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弁 言 石家河文化“人抱鱼”形象试解 吐舌人像的滥觞 上古以皮毛为目的的渔猎工具 再说古代的非尖头镞 头骨穿孔的奥密 世界上最早的颅外科手术 四千年前中国人已成功实施开颅手术 口琀的起源 墓上建筑始于何时 现代的古代——豫西灵宝埋葬风俗纪实 姜子牙钓鱼的史影蠡测 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羊”释疑(附录黄 渭金《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羊”质疑》、 蔡保全《河姆渡遗址的陶羊为何引起争 论》) 也谈家马的起源及其他 纸盆、火盆和陶器的起源 民族志中所见的石烹技术 长葛•长社•社——古代社的活化石 埃及的块形耳饰 绿豆穿耳与玉块佩戴 瑱与中国古代的耳部装饰 南美洲考古所见的操蛇神像及其他 三星堆大耳青铜头像与古代耳部变形风俗 史前人的节约意识 古代水稻的收割、储藏与加工 再说古代谷物的收割方法(附牟永抗先生来信) 史前的粮食加工方法 吃的悲剧 关于树皮布的民族学记录 死亡年龄不再是判断动物是否家养的 主要标志 史前人饲养猪的方式 窖穴和灰坑 神秘的飞去来器 再谈飞去来器 古代的人牙装饰 古代的窗户 角先生 石灰 陶灯 瓷枕 古代文物的“勘探发掘”费用 骑马术与印欧语系的兴起 毛利人来自中国——DNA讲述的故事 洞穴艺术的生态学解释 遗留物分析能告诉我们什么 尼安德特人是否已有宗教信仰 尼安德特人不再是人? 史前的石刀刃有多锋利 从食物质量的变化研究农业起源 世界第一农庄的确定和现代考古的科 技含量 民族考古学之我见 我看考古报告的编写 考古学解释的不确定性和解释过度 古代国家是怎么样的 中国古代的剥头皮风俗及其他 大地湾地画和史前社会的男性同性爱 型岩画 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的比较研究 史前时期的头骨穿孔现象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考古实践中的随笔集。考古的目的是重建历史,历史的重建需要多方面资料的整合。本书作者在田野考古过程中,发现一些细小的不易为人重视的问题,探幽发微,结合民族志、古代文献、国外考古学的资料等,对这些问题做了初步的札记性的工作,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以使未来的中国上古史更丰满、更有血肉。
下载说明
1、考古随笔是作者陈星灿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墙角一枝绿的评论我看的是考古随笔不是恐怖小说啊[汗][汗][汗]
-
新疆胡月明的评论发表了博文《【考古随笔】唐朝女子着装真有那么暴露吗?》 唐代女装三件套:裙、衫、帔。上半身带窄袖的为衫,下半身为裙,衫外如围巾一样披挂的则是帔。 范冰冰的《武媚娘传奇》开播大热荧屏,而片中女子们身【考古随笔】唐朝女子...
-
中国考古网的评论#考古随笔#唐朝女子着装真有那么暴露吗?唐代女装具体是啥模样呢?初唐、盛唐至晚唐时期女性服饰又有着怎样的变化?何谓“帔子”?何谓“半臂”?[呵呵]欲知详情,请点击 网页链接
-
拾陆塔之陳航宇的评论【考古随笔】金沙遗址黄金面具揭秘 【考古随笔】金沙遗址... [来自 @傲游浏览器 ]
-
元尚的评论分享自元尚 《爱情出生之谜 二十万年尘封揭破》 - 爱情出生之谜 二十万年尘封揭破 ——人类爱情考古随笔之一 元 尚 智人头骨(图片来自网络) 人类从能人、直立人到... (来自 @头条博客) - 爱情出生之谜 二十万...
-
中国考古网的评论10、 #仰韶论坛嘉宾遴选#该文讨论了贾湖遗址出土的一对骨器(如图所示),认为它很可能是史前人类借贷的信物。请指出该文的题目,并附上链接。“考古随笔”里找答案~请多多@好友和转发~~你认为这对骨器是做什么用的?(这个是没有答案滴,欢迎踊跃发言吼吼)
-
考古书店的评论#考古随笔#考古学的基本任务是重建历史。重建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史,不必说差不多是完全依赖考古学;即便是重建出现了甲骨文、金文的商周,如果没有考古学的帮助,也完全不能想象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但是,考古材料是不会自己说话的,对考古材料的解释完全是由我们当代学者完成的网页链接
-
魔法少年Reisi的评论#PDF#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民族出版社,1999 网页链接 ;陈星灿《考古随笔》网页链接 ;许宏《最早的中国》网页链接 @墨墨小咩例行出差 徒弟跟你分享一下
-
甘肃省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评论文博考古课外书推荐~1、策拉姆 《神祇、陵墓与学者》;2、陈燮君等:《梁带村里的墓葬》;3、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4、陈星灿:《考古随笔》(一、二);5、许宏:《最早的中国》。
-
常bobo的评论某师妹为公众考古让给高中生选考古课外书目,以免受《盗墓笔记》之类荼毒。因不是给考古新生选入门书,思来想去,选了这样几本:1、策拉姆 《神祇、陵墓与学者》;2、陈燮君等:《梁带村里的墓葬》;3、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4、陈星灿:《考古随笔》(一、二);5、许宏:《最早的中国》。
-
古董出土于1994年的评论今天中午到手后,一口气读完了,虽然对史前考古不太感冒,但此书还是吸引了我[爱你]现在把它和《考古随笔》当作枕边书,晚上没事翻一会儿[哈哈][哈哈][哈哈]@考古人许宏
-
格物君V的评论#读书现异# “最近,新的线粒体DNA研究,认为南太平洋新西兰岛上的毛利人,系距今5000年前后自中国东部沿海辗转而来。这至少说明在白令海峡沉入海底以后,亚洲大陆的古代居民不可能就此放弃向太平洋以及美洲的迁移和开发”(陈星灿《考古随笔》)。
-
中国考古网的评论#考古随笔#凌家滩第八次区域系统调查的体会:朔知老师的队伍[嘻嘻] 。还么有参加过考古调查的筒子们可以看看去,考古学生得跑得了黄土地,认得清碎陶片[哈哈] 网页链接
-
中国考古网的评论#考古随笔#中西考古学结合的问题:“我想没有人会反对向西方考古学学习,问题在于学习西方考古学后怎么来解决中国考古学的问题。二者怎么能更好地结合呢?在安静的午后,我禁不住都要思考这些问题,似乎有了一点心得。”去看看陈老师的心得吧,看完之后来说说你们的心得[偷笑] 网页链接
-
中国考古网的评论11、 #仰韶论坛嘉宾遴选#该文通过分析史前时期凌家滩文化和红山文化的玉器,作者认为这两地的社会上层存在着交流,这种交流是社会上层维护威望的重要策略。这一组微博后来放在了考古随笔里,其中提到冯时先生对猪的看法,告诉我们冯时老师认为猪是什么。并指出该文的题目附上链接。请多多@好友和转发~
-
考古书店网的评论#书读考古# 【采撷】古代的文化现象,一旦脱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就变得难以理解和难以解释,考古学中这样的例子尤其多。只有我们设身处地地把那种文化现象置于相应的文化土壤里,我们才可以得到近乎实际的答案。——陈星灿 《考古随笔》 详情:查看话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