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不确定宣言:记忆地图

不确定宣言:记忆地图

作者:[法] 费德里克·帕雅克

分类:青春

ISBN:9787541169120

出版时间:2024-5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标签:  

章节目录

前 言
不堪回首
一切皆有可能
布列塔尼之歌
圣叙尔皮斯的叛逆者
礼 物
以母亲的名义
失败的画像
史黛拉
资料来源
注 释
出版后记

内容简介

什么样的岳父,甚至让帕雅克打算策划一场变相的谋杀?

哲学家勒南,在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之间会作何选择?

作家莱奥托为何要一把火烧掉自己的肖像画?

一位年轻的女牧民为何一夜之间离奇失踪?

米歇尔·当丹奖、美第奇散文奖、龚古尔传记奖、瑞士文学大奖得主,

以融自传、人物传记和小说于一体的全新文学形式,

细腻描写婚姻、家庭、事业、信仰等人生危机与冲突,以及相关人物的挣扎与反抗,

讲述不确定性的折磨与乐趣,是记忆深处几乎被遗忘的另一种生活。

时间是个坏伙伴,它在我的脸上数着小时、日子、月份,我的脸像窗台上的一束花一样倦怠,呼吸着傍晚的最后一缕阳光。

以历史、回忆、情感为材料

创造了震撼欧洲的图文叙事

编辑推荐:

◎本卷为《不确定宣言》系列的第八卷,融合自传、人物传记和小说多种文学形式,讲述不确定性的折磨与乐趣,是记忆深处几乎被遗忘的另一种生活。

自传:年轻的画家帕雅克在婚后迎来了一个富有、热衷于黑魔法,独断、专横、多疑甚至作恶多端的岳父。家庭关系很快恶化,人人深陷痛苦,帕雅克甚至开始精心策划一场变相的谋杀。

◆岳父永远不会成为父亲;女婿也不会成为儿子。因此,来一场古老的谋杀似乎是不可能的。那么,为什么不来一场变相的谋杀,通过暗示、看似无害的责备、精心策划的误解,温水煮青蛙似的完成呢?

◆他不再有丝毫的恐惧。他大声笑着说:“你想杀了我?但是,我可怜的朋友,我已经死了很久了!”

人物传记:通过两幅人物肖像,描绘人物内心难以抑制的挣扎与痛苦。

一幅是哲学家勒南,他正经历一场重大的信仰危机。

◆他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中纠结:一种是理想主义,另一种是实用主义。对他来说,理想和现实似乎是不相容的,因为平庸在这个世界上随处可见,如此粗暴,如此绝对,既成事实一个比一个庸俗。

◆勒南做出了决定。何等地解脱,但又多么令人心碎。

一幅是特立独行的作家莱奥托,以辛辣坦率、不循规蹈矩著称,在画家笔下永垂不朽。

◆“像我这样的人,从十六岁起就独自过着精神和物质生活,我的事业(我讨厌这个词)自有其价值,我没有向任何人要求任何东西,没要求支持,没要求推荐,没要奖赏,没要闲职,没要荣誉,甚至没要求我的作品——文章或书籍(那些没能从我嘴里说出的话)——会得到什么报酬。”

◆埃米尔·孔帕尔为莱奥托画了两次肖像画,并送给他一幅。莱奥托很快把它烧了,并小心翼翼地收回画框:“终于摆脱了,可惜我不能烧了第二幅。”

小说:在阿尔卑斯山区,一位年轻的女牧民一夜之间离奇失踪。作者邀请我们踏上一段穿越瑞士阴暗风景的旅程。

◆下楼时,我与一个非常瘦弱的梳着长长金色发辫的女孩打了个照面,她穿着工作服和过大的粗皮靴。她那双淡蓝色的愤怒的眼睛充满敌意地盯着我。

◆我走的是回莱森的路。空气湿润,充满酸腐味。突然,我听到远处的呼喊声。我可以发誓,我听到了一个女人或者一个孩子的呻吟。我停了一下,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儿。

◎21世纪欧洲现代文学艺术现象级新作,九年九卷,鸿篇巨制,斩获三项文学大奖。

九卷本《不确定宣言》,从2012年到2020年每年出版一本,连续九年,先后斩获三大文学奖项。

◆2014年以第三卷获法国美第奇散文奖

◆2019年以第七卷获法国龚古尔传记奖

◆2021年以全部九卷获瑞士文学大奖

以多种材料、多种媒体、多种文体、多种风格打通文学、艺术,横空出世,震撼欧洲文坛。

◎作者的一生之书,为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哲学家、艺术家、作家、诗人塑像,以碎片化的方式,唤回被抹去的历史和对时间的战斗。

寻访本雅明、凡·高、戈比诺、艾米莉·迪金森、玛利亚·茨维塔耶娃、保罗·莱奥托、欧内斯特·勒南、佩索阿的足迹,重建他们在历史、文学、艺术、生活的形象。《不确定宣言》的酝酿可以追溯到费德里克·帕雅克10岁时的创作灵感,是作者毕生的集大成之作。

◎以历史、情感、记忆、中国墨为材料,不拘门类,不限文体,创造集传记、散文、小说、诗歌、绘画于一体的全新图文叙事。

帕雅克用中国水墨作画,以散文化的语言写作,绘画与文字像两种建筑材料,共同搭建起一个不确定的、开放性的神秘空间。在这个无限生长的空间里,帕雅克试图抵制一个越来越屈服于现在、没有过去的现代世界。

媒体/名人推荐:

在图文结合这个领域,费德里克·帕雅克是个创造者吗?是,他一直如此,已臻化境。

—— 《新观察家》

你们去看吧,这真是妙不可言,幽默又打动人心。我们能感觉到,对于帕雅克来说,写书,是个生死攸关的大事。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打动我的地方在于,这是思想和梦幻、冷酷与克制锻造的合金,是对自我和对世界的思考、描述、评论。费德里克·帕雅克给出的,是思想的移动着的风景。

—— 《时间》杂志

我最常相赠的书是费德里克·帕雅克的《不确定宣言》。几年前,我发现了《不确定宣言》系列,这套书的阅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迹,以至成为某种始终萦绕于脑际的念想。我买下了一整套并贪婪地读起来、仿佛被锁入与世隔绝的气泡。我想与所爱之人分享的正是这种情感。如何描述《不确定宣言》?这部混杂着速写、艺术家生平要素、私密日记的书与现世所有书籍截然不同。它既类似于游记、传记小说,又近乎于文学遐思。这些独一无二之书散发着诗意,还有不可思议的伤感与忧郁。我最爱哪几本?献给佩索阿(第9卷)、凡·高(第5卷)、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第7卷)和莱奥托(第8卷)的那几卷。与您料想中的不同,这部书既不是传统传记也不是文人学者们的研究大作。《不确定宣言》的写作基于详实的文献资料,它能给您非常多的东西,但它的美并不在于此。它的力量源自作者独到的视角一一作者以极为个性化、恣意洒脱且自由不羁的方式走向另一位艺术家。写作的帕雅克既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圣徒传记作者,他的《不确定宣言》拒绝一切观念学说、一切确定性的同时,赋予怀疑与裂痕以无上特权。我赠予书的亲友们都被它征服了:和我一样,他们开始收集这个系列,将其作为礼物赠给他人;这些书的阅读陪伴着他们度过无眠之夜。书中的那些词句、那些铅笔勾勒出的人脸和树木、由火车车窗偶然警见的身影、日常转瞬即逝的影像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当我们再抬起眼,我们会发现世界的美与荒延比任何时候都要明晰。

—— 莱拉·斯利马尼,龚古尔文学奖得主

“有没有哪本书,是你希望你在大学时就能读到的?”费德里克·帕雅克的《不确定宣言》。

——诗人蓝蓝

人的一生,是否能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找到确定的自我存在?人的一生,是否能在动荡的时代寻找到独立的心灵?在跌宕起伏的上世纪三十年代,这些问题困扰着每个知识分子与追求存在意义的人。瓦尔特·本雅明的一生,试图在冷酷的世界中思索文明的温度,在落满飘零人的世界中抓取一片能让自己栖居的孤叶,他追逐哲思、爱情、自由,他最终以一次恐慌状态下的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宣告了对不确定的未来的失败。但他留给我们的,却是一条确然的灵魂之路。我们致敬《不确定宣言》,作者兼绘者费德里克·帕雅克用三卷本的篇幅讲述了本雅明的人生历程。他用最契合本雅明的方式打通了文学、传记、艺术与历史记忆之间的通道,用黑白相间的笔墨描绘了那个明暗交织的时代中光影错乱的人们。它用简练的形式勾勒了本雅明的一生,也运用视觉效果将读者带入和本雅明同样的质问,向不确定的人生和未来给出自己的探索。

——《不确定宣言1、2、3》出版后入选《新京报》

2021年度十大好书,并在年度阅读盛典获得致敬词

感谢《新京报》和评奖委员会对我翻译的《不确定宣言》的认可。《不确定宣言》是我对图像作品或曰图文作品的第一次翻译尝试。正如本书书名所用的“不确定”一词那样,我对这种形式的散文作品的把握也是不确定的,但这种“不确定性”也能让一个译者对最终出来的译文有一种处理上的自由度。

费德里克·帕雅克的作品有图有文,他的文字需要我翻译,但他的图画不用翻译,它就在那里。它在那里作引导,作启发,让人联想,让我在翻译中不由自主地想在画面背后找到文字所要表达的东西,而这也是作者兼画家已经说出来的和可能还藏在文字后面要说而没说的意思。这一探寻,是翻译工作中令我开心的地方,也是最有挑战性的地方。

书中人物本雅明的故事是好的,作者帕雅克的思索是好的,图文并茂的图书形式也是好的,但愿我的译文能对得起这三个好。

——《不确定宣言1、2、3》译者余中先对《新京报》的答谢词

获奖记录:

2014年美第奇散文奖

2019年龚古尔传记奖

2021年瑞士文学大奖

内容简介:

年轻的画家帕雅克在婚后迎来了一个富有、热衷于黑魔法,独断、专横、多疑甚至作恶多端的岳父。家庭关系很快恶化,人人深陷痛苦,甚至到了要出人命的地步。在阿尔卑斯山区,一位年轻的女牧民一夜之间离奇失踪。通过这两个故事,作者邀请我们踏上一段穿越瑞士阴暗风景的旅程。其间穿插了两幅历史人物肖像:一幅是作家莱奥托,在画家马蒂斯笔下永垂不朽;一幅是哲学家勒南,他正经历一场重大的信仰危机。

《不确定宣言》第八卷融合了自传、传记和小说,讲述的是不确定性的折磨与乐趣,是记忆深处几乎被遗忘的另一种生活。

下载说明

1、不确定宣言:记忆地图是作者[法] 费德里克·帕雅克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Neil的评论
    “杂乱无章”的故事,诗意的文本,强烈的情绪感染,加上美丽和纯净的黑白版画,帕雅克以碎片化的方式,简单但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追忆和展现他眼中的时间流逝和生活。 CBS,20240528。
  • 四火火火火的评论
    黑白影像,低吟的文字,构成一幅真亦假之间辽阔无边的记忆画卷。岳父永远不会成为父亲,女婿也不会成为儿子,一场古老的谋杀被精心设计,剑拔弩张的时刻里被数次吞咽进喉咙的刻薄反击话语,累加的怨恨与不安火山口骤然喷发,“我为何有这样的父亲”‘我已经死掉很久了’,不同时间节点的切换对话,也构成最为深刻强烈的记忆拼图。画家的宿命在于永恒的找寻与追逐,悲剧的开始往往是静默无声的日常,回溯过去影像的残骸,发觉故事并非只言片语就可以诉说殆尽,这混合着无数人共同的连接关系与复杂矛盾情感,交织迷失于某个转角时刻,故事的结局落在恍然间,一个人悄悄的消失,如同现实世界冷酷的扭过头,眼角的余光一瞥光亮眨眼间熄灭,早就不复存在了,仿佛没发生过任何似的,不曾存在嫉妒与恐惧,完美与残酷,叫嚣着的历史巨轮会碾过一切的不甘心与恨。
  • #暗蓝#的评论
    如果开篇帕雅克对岳父——“一位技艺拙劣但握有实权的建筑师”——的谋杀未遂意味着反抗他者的无意义(“我可怜的朋友,我已经死了很久了”),结尾史黛拉的故事(不被倾听的女人自觉成为哑巴——诉诸暴力并被定义为疯癫)就意味着这种无意义终将贯穿大多数人生始终。而在这份记忆地图里,那些独特的人生——勒南的、莱奥托的——其实是将反抗的矛头指向自我。无论何种路径,奠定人生的其实都不是整全的计划、获取与丧失,而是各种各样的碎片、冲动与灵光漫漶。整部“不确定宣言”的主旨到这一册又再次明确——尽管依然是以不确定的方式。
  • 珍妮的肖像的评论
    故乡,爱,回忆,孤独,信仰,伪劣的民主,理想主义者主动去隔阂的世界不理想的样子,关于生命生活本来的思考,四面八方袭来的碎碎念。画面中,以大幅浓重黑色抹去了冗杂琐细的背景,凸显出被放大了的面孔表情,是冷酷割裂过后的剧烈分明,浑厚粗粝的,简练确凿与浑然感染力的。而野外风景与建筑街景,被高度总结过,以剪影来坚实存在。
  • svaha的评论
    “不确定宣言”开启了一种“不为悦人只为悦己”的愉悦写作法,由此也促成了一种别开生面的阅读法: 流水一般,既无束缚,也不枯燥。
  • 乙左左的评论
    读到这本才想到这些插图的意义,它们并非仅仅作为文字的补充,而是作为一种视觉化记忆(记忆本身就存在虚构)的呈现,而简洁的黑白两种色调的对比居然可以创造某种不确定性(也是记忆的特点之一),小说或传记多了一些个性化的氛围。这几篇里比较喜欢保罗·莱奥托的部分。
  • 库茵芝的评论
    诗画、文学与记忆结合而成的一本书
  • 豪妈陪娃的评论
    《不确定宣言:记忆地图》是一部思想深邃、引人思考的作品。它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谜团和挑战的世界,让我们重新思考记忆和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不仅是一次令人着迷的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启示和启迪,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旅程产生了新的理解和思考。
  • 的评论
    用复制的旧照片,报纸片断,个人的回忆,读书笔记,用一幅幅画连接积累,拼贴,创造独属于他的个人体验,图文叙事。以碎片化的方式,唤回被抹去的历史,与时间对抗。
  • 乘风破浪的饼崽的评论
    我在高深莫测的无聊与令人动容的细腻之间游移,读到最后,我终于意识到帕雅克的笔下令我昏睡和令我喜爱的东西,都是生活平庸的碎片。 正如书封上的那句话,“以碎片化的方式,唤回被抹去的历史和对时间的战斗”,对于总是想要弄明白“发生了什么”的我们,或许重要的不是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是知道事情时刻都在发生,这才是时间与历史的真相。
  • 绘梦书屋的评论
    对我而言,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黑白插画部分。线条的粗犷、墨色的深浅、隐藏其中的细节都蕴含着画家的情感与思考,他们简洁但不单调,反而突出主题,呈现出一种高级的美感。
  • 柠檬的评论
    自传、他传、散文、小说等文体集于一体,每幅绘画下面都有一段文字,或许两相对应,或许什么联系都没有。 翻开这本书,实难确定自己究竟会读到什么,或许这也是一种不确定,也是人生的肆意而为。
  • 阿正的评论
    直到读完整本书,才稍微明白“记忆地图”四个字的含义。《记忆地图》是费德里克•帕雅克不确定宣言系列中的第八卷。不确定宣言系列的最大特点是插图,但又不同于我们以往看过的书籍。这个系列中的插图所占篇幅比重很大,但这些图画几乎都于文字相呼应。《新观察家》评论说,在图文结合这个领域,费德里克•帕雅克是个创造者吗?是,他一直如此,已臻化境。
  • 自有我在的评论
    这样的一套优秀文本,需要我们沉下心来仔细阅读,可以让我们读者在这种不同的文体的冲撞之中去深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通过文字本身去寻找作者所要传达的更为深层次的我人生内涵。
  • 雪团团团团团团的评论
    “历史总是愚弄我们,因为事后证明它总是有道理的。”它从我们身上开凿出淋漓鲜血,而我们要用真空的白纸包容它。流淌,成为一条大河,成为一支悲歌。
  • 琅琊读书人的评论
    自传、人物传记、小说,书中的内容十分丰富。作者积攒句子与素描(原以为是版画,但仔细一看竟然是素描),碎片化的内容融合在一本书里,却没有违和感。
  • 蓉大富的评论
    这本书似乎有一种很神奇的魔力,就是你在翻开它看的时候,刚开始不知作者所云,但是你会越看越想看,越看越觉得它某一段文字或某一个画面,能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某个神经,让你不忍舍弃
  • 威尼斯男人的评论
    这个故事连接着自传和传记,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到非常奇怪。甚至在作者的文本中,还穿插着日记。整部作品都是碎片化的写作。正是这种碎片化的写作,穿插着各个部分,串联起一块块内容。仿佛暗示了书中内容是和体裁是不确定的。就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以碎片化的方式,唤回被抹去的历史和对时间的战争,”而正是这种不确定的碎片,让我们感到了唯一的确定,那就是生活对谁来说都是不确定的。这本书就是作者发出的不确定宣言。
  • 尤里卡的评论
    《记忆地图》融合了个人回忆、人物传记、小说等形式,和该系列其他作品一样,是大胆的文体实验。此外,图文并茂却不很相关,也是这个系列的一大特点。所有这一切,都给人以一种不确定的感受,是模糊的记忆碎片,是断裂的故事情节,亦是难以言说的无聊与有趣。
  • 书蠹鱼的评论
    我们的记忆能带给我们什么?而随着时间的消磨,那些曾属于我们的记忆又能留下多少?作者用细腻而深刻的文字将记忆留存下来,然后在这个糟糕的世界里,挣扎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