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焦土故事

焦土故事

作者:[美] 乔纳森·克拉里

分类:生活

ISBN:9787516230367

出版时间:2023-2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标签:  

章节目录

推荐序
第一部分
现代工业文明让世界处在消亡的边缘,社会形态和社区的消亡与人类共同依赖的地球生物系统的消亡捆绑在一起。当前,我们正在经历资本主义最后的阶段——焦土阶段。
第二部分
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新功能的开发和部署,让银行和金融业、安保和情报机构以及军方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第三部分
计算机生成的各种图像四处泛滥,极大地加剧了我们的感官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割裂。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变得浅薄,对生活环境的点滴消逝也变得不那么敏感。
注释

内容简介

人类正处于数字时代,更准确地说,是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当所有人都惊叹于互联网的快捷便利,却很少有人思考过它如何被发明出来,受到何种控制,以及对人类的真正影响。

乔纳森·克拉里说出了数字资本主义中显而易见却从未被正视的社会病症,戳穿了人类因科技而快乐的假象。“焦土”意味着一个富有生机的地方退回到贫瘠的状态,同时丧失复苏的能力。人的异化、社会凝聚力的涣散、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些问题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前所未有地加剧。作者怀着赤子之心,极富洞察力地深挖这个时代的病源,并邀请所有人加入寻找未来出路的队伍!

下载说明

1、焦土故事是作者[美] 乔纳森·克拉里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远子的评论
    作者认为当下的互联网经济实施的是一种“焦土政策”,它建立在对金属和石化燃料等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疯狂索取之上,也必须以剥削和掠夺人类的注意力、感知能力和正常睡眠为前提:互联网的设计意图就是用来“消除人们的记忆,占用人们用来生活的时光”;对图像的疯狂消费使人们在视觉上变成了“文盲”,我们正在失去感知大自然细微的色彩和真实的人类表情的能力;而年轻的一代正在成为“没有能力拥有回忆和生活经验的人”。作者由此呼吁在世界全面焦土化之前建立一种新的“生态社会主义”或“无增长的后资本主义”。尽管本书有过于松散的嫌疑,表达的希望看起来也十分渺茫,但在许多网民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技术”抱持高度乐观态度的今天,本书颇具想象力的批判以及对一个新的“线下”的人类未来的呼吁仍然显得十分稀缺而必要。
  • 远颂的评论
    虽然文风像是对韩炳哲的拙劣模仿,但仍然闪烁着精彩的洞见,对人工色彩的分析是我了解的最精彩的生态艺术史的框架。
  • 代号莫里亚蒂的评论
    科技,网络,资本主义让这个世界终究走向穷途末路和毁灭 感觉作者是悲观的是绝望的
  • 普通豆瓣用户的评论
    跟前作的风格简直是大转弯,不过挺好的,证明社会已经很难再允许之前那样从容思辨的思想和史学研究,真正的知识危机到了。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种立场鲜明的书,因为越“理性中立”的书越感觉一种“中产犬儒主义”,思想的符号增殖实在是无趣。
  • Flâneur的评论
    延续了既往的技术社会史/谱系学的路线,克拉里试图用一种恫吓人的语调告诉我们世界要完蛋了,人已经不成人了。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焦土境况已是肉眼可见的事实,大众情感上的麻木虚无与感知方式的退化成为难以逃避的命运,但面对后资本主义强势的社会控制,倡导和呼吁显得无力——正如本书的受众只会是一小部分人,且从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权力逻辑和生活方式中脱身不是单凭意志能做到的。若仅从警醒层面去阅读克拉里,容易落得只是“认识”却无“改变”的效果。Anyway,我认同于克拉里不留情面的批判,认同于他对“人”的关怀,那么去行动吧,身体力行地,去感知自然色彩,去建立情感联系,去爱。(书中对虹膜的描述太美了,让我渴望面对面的相互注视,去捕捉对方眼中难以捉摸的神秘光芒。)
  • 土鳖艺术家的评论
    第一步,关掉朋友圈,卸载抖音,小红书
  • 三里屯贴膜师傅的评论
    逻辑有点乱,单纯观点输出论证不足,观点也不是那么新都是老话了,有些地方又有失偏颇,倒是从作者的态度能看出一些美国当下的舆论经济和政治环境。最吊诡的就是,这本书本身写得也很碎片化和网络化。随便看看还行。“抑制衰老就是把生命想象成一种不断膨胀的当下”蛮喜欢的一句话
  • 漂流瓶1号的评论
    生态危机。技术殖民。全面监控。人情淡漠。
  • 我是男宝你少管的评论
    左派的呻吟,多少沾点卢德主义的怨气。所谓社会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生活世界啥的,和马克思所谓社会关系没有任何关系,自然也就不可能在工人破碎了的形象后捡出阶级的理路来。我还是好好做政治经济学批判吧!
  • 麒麟的评论
    有一个平庸的观点:我们的未来被攥在少数强大的企业手中——无动于衷地接纳这个观点,正是我们当前所面临危机的一部分。这本《焦土故事》真正关于未来学的探讨,可以给大家提供对于未来的思索和展望,我们将何去何从,也许书中说的答案是个参考
  • 痰盂林的评论
    焦土 准确的描述了 资本 技术 权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侵入净土 失去复苏的能力 生态极具破坏 人的感知力下降 情感变得冷漠 阶级分化 权力的膨胀等 提出了 触目惊心的真相 但是过于松散 也未言及其带来的进步性 及如何克服弊端
  • 李知静的评论
    资本与互联网所过之处,确实是一片没有想象力的焦土,但它们到达之前的世界是否是伊甸园?以及新的生机总是会挣扎出现的。
  • 尤里卡的评论
    在这本书中,乔纳森·克拉里却提出了一种悲观、刺耳的观点,他将我们目前所处的朝气蓬勃的地方比喻为“焦土”,在看似生机勃勃的另一面,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危机,并已经或将要退回到一个贫瘠的状态。这正如《双城记》中的那些对位概念,既是最好又是最坏,既是光明又是黑暗。
  • Nico的评论
    这是一本勇气与洞见之书。前脚刚读完阿兰.巴迪欧的《真实幸福的形而上学》,现在就有乔纳森.克拉里前来验证。巴迪欧在他的书中提到“真相”在现代十分重要。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互联网复合体,没有人不知道它们各自的缺点,但绝大多数人不会全盘否之。我们都是用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来处理对这二者的态度,并且还觉得自己说的头头是道。克拉里偏不,他就要告诉你新自由主义下的资本主义和互联网复合体就是全盘皆否,并有理有据地向你阐释背后的运作机制。我想说,现在多少中国年轻人被网络渲染对康米视如仇雠,他们已经忘记了儿时早早入睡,期盼着第二天到来,与伙伴见面的那份期待;他们也不知道,将现在的怒火、失望与失眠怪罪给谁。
  • 一口气读完的评论
    高屋建瓴的醒世之作,每一页都有触目惊心的内容,讨论青少年处境以及视觉的部分尤为精彩。
  • 犁地狂人小该隐的评论
    克拉里现在越来越变成了一个伤情的、以天启式与灾变式的腔调站在资本主义内部为资本主义唱挽歌的畅销书知识分子。他已经失去了作为历史学家的警醒与自觉,对当下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完全是内在的,其仰仗的现实与理论资源皆来自他所批判的这个体系的产物。世界上有许多对他而言的晦暗地域根本是谷歌、虹膜技术这类他视之为洪水猛兽的技术经济所未触及的,而他并不愿意拿出类似人类学家的精神真正地去看这些无法被资本主义体制化约的生活方式。此外,连此书的畅销也得感谢印刷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全球信息流通的即时化。此种悲观论的广泛流行反而成为了资本主义负面影响的情绪镇痛剂,它提供的是替代性的慰藉而非系统性的立体分析。书中有太多逻辑断裂的地方,我只愿意在对部分生存感受和生活现象的描述以及他对一般民众的理解性同情的层面上认同这本书。
  • 竹吾的评论
    相当散漫的一本书,以至于看完后无法像序言那样对三个部分做出什么概括,甚至难以形成清晰的脉络,整体的感觉更像是“有佳句而无完篇”,某些段落的批判相当漂亮,不仅击中了时代的症结,也进行了颇具深度的展开。但整体而言,就难免显得有些散乱跳跃,虽引用一些不甚重要的内容以提升学术性,但始终缺乏严密的论证与说明。因此,整本书是敏锐而非严谨的。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个人的直观经验相当有限,隐约觉得可能有危言耸听的成分;而关于互联网技术对人际关系、共同体形成乃至于个人情感的监视与控制,作者着墨甚多,也是全书最具批判力度的部分。然而,这种不留余地的批判最终导向的也只能是一种个体层面的即时退出,似乎也只能是一种并不现实且完全不具备颠覆性的解决方案。当贫困而丧失复兴希望的“焦土”如果已成片绵延,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 一只蘑菇的评论
    作者的批判很激进,他当然提示了我们社会的问题,但是他没有建构性方案,也有些过于悲观了。 好的地方在于,这样的反思在技术高度崇拜的资本控制人心的时代必要而 书中指出互联网复合体(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无孔不入的侵占,对面部,声音,语调乃至主体性的侵占,人逐渐丧失了时光沉淀中的聆听一种声音,凝视一种面貌的能力,丧失了在一生经历中把握这样的迹象的能力 粘贴:报菜名之作,一手是一堆现代性批判家的大名,一手是罗列各种已被反复讨论的危机,其实质是把波兰尼笔下的商品化危机延伸到了互联网时代,统摄一切的逐利逻辑终究会摧残人类社会赖以延续的生命力源泉:人与人的共情、连结、创造力,自然的缤纷、和谐、多样性。如果有什么东西是你无法加以利用来创造经济价值的。
  • momo的评论
    有新洞见,但没有新见解...虽然有三个部分,但每个部分有些不成系统看的很凌乱。
  • 煮雪的评论
    焦土阶段是资本主义最后的阶段。也许我们所有的动作都在资本主义的圈套里,克拉里试图把我们从信息化的碎片生活里往回拉一点,重回一个由会面引发对话的鲜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