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

作者:(日) 武内义雄

分类:文化

ISBN:9787540370619

出版时间:2023-3

出版社:崇文书局

标签:  

章节目录

前 言
绪 论
古代期(上)诸子时代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民族信仰
第二章 孔子
第三章 孔门的两个学派
第四章 墨子及其后学
第五章 老子及其后学
第六章 稷下之学
第七章 庄周及其后学
第八章 逻辑学的发展
第九章 荀子及其门下
第十章 秦代的思想界
古代期(下)经学时代
第十一章 前汉的经学
第十二章 后汉的经学
第十三章 两汉的诸子
中古期 三教交涉的时代
第十四章 从儒教到老庄
第十五章 从老庄到佛教
第十六章 道教之成立
第十七章 经学之统一
第十八章 隋唐之佛教
第十九章 中古期哲学之概观
近世期 儒教革新的时代
第二十章 儒学之新倾向
第二十一章 佛教之新倾向
第二十二章 宋学之勃兴
第二十三章 道学—周张二程之学
第二十四章 春秋学—欧阳修与司马光
第二十五章 宋学之大成—朱子
第二十六章 宋学与佛教
第二十七章 宋学之别流—陆子
第二十八章 朱陆的门下
第二十九章 明学—陈白沙与王阳明
第三十章 清学之演变
文献解说

内容简介

★畅销近百年的学术经典,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齐名

本书1936年在日本岩波书店出版,1939年便由商务印书馆以《中国哲学思想史》为名引进出版,随后畅销至今。日本东北大学名誉教授金谷治称“此书很快被翻译成了中文,和前后出版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起,作为划时期的著作,受到世界性的高度评价”。

★日本中国思想史学创立者的代表作,以内在关联探究中国思想的推移发展

武内义雄深入探讨中国学术流派的师承和思潮的变迁,而非用西方术语和模式套中国的材料,开启了日本真正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本书不罗列人名、书名,而是关注一种思想从何产生,又通往何处。其论述如思维导图一般清晰,引导读者体会中国思想的变迁,而不是仅仅记忆人名、书名,是不可多得的入门佳作。

★俯瞰思想史全体的明澈论述,精译精校,新增作者所荐入门书单

本书文笔雅致,论述透彻精到,言简意赅,读来如春风拂面。新版以《武内义雄全集》第八卷为底本修正原译文不当之处,并增补作者为读者所列入门书单。

本书是汉学大家武内义雄的代表作。全书将中国思想的演变分作三期,即未受外来影响的古代期、佛教传入后儒释道三者交涉的中古期,以及宋明以来的儒教革新期。在各期中,作者分析一种思想自何而生,又通向何处,从而清楚勾勒出中国两千年的思想面容。作者潜心研究《论语》《老子》等经典数十年,因此述及诸子时代、经学时代时言简意赅,难出其右。

下载说明

1、中国思想史是作者(日) 武内义雄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的评论
    一开始翻了一下,以为是本普读物,细看之下,迭有新见。校者对于经学和理学水平稍微欠缺,错字很多,如p20择不处仁,误处为知,p55裴駰误作裴驷,p68圣王不作一段为孟子原文,无引号与注,p77 知道之纪误纪为记,p100孟轲误为梦轲,p112倪良误作儿良,p156经术误为经述,p162少诵《诗》《论》,误为少诵《诗》论,p203《五经正义》误为《五经》《五义》 ,p221 引文传心误为傅心,p263玉海误为玉藻,p267当时误为当代,p287顾炎武作的广韵,程廷祚误为程定祚,王葆玹受此书影响甚大,而王氏不言之。
  • 暗柳生的评论
    大体简略,但难得的是提出很多创见,敢于下结论,比如《十翼》不是孔子所作,是与《中庸》创作时期相近,儒家赞扬《易经》的生生之德,抬升易经地位,是秦皇焚书坑儒后的事……对道家的分析甚至有一刹那让我头皮发麻深受启发。不得不感叹,日本学者对我们中华文化研究的确很有心得,不能用“隔膜”排斥这种他者观照。
  • 三清喵的评论
    虽然贫喵认为钱穆的《中国思想史》写的内容更好,但是武内义雄的《中国思想史》写的体系更胜。武内的从“诸子时代”至“经学时代”之分,不知道是否对冯友兰有无影响?贫喵主要阅读了三教部分与宋代部分,屡获新见,颇受启发。(看来还是水平太菜)需要吐槽的是,作者谈及宋学的兴起时,只讲儒佛两家的新趋势,这点不如乃师内藤湖南客观。顺便吐槽一下哲学系,他们好像从来不做学术史唉:民国时代东西方学界普遍认同“儒教”一词,结果他们后来基于自己的儒教信仰,极端忌讳“ZJ是封建迷信”,于是断言“儒家不是ZJ,从来不存在儒教”。那么请问“三教合一”这个词,是不是近人的发明啊?
  • 鹿野山房的评论
    视野不如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细节处有过之,对于思想转变、消长的基础有所解释。翻译和校对不行。
  • 虫臂观生的评论
    汪馥泉译本题为《中国哲学思想史》,近来新印本或题《中国哲学小史》,或题《中国思想简史》,此本恢复武内义雄原书名,却失汪译之旧,至少应稍作说明。三本在最后一章《清学之演变》末均丢失三大段文字,见书评中。
  • 夏川的评论
    写出了思想的流动,从何而来,又走向何处。其中提到司马光、苏轼还挺独特的
  • 夏凪的评论
    朴实无华。
  • 谁家那小谁的评论
    1、读了一个开头,感觉到孔子在我国文明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的文明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高深莫测,和西方文明对比,也没有特别的优越。 2、老子可能是孔子后辈,而不是前辈,道德经不是老子著作,而是信徒们编写老子名言名句精选集。 3.我国的思想和政治是紧密结合的,治国是永远的主题,其他不过是铺垫。 4秦以后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的各种曲解和补充,感觉挺没意思的。 ------- 全篇下来,我最喜欢的是墨家的思想。 我国的思想侧重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世界观的兴趣不大。这是不是我国政治发达,科学欠缺的原因。 读这本书本来是想了解宋朝的思想,但是看的一头雾水。只有韩愈侄婿李翱的《复性书》论善恶有所启发。
  • reton3的评论
    言简意赅。
  • 当值神明的评论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的思想史著作,语言十分平易。但是要想精深仍然要读些大部头的思想史。
  • 豆友iU6Vr7Fy3o的评论
    上个世纪的作品,与冯友兰的哲学史颇有类似之处,有参考的价值,但是也有一些错误或者武断之处。庄、老及孔、老先后的问题,郭店楚简一处,基本已经成为了定论。学术性还是不错的,但是需要辩证的去看。
  • 步风室抄手的评论
    中古期三教交涉的时代,特别“从老庄到佛教”一章具体而切实,提示吉藏《三论玄义》、嘉祥《三论玄义》若干文献,勾连梁武帝、周弘正、张讥等学说,说明“六朝末出现了欲依般若哲学去说明老庄的倾向”,“在六朝之际,老庄全盛之思想,渐次变化为佛教全盛之时势”。论韩愈、李翱及宋学与佛教之关系,即新儒学重占佛教好谈心性之高地,改换近古哲学面目,亦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