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版前言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了解艺术 现代主义 前卫的概念 现代主义的激进个性和自我批判 后现代主义 美国视角/本书视角 第二章 四十年代的纽约 纽约成为艺术中心 超现实主义 林飞龙 罗伯特·马塔 约瑟夫·康奈尔 美国实用主义及其社会意义 经济大萧条和公共事业振兴署(W.P.A.) 在纽约随处可见的欧洲现代主义 纽约的欧洲人 纽约新运动的意义 纽约画派艺术家的共性与差异性 纽约画派艺术中的自动与行动 行动和存在主义 克莱福特·斯蒂尔 阿道夫·戈特利布 弗朗兹·克兰 纽约画派的圈内朋友及圈外朋友 四十年代另一种叙事 雅各布·劳伦斯 海达·斯特恩 路易丝·布尔茹瓦 与纽约画派同时期的摄影 维加和莉赛特·莫德尔 亚伦·西斯金德以及芝加哥学派 第三章 与欧洲的对话 亚历山大·考尔德 亚历山大·考尔德的早年生活和主题 考尔德在巴黎 宇宙意象和活动雕塑 汉斯·霍夫曼 对欧洲风格的借鉴 霍夫曼的艺术理论 霍夫曼的绘画 阿希尔·戈尔基 戈尔基的生活(真实的和杜撰的) 戈尔基风格的发展 戈尔基的晚期作品 罗伯特·马瑟韦尔 与欧洲现代派的知识关联 马瑟韦尔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马瑟韦尔早期事业生涯中的教学、写作和编辑工作 马瑟韦尔的作品 威廉·德·库宁 德·库宁的受训经历和早期艺术生涯 解剖分解为抽象 解剖形式分解为笔触 德·库宁在50年代的抽象作品 60年代的《女人》系列以及晚期作品 第四章 存在主义脱颖而出 杰克逊·波洛克 波洛克的早期生活及影响 波洛克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的自我突破 波洛克向纯姿态风格的过渡 滴洒和泼溅作品 50年代时的波洛克 巴尼特·纽曼 纽曼的作品《同一I》 所带来的启示 四十年代后期的绘画 50年代的《英勇崇高之人》和其他作品 《十字架之站》(“Stations of the Cross”) 马克·罗斯科 罗斯科的艺术形成期 转向古典神话 超现实主义、心理分析和 “神话的精神” 将无可名状者“英雄化” 壁画及其他晚期作品 大卫·史密斯和纽约画派的雕塑 史密斯初次涉足艺术世界 机器美学和潜意识 象形图画和《哈德逊河风景》(Hudson River Landscape) 当存在主义邂逅手边材料 事业成功伴随着个人生活的牺牲 人物作品登场和最后十年的作品 第五章 四十年代末期欧洲新出现的艺术大师 让·杜布菲和战后巴黎 杜布菲40年代的绘画 杜布菲艺术的哲学前提 五十年代对物质的关注 宏伟之熵(Entropy) 阿尔伯托·贾克科蒂的存在主义表现 弗朗西斯·培根 第六章 五十年代的一些国际艺术趋势 纯粹的抽象 欧洲艺术家与材料物质性的碰撞 纽约行动绘画的物质阅读 格林伯格对现代主义的定义 格林伯格学派 形式主义绘画 欧洲和美国的“人物新形象” 眼镜蛇画派(The Cobra) 50年代具象的复兴 湾区具象绘画 芝加哥存在主义意象派 第七章 垮掉的一代 “心灵的科尼岛” 约翰·凯奇 摩斯·肯宁汉 1992年凯奇“事件” 罗伯特·劳申伯格 作为生活之镜的自我 劳申伯格的早期的职业生涯 混合绘画 但丁《地狱》插图 “混合”的结束 丝网绘画 表演和60年代后期的版画 真正的废品:装置和偶发 地下电影 偶发艺术的开始 贾德森舞蹈剧院 “走进来”绘画 克莱斯·奥登伯格 射线枪的“冷存在主义”和《大街》 商店时代 软雕塑 纪念碑方案 实现纪念碑和建筑的比例 贾斯帕·琼斯 “自然”就是我们如何去描述它 绘画作为语言的讲述 一种“被发现的”表现的美学 情感和距离 综合物品:看到的和知道的 1959年的绘画 六十年代初的新情感色调 语言哲学探索 1962年的《潜水员》 《潜望镜(哈特·克莱恩)》 观看的感知复杂性 丢掉储备 第八章 亚洲和欧洲50年代后期的先锋艺术 新现实主义 伊夫·克莱因的浪漫主义 《虚无》 “活的画笔” 寻找非物质性 克莱因的死亡 新现实主义 日本具体美术协会 激浪 约瑟夫·博伊斯 展示自然中的泛灵论 作为萨满的艺术家 作为心灵创意生活的艺术 白南准的电子“性格” 小野洋子 第九章 符号景象:波普艺术 电子意识 理论的一个转折点 英国波普:从独立小组到大卫.霍克尼 独立小组的主要人物 展览 作为艺术家的保罗兹和汉密尔顿 流行图像融入高雅艺术 大卫.霍克尼 用波普艺术的中性图片拼贴现实 安迪·沃霍尔 沃霍尔的背景 选择非选择性 消除艺术家的笔触 可怕的空虚 工厂场景 商业艺术和在它背后徘徊的的“影子” 罗伊·利希滕斯坦 詹姆斯 · 罗森奎斯特 芝加哥和西点 H. C.韦斯特曼 彼得·索尔 “多毛人物”小组 西海岸波普 恶俗艺术 60年代的政治化文化气候 威廉·威利 埃德·基恩霍尔茨 洛杉矶波普 罗伯特·阿内森 阿内森打破传统陶艺 马桶 技术上的突破 60年代中期的表现对象 自画像 发现政治的声音 透过波洛克的反思 第十章 材料的本质:60年代后期的艺术 回到最开始的原则——极简艺术 弗兰克·斯特拉 唐纳德·贾德 托尼·史密斯 卡尔·安德烈 丹·弗莱文 罗伯特·莫里斯 索尔·莱维特 洛杉矶光与空间运动 绘画的对象/观念/错觉 关注表面的绘画 伊娃·黑塞和材料方法的研究 伊娃·黑塞 玻璃纤维和乳胶的直接感官体验 布鲁斯·罗曼和理查德·塞拉 布鲁斯·罗曼 理查德·图特尔 理查德·塞拉 艺术家在景观中创作 迈克尔·海泽 沃尔特·德·玛丽亚 罗伯特·史密森 一个偶然的题目 贫穷艺术和与自然保持执着融洽的欧洲艺术 第十一章 后现代主义与政治运动 六十年代末的批评环境 语言与标尺 重铸摄影 自然与艺术 维托·艾孔奇:开放的定义观念 身体艺术 安娜·曼蒂儿塔 李吉娅·克拉克 海里奥·奥提西卡 行为艺术和表演艺术 政治话语 马塞尔·布鲁德赛尔斯 情境主义理论 潜在的更广的政治行动 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 真实剧场里的艺术 向建筑尺度转移 艺术项目的后勤保障 被包围的岛屿 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在90年代之后的创作 反对传统规则的触犯行为 西格马·波尔克 杰哈德·里希特 约翰·巴尔代萨里 70年代的转变 第十二章 整体文化及其对峙 新多元化 罗马尔·比尔敦 20世纪60年代比尔敦的拼贴作品 身份、整体文化与多元主义 艺术与女权主义 耀眼的照相现实主义 日常空间 挪用的景观:查尔斯·西蒙兹 戈登·玛塔-克拉克的景观批评 爱丽斯·艾科克 艾科克八十年代作品 文化复杂性 媒体作为介质 挪用 辛迪·舍曼 第十三章 七十年代的绘画 菲利普·加斯顿的晚期风格 加斯顿的早期艺术生涯 加斯顿五十年代的行动绘画 人物的再度出现 欧洲的新表象主义绘画 耶格·伊蒙多夫对十七世纪绘画的政治性解读 平面意象的身份 格奥尔格·巴塞利兹和A·R·彭克 安塞姆·基弗 意大利新表现主义 弗朗西斯科·克莱门特 新形象绘画 伊丽莎白·莫瑞 莫瑞风格起源 对造型画布逻辑性的追求 新表现主义的国际化 美国新表现主义 第十四章 八十年代 错综复杂的艺术 抽象主义的新视角 超越了媒介的表现主义:乔纳森·博罗夫斯基 涂鸦艺术 凯斯·哈林 80年代东村的景象 让·米切尔·巴斯奎特 大卫·沃纳洛威茨 80年代的装置艺术 俄罗斯艺术的与众不同 伊利亚·卡巴科夫 在西方国家发展的卡巴科夫 消费主义语境下的审美 对政治符号的挪用 第十五章 不确定的定义 保持真实 回到身体 安·汉密尔顿 侵犯性的身体移位 马修·巴尼 时尚(身体外观) 耸人听闻的手段 后现代观念主义 构建后现代的自我 路易丝·布尔茹瓦 照相机的新用途 视频 滑移:弗雷德·托马塞利 罗克西·潘恩的秩序 文化身份 克里·詹姆斯·马歇尔 漫画 第十六章 全球文化和地域意义 《瓦解》 中国 第十七章 模糊了的边界 经济 “?村上 ”:品牌化自己 康拉德·巴克——解析真实经济的故事 安德烈·弗雷泽:语境与自我 抽离的主观性 身份和购物:崔香雅 界限的消融、错位和移位——身份的解剖 一个另类历史 注释 参考书目及说明 英文名词术语译文对照表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全面认识当代艺术状况的个人叙述。美国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费恩格伯以史家的如椽之笔-再现了艺术历史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多样的历史视角和近距离的艺术生存环境。它涵盖了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欧美;随着全球一体化以及文化交流的频繁,也将观照的视野中,很好地显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重要位置,也是历史给予中国艺术全面发展的一个表征。 本书是理解当代艺术及其历史的一个维度,其突出的特点是: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生命,他们的生存境遇在相当多的层面上决定了他们的艺术和他们艺术的发展。历史的存在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当代艺术的发展是超越形式自律的,唯其超越了形式的诉求,艺术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生发艺术的动力和价值,才能将当代艺术的意义呈现在这个多元世界与多维视野的面前。
下载说明
1、艺术史是作者[美]乔纳森·费恩伯格(Jonathan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寶蓮燈在夜裡特別亮的评论然而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学好艺术史和世界历史。所以生日礼物可以要书吗?[喵喵]
-
意公子的评论有这样一群艺术家,天天跑太平间跟尸体打交道,哪怕当时解剖尸体是亵渎上帝的重罪,他们还是坚持这样做了,这就是文艺复兴,一场关于人的革命。#大话中西艺术史# 04秒拍视频
-
崔主任的评论深刻影响艺术史走势的小便池,它真的是个小便池!——《泉》
-
平江随园-病苏州的评论杭州人在纽约读艺术史,有人跟她上了一堂历史课。 苏州·平江路随园
-
Zi-Bin-Liu的评论當我把家佈置的完成一部藝術史時,內心也是很滿足啊…
-
Debbie-齐姜的评论我问丁宁老师,艺术史的方法论是什么?一,经验。看,听,一千幅以上经典原作。二,哲学。而这两者之间是考古、文献、其次是让时间甄别。另外,我认为,在艺术品面前学会沉默是第一步,强行评论总是让人打寒战。闭嘴,睁眼,必要的时候,跪下。(啊哈哈哈哈kidding 英国·利物浦
-
晓暮清惟的评论#给你看我的手帐吧##moleskine##bookjournal# Po一个近日部分读书笔记。最近杂事太多身体也不好,时间太零碎,人类学和艺术史看得慢,总是在用小说和散文调剂。读书数量尚在其次,有意识地对某一领域进行逐步深入的学习也许更有帮助。@我们爱手帐_主编君 @银河系手帐指南
-
12棋魂的评论现在翻看这本书还是很喜欢八卦艺术史-祺四#拍不完的夏天#
-
川后的评论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 #玻璃的艺术——欧洲玻璃艺术史珍品展# 意大利威尼斯 16世纪 饰有白色玻璃丝的无色透明玻璃高脚酒杯 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藏
-
Mufitopia的评论潘玉良:从妓女到知名女画家的传奇一生 通晓艺术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民国时期,出国接受美术高等教育的画家本来不多这些女画家在人数上并没有超过二十人,杰出者,似乎只有我们熟知或不那么熟知的“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潘玉良、方君璧、关紫兰、蔡威廉、丘堤与孙多慈。 网页链接
-
木语溪的评论[绿叶][黄叶]喜多川歌麿,他是一段日本藝術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記,他流連于江户吉原地區,寻访着每一名聪慧女子的一颦一笑,在一个簡樸的木屋里用画笔描摹着他能收集到的所有女子的美好,为後世留下了一个永不会失去的江户時代美女夢![枫叶]
-
趁我们年轻还可以疯狂的评论在看到西方现代艺术史中表现主义艺术先驱蒙克的作品解读时,不自觉地把他和我刚读完的郁达夫的众多短篇小说里面刻画的主人公所呈现出来的病态联系了起来。蒙克由于家人早于他离世和自己也未能幸免被病魔缠身的生命背景所以他的作品主题大多离不开疾病死亡与恐惧,总表达出一种潜意识的精神焦虑和一种无
-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评论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官方网站正式上线,网站语言为中文和英文。目前可查询大会日程、发言人等相关信息,其他会议相关内容将陆续发布。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英文网址:网页链接 中文网址 :网页链接 听会人员需要在官方网站注册报名,报名成功后方可入场。 注册方式:报
-
Crazy_疯狂的兔子的评论看到一篇很棒的体验类文章《设计之都墨尔本:把艺术当作日子来过》,不摘取段落了,感兴趣的直通车在此:网页链接。不是那种有数据或者艺术史方面干货的文章,但是贵在真实,相信在墨尔本生活过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土澳吐槽##设计之都墨尔本#
-
金陵图书馆的评论#上架新书#《希利尔讲艺术史》| 本书讲述世界艺术史,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部分。作者是通过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讲述作品诞生的过程——伟大艺术品和伟大的艺术家皆有赖于专注力、热情、天赋和机会,他们背后是一个崇拜艺术、欣赏美的时代。 馆藏书目详情网页链接
-
意起浪-杭州分舵的评论中元夜,鬼也醒着,人也醒着 …… 达明·赫斯特的作品中最吸睛的当属“钻石头骨”《为了上帝之爱》。这件作品也是艺术史上被解释的最多、争议最大的一件作品。其实,达明·赫斯特本人的解释很简单:“我只想借诅咒死亡来赞美生命,有什么方法比采用奢华、欲望和堕落的象征更能掩盖死亡?”
-
JOYISLANDSTUDIO的评论#DayDayInspiration# ✐ 艺术家Anna Jensen对自己的画是这样阐述的:“我的画是对我心理景观和复杂情感的叙述。我结合了艺术史、流行文化、自然科学和个人志的参考,来代表生活的冲突。我的故事是在一次有趣和悲伤的旅程。”
-
小宁de世界的评论昨天微信后台上有朋友问我,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我觉得只有两件事是非做不可的。第一件事情是阅读,注意哦,我说的是阅读,不是上课。尤其是一些大部头的基础经典,这个时候不读,一辈子也许都没时间读了,比如说通史哲学史艺术史之类的。再有一件事情儿呢,就是谈恋爱。选无能,往往是因为爱无力。在
-
愚人西塞罗的评论被遗忘的视频游戏艺术史 @触乐网 【触乐网原创】了解游戏作为一种艺术的历史,不再将艺术游戏视为反常或边缘化产物,或许可以成为游戏文化转变的开端。游戏不仅仅是科技进步的副产品,它们具有表现力,能够引人思考和对社会产生影响力。 被遗忘的视频游戏艺术...
-
主仆金潮汐的评论中国的艺术批评家与艺术史,请不要用学院的或民间的分法来确定艺术的地位,也不能用小圈子的艺术行为来写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