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被中文世界“遗忘”的文学巨匠
赫尔曼·布洛赫首部长篇小说代表作
☆米兰·昆德拉的文学偶像,与卡夫卡齐名的德语文学巨擘
汉娜·阿伦特、卡洛斯·富恩特斯、苏珊·桑塔格等一致推崇
★继《尤利西斯》之后的不朽杰作,国内首部德语直译版本问世!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范本,三部曲结构塑造三代“梦游人”
——从犹豫不决到徒劳无功,最后与破碎的时代共沉沦……
☆横跨欧洲30年动荡岁月,再现分崩离析的“昨日世界”
在无力反抗的时代,陷入一场集体梦游
“我们知晓自身的分裂,但我们无法解释原因……这是个让人无力反抗的时代,我们无法理解它,只能将它形容为‘疯狂’或‘伟大’。”
——————————
【内容简介】
《梦游人》是奥地利作家赫尔曼·布洛赫的首部长篇小说,被誉为“继《尤利西斯》之后不朽的杰作”。小说聚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三十年的动荡岁月,以三部曲的形式塑造了三代“梦游人”形象。梦游人行走在清醒与深眠、现实与梦境之间,是社会价值持续崩溃的时代人们精神境况的浓缩。因为写下《梦游人》,布洛赫成为现代欧洲当之无愧的文学巨匠。
★第一部《1888年:帕瑟诺或浪漫主义》
帕瑟诺,一位贵族军官,一个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的“梦游人”。
帕瑟诺十分认同自己作为“军官”的身份。他迷恋制服,因为制服明确了世界的等级秩序,是他拥有的最确定的东西。但他的好友伯特兰却中途退伍,成为玩世不恭的商人,这对崇尚传统价值观的帕瑟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同时,帕瑟诺发现自己正被生活围困,无法从巨大的不确定性中挣脱。少年时,他遵循“次子从军”的传统,被迫离乡,进入军校;成年后又因哥哥意外离世,面临接管庄园的艰难抉择。他爱上了妓女鲁泽娜,却最终与门当户对的庄园主女儿伊丽莎白结婚。但无论如何选择,帕瑟诺都无法获得内心真正的平静……
★第二部《1903年:艾施或无政府主义》
艾施,一名会计,一个徒劳地想要挽救世界的“梦游人”。
艾施不理解,为什么弄虚作假的同事能被委以重任,认真工作的自己却被解雇了。在他看来,价值颠倒的世界就是一本“坏账”,他渴望“清算”社会不公平之事。
然而,在这个时代,艾施的努力显得徒劳又矛盾。他既不满于黑白颠倒的世界,却又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为解救从事危险表演的女演员,艾施买下了杂技团,但很快又办起哗众取宠的女子摔跤比赛;为解救入狱的朋友,艾施四处求助,但最终却选择举报一个无辜之人……身处混乱的时代之中,他本就是价值崩溃的一部分。
★第三部《1918年:胡桂瑙或现实主义》
胡桂瑙,一个自私的逃兵,一个与混乱、失序的时代同流合污的“梦游人”。
逃兵胡桂瑙一路东躲西藏,来到了特里尔小镇。凭借着满口谎言,他摇身一变成为军火集团的代理人,周旋于以帕瑟诺少校为首的政要名流之间,收购了艾施主编的报纸,以报社发行人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在小镇生活下来。
与胡桂瑙不同,在战争阴影的笼罩下,小镇上的其他人无不是痛苦而彷徨的:郁郁寡欢的律师妻子在大流感中死去,死里逃生的战时后备兵陷入精神崩溃,失去手臂的少尉失去了生活的希望……随着战事延续,一场暴乱和大火彻底颠覆了小镇本就岌岌可危的安宁。
——————————
【名人推荐】
☆《梦游人》预示了小说的未来可能性。……必须认认真真地、慢慢地读《梦游人》,在那些最不合逻辑却可以理解的情节上玩味良久,去看出一种暗藏的、隐蔽的秩序。……在布洛赫的《梦游人》中,大写的历史呈现为一种价值贬值的过程。
——米兰·昆德拉
☆本世纪为数不多的真正具有原创性和思想性的小说之一。
——英国诗人、美国桂冠诗人 史蒂芬·斯彭德
☆这是一场最高级别的智力探险,是布洛赫足以称得上伟大的著作。
——《纽约时报书评》
☆赫尔曼·布洛赫是乔伊斯之后欧洲最伟大的小说家。
——乔治·斯坦纳
☆他是天生的诗人。对他而言,写作本身无疑就是一种迷狂。
——汉娜·阿伦特
下载说明
1、梦游人是作者[奥]赫尔曼·布洛赫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Aldrich的评论读的是电子版。译本虽然通顺,但是文字不够有力。还有就是为何涉及圣经的段落不直接用和合本的翻译呢?译者自己的翻译读起来感觉也不如和合本。不管怎么样,还是期待译者的《维吉尔之死》
-
北落師門的评论浪漫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碰到低劣、肮脏、价值崩溃的现实主义是多么苍白无力。黑暗之中,人不见人,正义、善良、信仰在利益之前无关痛痒,杀人、强奸也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德语文学潜藏着一颗搞哲学的野心,大篇幅的价值崩溃让人看得很崩溃……纸质版较电子版还是作了一些修订,翻译很流畅。
-
闇惑纸刀的评论犹如奥地利流荡的净土,晚年时如同“康德”般披露星尘
-
KEY-可以文化的评论“我们知晓自身的分裂,但我们无法解释原因……这是个让人无力反抗的时代,我们无法理解它,只能将它形容为‘疯狂’或‘伟大’。”
-
Q仔的评论小说本书绝对五星 翻译一言难尽吧 和原著的语言两个味
-
Avidya的评论已经为“梦游人”写过太多的文字,只想说,无论多少次,我都会为布洛赫书写时代境况的那份执迷而感动。
-
全能侦探社的评论明诚致曲的版本好更有德国味儿,更流畅。
-
陆钓雪de飘飘的评论在回家的路上,在车轮的咔声中,倦意渐渐上涌,在无精打采的半梦半醒之间,他更清楚地意识到,父亲和伯特兰都在今天去世了,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房间里竟然没有噩耗等着他,因为这属于他重拾的严谨生活。无论如何,就算朋友已经去世,他也不该对其隐瞒自己订婚一事。这个念头一直盘旋在他的心中挥之不去,到第二天早上甚至变成了一种确定,即使并不能确定死亡,至少能确定不在人世:父亲和伯特兰已经与世长辞。尽管对他们的死负有部分责任,但他仍然神态悠闲,对一切事物漠不关心,甚至不用再考虑自己从那家伙手里抢来的是伊丽莎白还是鲁泽娜。他的使命是跟着那家伙,盯着那家伙,而用来跟踪那家伙的必经之路现在已到尽头,这一秘密已经不复存在了。唯一要做的,只是向死去的朋友道别。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他目言自语道。他有的是时间。
-
仁慈修女的评论德语直译,编辑用心
-
萬葉鱼的评论想到昆德拉,文本就更好进入了,更喜欢前两部,第三部“价值崩溃”读得很随便,阅读价值>阅读体验,叙事>情节。
-
新京报书评周刊的评论赫尔曼·布洛赫1886年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成功的纺织品制造商;1927年,为了专心写作,布洛赫卖掉纺纱厂;1938年,犹太人身份让布洛赫难逃纳粹迫害,被捕入狱;出狱后布洛赫开始流亡生涯,最终落脚美国,于1951年去世。1931年出版的《梦游人》是布洛赫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受到米兰·昆德拉的极力推崇,无论是小说结构上、“崭新的看待人的方法”上,还是对“象征思维”的理解上,都给他带来启发。正如昆德拉所说,这部三卷本、长达900多页的小说的连贯性不依赖于人物,而是“主题”的延续性。这一“主题”布洛赫在第三卷《1918年:胡桂瑙或现实主义》中有明确的阐述,即“价值崩溃”。虽然在第三卷插入十个哲学论述般的章节确实降低了阅读小说时的愉悦感,但这种论述符合布洛赫个人对一部艺术作品的预想。
-
sei_ohne_Sorge的评论价值崩溃s把我看崩溃了
-
我有头孢你有酒的评论本来上月连看两本风评一般的布洛赫觉得都很惊艳能上90的 于是期待满满想趁热打铁看这本传说中的梦游人 还特意选了口碑好的明诚致曲版 看完第一本一半:就这40分都没有 看完第一本:还凑合吧难道是慢热要不给第二本一个机会?看完第二本:走你~!(丢 唯一喜欢的是伯特兰的部分 不过还是感谢译者翻译 期待维吉尔之死
-
船巡游的评论第三部价值崩溃的哲学部分完全没必要存在,浅显明白的思辨被作者念经式论述,大段的复调叙事本身已经表达的相当完善
-
虚斋读客的评论根据德语原著翻译,不是根据英语或其他译本转译,而且得到了德语专业同行的肯定和赞誉。极赞!
-
灵魂上的黑帮的评论这个时代还能说具有真实性吗?它具有什么保留了它的存在意义的真正价值吗?有为非存在的非意义所准备的真实性吗?真实性在哪里找到了 庇护?在科学、法律、责任,还是在一种不断提出问题的逻辑的不确定性当中?这种逻辑的可信点已经消失在无限当中了。黑格尔将历史称为 “—条通往精神实质的解放的道路”,这条通往精神的自我解放的道路,已经变成了一条通往一切价值的自我毀灭的道路。 我们会被“抽象” 日益增长的沉默包围,每个人都是最冰冷的必然的受害者,被拋入虚无之中,其自我被抛入风中——这是横扫世界的“绝对”的风,从我们对真理模糊的感知和摸索中,将产生节庆和假日的安宁,我们将知晓,每个人的灵魂都有神圣的火星,我们的合一不可丧失
-
十翼的评论我觉得封面装帧不行,希望维吉尔之死别弄这种风格,古典一点
-
发条君G的评论穿制服的人想的就是顺应那个他所处时代的生活方式,这样他自己也就能平平安安,一生无虞。这才是制服真正的作用,即表明和确立这个世界的等级和秩序,不让生活的界限模糊和消失,严严实实地穿好那层硬壳,系上腰带和背带后,他就忘记了自己的贴身衣服,还有对生活的担心和不安,甚至生活本身也一下子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
Sleepwalker的评论坐火车是读大部头小说的好时间。昨日一天往返基本读完,今天早饭时间收尾。作为阅读的第一本布洛赫还是很喜欢。不知道译本的影响有多大,准备再找其他版本读读比对下
-
非也非也的评论纸质版的译文质量比电子版的更好一些,分段还是喜欢明版的,短一点读起来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