这么细致的研究实在是厉害。虽然作者另一本书不太可能出简体中文版,这本书还是很开阔视野的。
  • leungtong33的评论
    很早很早以前我就对汉字的信息化感兴趣,毕竟,相较文化层面的汉字存废之争,技术层面是直接的、毫不留情的: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汉字必亡。所以,当我们还在自如地码字评论的时候,尤其不应该忘记「中文打字机」这段历史。感谢作者出色的工作,让我们得以了解那段艰辛的历史,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遭到西方的嘲讽,终于我们有了自己的「打字机」。本书最棒的地方是从「技术语言」的角度全面梳理了中文打字机的发明脉络,非常有趣,非常有启发。
  • Tlacatecolotl的评论
    十分精彩,很快就读完了。了解了一段不常被提起的历史,以及原来输入法以及联想预测很早就被发明了
  • 黄子的评论
    虽然此前买了一本英文本,但重新阅读中文版,依然大受震撼,心潮澎湃。
  • Nelly.L的评论
    读之前想“这也可以作为历史研究课题”,读完之后完全被折服。自认字起就学习了拼音这一以英文字母为基础的平行系统,以至于我们几乎不会去想“中文打字”经历了多少波折,才能顺利地融入全球技术进步的图景之中。虽然本书的核心主旨之一是说明以雷明顿打字机为代表的欧洲中心主义如何充满局限,并且将无法融入其中的书写系统(中文)严重他者化了,但我也忍不住会想,中文打字这一小小事物都异质性如此强烈,也难怪中国在追寻现代之路上总是充满波折、犹疑和猜忌了。
  • 横转中子星的评论
    中文打字机的探索、发展、以及不同时代产品的迭代,所展现的不只是这一微观层面的历史,而把中文打字机的发展与整个世界联系起来。关于中文打字机的发展,其中的最重要因素是如何把汉字编排到打字机上,同时还要尽可能简洁的输出成为打印文件。这一点,就和汉字所具有的特质分不开:没有字母。所以汉字无法像类似于英文这样的语言用字母进行编排并输出。为了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都有提出自已的思路,无论是利用“部首”还是利用“笔画”,同时汉字的排版也会根据实际的使用而进行编排的改变,使之可以尽可能的提高效率。最后还是要感谢汉语拼音,让我不用学习更为复杂的打字方法(虽然我平时是手写(doge))
  • 车百万的评论
    靠谱 !
  • 棠棣之华的评论
    本书尝试叩问的是这样一段历史,在如今的中文使用者已认为中文输入和QWERTY键盘如此“天经地义”之前,与字母文字截然不同的汉字如何在西式打字机与字母文字中心主义的包围与限定中突围。 虽然名为《中文打字机》,但本书实际在打字机这件工具上的着墨倒并算不上很多,而是不厌其烦花费大量篇幅细致记录与描绘与之相关的人事物。而事实上中文打字机也决不能单纯脱离中文语言与中文使用者而单独作为一件器物被讨论,而始终是应当被放置在人-机的交互与结合关系中被发现与讨论的,这一点既体现在中文被排除在字母文字之外成为少有的例外的过去,也体现在我们业已习惯的“所见非所得”的如今之中。
  • 胡桑的评论
    一段奇异的陌生的历史,一段隐秘的中文打字机的构想、发明、使用的历史,把我们的想象力从被压抑、被遮蔽、被涂抹的历史中解放出来。从打字机这一“物件”出发,揭示出汉字在现代历史中的创伤记忆。
  • 某羊的评论
    作为成长于网络时代的新人,通过字母键盘和汉语拼音输入法上打出汉字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然而由本书可知,这一技术其实“源自(汉字)一段长达150多年辗转反侧,忍辱负重”。 因此,不同于其他研究西方技术在亚非地区推广的“物质殖民史”,本书关注的中文打字机背后的“汉字突围史”更蕴含了一种技术之外的文化意味——当汉字被排除于雷明顿打字机所建立的键盘体系之外,后者却仍被认为“普适”时,凸显的是一种全球性的殖民文化;而东亚世界在汉字“字母化”和发明“中文打字机”之间徘徊前行,并产生对后者的市场争夺时,被殖民者的两种选择,以及中日这两个“同文同种”的“边缘文明”间的竞争,亦如影随形。 就此而言,本书虽是一部技术史,却绝不限于此——以最为冷门的领域重新演绎了一段最为熟悉的殖民与反殖民故事,才其极具特色之处。
  • 吴情的评论
    为什么叫搜狗输入法,不叫搜狗打字法?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竟有人机交互等前沿观念,而这又与一百多年来“中文打字机”的历史与情结相纠缠。一部打字机,凝聚的不只是中文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历史,还是中国现代化的焦虑史,其中既有来自西方的一元技术霸权的现实威胁,又不乏国人对当时经济与地缘政治形势的无奈。在这种情况下,周厚坤、林语堂等人发明甚至量产中文打字机的尝试和呼吁尤其难能可贵,尽管如今教材上是陈独秀、鲁迅等废除汉字派拥有更多关注。“文字无罪,工师其罪”,这声振聋发聩的呐喊惊醒了图强的爱国者:想守住一切,只有改变一切!
  • 枣枣枣的评论
    林语堂发明打字机那段写的尤其好:“作为一种开发于1930年代、问世于1940年代的特定设备,明快打字机可能确实失败了;然而,作为一种新的机械书写和人机交互模式,明快打字机标志着中文信息技术的转变,这种转变可能连其发明者林语堂本人都不曾预料到。”一直在说“文化自信”,看完这本才真的感受到“啊原来这就是文化自信”。
  • 殷顽民的评论
    阅读前,无法想象书中如何组织史料,在阅读过程中,仍为作者蒐集钩沉下的功夫赞叹。暂借中文版副标题的「突围史」这一概括,这场技术的「突围」是由不同背景、不同意图、国籍各异的竞争者推动的,特别是其中以中文为母语的历代发明家,置身现代化和民族救亡的时代斗争之中,他们在中文处理技术上的探索既有改变西方主导性文字输入概念格局的意义,又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个人电脑时代中文输入法的先声
  • 请好好读书老佩的评论
    有意思的书,新文化史的力作,关注物质性,墨磊宁的其他书也值得一看
  • 小p的评论
    非常棒。主题倒不难想到,但是内容选取和组织得很好,全书丰富、清晰又流畅。
  • 网管的评论
    资料相对丰富,但有很大篇幅谈论人文历史乃至打字员身体和心理的文字,有点强行与打字机联系起来凑字数的感觉,对于打字机本身技术细节的阐释反而稍显不足
  • 郑能亮的评论
    一部汉字(拒绝被字母化)编码的技术史。打印机不光只有机械结构,还有人的参与,人类的身体和机械一起构成为了打字机。前半段主要讲的是早起打字机机械部分的技术路线选择,后半段侧重在人和定型技术的相互适配,一起成为打字机不可分割的部分。真正感到意外的是最后一章,建国后,打印机的检字排列朝着朴素又有效的贝叶斯算法奔去,没想到在这里发现了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的早期技术实现。十分期待作者下一本书的内容。
  • 张大山的评论
    作者研究的是“中文打字机”的历史,并且作者在“打字机”和“输入法”之间进行了区分,区分的核心概念是“输入”。对于前者而言,打字机的逻辑是字符和打印结果的对应,这是西方打字机的基本逻辑,这种逻辑也称霸世界,其限制着其他语言打字机的生产想象,且要求其他语言打字机在此逻辑下生产。这种逻辑在表意文字前遇到了困难,中文最甚。而常用字、拼合字与代码字成为解决方案,常用字打字机脱颖而出,其生命力延续到20世纪八十年代。而林语堂率先在中文领域“发明”了“输入”的想法,依靠一套协议,用户以较少的字符检索一系列可能想要的文字,并在其中选取:明快打印机与输入法问世,只可惜其在二十世纪中期政治经济背景下夭折。“输入“的逻辑带来了信息时代,中文和所有语言都在此逻辑下得到了变革,作者的下一部作品由此开始。此书做得极好。
  • 那希索斯的评论
    从“嗒记”到谢卫楼、周厚坤,到日产中文打字机,再到林语堂,中文打字机的突围,打破了书写系统优越性的观点,让汉语在世界语系中站稳脚步,在某种程度上拯救了汉语这门语言(林语堂在语言学史上有这种地位也是之前不知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