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故国曾在

故国曾在

作者:[巴勒斯坦] 萨里·努赛贝 著 / [美国] 安东尼·戴维 文字协助 / 萨里·努赛贝 / 安东尼·戴维

分类:文化

ISBN:9787509017937

出版时间:2024-7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标签: 历史  中东  传记  巴勒斯坦  理想国  纪实   

章节目录

导读 曾经有一个国家 / 梁文道
序言 一个童话
第一章 钥匙
第二章 泛阿拉伯国家
第三章 两面三刀的承诺
第四章 希律门委员会
第五章 胡椒树
第六章 葡萄藤
第七章 粉碎旧思想
第八章 向日葵
第九章 蒙蒂塞洛
第十章 柠檬树咖啡馆
第十一章 沙龙
第十二章 854号军令
第十三章 化装舞会
第十四章 苦路杀人事件
第十五章 费萨尔·侯赛尼
第十六章 吞并我们吧!
第十七章 棍棒和石头
第十八章 驱魔
第十九章 一份独立宣言
第二十章 审讯
第二十一章 拉姆勒监狱
第二十二章 马德里
第二十三章 影子政府
第二十四章 奥斯陆
第二十五章 消失
第二十六章 豪猪与公鸡
第二十七章 圣中之圣
第二十八章 群魔
第二十九章 盟友
第三十章 将军
第三十一章 铁拳
第三十二章“老虎”
第三十三章 完美犯罪
尾声 夜行
注释
致谢
索引

内容简介

人类最可怕的悲剧之一,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而忘记对其他人的好奇,忘记去了解其他人经历过的悲剧;尤其是面对仇敌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呢? 本书的作者萨里·努赛贝正是一个葆有这种好奇心的人。

萨里·努赛贝出身于历史悠久的阿拉伯家族,他记忆中的巴勒斯坦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然而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余波与数次中东战争,这一地区成为暴力与割裂的代名词。巴以冲突是如何源起与演变的?为何国际社会多次斡旋都无果而终?巴勒斯坦的年轻人如何看待国家的未来?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萨里讲述自己与家族的爱憎沉浮,以及巴勒斯坦人的艰难求存;他的人生也是巴勒斯坦历史的缩影。从一心治学到游走于巴以政权之间促成和谈,他的经历颇为戏剧性,曾被巴勒斯坦人斥为“叛徒”,又被以色列当局抓入监狱。

中东冲突很难找到“中间立场”,萨里可谓在夹缝中生存,但他始终坚持和平与共情。在犹太人的苦难已经广为人知的今天,探索巴勒斯坦人的视角或许可以令我们对中东问题,甚至是更为宏大复杂的问题,形成更完整全面的认知。

◎ 作品看点/编辑推荐

★ 打破偏见,兼听则明。从被忽视已久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视角,重新审视巴以困局

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到大量以纳粹大屠杀为主题的书籍,犹太人的血泪已广为人知,古城耶路撒冷似乎也成为犹太人的“应许之地”。但我们却鲜少听到巴以冲突中的另一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声音。纵观历史与这个时代,这本书都是难得一见的稀缺之作,它从巴勒斯坦人的视角解读巴以困局的起源与演变,被哈佛大学学者誉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本”。

★ 巴勒斯坦公共知识分子、和平运动先驱亲述,回顾多方奔走、夹缝生存的大半生

作者萨里·努赛贝出身于扎根在耶路撒冷1300多年的古老阿拉伯家族,他深谙阿拉伯文化,青年时代被身为开明政治家的父亲送往欧美顶尖大学留学,因此具有多元文化视野。在目睹中东战争与巴勒斯坦人的苦难后,他放弃书斋生活,与英国妻子一同回到耶路撒冷安家。他一方面在巴勒斯坦高等教育机构任教,将和平的理念传递给年轻一代;一方面与阿拉法特治下的巴解组织接触,任巴解组织驻耶路撒冷代表,与以色列进行斡旋。他致力于在巴以问题中找到“中间立场”,开辟反思与对话的空间,几经碰壁但不改初衷,正如他在书中说,“这些年来,我也有不少理想被无情摧毁,但我相信人生远远不是种种错误所能概括”。

★ 是传奇的个人史、起伏的家族史,也是巴勒斯坦历史的缩影

伴随着数十年漫长战乱与冲突,作者的长辈带着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带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老去,作者的孩子在动荡中出生、成长。巴勒斯坦的历史在几代人的记忆中传承,但人们似乎渐渐淡忘了,巴勒斯坦也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而如今这片土地却成为暴力与割裂的代名词,这样一段悲情的历史引人深思。

★ 凸显利益相关方的微妙心态,直击复杂局势。关注平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处境

和平看似众望所归,但作为和平运动的领导者,作者却被以色列人抓入监狱,一度被认为是比恐怖主义者还危险的人。而在巴勒斯坦一方,领导者的态度也耐人寻味。国际社会多次斡旋巴以冲突均无果而终,哈马斯的日益壮大令局势更加复杂。在讲述自己戏剧般经历的同时,作者也揭示各方微妙的心态与立场,并着力展现巴勒斯坦平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处境。

★ 梁文道力荐并撰写导读,知名译者何雨珈倾情献译

文化学者梁文道撰写导读,令读者轻松获得背景知识,进入阅读状态。知名译者何雨珈倾情献译,译笔纯熟流畅,生动再现原著风貌。

◎ 评论推荐

萨里·努赛贝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也是他动人的个人经历。他极为正直地展现着真挚有益的政治愿景。在中东冲突中很难找到“中间立场”,但他开辟了一个反思和对话的空间,平衡了历史的狡猾与个人带有讽刺意味的冒险和抱负。在面对复杂处境时,他展现了充满希望、慷慨正义的景象,使这本书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本。

——霍米·K. 巴巴,哈佛大学人文学科高级顾问

《故国曾在》是一部敏锐、伤感、幽默的回忆录,它重新审视巴以问题的悲剧,也描绘了巴勒斯坦社会的生动图景。

——阿摩司·奥兹,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爱与黑暗的故事》作者

恶棍与受难者,爱国者与傻瓜,战争与和平,背叛与腐败,当然也少不了一段浪漫往事……这本书戏剧般展现了巴勒斯坦近几十年的历史。

——阿摩司·埃隆,《纽约书评》

最可怕的悲剧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忘记其他人的故事,忘记了对其他人的好奇,以及对其他人可能经历过的悲剧的了解……萨里·努赛贝就有这样的好奇心。

——梁文道

这是有史以来对巴以冲突最好的个人记叙之一。

——伊桑·布朗纳,《纽约时报》

太精彩了……强烈推荐给想了解巴勒斯坦民主困境的人。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slate杂志

一个令人钦佩的人写的一本令人钦佩的书。

——莱昂·维塞尔蒂尔,《纽约时报书评》

《故国曾在》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对问题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并对双方的博弈进行了精妙的分析……这个复杂的人——精明、理想主义、务实、梦想家、和平战士——非常值得了解。

——查尔斯·马修斯,《旧金山纪事报》

引人入胜……《故国曾在》聚焦受困的希望,进行了一项伟大的研究。

——罗伯特·马利,《华盛顿邮报》

在一场妥协常常被视为叛国的冲突中,努赛贝为了公平与和平而斗争。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书,它内容宏大、令人钦佩,而且非常有趣。

——杰弗里·戈德堡,《洛杉矶时报》

下载说明

1、故国曾在是作者[巴勒斯坦] 萨里·努赛贝 著 / [美国] 安东尼·戴维 文字协助 / 萨里·努赛贝 / 安东尼·戴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仙境兔子不忘记的评论
    简单两个字:终于。
  • 张清蕴的评论
    我的书还没到手,目前在阅读英文版。 我和楼上的观点有所不同。没错,这的确不是一本适合巴以问题入门的书,但是我觉得理想国引进是好事。这本书的引进不会比设想《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的再版不值。 从以色列方或者中立视角的书已经引进不少了(理想国也引进过倾向锡安主义叙事的《圣经与利剑》),作为局内人以色列的相关领导人各种传记甚至回忆录也有引进。巴勒斯坦人方面的叙事出版物相比之下较为国内较少引进,在此前国内主要的出版物是萨义德相关作品,前几年出版的《巴勒斯坦之殇》是目前少有的从巴勒斯坦视角叙述巴以百年历史的书目,但目前还没有简中版。 作为巴以历史的深度参与者,拥有“中间立场”的巴勒斯坦人努赛贝先生,我认为他值得。
  • 豆友bGobf9ZzsQ的评论
    书本身不能说不好,但我个人以为远不能满足那些真正留心于巴以事务的读者们的知识渴求,贵社如果有精力,完全可以选择再版一些更经典的学术作品,即使单以回忆录而言,我觉得《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就比此书更有参考价值。另外,我认为脱离中东史去讨论巴以问题是很荒谬的,再加上这是一部倾向性比较明显的作品,所以我不推荐读者以此书作为中东史或巴以问题的入门书籍,这方面还是推荐《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与《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
  • 惟伤的评论
    期待已久!书名可真好
  • 归尘的评论
    等了五六年了 终于看到它要出中文版了
  • 洛兹尼茶的评论
    面对巴以错乱纷杂的纠葛,估计巴以同时出现一位梅特涅也很难解开了,看书的过程就是陪着“陀思妥耶夫斯基”(作者小时候的名字)一起心力交瘁。可能巴以的恩怨需要等待巴以教育出一批观念的水平到达一定高度的年轻人的时候才能解开,那个高度就是:他们不认可国家这个落后的概念,他们认可地球村,他们中有超过半数的人的身份是:世界公民。
  • 刀叢中的小詩的评论
    《故国曾在》——一个人眼中的以巴分治,从其成长经历,提到了以色列国家武器的强横,以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贪腐,宵小草民,仅能成为暴民的炮灰。书里的爸爸说,天使敬畏处,蠢货踊跃行。和平,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历史中,纷争不断反而占据其过程中的大部分,都是棋子。
  • salt的评论
    “简体中文世界里,从以色列的角度描绘巴以冲突的出版作品占多数,要么由以色列人所写,要么是由美国人、英国人所写,尽管有从巴勒斯坦角度出发的作品,较多也是由反犹太复国主义的亲巴以色列人所写,然而巴勒斯坦人自己的声音却很少得到传播,为大众所知的只有爱德华·萨义德的著作:他的《东方主义》、他的《最后的天空之后》......但他也是一个大半辈子都生活在美国的美国人。正如现在的全球媒体报道情况,在话语权的赛道里,巴勒斯坦人的声音常年被忽视、掩埋,难以被听到。他们大多数人的故事无法被书写、无法被分享、无法被看到,在被讲述之前就已经化为白骨。这个月由理想国正式发行的《故国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是目前整个简中世界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由巴勒斯坦籍的巴勒斯坦人所写的关于巴以冲突的书。”
  • 千寻的评论
    巴勒斯坦的曼德拉。我们已经看了太多的以色列部分的中东争端,巴勒斯坦人的回忆给了我们新的角度。政客们的争斗是给不了巴以和平的,很多人以为的第三条路恐怕还遥遥无期,保卫足球场那部分让我无比感动。书附带印了译者的亲笔信并带了印签,书名神翻译,全书也很流畅典雅,看得出来非常用心
  • 林三土的评论
    书和翻译俱佳:书是了解巴以问题的必读之一(这点众所周知,不需我多此一举地点评);翻译方面,真正感受到了何雨珈作为译者的功力(之前读《鱼翅与花椒》等译作,也很欣赏她译笔的熨贴,但毕竟那些书的内容正好落在“吃货”译者的舒适区内,所以是巧合也未可知?但《故国曾在》是难译的,而她仍旧译得如此信达雅,这就实实在在不能不令人叹服了)。
  • 曉宇的评论
    努赛贝和萨义德,两个都是名门之后,欧美教育出身的学者和活动家,努赛贝从一国方案变成支持两国方案(后貌似又变成一国),萨义德正好相反,从支持两国到一国,都是在某种幻灭之后,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抛弃了PLO。两人还是太优越了,多大程度代表巴勒斯坦的普通民意存疑。从努赛贝对于巴勒斯坦近二十年来最受欢迎的政治家马尔万·巴尔古提的草草提及就可见一斑。
  • rawmaterial的评论
    有人看到了立场倾向,看到了宗教偏见。我庆幸自己看到的是一种真正智慧的人生实践:对他人永存开放而正面的预期,对自己永葆诚实不惧离经叛道。萨里能观察到他的学生们从监狱经历中获得自由体验的转变,能从“敌人”中找到可以对话的人,能在崇尚暴力的混乱中依然坚信宗教的力量,能从身体力行的种种例证中总结出“奇迹”作为第三条路径的可能性,其实,他的想法没那么小众,在巴勒斯坦,在欧洲,在北美,在任何地方,相信大量的人认同:非暴力,更明智。萨里还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对自由的理解:“自由,是意志的表达,你能拥有多少自由,直接与你对恐惧和自负的掌控成正比。个人在运用和锻炼意志的过程中,能塑造出独一无二的身份。”合上这本厚厚的M,我仿佛离自由,进了一步。
  • 荀一墨的评论
    从政治上是巴勒斯坦的独立抗争的微观视角,从人文上也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孩子深刻的传承,面对故土的离去,如何头脑清醒地拿到更多的利益才是终极的甚至更道德的解决方案,作者叙事清晰,站在一个人类的视角去论述这几十年的经历,令人佩服。不过中间有删减的痕迹,一个是。作者第1次见阿拉法特的细节,第2个是他的哈马斯狱友的描述都没有,那两段读起来怪怪的,不像没写,而是被删除了一样。
  • 更有甚者的评论
    31.82
  • 陆钓雪de飘飘的评论
    在巴勒斯坦,更具欧洲风格的自由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因为这里早已深受欧洲影响。19 世纪80年代,对巴勒斯坦的你争我夺已经拉开帷幕。讽刺的是,造成这种变化的,很大程度上正是这处圣地上的古老遗产。在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之间,建筑与信仰的狂热风潮,间接地助推了政治变革;部分原因是,很多变革者在欧洲人开办的学校里接触到了现代观念,在巴勒斯坦,犹太人的民族情结主要来自犹太复国主义。如同那些环绕着圆顶清真寺的传说一样,犹太人一直都是伊斯兰世界里耶路撒冷的有机组成部分。19世纪末,耶路撒冷的大部分犹太人要么来自东欧,怀抱着极度虔诚的信仰,要么说着阿拉伯语,和阿拉伯人共同生活了好几个世纪,自认早已完全融入了阿拉伯的文化、语言和日常。犹太复国主义则完全是另一回事。阿拉伯人对欧洲犹太人“入侵”的恐惧蔓延开来。
  • 标本师库特的评论
    毫不犹豫的五星。难以想象这本书的面世有多么艰难......五星不为其他,纯粹只因为这个时代太缺少这种战乱冲突之下普通人视角的叙述了。与部分评论的观感不太一样,我并不认为这本书需要罗列多少“巴以相关的历史知识”,如果你寻求的是知识,大可以去到你所能去到的源头,去查阅、去研究历史文献。对我这样的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作者在书中呈现出来的是更可贵的作为亲历者的感受。在割裂至极的战争中寻求中立与思考,原本就是一件非常不讨巧的事情,这个决定等同于将自己立为人人喊打的靶子,让自己成为战争双方共同的仇恨目标。有些战争可能永世都难以调和,但无可辩驳的,情感是人类永远的共通的语言。最后,推荐时间有限的朋友优先选择阅读第五章胡椒树、第六章葡萄藤、第十章柠檬树咖啡馆,这几章读起来尤其动人。
  • ly的读享生活的评论
    他记忆中的家园曾经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父亲是剑桥门生、外交家,父亲的包容与勇气,一直是他的表率,争取巴以和平是几代人传承的事业。罗素和阿维森纳对他有很大影响,他渴望追求“自.由意志”,巴、以双方都应该拥有各自的权益,以色列作家阿摩斯•奥兹是他的好友。
  • 林吾达的评论
    一种悲伤是《薄荷糖》里的倒叙,另一种悲伤是《故国曾在》的正叙,都充满宿命感:眼见历史的发生却无能为力。“世间所有书中,我独爱以血写成者。”
  • twopersons的评论
    进出两次监狱的活生生的人在写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仇恨,和平共处。拿神话当挡箭牌,为此牺牲的是普通人。有些人摇旗呐喊,有些人坐在办公室里面吹着空调数着钱玩。所有的政治都成了高等人的游戏,所以2008年出版后的十六年,巴以冲突好些了吗?!另外感谢译者的流畅翻译,甚至书名的优雅都让我对理想国译丛这个系列有了一分的亲切感,艰涩不再是阻挡我读的理由。当一个人试图在做正确事情的时候,先说人话,再谈利益吧。各种巧玲名目的重大突破会议,不过是一次次的瓜分脏钱的名目,底下的人来了去,去了消失了。让活着人好好活着,让死去的人安息。巴别塔造不起来,还不明白吗?
  • bambi的评论
    超级好读的M译丛。感谢理想国组织本书的共读。作为世代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贵族后代,作者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故土紧密联系,一个不喜政治、在西方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嬉皮士如何蜕变成一个为民族自由发声的和平斗士和那片土地上发生的种种冲突。站在巴勒斯坦人的角度、继续父辈的使命,以哲学家的思路和政治家的高度选择了一条似乎有效的道路。世界仍在继续,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