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文化苦旅(新版)

文化苦旅(新版)

作者:余秋雨

分类:文学

ISBN:9787535447340

出版时间:2014-3-1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标签: 余秋雨  散文  随笔  文化  中国  文学 

章节目录

新版小叙 001

牌坊 001
寺庙 014
我的山河 022
都江堰 029
道士塔 034
莫高窟 043
沙原隐泉 050
阳关雪 054
西域喀什 058
废井冷眼 066
杭州宣言 074
黄州突围 082
山庄背影 095

内容简介

《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甫一面世,该书就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历史文化长河,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书中多篇文章后入选中学教材。但由于此书的重大影响,在为余秋雨先生带来无数光环和拥趸的同时,也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麻烦和盗版。誉满天下,“谤”亦随身。余秋雨先生在身心俱疲之下,决定亲自修订、重编此书。 新版《文化苦旅》作为余秋雨先生30年历史文化散文修订自选集,删掉旧版37篇文章中的13篇,新增文章17篇,其中入选教材的《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经典篇目全部经过改写、修订。新版内容与旧版相比,全新和改写的篇目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对新老读者都是一场全新的阅读体验和人文享受。堪称余秋雨30年来不懈的文化考察和人生思索的完美结晶。

下载说明

1、文化苦旅(新版)是作者余秋雨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vivi天使爱美丽的评论
    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 vivi天使爱美丽的评论
    真正的强健不是呼集众人,追随众人,而是逆反众人,然后影响众人。“大勇似怯”,“大慈无朋”。
  • vivi天使爱美丽的评论
    受苦最深的人最不想说,说得最多的人一定受苦不多,说得高调的人一定是让别人受了苦。
  • vivi天使爱美丽的评论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涮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 vivi天使爱美丽的评论
    一段树木靠着瘿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是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
  • vivi天使爱美丽的评论
    然而,这种精彩也容易给人造成误会,以为这一切都是天造地设,本来就应该这样。很少有人想到,全部精彩都维系在一条十分脆弱的生态茎脉上,就像一条摇摆于污泥间的荷枝,支撑着田田的荷叶、灿烂的荷花。为了救护这条时时有可能折断的生态茎脉,曾经有多少人赤脚苦斗在污泥塘里。
  • vivi天使爱美丽的评论
    趁还有点时间,我觉得比较有趣的事情是多走走,探寻各种历史选择的生态理由。探寻不到便猜测,猜测不到便想像。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像都生气勃勃。
  • Jonlintjl的评论
    我读的是新版的《文化苦旅》,令我诧异的是,第一页居然是余秋雨写的一篇自记叫“关于这座雕塑的事情”。我不太理解他为何要写这篇自记,难道仅仅是“觉得有趣而以作留念”吗?在这里面是否有宣传或炫耀的意思?在小序中也同样,提到这本书的销售量和读者数,余秋雨似乎有一种洋洋得意的姿态。这些,让我感到费解和反感。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本正儿八经的书就应该有庄严肃穆的气质,而不是靠刻意的包装来使人们认可它。 文化“苦”旅究竟苦在什么地方?”是我读完这本书后常常思考的问题。是苦于环境恶劣,还是苦于路途遥远艰难?是苦于古迹终究变成废墟,还是苦于文化的流传步步惊心?相比起身体的劳苦,内心的痛苦才真正是苦吧! 从西北大漠到江南小镇,从石窟寺庙到山庄废井,无不传达着文化是一种积淀,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会。它有似水柔情却又错综复杂的《风雨天一阁》,有巍峨陡峭却又温柔可爱的《沙原隐泉》。对我们而言,最熟悉的莫过于《都江堰》,我们在课堂上深深的被震撼,作者说那是比万里长城更加令人激动的工程,是归功于郡守李冰的谋才大略,充分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意志力,我想这是一种凝聚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骄傲感。作者将李冰捧上了天,却把莫高窟文物的毁损怪在一个小道士身上。莫高窟是佛教圣地,是先人的信仰和崇敬。里面的历史文物不计其数,最终也被那些强盗毁于一旦。可是将责任全推给一个道士,好像也说不过去。作者只是“恨”,可是恨得太肤浅。他大概是苦于民族的懦弱,苦于强盗的残暴,苦于自己也无能为力吧! 而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宁古塔》,我好像跟着那些被流放的人们一起来到了宁古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铁链把我的双手压得生疼,早已坏得不成样子的草鞋支撑着我走完这一段路程,我有幸活了下来,可是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才觉得如临深渊,还不如在路上死了的好。可是生命啊只有一次,也就把希望寄托在了一群心照不宣的友人身上。灾难这种东西好像只对常人起作用,作为文人,在哪不是一样。所以说文人和苦旅是分不开的,苦涩之后才会有回忆,对历史的感悟、对现实的无奈、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也就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了。 文化“苦”旅究竟苦在什么地方,其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苦”是一次触目惊心的经历,是痛心疾首的忏悔,是无能为力的懊恼,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文化之上。 而现在的文化越来越大众化,当我们对文化的理解越来越淡时,这个“苦”字一直提醒我们“历史沉痛,勿忘初心”。
  • sonny622的评论
    中国的一次次进步和转型,都容易流于急功近利,忽略了新的精神文化基础的建立,还误以为暂时牺牲文化是必要的代价。其实,社会转型的成功关键,恰恰在于必须集中权力资源、财富资源和文化资源,一起开创致中国新文化。 历代中国文人哪怕是最优秀的,都与权力架构密切相连,即便是叛逆与逃遁,也是一种密切的反向相连。因此,他们的“入世”言行,解构了独立的文化思维;他们的“出世”言行,则表现出一种故意。知道今天,中国文人仍然在政客式的热闹和书蠹式的寂寥间徘徊,都带有自欺欺人的虚假。 172页:较少腥风血雨,较少声色俱厉,也较少德国式的深思高论,只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过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走,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这种社会行为方式,已被历史证明,是一条可圈可点的道路。 173页:因为只有在休假种,才能使杂务中断,使焦灼凝固,使肢体回归,使亲伦重现。也就是说使人暂别异化状态,回复人性。 因此,悠闲很可能是一种清醒,而忙碌则很可能是一种糊涂。中华文明注重实用理性,绌于终极思考,在经济发展道路上较少关心人文理想。
  • sonny622的评论
    一切军事争逐都是负面的,而事情到了要摇撼某个文化生态系统的时候才会真正变得严重起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陈寅恪挽王国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值程量愈甚,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深;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是要在政治、军事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他们的生命,只有靠生命拥抱文化了,别无它途。 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 sonny622的评论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 sonny622的评论
    我伸头一看,它波光一闪,就像是一只看得太多而终于看倦了的冷眼。
  • sonny622的评论
    大诗人(白居易)在这里用泥土和石块写诗,把笔墨吟诵交给小诗人。他自己的诗句,只是躲在水草里、石缝间掩口而笑,绝不出声,以防小诗人们听到了颓然废笔。 (对于钱镠) 当中国历史主要着眼于朝廷荣显的时候,他没什么地位;而当中国历史终于把着眼点更多地转向民生和环境的时候,他的形象就会一下子凸显出来。 很少有人想到,(杭州的)全部精彩维系在一条十分脆弱的生态茎脉上,就像一条摇摆于污泥间的荷枝,支撑着田田的荷叶、灿烂的荷花。 连最伟大的世人来到这里也无心写诗,二是立即成了生态救护者。 在杭州,如果离开了自然生态之美,什么文化都不成气象。
  • sonny622的评论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 霃茜的评论
    #iReader reading share#无聊度日是可耻的,看看这本《文化苦旅(新版)》吧!让你的生活丰富起来!@掌阅iReader 网页链接
  • colorxj的评论
    #book#《文化苦旅》(新版)余秋雨著。前半本大部分文章都看过,再次重温;后半本是其他书里的选文。一开始觉得把旧文拼拼凑凑又可以卖书是不是太容易了,但是作者既然亲自挑选这些文章,前后间自有其思维和行文的妙处。初高中时候读他的书读的多,如今再读,代入感更强了,向巨匠致敬!
  • 此时无语胜有声_的评论
    文化苦旅,还没买旧版,就出新版,不知道老人家怎么想的,赶紧搜搜旧版,过个十年待世人评说再看新版。
  • 一青玉梧桐的评论
    新版长江文艺的《文化苦旅》092页的壈字是怎么回事?@长江文艺出版社 (图二 百度百科,图三 新华字典app )
  • 小小竹排微博的评论
    还是去年买的余秋雨新版的《文化苦旅》,今晚读完了,许多文章重读还是那么喜欢,但读到最后《天人对话》,比较反感,书先头的小叙洋洋自得也就算了,相信读者能理解,快到书尾来了个《天人对话》 ,但死者为大,就算错了也过去了,你在文章里直呼其名,给人鞭尸报复之嫌,余这个人还是有性格缺陷的
  • 行者无疆你与我的评论
    读完了《文化苦旅(新版)》,谈两点。第一是,有些事物承载了太厚重的历史,而我们人类在这样的事物面前显得太卑微和渺小。第二,中国目前存在的某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某些思想它经过了历史的沉淀而代代相传,要改掉某些劣根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